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2025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认真开展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工作提升,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2025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2025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紧扣巡视反馈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书记在全市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要求。会前,班子成员通过集体学习、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聚焦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摆剖析,明确整改方向。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查摆的主要问题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一是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在推动“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幼有善育”等国家战略在落地见效上,主动对标对表、细化落实举措不足。例如,在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存在政策衔接不够紧密、部门协同发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意识不强。对市委“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定位”的决策部署,结合民政职能主动融入不够。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创新举措不多,未能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执行落实力度层层递减。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部分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殡葬服务价格监管等惠民政策在基层执行中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对区(县)民政部门的督导检查不够精准有效。
(二)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政治生态建设需持续深化。一是肃清不良影响不够彻底。对个别领域历史遗留的“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等问题反思不足,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常态化有待加强。例如,在干部日常监督中,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不够及时。二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民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点研判不足,特别是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殡葬服务争议事件等网络舆情应对、社会组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等方面,预警机制和处置能力有待提升。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频次不足,压力传导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融合不深。对党员干部思想动态掌握不够精准,在解决基层民政干部工作负荷过重、年轻干部职业发展诉求等干部职工实际困难方面措施不多,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双融双促”效果未充分显现。
(三)组织建设存在短板,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选人用人导向不够鲜明。干部选拔任用中对“政治三力”考察不够深入,部分岗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倾向。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不足,局系统35岁以下科级干部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基层民政所(站)干部老龄化问题突出。二是干部队伍结构与专业能力不适应。面对智慧民政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化等新要求,干部队伍中信息化、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占比不足,多部门多岗位历练干部储备短缺。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虚化弱化。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不高,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社会组织党委对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指导不够有力,党组织在规范行业行为、引领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需常抓不懈,“四风”问题仍有反弹风险。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文山会海”现象未根本扭转,部分政策文件存在“上下一般粗”问题;深入基层调研不够扎实,对残疾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的精细化服务措施不多,“为民办实事”项目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二是担当作为精神不足。面对民政领域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产权不清、殡葬设施规划滞后等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克难的魄力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干部在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等行政审批、慈善捐赠款使用等资金监管等工作中存在“不担当、怕担责”现象。三是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民政专项资金分配、养老服务机构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够严密,警示教育的震慑力不足。基层民政部门存在小微权力监督盲区,个别区(县)出现低保动态管理不规范、优亲厚友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理论武装“深度”不足,政治站位有待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满足于“学过了”,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存在差距,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破解“大城市养老难”“流动人口救助服务”等难题民政实践的能力不足,导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打折扣。
(二)宗旨意识“温度”不够,人民立场树得不牢。部分班子成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深入街道社工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不够,对残疾人就业支持、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等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回应不够及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未能完全转化为具体行动。
(三)制度执行“力度”不强,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干部选拔任用、资金监管、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存在“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思想。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督导不够严格,导致部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改革创新“锐度”欠缺,攻坚克难劲头不足。面对超大城市民政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班子成员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仍有保守倾向,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在智慧民政、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学习借鉴不够,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足。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建立党组“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的常态化机制,开展“民政政策理论研讨月”活动,推动班子成员牵头破解“长者饭堂”服务质量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等1-2个民生难题。二是主动服务大局。制定《市民政局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优化社会组织营商环境、推进慈善事业助力共同富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推出10项具体举措,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机制。三是狠抓政策落地。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年”活动,对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保障等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专项评估,建立基层民政干部“政策宣讲员”制度,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政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深化警示教育。以近年民政系统违纪违法案例为镜鉴,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班子成员每年带头讲1次廉政党课。二是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市民政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指引》,重点加强社会组织、网络舆情、涉外慈善项目等领域风险研判,每季度召开意识形态形势分析会,建立“舆情处置专班”和“24小时响应”机制。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工程”,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三)建强干部队伍,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支撑力。一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严格落实“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优先选拔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建立年轻干部“墩苗计划”,选派35岁以下干部到基层民政所(站)、信访窗口等岗位历练。二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民政人才引育工程”,面向全国引进社会工作、养老服务、信息化等专业人才,通过“业务骨干上讲台”“跨部门轮岗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综合能力,3年内实现45岁以下科级干部占比提升至30%。三是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立“八小时外”监督联系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
(四)深化作风建设,以严的纪律保障民政事业发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人每年深入街道(镇)、社区(村)调研不少于60天,牵头解决“养老床位预约难”“残疾人证办理流程繁琐”等1-2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会议文件数量30%以上,推行“无会周”“无文日”制度,开展“蹲点式调研”“体验式办公”,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三是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开展民政专项资金、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廉政风险排查,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行“阳光救助”“阳光采购”信息公开,对基层民政干部开展“微权力”监督培训,筑牢廉洁防线。
市民政局党组领导班子将以此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问题整改,把整改成效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民政力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