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工委制”同心圆 实现区域化党建引领街道高效发展
构建“大工委制”同心圆,推动各方协作,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目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构建“大工委制”同心圆 ”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构建"大工委制"同心圆实现区域化党建引领街道高效发展
按照〔...〕要求,〔某〕街道积极探索完善"1+3"大工委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街道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形成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主要举措
(一)构建体系,夯实基础,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为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我街道积极与区〔...〕、〔...〕等驻区单位进行对接,同时吸收辖区内优秀非公企业资源,牵头成立居民区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三个功能型党委,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二)明确职责,形成机制,推进区域化党建长效运行。一是明确具体职责。联合区人社局、地税局等单位成立驻区单位联合党委,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构建区域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事务共管、活动共搞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综合管理水平;联合〔...〕集团党委、〔...〕党委等多家影响力强大的非公企业成立综合党委,负责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变更、换届选举以及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等;联合各社区支部书记建立居民区党委,按照"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大体系"的工作要求,领导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整合社区资源,掌握社情民意,加强社区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二是建立定期联席会制度。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协调解决街道社区的各类问题,研究区域化党建重点难点工作,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实现区域党建工作"一盘棋"。三是扩大工作覆盖。在区域化党建推进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企业、居民代表,充实资源力量,持续扩大工作影响力,营造浓厚氛围,形成"聚沙成塔"合力效应。
(三)多元共享,携手共建,确保区域化党建取得实效。一是实现资源共享。街道党工委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建立双向服务机制,按照集约利用、资源共享的理念,整合自身资源,通过定期走访、联席会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双方需求,主动提供资源,达到互利共赢;二是建立三级网格。在各社区设立三级网格,其中一级网格员由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统筹社区党建网格事务,我街道共设置近70名网格员,参与社区党建治理,并建立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制度、工作职责等,统一规范"三级网格"构架图颜色、标识、规格等,在各社区显著位置上墙公示,同时,实行网格员定期走访制度,街道统一为各社区印制《民情日志本》和《网格管理员服务情况填报单》,要求网格员认真填写走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进展;三是联合开展服务。"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在职党员累计3000余人次到我街道各社区报到,积极主动参与为民服务志愿活动,收到良好互联互动效果。其中,〔...〕社区携手来自〔...〕/〔...〕/〔...〕等30余名在职党员开办"〔...〕课堂",助力孩子成长。
二、初步成效
(一)基层治理决策水平得到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共组织召开10余次联席会,与三个党委相关负责人共同协商辖区各类事宜,涉及街道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社区场所攻坚等多个类型,有效提高了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水平。
(二)区域化党建影响力得到扩大。通过引导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在各类民生事项中,驻区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积极贡献物力、人力、场地等,同街道及各社区共同完成建党周年活动、党员政治生日会等多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氛围。
(三)党员主动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我街道各社区积极做好对接工作,并联合在职党员开展数百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在职党员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增强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思考启示
(一)狠抓落实是基础要素。在推进区域化党建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推行责任党建,明确职责内容,明确职责区域,通过狠抓落实,构建责任联动体系,同时,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行动是区域化党建有效运转和联动的关键,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按照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的理念。
(二)服务融合是核心要素。服务群众为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街道实行党建牵头、网格助力、各部门依责融入的工作模式,同时结合〔...〕等多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开拓社区服务新领域。
(三)营造氛围是提升要素。要及时宣传推广开展区域化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营造党组织、党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使各类组织都能在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平台上找到切入点,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