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思践悟第五卷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深入理解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绿色转型,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党课学思践悟第五卷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党课:学思践悟第五卷,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专题学习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特别是其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想和战略部署。当前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历史节点。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刻,重温党的创新理论,把握时代脉搏,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将结合学习体会和*区发展实际,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其核心主题,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这部著作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重要文献,为我们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学习第五卷,首要的就是要贯通第一卷至第五卷的整体逻辑,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西方模式的“翻版”,更不是其他国家现代化实践的“再版”,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创版”。其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其内涵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为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既要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摒弃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五个特征,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深刻理解其内涵,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时,保持战略定力,明确前进方向,确保*区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立足*区实际,找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区既有坚实的基础,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宏大的理论体系,细化为*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行动。
首先,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区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产业的存量,更要瞄准“新质生产力”的增量。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围绕区内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假设我们有“*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就要集中资源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和数字赋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推动至少50家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二是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支持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赋能千行百业。
其次,要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体现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上。必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2025年初,我们票决产生了涵盖“一老一小”、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十大民生实事。比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能止步于墙面刷新、管网更新,更要同步规划停车位、充电桩、社区食堂、养老托育等配套设施,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再比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是让居民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我们要对这些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力争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5%以上。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聚焦“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持续加大投入。在教育领域,要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在医疗领域,要加强与市级三甲医院的合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再者,要在实现高效能治理上探索新方法。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必须在基层落地生根。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要“党建+网格”模式,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员沉到楼栋里,及时感知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区城市大脑”,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一网统管”。比如,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居民可以在线报事报修、参与社区议事,物业可以及时响应处理,街道可以实时监督督办,形成高效闭环,提升治理效能。
三、锤炼过硬党性,争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模范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需要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增强本领、担当作为。
第一,要筑牢政治忠诚,提升“政治三力”。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区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要坚持勤学善思,增强履职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过去熟悉的那套老办法、老经验可能不够用了。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学,同*区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学,真正把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员干部决不能有任何“躺平”心态、“佛系”思想。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在项目推进中遇到“拦路虎”,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硬骨头”,要敢于啃、敢于碰。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效。
第四,要永葆清廉本色,树立良好形象。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干事创业的底气所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同志们,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已经展开,*区的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新的起点,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小学4年级演讲稿【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