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化作风建设、筑牢监管堤坝、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化作风建设,强化监管,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稳健运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党课深化作风建设、筑牢监管堤坝、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党课:深化作风建设、筑牢监管堤坝、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押运公司的全体党员同志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根据市国资委党委的统一安排,我围绕"深化作风建设、筑牢监管堤坝、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同大家讲一堂党课。这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规定动作,也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思想碰撞和工作探讨。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押运公司作为市属国企的重要一员,承担着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特殊职责,性质特殊、责任重大。因此,抓好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下面,我将围绕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国资国企而言,作风问题绝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乃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第一,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是国企姓"党"的政治本色所在。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就是一部锲而不舍的作风建设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整风,从"两个务必"到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我们国资国企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确保国有企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如磐石。

第二,作风建设是国资国企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所在。企业发展,短期靠机遇,中期靠管理,长期靠文化,而作风正是企业文化最直接、最核心的体现。一个作风过硬的企业,必然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企业;一个风清气正的企业,必然是人心思进、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企业。反之,如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干部职工精神懈怠、推诿扯皮,再好的战略规划、再优的资源禀赋,也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我们〔...〕押运公司,每天经手的都是真金白银,接触的都是金融要害,我们的队伍形象、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任度,关系到金融系统的安全感。一支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的队伍,是不可能担当起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的。因此,我们必须把作风建设融入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胞,以优良作风塑造企业品牌,以严明纪律筑牢安全防线,让过硬的作风成为我们最可信赖、最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作风建设是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正处在国企改革深化的攻坚期和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的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一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坚决整治"庸、懒、散、浮、拖"等作风顽疾,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让广大干部职工从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谋发展、抓业务、促创新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鼓励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去发现真问题、研究真情况、解决真困难。我们启动的"国资国企作风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其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系统治理,营造一个"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二、聚焦关键环节,织密织牢国资监管的"安全防护网"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押运公司的资产规模日益庞大,业务领域持续拓展,这对我们的监管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如果监管体系存在短板和漏洞,就如同堤坝有了蚁穴,随时可能对国有资产安全构成致命威胁。因此,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关键环节,创新监管方式,构建一个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第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石,构建科学严密的闭环监管体系。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摒弃那种认为制度是"束缚手脚的绳索"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制度是发展的压舱石、安全的防火墙"的理念。要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一次系统性梳理和评估,查漏补缺,提档升级,确保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着力构建一个涵盖"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

在决策环节,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每一项重大投资、重大项目、重大资金运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坚决杜绝"一言堂"和个人专断,从源头上防范决策风险。

在执行环节,要将制度要求转化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SOP)。从款箱出入库、车辆线路规划、人员枪弹管理,到客户交接、应急处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使制度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监督环节,要整合纪检、监事会、审计、风控、财务等内控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要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完善举报投诉机制,让监督无处不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反馈环节,要建立常态化的评估和纠偏机制。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将其作为修订完善制度、优化决策流程的重要依据,形成一个自我完善、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以数字赋能为引擎,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用科技手段为国资监管插上"智慧的翅膀"。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行业头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智慧安防指挥中心。这个中心不仅仅是一个监控画面墙,更应是企业运行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要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对"人、车、枪、弹、款箱、库房"等核心要素的全天候、立体化、智能化感知和管控。

要充分利用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们不仅要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更要追求亚米级的精准定位。目前,先进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对车辆位置的实时追踪精度达到5米以内,确保车辆严格按照预定线路行驶。同时,车载智能终端应集成一键报警、异常震动报警、偏离路线报警、超时停留报警等多种功能,并确保报警信号能在3秒内直达指挥中心,为应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可以对车辆行驶区域和停靠点进行精确管理,任何违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

要探索应用物联网(IoT)技术。在款箱上加装智能锁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款箱的状态、位置、开关记录;在金库和营业网点部署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生物识别、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精准管控和异常行为的自动预警。这些海量的数据汇集到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实现事后追溯,更能实现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以考核问责为利剑,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责任。如果监管责任不落实,再好的制度、再先进的技术也会形同虚设。我们必须高悬考核问责的"利剑",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要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改变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模糊考核方式,将监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在指标设定上,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定量指标权重应占到70%左右,定性指标占30%左右。定量指标可以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率、线路准点率、客户投诉率、运营成本控制率等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定性指标可以包括:制度执行情况、团队协作精神、服务质量评价、作风建设成效等。

要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核心利益硬挂钩。对于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圆满完成任务的集体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和奖励,在薪酬分配和职业发展上给予倾斜。对于因失职渎职导致国有资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的,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要综合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降职降级、经济处罚乃至纪律处分等多种手段,真正树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违法必惩处"的鲜明导向。

三、坚持创新驱动,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国资国企新担当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国资国企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押运公司必须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中寻找新机遇,拓展新空间,展现新作为。

第一,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从"传统押运"迈向"现代智慧金融服务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数字货币的推进,社会现金流通量呈现结构性变化趋势,传统的武装押运业务面临着增长的天花板。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做"现金的搬运工",路只会越走越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依托现有的网络、人才、品牌和安全优势,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向多元化的现代金融外包服务转型。

要积极拓展现金全流程管理服务。为银行和大型商超提供集清分、整点、存储、配送于一体的"现金管理中心"服务,把业务做深做精。要大力发展贵重物品、有价证券、涉案财物的保管押运业务,将我们的专业安全服务能力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更要着眼未来,积极探索数据资产托管、数字凭证押运、金融票据电子化处理等新兴业务,紧跟金融科技发展步伐,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我们要实现从单一的"通道服务"向综合的"平台服务"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科技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答题"。我们要将数字化理念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以科技创新重塑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要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不能满足于购买市面上的通用软件和设备,必须下决心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或与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智能调度系统和风险控制模型。只有把核心系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保障数据安全,才能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

要以数据驱动管理。我们通过数字化监管系统采集了海量的运营数据,这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要通过对车辆行驶数据、油耗数据、维修数据、人员排班数据等进行深度分析,可以精准优化运输线路,降低空驶率,实现节能降耗。行业分析表明,深度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物流运输企业平均降低15%以上的运营成本,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客户需求变化,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第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职工队伍。

我们要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身手矫健、忠诚可靠的押运员,更需要懂金融、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机制,筑巢引凤,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

要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培训体系。要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新的金融政策法规、新的安防技术、新的信息系统操作技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加强实战化演练,特别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提升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

要营造关心关爱员工的良好氛围。作为国资委工会主席,我特别强调,要始终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要切实维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成长进步的希望。只有当员工对企业有了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才会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会真正形成。

同志们,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画卷已经铺展。作风建设是凝心聚力的基础,监管体系是行稳致远的保障,创新发展是决胜未来的关键。这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我们推动国资国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三驾马车"。

希望〔...〕押运公司的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能够以此次党课为新的起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全面筑牢监管堤坝,奋力推动创新发展,为守护我市金融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2 -

69 5017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