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的分配方案【优秀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绩效分配方案应根据员工贡献、团队协作和公司目标,公平合理地分配奖励,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绩效的分配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绩效的分配方案

绩效的分配方案 篇1

一、 目的:

为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得原则,努力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体检部的内部活力,5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塑造以质量为核心,以绩效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切实促进体检部持续快速发展。

二、 基本思路:

1、积极推行准成本核算,收入减支出(包括院级管理运行成本分摊)结余部分列入核算单位分配,体检部核定月成本为80万,根据每月实际收入减去核定成本后按比例提成,提取总奖金额80%作为月度奖,20%留成作为季度和年度奖。

2、以各部门为基本核算单元,按体检部实现的效益按比例分别计入各部门绩效奖金部分。

3、个人效益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三、 各部门绩效奖金分配原则:

1、各部门应按照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参考个人工作量、承担得额外工作因素,本着向技术高、风险大、责任重的岗位倾斜的原则,进行奖金的分配。

2、部门在进行内部分配前按照奖金10%的比例提取部门基金,扣罚得奖金也留作部门基金,作为部门特殊贡献奖或技能优胜奖,使用情况在部门内公开。

3、各部门负责人不参与部门内奖金的分配,而纳入行政统筹考核分配体系。

四、附则

1、员工试用期内不享受绩效奖金,病假、事假、产假、工休假、婚假不享受奖金。

2、部门发生个人差错或责任事故等,在奖金中按比例进行相应扣除。

3、由于普检与vip工作性质有一定区别,其绩效奖金的区别对待考虑有待于进行阶段性考察后再补充方案。

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需完善调整及未尽事宜,经体检办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绩效的分配方案 篇2

为了使手术室的管理工作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我们制定了一套符合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和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化表。通过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考核对象与方法

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3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5名,护士18名。考核方法:

(1)每日手术结束后洗手、巡回护士将术式、手术时间、术中情况记录在每日手术登记表中,每日核对计算分值并存档,月底进行计算总分。工作计时:从病人入手术间至手术完毕出手术间,以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入室、出室时间为准。评分标准及评分结果每日公布以便核对,对有疑问的记录进行调查、核实,及时纠正,对造假者视情节轻重采取批评教育或扣除奖金的形式进行处罚。

(2)奖金分为3部分:奖金总额的%作为激励基金:作为杜绝差错事故及收到表扬信、锦旗的奖励;夜班费20元/次;积分奖金:(除去%基金与夜班费后)手术分值及护理质量考核分值的总和。

2、分配细则

出勤奖金计算

休病事假超过7天无奖金。职能护士休年假按日奖金计算。职能护士奖金为护士的平均奖。

积分奖金计算

(1)手术积分计算:4级手术洗手护士分/小时,巡回护士分/小时;3级手术洗手护士分/小时,巡回护士分/小时;2级手术洗手护士分/小时,巡回护士分/小时;以上计时为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

(2)患者入室至手术开始,手术结束至患者出手术室分/小时,当日累计时间不足30分钟不予累计。

手术加分项目

根据手术中的一些特殊项目如感染手术、特殊、术中输血等不同风险要素赋予不同的分值。

质量考核扣分

根据手术室质量考核标准的细则按所违反的项目进行扣分。

3、考核评价

护士长每周五召开科会,通报各方面检查及考核情况。每月用表格形式将各护士的考核总分(工作量+质量考核)向护士公布,并根据实际得分核算当月奖金。对满意度调查中评价优秀的护士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

4、体会

我们手术室从20xx年实行绩效考核以来,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专科业务的主动学习配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业务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从量变到质变,同时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保障了手术中的护理安全。在考核的过程中,护士长采取了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管理原则。真实客观地记录每一名护士的考核情况,奖、惩分明,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使每个护士都有压力与动力,感受到了累有所值,学有所用,更坚定了工作的热情与学习的动力。

绩效的分配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逐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以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分配模式,增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四个机制”。建立乡镇卫生院首诊责任制;岗位竞争、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奖优罚劣、优质多酬的分配机制和社会参与、民主评议的监督机制。

(二)实现“五个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转变,由按人员数量为主拔付补助经费向按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拔付补助费转变,由患者被动到医疗机构就诊向医务人员主动走向社会服务转变,由单一主管部门评价向多部门及社会公众共同评价转变,由人事静态管理向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动态管理转变。

(三)达到“一个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基本原则

(一)突出社会效益原则。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坚决制止绩效工资分配与医疗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的做法,促进乡镇卫生院公益性的回归。

(二)分级考核原则。卫生院接受卫生局的考核,同时负责对职工进行考核。同一层级实行一个考核标准、一套考核办法。

(三)综合考核评价原则。坚持公平、公正、综合考核评价,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考核重点,加大对医疗质量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的考核力度,鼓励节约,降低成本,控制不合理上涨的医疗费用,促进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

(四)按绩效分配原则。考核结果与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分配方法,使工作人员收入与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劳动贡献挂钩,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考核内容

(一)综合管理:主要考核思想政治工作与行风建设、行政管理、人事财务管理、新型农合管理、社会评价、院内环境与卫生宣传、村卫生室管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情况。

(二)基本医疗服务: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医疗费用控制、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三)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质量、健康教育开展、免疫规划执行、传染病防控、老年人保健、慢性疾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妇幼保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急处理和卫生监督。

五、考核体系

1、县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公室,对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进行统一考核管理。卫生院由院务会负责对职工进行考核。

2、绩效考核中心根据卫生局每年年初确定各卫生院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以及临时性、阶段性工作任务,跟踪管理、定期考核各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并指导乡镇卫生院对职工的考核。卫生院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岗位系数和工作项目标准服务量折合值。

六、考核方式

1、查阅资料。包括查阅财务报表、各种统计报表、病历、处方、诊疗登记、疫情报告、单位绩效考核方案及记录等台账;

2、现场检查。包括查看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服务流程、服务规范、工作纪律、制度建设、环境卫生等;

3、走访群众。包括对预防接种对象、保健对象、建档对象和患者及其家属等接受服务的情况,测评满意度。

4、召开座谈会。随机抽取30%的职工和患者进行座谈,征求意见。

七、考核等级的确定

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结果实行100分制,按分数高低依次确定,分为四个等级:分值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75-90分(不含90分)为合格,65-75分(不含75分)为基本合格,65分(不含65分)以下为不合格。

八、考核结果运用

(一)从政府补助经费中,提取1%作为绩效考核奖励基金。

(二)作为核发绩效工资的依据。由县卫生局和财政局将70%的财政补助绩效工资按月拨至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按月考核发放。剩余30%经费由县卫生局按半年和年终考核结果兑现。对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合格等级的乡镇卫生院兑现剩余经费,对考核结果基本合格的乡镇卫生院扣减剩余补助经费20%,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乡镇卫生院扣减剩余补助经费的50%作为全县绩效考核奖励基金。

(三)作为干部职工奖惩的依据。年度考核为优秀、合格等级的卫生院在绩效考核奖励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给予班子成员和全院干部职工奖励,同时给予院长一次性奖励。对考核结果基本合格的单位扣除该单位班子成员职务补助的50%,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单位,扣除该院班子成员全年职务补助,全院干部职工绩效工资额度根据扣减的补助经费额相应下降。

(四)作为领导干部任免的依据。对在绩效考核中定为优秀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在同等的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每年年度考核优秀的比例优先安排。对在绩效考核中定为不合格的单位,院长第一年诫免谈话,连续二年不合格的单位院长免职、班子成员改组。

38 4455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