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汇总3篇)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激励创新,减少畏惧心理,促进健康发展的环境,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落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优秀 篇1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逐步延伸,一些懒政怠政者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干部干事创业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批批改革创新者勇立潮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社会整体风气普遍向好。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优秀的实干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有做事失当的时候,如果我们凡是吹毛求疵,用“小过错”捆绑住干事者的手脚,揪着“小辫子”不放,既会削弱干事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影响工作进度,更会让真正干事的人丧失获得感与成就感,形成让干事者挨批评,懒政者看热闹,无为者得实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会偏离中央从严治党的初衷。
人的能力素质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逐步提高的,对事物的看法与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探索中渐渐深化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只要我们真抓实干,稳打稳扎,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善于实践总结,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与提高;改革创新者只要不存私心,始终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用公心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哪怕有所失误,人民群众也是可以谅解的,只有从失误中不断地总结提高,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少地失误,甚至“零失误”,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限制和自由是相互统一的,我们既不要因为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停滞不前,也不要一味追求创新而跳出纪律和制度约束肆意妄为,而要依法依规办事,大胆干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既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要有不怕失败、排除万难的韧劲,更要有敢闯赶干、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为实干者撑腰鼓劲的容错机制,拓展干事空间,让有为者有位,既要给他们立下“军令状”,也要从多个方面给他们划定改革创新的空间,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甩开膀子大胆作为,树立实干导向,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容错机制为实干者兜底。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优秀 篇2
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省委、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创新性举措和制度性安排。落实好“三项机制”特别是容错纠错机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职和责任。宜君纪委为切实履行职责,自觉运用实践,确保容错纠错机制落得实见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不敢容”“不愿容”的问题。县纪委认真学习领会中省市纪委精神,统一思想、狠抓落实。采取集体研学、业务培训、干部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宣传容错纠错机制的力度,认真讲解容错的申请、核实、认定、反馈、报备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掌握容错纠错机制的精神实质和本质内涵,也使其在工作中卸下了包袱、打消了顾虑。成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纪委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案件审理室具体负责此项机制的督促落实、分析研判、督查考核、情况汇总等工作,为推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容错纠错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精准使用、规范使用、大胆使用。
二是制定措施,着力解决“谁来容”“对谁容”的问题。容错纠错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按照中省市纪委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使机制更易操作、更便执行。县纪委通过召开干部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市纪委关于落实〈铜川市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我县实际,制定了《宜君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从统筹安排、政策界限、宣传引导、推进措施、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街道)纪委、县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县级各有关部门纪委(纪检组)的工作任务和监管、考核、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容错纠错机制在我县落实到位。在启动容错纠错后,必须坚持把容错的流程、对象、事件、原因、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容错纠错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让党员干部心服口服。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心得体会优秀 篇3
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能力素质不适应等现象,如何把这些没有大过、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干部调整下来,是一个难点问题。徐州市围绕干部能上能下良性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从建全问责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容错机制三方面入手,对干部能上能下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使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不断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扩展。
一、健全问责追责体系,让干部“下”有标尺。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首要是建立“标尺”,明晰“下”的标准。徐州市围绕责任落实、坚定信念、作风建设、担当有为等方面,细化各类追责情形,制定了《市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对管党治党重视不到位、履职不尽责的及时诫勉谈话,对责任不落实、违纪违法问题严重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出台《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问责暂行办法》,对各级干部为民服务中梗阻、作风散漫无纪律等情况,视情节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待岗、免职辞退等处理;实施《领导干部信访举报查核工作流程》,明确了信访举报查核程序、方式办法,对举报内容查实的干部给予相应处分,情节严重的及时免职。睢宁县出台《防治为官不为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细化28条追责情形,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把问题线索列入“12345”服务平台、“12380”举报平台受理范围,开辟专项调查和随机暗访等渠道,对违责人员按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二、完善考核研判办法,让干部“下”得服气。《规定》中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主要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是现在考核工作面临的一道难题。徐州市制定实施《市直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市管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办法》和《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办法》,在统筹绩效考评、年度考核、领导评价、日常考核基础上,区分班子和干部、正职与副职,对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实行百分制定量计分,把分析研判结果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不敢担当、不严不实的干部,坚决调离原领导岗位。沛县组织开展“成绩单+综合考评”,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实绩考核、单项督查等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和主观努力程度,对工作中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慵懒散拖,干部群众意见大的干部予以降免职、改非等处理。4名镇领导干部因工作精力不集中,工作实绩考核倒挂予以改任非领导职务。
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下”不失志。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其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徐州市委专门下发《关于容错纠错鼓励创新先行的办法(试行)》,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的界限,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帮助党员干部放下包袱,确保不错“下”那些真心干事、敢于担当的干部。建立“下岗”干部再跟踪培养机制,有针对性的安排他们到基层帮扶、信访岗位锻炼,抽调他们参与阶段性应急工作,观察干部在工作中表现,考察调整后的干部的思想认识、能力素质是否达到重新任职的要求,为重新任职提供依据。
上一篇:企业参观心得优推3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