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管党务副书记个人查摆问题清单

爱国 分享 时间:

存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沟通协调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下属关心不够等问题。需加强自我反思与改进。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管党务副书记个人查摆问题清单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管党务副书记个人查摆问题清单

根据中央巡视工作要求,本人紧扣巡视重点,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和自身思想、工作、作风实际,深入查摆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履行主责主业方面

作为分管党务工作的班子成员,我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20xx年以来,牵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5次,其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8次。推动全系统开展专题宣讲80余场次,受众超过5000人次,确保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卫健系统入脑入心。二是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健康〔...〕"建设的战略部署,牵头制定了《〔...〕市卫健系统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上半年,计划明确的32项重点任务已完成28项,完成率达%,有力保障了公立医院改革、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等核心工作的推进。三是主责主业聚焦有力。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急难愁盼问题,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完成了"智慧医疗"服务终端进社区、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优化等15个重点民生项目,群众就医满意度由20xx年的%提升至2025年中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在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和主责主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存在"温差"。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方面,虽然做到了及时传达和组织学习,但在"结合"与"转化"上做得还不够。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学习成果未能完全、高效地转化为破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瓶颈的创新思路和具体举措。比如,在学习总书记关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要论述时,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争取项目、增加投入等宏观层面,对于如何通过优化党建工作机制,激发一线医务人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医疗服务细节、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谋划不深、办法不多,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学用两张皮"现象。

二是政策宣讲和思想引导的"穿透力"不足。在将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传达到基层的过程中,有时满足于开会发文、层层转发,对政策的解读和阐释不够通俗化、具象化。宣讲形式较为单一,习惯于念稿子、作报告,缺少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互动交流,未能完全结合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滴灌。这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上出现"上下一般粗"或"层层递减"的问题。在常态化思想动态分析研判上,也存在滞后现象,与分管单位班子成员谈工作多、谈思想少,未能及时掌握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医疗改革攻坚期中青年骨干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思想引导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

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破解不力。作为分管领导,对制约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虽然有所认识,但攻坚克难的韧劲和"钉钉子"精神尚有不足。比如,对于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深入、高层次医疗人才党员发展和后续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在文件中要求,但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督办和跟踪问效。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担心触及固有利益格局,改革创新锐气有所弱化,导致这些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影响了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整体成效。

二、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但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廉洁自律防线筑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按要求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发生违规兼职取酬、违规吃喝等问题。二是"一岗双责"扛在肩上。坚持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分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与分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实现全覆盖。20xx年以来,牵头组织对9个重点科室和直属单位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共梳理出中高级风险点35个,并逐一制定防控措施。三是支持监督执纪到位。坚决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对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做到不隐瞒、不干预,全力配合调查核实,确保监督执纪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反思自身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压力传导存在"衰减"现象。在落实"一岗双责"上,虽然做到了常态化部署和提醒,但对分管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有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多以提醒告诫为主,动真碰硬、严肃追责的案例较少,导致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个别单位依然存在"上紧下松"的问题。比如,在基层减负工作中,虽然系统发文和会议数量较20xx年同比下降了20%,但一些单位将线下会议转为线上视频会议,将纸质报表变为各类APP打卡、微信群报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未能从根本上为基层松绑减负。

二是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不够严密。对分管联系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设备采购、资金资产管理等"三重一大"事项,虽然能够做到会前提醒、会上把关,但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有所放松。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采购项目,有时过于依赖业务部门的意见,对其潜在的廉洁风险认识不足、研判不够。比如,在20xx年的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某直属单位在药品耗材采购环节,虽然程序合规,但存在与固定供应商长期合作、议价能力不强等潜在利益输送风险。这一问题反映出我在履行监督职责时,敏锐性不强,未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够彻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服务中的"红包"、回扣、过度检查等行业不正之风,虽然态度上坚决反对,也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但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受处分人员的后续帮教指导工作,有时停留在程序性谈话,未能真正做到思想上帮扶、工作上支持,导致个别人员改正效果不理想。对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如"不吃公款吃老板"、通过快递收送礼品等,发现和查处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我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但在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和抓党建具体工作上还存在差距。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范有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党组会上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坚决执行党组会作出的各项决议。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确保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协助党组选优配强直属单位领导班子。20xx年以来,分管领域共选拔任用处级干部12名,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未出现违规操作问题。推动实施"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训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三是基层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定期到联系点党支部调研指导,带头讲党课。2025年上半年,指导2个后进党支部完成了整改提升,推动解决了党员活动阵地不规范等3个具体问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要求,深感自身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一是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工作中,虽然能够做到率先垂范,但有时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对分管单位干部中存在的担当精神不足、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批评不够直接,"辣味"不足,担心影响班子团结。在推动改革等硬任务时,有时思想上存在求稳怕乱的顾虑,缺乏"啃硬骨头"的闯劲和锐气,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上,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是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分管单位(科室)干部的管理,更多地关注其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对其"八小时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了解不多,提醒和监督不够。在执行谈心谈话制度上,有时不够深入,未能真正触及思想深处,对干部的思想动态、廉洁风险等情况掌握得不够全面、精准。在干部选拔任用酝酿环节,虽然能够坚持原则,但有时也存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迁就思想,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破隐性台阶方面,魄力还需加强。

三是破解基层党建难题的力度不够大。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满足于按要求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但在推动党建工作创新、解决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上,缺乏系统性思考和有效抓手。比如,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等领域的党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问题,研究探索不够,导致党建工作存在"空白点"。对兼职党务干部业务不熟、能力不强的问题,虽然组织了培训,但"输血"式培训多,"造血"式培养少,党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四、在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方面

本人高度重视各类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但在压实整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方面仍有不足。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整改责任主动扛起。对上级巡视巡察、审计等反馈的问题,凡是涉及分管领域的,都主动认领、牵头研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二是整改任务扎实推进。对上一轮市委巡察反馈的"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问题,牵头制定了12条具体措施,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达到95%以上。三是整改成效初步显现。通过整改,分管领域的制度漏洞得到有效堵塞,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整改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精力,但与"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高标准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整改督办的韧劲不足,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倾向。对一些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的复杂问题,有时会随着人事变动或时间推移而有所松懈,存在"过关"思想。对前任领导分管期间遗留的一些整改事项,主动跟进、一抓到底的力度不够,有时认为不是自己任上的问题,督办的积极性不高。比如,对于20xx年审计指出的个别直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虽然当时制定了制度,但后续跟踪检查不力,导致20xx年自查中发现类似问题仍有反弹,反映出"新官不理旧账"的潜在思想和监督上的宽松软。

二是标本兼治不够深入,长效机制建设存在短板。在问题整改中,有时满足于就事论事解决具体问题,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剖析不够,未能从制度机制层面堵塞漏洞,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整改措施停留在"纸面",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在执行和监督环节打了折扣,存在"边改边犯"的风险。比如,针对巡察反馈的"政府采购程序不严谨"问题,虽然完善了相关制度,但在后续工作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长效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下一步,我将针对以上查摆出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逐项抓好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推动全系统党建工作和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

67 5203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