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坚持三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研讨交流,聚焦政策落实、服务提升和环境优化,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研讨交流坚持三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研讨交流:坚持“三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各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思考,笔者认为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重点聚焦三个维度,现就此展开交流探讨。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获得感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根本标准。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营商环境会客厅"等形式,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全程体验办事流程,查找痛点堵点。推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服务模式,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办理。重点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企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如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通过大数据匹配自动兑现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只有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才能让营商环境优化举措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聚焦政府职能转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关键。政府是营商环境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其服务效能直接影响市场活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四级四同"标准化管理。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建设"一网通办"平台,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规定时限以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聚焦法治环境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能给企业稳定预期。要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配套措施。加强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提高商事案件审判效率,设立商事纠纷速裁团队,推广"示范判决+集中调解"模式。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政府承诺事项专项清理,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督办机制,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严肃问责。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法治框架内公平竞争,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这三个聚焦点有机统一、协同推进。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亲"与"清"的关系,既要主动服务企业,又要恪守廉洁底线;二是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既要降低准入门槛,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既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处理好"评"与"改"的关系,既要重视营商环境评价,更要注重问题整改提升。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现象仍有发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企业获得感有待提升;区域间营商环境不平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参差不齐;新业态新模式的制度供给不足,包容审慎监管还需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重点突破。
下一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建立营商环境观察点制度,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设立监测点,实时掌握营商环境状况;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重点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编制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清单,每年推出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措施;加强营商环境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熟悉政策的"营商环境专员";建立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挂钩。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城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让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实践证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2025年高中毕业赠言给学生 高中毕业赠言祝福同学【优质1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