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优推6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诚信活动实践让人深刻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构建了和谐社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诚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被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已成为广大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诉求,培育诚信、促进诚信成了市场及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和服务者理所应当的职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及市场主体的监督和服务者,在培育诚信、促进诚信中有其自身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诚信市场”创建活动是培育诚信、促进诚信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市工商局在系统总结市场监管和“文明市场”创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诚信”的内涵和要求,提出了创建“诚信市场”的行动计划和措施,结合部门职能,于20xx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临沧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确定了“诚信市场”、“诚信企业”创建等十项工作重点和措施。立足“诚信市场”创建综合性比较强、关联度比较高、典型示范性比较好的实际,予以重点推进,制定了《临沧市“诚信市场”创建暂行办法》,明确了创建标准和要求,并开展了首批“诚信市场”创建认定活动,为推进市场主体诚信创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在取得进展的同时,通过对前期工作的检查、调研和总结,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基本分析:一是创建活动的目标定位不明,各县(区)局在组织实施中停留或满足于发发文、授授牌,对市场的诚信培育度、促进度缺乏绩效评估;二是创建层次和整体推进不高不力,停留在工商部门与市场开办者的单一的联系和循环,创建上的社会性和群众参与比较弱;三是创建标准及其措施落实比较粗放;四是典型培育不突出,创建对象过散,针对性不强,甚至有的将“超市”类纳入创建对象,吃“现成饭”。针对存在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提高“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的社会性,提高创建工作层次

市场的诚信和文明管理程度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公共问题,也是众多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现阶段存在问题比较多,解决难度比较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要改变由工商部门与市场开办者单一联系和循环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创建活动的层次,建立起“政府组织协调、工商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参与、市场开办者实施”的工作机制,把“诚信市场”创建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实现联手创建。

二、以集贸市场为创建重点,在整顿、规范、创建、示范上下功夫

“诚信市场”的创建有两个基本功能:其一是典型示范引导,这是创建价值导向的定位;其二是培育促进和提升,这是立足现实状况,创建实用功能的定位。随着城乡经济繁荣活跃,集贸市场作为交易活动的基本交易场所不断得以完善,现阶段已由过去政府部门开办管理发展到市场主体开办管理的公司化经营管理阶段。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经营人员素质偏低、监督管理乏力等客观因素,集贸市场一直都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成为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的伤痛。因此“诚信市场”的创建要从典型示范引导着眼,从培育促进和提升入手,把集贸市场“诚信”创建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研究,通过整顿、规范、提升、示范的渐进式培育,改变重命名认定、轻内涵提升的功利行为,把“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由认定命名型向创建培育型转变,增强诚信市场创建活动持续和深化。

三、强化市场开办者的责任,明确创建职能部门职责

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已发展到多元投资、多元管理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兴盛,新建、改建的市场已基本完成了由国有向私营过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市场开办管理者主体得以明晰和确定,为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找到了责任主体,但另一方面,也较为突出的存在市场开办管理者重建轻管,甚至不管的情况,有的房地产商卖房了之,有的物管公司收费了事,有的市场甚至拒绝职能部门的管理等等。因此,要把“诚信市场”创建作为“部门促创、市场自建”的工程,必须在强化和落实市场开办管理者责任上下功夫,明确四个基本责任:其一是市场设施完善和规范责任,如消防卫生设施等等;其二是入市经营户资格审查登记监督的责任,防止无证无照等违法行为;其三是建立监督入市经营户商品市场准入责任,如购销责任、售货出据、质量承诺等,积极推行农贸市场超市化,提高统一管理的规范度;其四是监督检查经营行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如建立调解机构,协查违法行为等等,通过责任落实,强化市场开办者创建自治能力。

四、重点创建由点到面,逐步提升创建的层次

要立足现有市场状况,选择规模较大,辐射较广、示范性较强的市场进行重点创建培育,杜绝创建活动普遍撒网、命名认定满城皆是的情况。在确定创建对象后,对照标准,因市制宜,具体措施,把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规定到市场开办者的经营和管理中。为加强外促和监督作用,采取创建市场挂牌公示,并明确时限,公示可按市、县(区)两个层级确定,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通过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的方式提高诚信市场创建整体推进水平。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2

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的画上了句号。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此次社会实践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收获到了不仅仅是调查的资料,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

下乡的目的地是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要路沟村,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小山村。我们首先去了香菇基地,参观香菇良好的长势。我们了解到,香菇种植收入可观,一些贫困村民可以通过来此工作提高收入。然后肖老师就带领我们整理编辑贫困手册,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了教育扶贫,给村里高考完的学生探讨了填报志愿的事,之后我们六个人分为三组,分别给初二的三个班讲了一节课我告诉他们要先找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慢慢培养学习兴趣,不想太多,做好当下。我还给他们讲解了党员的好处,而且要先入团再入党,自己努力慢慢达到入党的标准。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很喜欢他们,希望他们长大可以过的很好。我们还去了幼儿园,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铅笔、本子。最后肖老师带着我们清理街道希望村民们可以把村子建设的越来越美丽。我非常自豪,在国家为扶贫工作上下求索的时候,我也出了一份力。

记得最后一天道别时,村里的领导亲自送我们上车,大家都非常依依不舍。他们说了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话,真的很感谢他们。我需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肖老师,想着我们教着我们领着我们,以身作则,无微不至。男队员们对我们的关照。女队员们对我的配合,很庆幸能和她们一起三下乡。七个人,一周的磨合,我们变得更加亲近,感情更加牢固。

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家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知识,锻炼自我的潜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将牢记在脑海里,它让我理解了很多有关人生的价值和好处。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好好利用自我的才能与实践相结合,让我实实在在感受乡情,明白自我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并且在实践中肯定自我的价值,同时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有陶渊明辞官归隐,今有我离城下乡实践体验。呵呵,其实说是下乡体验,其实不足以,因为我本生长在从村,看惯了朝阳从东山升起西山落下;看惯了蓝蓝的天空,绿绿油油的青山与稻田;看惯了大人们早出晚归的芒种;听惯了小桥流水,听惯了鸡鸣狗叫,听惯了孩子们嬉闹,听惯了大人们饭前呼喊着娃回家吃饭的声音。然而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这是因为我离家太久的缘故吧,再加上读书这么多年每年很少回家,每天生活在城市里。所有的这些加上自己所在的职业,让我有了这种强烈的感慨!的确,城南乡新荷村的景色和我家里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在南方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稻田还是那样的稻田,还有那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还有那和蔼可亲的乡民和嬉闹活泼的娃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仿佛此时此刻我就生在这里。

儒家有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我们来到乡镇府已是午饭时刻,他们早已备好宴席,一下车便引导我们来到了半满桌面的饭菜的房间。我是反正饿极了,不管什么礼仪风俗了饿,坐下稍等片刻就先开吃了。味道还不错,南方的口味,谈谈甜甜的,蔬菜的多,乡下的蔬菜就是好吃,而且还尝到了在家里没有尝过的吃法。吃了饭后就睡睡聊聊了一下午,晚饭吃完后不久便动身前往新荷村了,一路走去浅浅的山沟小壑,小块的稻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水稻,不过这边的水稻好像比家里的播种的晚些,还没开花出稻穗,我想此时家乡的稻谷早已出穗了吧!毕竟是纬度高些的缘故吧。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4

税收诚信学习心得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省上下在强调优化税收服务,提高税收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提高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据一份有关“诚信纳税”的调查资料显示,在诚信纳税认识上,大部分人认为信用比金钱更重要,有的人却认为社会上普遍存在偷税行为,多数市民不愿意称呼自己是纳税人;在纳税知识上,普遍认为纳税基础知识薄弱,有的企业财会人员竟然搞不清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与税务行政处罚之间的区别;在纳税行为上,当依法纳税与单位或个人利益发生碰撞时,有的人将单位和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有的纳税人认为只要有经营收入就应该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半数以上的消费者能够主动索要发票。该资料客观反映了当前一些公民亟待提高的纳税意识和喜忧参半的纳税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纳税意识薄弱主要和税法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笔者认为税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大力进行税收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坚持开展税法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意义;

二是要宣传公民依法纳税与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是要宣传公民依法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回报国家和社会的体现,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

四是要宣传依法纳税是衡量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重要标志。

除了各级税务部门的积极努力之外,广大公民也应该自觉提高依法纳税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纳税。每个纳税人都应把依法纳税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树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依法诚信纳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扎实进取,共同推进我省地税税收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顺利实现规划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5

三下乡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舞台,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身的机会。不仅获得获得社会经验,拓宽视野,增长个人见识,更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与孩子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而且认识了许多好友,每天都乐趣不断。这个三下乡充满着我们美好的回忆。

首先讲讲三下乡的孩子。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与此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暑期作业辅导。除了上课,我们还教他们踢足球打篮球等体育活动。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刚开始时一些孩子看到老师们会害羞,非常腼腆,不敢主动和我们说话,这时候,我们的小老师就会主动地去和学生聊聊天,打开他们的心扉。彼此之间熟悉以后,孩子们每天都缠着老师们去打篮球,唱歌,跳绳。都玩得不亦乐乎呢!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就想起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在我们悉心浇灌下,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由于这里的经济不够发达,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因此就留下了孩子和老人在家。这里的小孩不像我们,在暑假期间,他们需要去家里帮忙,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的肤色都是黝黑黝黑的。看着他们就觉得心酸,可是懂事的他们却反过来安慰老师们说:没什么的,已经习惯了,我们都是家里的小大人,得帮忙照顾家里嘛。乖巧的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贫穷人家的孩子的懂事、善良和勤劳。

其次,三下乡最重要的体验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就是上讲台讲课。由于是第一次一个人站在讲台,单独授课,所以当时我的内心很忐忑,也很紧张。不知道会在课堂上出现什么情况,怕应付不来,更担心的是孩子们接受不了我的上课方式,然后听不懂内容,所以前一晚很焦虑,只好拼命地准备开场白,背熟上课内容。

终于,该面对的还是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快上课时,孩子们都乖乖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翘首盼望着老师的到来。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紧握拳头,给自己勇气和鼓励。刚进教室,同学们就齐口说老师好,顿时一股暖流涌进心里。现在想想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们的实习老师对于我们为什么会不舍,会感动。原来我们为她的第一次创造了美好的回忆,就像孩子们今天给我的感觉。我想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调皮捣蛋的人,这也是最令老师烦恼的事情。有一天四年级的班主任生气了,这是因为班上有三个男孩接连收到其他老师的投诉,说他们捣乱课堂纪律,所以在班上严重批评了他们。虽然同学们会觉得老师很凶,但如果他们长大了,一定会懂得老师的苦心。还好,课堂上孩子们很乖,读的普通话比我们还标准,不仅将小儿辩日读熟了,还进行对话,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愉快的相处使我们忘却了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就下课了。一解散,孩子们就冲过来围在我们身边,问我们要微信qq,还有留言等,幸福感满满的。

每一位老师都尽心尽力地教同学,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短暂,让人意味无穷。

最后,后勤组的娃们在这艰难的三下乡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让这些日子充满乐趣。我们组有八个人,一个主厨,其余的都是打手。刚开始时,我们还是配合得不够好,对于很多问题都不能取得一致的观点,以至于会闹得一丝丝不愉快。列如我们去买菜时,主厨会不拘小节,认为一定要保证质量,不在乎价钱,而我们这几个小女生就会在旁抱怨,说这说那的。最搞笑的是煮蛋时主厨叫我们放10筒米,我们害怕饿着同学,会几个女生偷偷背着他放多一两筒。每次吃完饭只要有剩饭,他就会发现我们的小把戏,想说我们却又不知如何说,只能被我们气到直捶胸口。现在想想,这些时光真是美好。我们就这么互相打闹,时间就一点一点地流失,一天也快过去了。

为了能让同学们吃饱喝足有力气去教学,后勤组的同学们每天吃完晚饭后都要快个会。每次组长说开个短会,我们组员的内心都是奔溃的。因为每次我们开会没有两个小时是不会散会的,要么说着说着就聊其他东西,跑偏了;要么就是烦恼第二天的菜式。为了令同学们满意,同伴们每天都需要绞尽脑汁去想该吃什么,有些人更直呼这些问题比考题还难。苍天不负有心人,努力过就不会有遗憾。我们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的回报:同学们对于伙食都纷纷点赞。

快乐之余,也得到了许多感悟。作为后勤组的一员,接触最多的地方除了厨房,其次就是菜市场了。几乎每天又要和菜农打交道,费尽我们三寸不烂之舌去和大叔阿姨讨价还价,只为省下多一点经费。每次阿姨们坚持的高墙都被我们的耐心给推到了,无可奈何地给我们优惠。其实回想起来,还是很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给我们优惠的菜农们。因为即使他们的利润很低,但还在给我们打折,更有一些热心的商店老板,送我们一些厨房用具,如围裙,抹布等。如果没有这些热心好客的当地居民给我们的温暖,我想我们的三下乡生活不会如此顺利。所以,我真的打从心底里感谢他们。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买豆角的阿伯。由于没有摊位,所以他只能在市场外面的一个不起眼角落摆摊。首先入眼的是他有些发白的头发,脸黝黑黝黑地,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成了一个横着的川字,可是笑容却很暖。摊上只简单地摆着一些玉米和豆角,没有其他的蔬菜。豆角每斤一元,我们只用了四块钱就将老伯的全部豆角承包了,顿时,我就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他们每个夏天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毒辣的太阳地下播种,插秧,除草等工序才换来市场上的蔬菜。利润低得不能再低,可是我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认真踏实对得起自己就好,即使是务农,也能把一生过得很精彩。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在相处的这段时光,不仅孩子们收获很多,而且老师们也从孩子身上学到了宝贵的东西,所以说,我们是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我相信,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一定是一个难忘而快乐的社会实践。

诚信活动实践心得体会 篇6

质量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诚信体制和体系,坚持走质量闪闪型道路。

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企业提高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满足职工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质量诚信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诚信教育是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质量观念的转化需要进行质量诚信教育;企业在改革、调整中,人员变动很大,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需要重新对员工进行质量诚信教育培训;加强qc小组骨干队伍建设还是需要质量诚信教育培训;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转化到qc小组活动中来也需要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因此,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质量诚信教育,才能使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结合本岗位工作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qc小组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qc小组活动的持续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成为qc小组活动不断深化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加强质量诚信意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质量诚信意识教育能够使职工真正懂得“质量第一”的含义,真正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意义,有助于员工牢固树立“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质量观,真正调动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由此产生高质量的精品,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达到用户满意的目标。只有加强职工的质量诚信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螺旋上升过程,进而保证产品能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qc小组活动作为提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最佳方式。全体员工质量诚信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融汇成企业的质量精神,在最大范围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在认识上、行动上就能摆脱企业一些管理层短期行为和认为搞不搞qc小组活动照样生产供销以及qc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等现象,从而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服务一线操作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员工真正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把企业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企事业共进退。

二、加强tqm和专业技术知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实效性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科学程序办事、成果倒套、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qc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造成的。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经常没有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甚至连简单的“两图一表”都运用不当,有的根本没按pdca工作程序进行活动,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tqm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只有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作为基础知识教育,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也不可偏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广大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检验方法等,只有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点,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加强统计工具、方法及其它科学方法的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科学性

当前科技发展更新速度加快,新工具、新方法层出不穷。qc小组成员只有通过不断接受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技能,才能适应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的需要。

qc小组活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基础,用数据说话,因此,各种数理统计工具、方法是小组活动的灵魂。通过加强教育,要使员工充分了解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以及相互关系,新老七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要领,排列图、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的具体应用等品质工具的运用方法,是使qc小组活动具有科学性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qc小组活动也需要在不断地科学探索中,寻求不断地创新。活动中需要在思想观念、活动方式方面创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创新、在实施对策、工作方法上创新、在成果发布上创新等等。总之,要在勇于探索qc小组活动的新方法、新形式、探索qc小组发展新途径,使qc小组活动在科学的良性轨道上取得更深入地发展。

39 4595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