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情况通报
全市养老服务专项检查发现多项突出问题,需加强整改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提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全市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情况通报”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全市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情况通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自〔开始时间〕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本次检查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通过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显著,养老服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式、凝聚部门合力,有效遏制了养老服务领域乱象,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整治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民政、市场监管、住建、卫健、消防等12个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市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6次,对重大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各县(市、区)迅速响应,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整治体系,为专项检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例如,〔...〕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全面排查整治,规范市场运营秩序。专项检查期间,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800余人次,对全市620家养老机构、38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发现各类问题1120个,已完成整改950个,整改完成率达%。针对养老机构违规收费问题,责令28家机构整改收费公示制度,清退不合理收费105万元;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养老服务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查处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违法违规案件15起。如〔...〕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家养老机构以"养老投资返利"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件,及时挽回了老年人经济损失,维护了市场秩序。同时,对18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进行停业整顿,消除消防、食品、医疗等安全隐患420余处。
(三)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资金亿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养老机构22家,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32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到55%。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支持30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医疗服务入驻养老机构;在15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例如,市区的〔...〕养老机构与区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入住老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极大方便了老年人就医。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和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宣传信息700余条,制作公益广告10部;在社区、乡村设立宣传栏120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4万余份。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宣传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典型50个,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认真查处,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问题依然突出,养老服务领域存在诸多短板
尽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检查中也发现部分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老服务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条件简陋,部分农村互助幸福院因缺乏运营资金和管理人员,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例如,县乡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后,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和维护,院内设施损坏严重,无法正常开展服务,导致周边老年人难以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机构结构不合理。护理型床位占比较低,仅为38%,难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高端养老机构供给过剩,中低端养老机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如市区的高端养老机构入住率不足60%,而中低端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供需矛盾突出。社区配套不完善。部分新建住宅小区未按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面积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例如,〔...〕小区建成后,未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日常活动缺乏场所,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短缺。全市养老护理员缺口达2500人,持证上岗率仅为32%,且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难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如〔...〕养老机构招聘的护理员中,60%以上年龄超过55岁,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老年人护理过程中难以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服务标准不统一。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养老机构存在护理不规范、服务项目缩水等问题,老年人满意度较低。例如,〔...〕养老机构在宣传时承诺提供多项服务,但实际入住后,部分服务无法落实,引发老年人投诉。服务内容单一。多数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仍以生活照料为主,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仅提供简单的日间照料和餐饮服务,缺乏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无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三)养老服务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力量不足。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人员编制有限,面对数量众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如〔...〕县民政局仅有5名工作人员负责养老服务监管工作,却要监管全县80多家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工作压力巨大,监管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监管手段落后。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巡查的方式进行监管,信息化监管手段应用不足,无法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部分养老机构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增加了安全风险。部门协同不畅。养老服务监管涉及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信息不畅等问题,难以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在处理养老机构违规经营问题时,民政部门发现问题后,需要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协调,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处理效率低下。
(四)养老服务市场活力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由于养老服务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较大,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不高,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仅为28%。如〔...〕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多家企业对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持观望态度,担心难以获得预期收益。产业发展滞后。养老服务产业链条不完善,养老用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发展薄弱,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和企业。市场上养老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消费市场未激活。老年人消费观念相对保守,对养老服务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较低,制约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同时,养老服务消费政策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市场需求难以释放。
三、聚焦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针对当前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优化设施布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202〔...〕年)》,科学布局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解决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确保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正常运转,力争到202〔...〕年实现农村互助幸福院全覆盖。调整机构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力争到202〔...〕年达到60%;出台政策引导高端养老机构差异化发展,增加中低端养老机构供给,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强化社区配套。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确保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对老旧小区通过改造、租赁等方式,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设施等资源共享,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大培养力度。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支持范围,联合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每年定向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400人。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等专题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2500人次。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在养老机构连续工作满3年的给予岗位津贴;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将优秀养老服务人才纳入政府表彰奖励范围,增强职业吸引力。统一服务标准。制定《〔...〕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社区养老服务操作规范》等地方标准,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实行星级管理,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三)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充实监管力量。加强民政部门养老服务监管队伍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配备专业监管人员;建立养老服务行业协管员制度,聘请社会监督员,协助开展养老服务监管工作。创新监管手段。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实现监管智能化、精准化。健全协同机制。建立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失信惩戒,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
(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设立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产业生态。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和企业;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养老养生、康复护理、老年旅游等产品和服务,延伸养老服务产业链。激活消费市场。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宣传引导,转变老年人消费观念,提高消费意愿;完善养老服务消费政策,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养老服务消费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消费提供支持。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此次通报为契机,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市政府督查室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工作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