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5自考[社会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客观题专练.docx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提供自考客观题的练习与解析,帮助考生掌握重要知识点和考试技巧。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湖北2025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客观题专练.doc”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湖北2025自考[社会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客观题专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1.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实现了民主共和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2年1月7日
D.1923年6月12日
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袁世凯复辟帝制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主要政策是()。
A.抗日救国
B.游击战争
C.土地革命
D.建立苏维埃政权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减租减息政策属于()。
A.民族革命战争
B.人民民主专政
C.统一战线政策
D.新民主主义革命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公私合营
B.合作化
C.国有化
D.土地改革
9.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新民主主义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1992年党的十四大
B.1997年党的十五大
C.2002年党的十六大
D.2007年党的十七大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九大
C.二十大
D.党的二十大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78年宪法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制度保障
16.1950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地主阶级
B.实现土地国有化
C.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新生政权
1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最典型的特点是()。
A.城市包围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
C.敌后游击战争
D.武装斗争
18.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62年
D.1978年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A.1952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4年
20.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就不包括()。
A.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C.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D.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反帝反封建
C.人民大众参与
D.新民主主义性质
2.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建设根据地
D.党的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包括()。
A.公私合营
B.合作化
C.国有化
D.土地改革
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包括()。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至上
C.坚持理论创新
D.坚持独立自主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社会主义改造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形式有()。
A.晋察冀根据地
B.晋冀鲁豫根据地
C.大别山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7.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
A.工业化初步建立
B.农业生产显著提高
C.科学技术取得突破
D.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9.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包括()。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制度保障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
1.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主要政策是土地革命。()
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减租减息政策属于民族革命战争。()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共同纲领》的颁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公私合营。()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党的十九大。()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l.A
解析: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B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3.A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4.A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5.C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主要政策是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6.C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减租减息政策属于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中间势力。
7.B
解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8.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公私合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9.A
解析: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
10.A
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11.B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2.A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3.A
解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B
解析: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5.A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6.A
解析: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实现土地改革。
17.C
解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形式是敌后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
18.B
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9.B
解析:1956年,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20.C
解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就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帝反封建、人民大众参与、新民主主义性质。
2.ABD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AB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包括:公私合营、合作化。
4.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
5.AC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ABCD
解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形式包括:晋察冀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陕甘宁根据地。
7.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2000年至2003年期间。
8.ABC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工业化初步建立、农业生产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9.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
10.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保障。
三、判断题
1.✔
2.×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
3. ✔
4. ✔
5. ×
解析:减租减息政策属于统一战线政策。
6. ×
解析:标志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7. ×
解析:主要方式是公私合营。
8. ✔
9. ✔
10. ✔
上一篇:2025年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名词解释最新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