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优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强调安全意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减少事故发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您喜欢。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

1995年某月某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2人,重伤5人,数日后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化工厂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1994年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5月份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年2月21日,该厂与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1995年3月1日起至20xx年2月28日由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松桥化工厂。1995年3月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冬全面负责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

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巧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5月18日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 75 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秒钟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人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

一、单项选择题

1.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泄漏物_。

a.产生了射流b.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c.与压盖螺栓摩擦产生了静电d.与空气混合后发生激烈氧化而燃烧。

2.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工人陈某用扳手压盖螺栓时,_。

a.产生了静电b.拧错了方向c.速度太快d.产生了火花

二、多项选择题

3.由上述可以看出,操作工人_。

a.没有劳动保护

b.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

c.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

d.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

4.这起事故中,生产副厂长王某

a.应负有直接责任b.违章指挥c.处理不当d.没有责任

三、简答题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

6.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颜冬,自从租赁松桥化工厂以来,没有制订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工艺操作规程就组织化工生产;在压力容器等设备资料不齐全的条件下就盲目开工,违反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作为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指挥者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什么责任?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2

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8月31日当天的中试过程中,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人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该厂要进行扩建,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在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建设项目_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

c.初步设计d.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2.专家评审后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由_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3.《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 b. 400 c. 300 d. 350

二、多项选择题

4.在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_几类。

a.设备控制b.工艺控制c.安全管理

d.物质隔离e.防火措施

5.安全预评价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原则是_。

a.政策性b.公平竞争性c.科学性

d.针对性e.公正性

三、简答题

6.简述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7.简述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适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

8.阐述防止该公司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3

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2 m,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成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人,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 8 m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回”形标志表示_。

a.加强绝缘b.双重绝缘c.工作绝缘d.基本绝缘

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_。

a. tt系统b. pt系统c. tn系统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

二、多项选择题

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_。

a.导线截面b.导线材料c.导线长度d.绝缘材料

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_。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带电火灾d. c类火灾

三、简答题

5.对以上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可以采用哪些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并简单介绍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6.在上述事故应急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4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附近,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违规将防滑板用点焊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为( )。

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

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

2.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挤损失为( )。

万元万元万元

万元万元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该起事故的类别应为( )。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

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

4.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

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

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5.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

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程监理单位

c.地市级公安部门

d.县级环保部门

e.县级工会

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

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7.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40日内办理完成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5

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

(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每种危险化学品出人库前均应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经核对后方可出人库,并对验收内容作了规定。以下选项中,_不属于规定的验收内容要求。

a.物品形状b.数量c.危险标志d.包装

2.为保证安全,有关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作了规定。以下选项中,_ 叙述是错误的。

a.储存时需将非禁忌物料之间分开规定距离(用通道),保持空间

b.必要时将相互禁忌物料储存在不同建筑物

c.储存时须用隔板或墙,将相互禁忌物料分隔开

d.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安监部门批准后,禁忌物料可以混合储存

二、多项选择题

3.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_等。

a.危险化学品密度b.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

c.容器类型d.消防要求

4.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遇火、遇热、遇潮可能发生引起燃烧、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_中储存。

a.多层楼房b.露天

c.潮湿、积水的建筑物d.无避雷针的高层楼房

三、简答题

5.在此次事故中,储运公司主要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6

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厂磺酸车间1号离心机设备老化,腐蚀严重。1995年3月4日下午在运行过程中解体,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1995年3月3日上午8时,1号离心机调速电机控制器内保险丝烧断,经电工曹某(经培训取证)检查发现主要是调速电机上测速器受潮,渗水引起短路所致。后经拆出由电工曹某在电炉烘干一天。3月4日上午于某(车间副主任)指派电工史某(经培训取证)去安装测试,使用万用表12x1k测量绝缘程度,指针不动,认为可装。装好后空试电机时发现调速电机不转,控制器失灵,随即便换上一只新控制器,经快慢反复调试正常后交给班长徐某试机,转速额定50一100转/分,于上午10时左右开始投料生产,由操作工陈某、徐某一组投料四次,出成品约400 kg左右,未发生异常现象,在第五次投料完毕后,即下午2点20分左右,离心机突然解体,外套和机座、机脚向西南方向飞出,离心机内衬向东北方向飞出,将当班正在操作的陈某、徐某二人均砸伤,并把距离离心机4 m的吸收工徐某砸伤。

事故发生后,车间人员立即向厂部汇报,全厂全力救护伤者并及时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徐某于当日下午4点抢救无效死亡,吸收工徐某经县人民医院紧急包扎后在送往南京的途中死亡。陈某于3月5日上午6点在南京第一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上述情况,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

a.操作错误b.工人无证上岗

c.设备老化,腐蚀严重d.违章指挥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这起事故应属于_。

a.重物坠落b.机械伤害c.机械事故d.其他爆炸

二、多项选择题

3.事故现场勘验的顺序包括_。

a.物证分析b.整体巡视c.局部观察d.个体勘验

4.事故现场勘查时,应收集_。

a.破损部件b.碎片c.残留物d.安全管理文件

三、简答题

5.事故调查组在现场勘查之前,现场应如何处理?

6.事故后,进人事故现场时,应尽量避免什么?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7

某钢瓶检验站位于某锻压有限公司内,全站共14名工人,主要任务是对回收的液化气罐进行检验和处理。作业程序是抽干罐内残液,对锈蚀程度进行检测,合格的进行除锈、抛光、喷漆。1月3日下午厂区突然传来“轰轰”两声巨响,很快钢瓶检验站厂房浓烟冲天,一片火光。正在上班的几名工人成了火球,“嗷嗷”叫着冲出厂区。他们或在地上打滚,或跳进厂区内水池,其景惨不忍睹。在车间工作的8名作业工人烧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其余工作人员全都受了伤。经分析,认定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储气罐气体泄漏,被作业的电火花引燃所致。

一、单项选择题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事故类别共分为_种。

a. 10 b. 7 c. 16 d. 20

2.该事故的发生,从事故致因理论来考虑是因为存在危险有害因素。针对该案例,____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原因。

a.能量、有害物质b.管理缺陷c.人员失误d.环境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事故类别为爆炸事故。标准把爆炸事故分为____类别。

a.火药爆炸b.瓦斯爆炸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e.其他爆炸f.火灾爆炸

三、简答题

4.简述可燃物质发生化学性爆炸的条件。

5.简述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

6.简述可燃气体防爆措施的原则,并针对每项原则举三个例子。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8

某年6月30日,某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0平方米和大量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二车间装配工王某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当时,王某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殉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量约为7吨“tnt”,当量,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

调查确认:王某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先做清洁工,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工序打气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a.装配工操作不当—将气钉打错位置

b.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

c.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不符合规定要求

d.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烟花爆竹归人一-—类。

a.易燃固体b.氧化剂c.爆炸品d.自燃物品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_属于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a.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

b.操作工违章操作

c.上级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放弃对烟花厂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监管

d.当地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力

4.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对等危险工序的工人进行专业技 术培训,经有关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车间生产统计一b.药物混合c.装药d.压药

5.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_等登记制度。

a.购买b.销售c.领用d.检验

三、简答题

6.请列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生产烟花爆竹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中的6项。

7.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哪几类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9

某钢瓶检验站位于某锻压有限公司内,全站共14名工人,主要任务是对回收的液化气罐进行检验和处理。作业程序是抽干罐内残液,对锈蚀程度进行检测,合格的进行除锈、抛光、喷漆。1月3日下午厂区突然传来“轰轰”两声巨响,很快钢瓶检验站厂房浓烟冲天,一片火光。正在上班的几名工人成了火球,“嗷嗷”叫着冲出厂区。他们或在地上打滚,或跳进厂区内水池,其景惨不忍睹。在车间工作的8名作业工人烧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其余工作人员全都受了伤。经分析,认定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储气罐气体泄漏,被作业的电火花引燃所致。

一、单项选择题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事故类别共分为_种。

a. 10 b. 7 c. 16 d. 20

2.该事故的发生,从事故致因理论来考虑是因为存在危险有害因素。针对该案例,____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原因。

a.能量、有害物质b.管理缺陷c.人员失误d.环境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事故类别为爆炸事故。标准把爆炸事故分为____类别。

a.火药爆炸b.瓦斯爆炸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e.其他爆炸f.火灾爆炸

三、简答题

4.简述可燃物质发生化学性爆炸的条件。

5.简述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

6.简述可燃气体防爆措施的原则,并针对每项原则举三个例子。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0

某化工厂储运处盐库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化工厂储运处盐库10人准备上盐,但是10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发生。

事后分析,皮带输送机额定电压为380 v,应该用四芯电缆。而安装该机时,却使用三芯电缆。电源线在操作箱(铁制)的人口处简单地用缝盐包的麻绳缠绕,并且很松动。操作箱内原为三个15 a螺旋保险,后因多次更换保险,除后边一相仍为螺旋保险外,左边、中间二相用保险丝上下缠绕钩连。中间相保险座应用两个螺丝固定牢,实际只有一个,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动皮带机过程中,电源线松动,牵动了操作箱内螺旋保险底座向左滑动,造成了中间一相电源线头与保险丝和操作箱铁底板接触,使整个设备带电。

这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工,只经私人介绍,仓库就同意到盐库干活,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 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_。

a.感知电流b.摆脱电流c.致命电流d.室颤电流

2.在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_。

a.保护接零b.保护接地c.重复接地d.保护接零和接地

二、多项选择题

3.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_。

a.单相电击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d.直接电击

4.属于基本安全用具的是_。

a.绝缘手套b.绝缘靴

c.绝缘杆d.绝缘夹钳

5.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重要措施,以下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是_。

a._所有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

b.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场所的电气设备

c.临时性电气设备

d.触电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插座

三、简答题

6.简单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哪些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1

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查发现:3#聚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车间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由于聚合釜人孔垫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所以人孔垫被冲开,使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引发爆炸。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b.温度计c.防爆片d.易熔塞

2.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事故的间接原因。

a.压力容器泄压装置下的阀门关死

b.安全制度不健全

c.压力容器泄压装置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d.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是引发此次爆炸可能的点火源。

a.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产生的静电b.现场有人违章吸烟的明火

c.现场使用的排风扇d.现场有人违章电焊动火

4.下列选项中,_属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a.操作工违章操作—关闭冷却水阀门b.工人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c.聚合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检验d.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三、简答题

5.导致氯乙烯单体发生爆炸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6.在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构成的密闭系统中,试列举4个容器或管道破裂导致物料泄漏的常见原因。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2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b.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二、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b.机械伤害c.爆炸d.振动危害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

b.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

c.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

d.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

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三、简答题

5.简述冲压机械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按照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6.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13

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有一冲压车间,安装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由于工作任务非常饱满,为提高工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人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手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结果,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达13起。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b.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二、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b.机械伤害c.爆炸d.振动危害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

b.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

c.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

d.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

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三、简答题

5.简述冲压机械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按照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6.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48 4640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