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5年宣传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宣传工作有序推进,积极落实各项任务,传播正能量。下半年将强化宣传力度,拓展新媒体渠道,提升公众参与度。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镇2025年宣传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镇2025年宣传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内宣鼓劲、外宣聚力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理论武装"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目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8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干部理论学习10次、交流研讨8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二)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依托"学习强国"APP,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社区,通报"学习强国"学习情况120余次,平均活跃度达98%以上。建立理论学习积分制度,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开展"理论微宣讲"活动15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三)深入推动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各类宣讲12场次,进行专题研讨500余人次,组织交流发言25人次,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二、意识形态"强基",增强发展凝聚力
(一)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基本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位置,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同全镇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上半年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8次,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班2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
(二)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定期对各村(社区)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督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整合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和资源,充分发挥镇、村文化大舞台、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作用,持续开展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公益活动等。依托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系列活动和社科普及教育宣传周活动,让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成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前哨站"。
(三)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组建网评员队伍20人,强化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能力,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加强对中心工作、重要活动的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专题网评,共计浏览热点话题跟帖发文35篇。充分利用中安在线、县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广泛宣传本镇发展成就,形成宣传合力,进一步凝聚网络舆论正能量。
三、精神文明"通络",奏响发展主旋律
(一)深入推进文明培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身边典型,持续做好各类道德模范先进典型选树工作,上报"身边好人"3名,在全镇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乡村教师"等评选活动,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二)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主题活动10余次,对辖区各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作用。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件,劝导村民丧事简办、喜事缓办15户,有效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三)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文明村创建及巩固工作,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指导各村争创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深内涵迈进。
四、文明实践"铸魂",增添发展新动力
(一)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走访慰问、文化惠民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8次,积极打造"爱心超市"示范点2个。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志愿服务队伍15支,注册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打造"邻里守望""关爱空巢老人""爱心助学"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帮助弱势群体,大力倡导孝老爱亲。开展"时代新人说"宣讲活动,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
(三)推进文明实践提质增效。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评比活动,评选先进典型3个,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再突破、再提档、再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建立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确保活动有人组织、有人参与、有实效。
五、厚植基层沃土,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一)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力度。通过微信、电子屏、宣传窗等载体,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建设等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宣传。配备医药箱、雨伞等便民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开展适老化、适弱化服务,打造温馨、便捷的公共服务环境。
(二)强化创建工作落实。镇村(社区)更换破损宣传展板40余块,清理错误图标、不规范内容8个,确保创城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推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商户自觉维护门前环境卫生。
(三)开展专项督查整治。对全镇各村(社区)创城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排查共性问题3个,个性问题5个,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维护、文明行为劝导等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六、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活动12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民俗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活动,提升文化影响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组织文化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3期,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鼓励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发挥作用,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七、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镇将紧紧按照县委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强化理论武装、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凝聚思想共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主动适应"微时代"传播规律,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理论宣讲常态化机制,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加强舆论引导,着力汇聚发展合力。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类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强势媒体支持。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镇重点工作,精心策划专题新闻宣传。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扩大本镇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影响力,把正面宣传为主贯穿到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等各个方面,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宣传阵地。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深化文明创建,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持续加强各类道德典型培树工作,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拓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深内涵迈进。继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文化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四)推进文明实践,着力增强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围绕群众需求,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推进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发挥文明实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强化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强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升工作质效。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宣传效果。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增强工作针对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上一篇:销售部员工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