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司法行政担当
服务高质量发展,司法行政应加强法治保障,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公平正义,展现担当精神,助力社会和谐与经济繁荣。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心得体会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司法行政担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心得体会: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司法行政担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犹如一座屹立在时代浪潮中的灯塔,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节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科学擘画了“十五五”发展的宏伟蓝图,系统部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作为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我通过原原本本研读全会公报,紧密联系实际深入领悟要义,深刻体会到全会对法治建设进行了深远谋划,法治的光芒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现结合司法行政职能,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观大势明方向,在时代坐标中校准法治航标
全会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列为重大成就,这是对过去法治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未来法治发展的殷切期许。同时,全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同为我们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确定了精准的航线。
(一)把握历史方位强担当。“十五五”时期,我国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这就像一场充满变数的棋局,每一步都需要谨慎谋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特殊的历史方位,紧扣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司法行政工作置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大局中进行谋划,就如同将一颗关键的棋子放置在棋局的重要位置,在法治轨道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稳扎稳打,不断前进。
(二)锚定法治坐标抓落实。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等重要部署,为我们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作用,即统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政府的各项决策和行为都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打造法治政府的标杆。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我们要不断拓展服务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三)强化斗争精神铸铁军。在意识形态领域,当前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我们要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如同英勇的战士,在律师行业党建、社区矫正监管等战线上筑牢政治忠诚的堡垒。坚决抵制“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就像侵蚀法治根基的毒瘤,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将其彻底清除。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确保律师行业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和改造,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抓融合促提升,以法治实践赋能发展大局
全会提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这为司法行政系统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展现新作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优势,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和政府的有为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当好法治营商“护航员”。一是深化“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组织专业的律师团队,深入重点产业项目,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这就像为企业配备了一位专业的“健康顾问”,从企业的设立、运营到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定期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和履行,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二是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年内实现涉企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扩容至30项。这一举措将大大提高企业办事的效率,减少企业的时间和成本。就像为企业开辟了一条便捷的绿色通道,让企业能够更加轻松地办理各类公证事项。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顺利实施,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三是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护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整合国内外的法律资源,培养一批精通涉外法律业务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在海外投资、贸易等活动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帮助企业规避海外法律风险,拓展国际市场。
(二)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一是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2025年前实现每村(社区)有5名以上骨干。“法律明白人”就像基层法治的“火种”,他们能够将法律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我们要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推动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全覆盖。这一平台就像一个综合性的“矛盾化解超市”,能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矛盾纠纷解决服务。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资源,实现各类调解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成功率。让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三是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质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是基层法治建设的典范,我们要通过开展提质工程,进一步完善村(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机制,提高村(社区)的治理水平。加强村(社区)的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绘就惠民法治“新图景”。一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指尖化”。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全省通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让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够轻松地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申请法律援助。“全省通办”的实现,将打破地域限制,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解决农民工欠薪、家事纠纷等民生痛点。这些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加以解决。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治理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家事纠纷方面,我们要提供专业的调解和法律援助服务,帮助当事人妥善解决纠纷,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三是创新“法律+心理”服务模式。在200个司法所建立心理疏导室。法律问题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我们要将法律和心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心理疏导室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通过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铸铁军树新风,以自我革命锻造司法队伍
全会强调“治国必先治党”,这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过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铁军。
(一)铸牢政治忠诚之魂。一是开展“法润民心·先锋领航”党建品牌创建。通过创建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法润民心”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锋领航”则强调了党员要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司法行政事业。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建立“首题必政治”学习机制。每月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建立“首题必政治”学习机制,确保每次学习活动都将政治学习放在首位,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每月组织的研讨活动,能够促进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三是实施青年干部“青蓝工程”。强化政治能力训练。青年干部是司法行政队伍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干部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青蓝工程”就像一座桥梁,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进行传帮带。通过政治能力训练,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让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司法行政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绷紧纪律作风之弦。一是开展社区矫正、司法鉴定等领域专项整治。社区矫正和司法鉴定等领域涉及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得到有效地监管和改造。在司法鉴定领域,要规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行为,提高鉴定的质量和公信力,维护司法公正。二是建立律师行业“红黑榜”制度。完善执业行为负面清单。“红黑榜”制度就像一面镜子,能够让律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对于遵守职业道德、诚信执业的律师,将其列入“红榜”,进行表彰和宣传;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违法违规执业的律师,将其列入“黑榜”,进行曝光和惩戒。通过完善执业行为负面清单,明确律师的禁止性行为,让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有章可循,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推行“阳光执法”工程。实现行政复议决定书100%网上公开。“阳光执法”工程能够让司法行政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的监督。行政复议决定书的网上公开,将增加行政复议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也能够促进司法行政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确保行政复议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三)提升专业履职之能。一是组织“法治大讲堂”系列培训。年内实现全员轮训。“法治大讲堂”就像一座知识的殿堂,能够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进行授课,让干部职工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全员轮训的实现,将确保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培训,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培养“全科型”司法所长。岗位技能大比武就像一场激烈的竞赛,能够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通过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出一批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的干部职工。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全科型”司法所长,让他们具备全面的业务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效能。三是建立“师徒结对”机制。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师徒结对”机制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年轻干部能够在老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快速成长。老干部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则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向老干部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种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促进整个队伍的共同进步。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司法行政担当。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扎实的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法治力量,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