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推荐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第一单元主要探讨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分析作品背景与主题,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以下是由阿拉网友分享的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优质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您喜欢。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

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4.籍(登记,动词)吏民。

5.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6.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7.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2

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颜色)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

3.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

8.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同座)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3

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3.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头发上(向上)指。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4

词类活用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

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3.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

4.阙秦以利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5.越国以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6.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阙秦以利晋(使……损害)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5

省略句:

1.沛公军霸上。(省略了介词“于”)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省略主语“项伯”)

3.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主语“项伯”)

4.毋从俱死也。(宾语省略)

5.奉卮酒为寿。(省略主语“沛公”)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介词“于”)

7.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8.置之坐上。(省略介词“于”)

9.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宾语“之”)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6

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2.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3.王见之,曰:"牛何之?"(宾语前置)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7.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宾语前置)

8.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7

(1)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2)而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连词,表承接。)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8

•相去四十里。(距离)

•脱身独去。(离去,离开)

•沛公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然而)

•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9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同“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0

古今异义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古义:吝惜。今义:喜欢)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用来推广到。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古义:推广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6.然后从而刑之(古义:接着就。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1

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

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动,称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

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7.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2

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亚父者,范增也。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3

•使子婴为相。(任,做)

•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制定)

•为之奈何(处理对付)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

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篇14

古今异义

1.依乎天理(天理,古:牛体自然的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2.因其固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3.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虽然,每至于族(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

48 4866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