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党组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审计局党组领导班子存在隐形变异作风问题,需加强自查,明确整改方向,确保工作作风严谨务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审计局党组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审计局党组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一、文件管理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文件管理存在形式化倾向。通过将正式文件转为工作提示等非正式载体,表面实现发文数量压减目标,但实际形成制度空转风险。某专项监管工作通过4个部门微信工作群分散发布通知,因缺乏统一文本规范,导致3个县区执行标准存在偏差。二是文件内容存在虚化现象。某行业发展规划文件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等原则性表述占比达38%,未对12项重点任务制定量化指标,审计发现5个项目因缺乏具体指引出现推进滞后。三是文件执行存在碎片化问题。某改革方案经5个层级逐级转发后,补充要求累计增加9条,基层单位需整合8个版本文件才能形成完整执行标准,造成2起政策衔接失误。
(二)整治措施
一是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出台《非正式文件管理办法》,将工作提示、情况简报等纳入年度备案管理,明确非正式文件有效期限不超过30天,需在5个工作日内转化为正式文件或废止。二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公文核心要素规范》,要求政策文件实质性条款占比不低于65%,配套建立"起草单位自查+主管部门核查+审计部门抽查"的三级审核体系。三是构建动态评估体系。每季度开展文件执行效果评估,对30%以上基层单位反映执行困难的文件启动即时修订程序,2025年计划完成45份过时文件清理工作。
二、会议组织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会议形式存在异化现象。某安全生产专题部署会议拆分为3场片区座谈会,实际参会人数增加35%,因缺乏统一答疑环节导致6个县区执行标准不一。二是会议效率存在递减问题。某工作协调会邀请12个非直接关联单位列席,无效发言时间占比达47%,决策事项当场办结率不足40%。三是会议成果存在虚化风险。上半年举办的8场专题论坛形成42条建议,仅5条纳入部门工作计划,审计发现3个项目因缺乏后续跟进措施停滞。
(二)整治措施
一是严格计划管理制度。实行会议审批"三色预警"机制,对临近年度限额的单位实施黄、橙、红三级预警,2025年全市会议总量压减20%。二是创新效能评估模式。建立"会前任务清单+会中计时提醒+会后落实台账"管理体系,将25项重点督办事项纳入审计跟踪范围。三是强化成果转化机制。制定《论坛活动成果转化指引》,要求主办单位在活动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制定实施方案,审计部门每季度开展专项督查。
三、督查检查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督查方式存在变形。某环保督察改头换面为"帮扶指导",实际形成6套检查台账要求,基层重复填报数据37项。二是考核导向存在偏差。某专项督查将台账完整度分值设为65%,导致2个单位通过补充资料"达标"但实际问题未解决。三是数据应用存在梗阻。部门间4类基础数据未实现共享,某次督查要求提供已录入市级平台的3项数据,造成基层重复劳动。
(二)整治措施
一是实施计划归口管理。建立督查检查事项统一备案平台,实行"计划外督查双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督查结果不予采信。二是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将问题整改率、群众满意度等实效指标权重提升至60%,建立"督查-整改-反馈"闭环机制。三是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整合12个部门监管数据资源,实现75%以上督查指标自动抓取,基层报表数量压减30%。
四、权力运行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放权存在虚化现象。某审批事项下放后仍保留4道审核环节,实际办理时限较承诺时限延长12个工作日。二是监管存在断链风险。某事项下放后未建立配套监管机制,审计发现6家机构存在违规经营问题。三是服务存在滞后问题。某下放事项因未开通线上端口,基层需每周报送2次纸质材料,行政成本增加35%。
(二)整治措施
一是开展权力下放"回头看"。对87项已下放权力进行效能评估,对15项运行不畅事项调整实施方式。二是完善监管责任体系。制定《审管衔接实施细则》,建立"审批-监管-执法"数据互通机制。三是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将62项下放事项全部纳入在线监管平台,实时监测20个风险点位。
五、廉洁纪律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违规吃喝隐形变异。某单位通过拆分发票报销隐蔽场所消费万元,审计发现异常餐饮票据12张。二是电子围猎手段翻新。某企业通过快递定向寄送礼品卡46张,采用"小额多次"方式规避监管。三是利益输送渠道隐蔽。某审计组接受关联企业支付住宿费用,3笔异常消费记录未如实申报。
(二)整治措施
一是构建智慧监督网络。对接市场监管和税务数据,建立公职人员消费预警模型。二是完善电子监察体系。在物流系统和电商平台设置廉政预警点位,实时捕捉异常交易信息。三是开展专项审计整治。将"影子股东""关联交易"纳入审计重点,2025年计划对50家重点企业开展穿透式审计。
六、工作作风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数据报送存在失真。某经济报表虚增3个未开工项目,虚报投资额亿元。二是工作指导存在偏差。某考核方案要求基层提供5年历史数据,未考虑乡镇信息化基础差异。三是问责处理存在泛化。将2笔500元票据误差与重大违规问题同等追责,挫伤干部积极性。
(二)整治措施
一是健全阳光监督机制。实行审计整改结果全要素公开,设置"未完成事项"专项公示栏。二是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基层需求"直通车"机制,政策出台前开展15天实地调研。三是完善容错纠错制度。制定《问责事项负面清单》,明确6类不予问责情形,保护干部干事热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