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线,正风肃纪——在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专题党课
坚守底线,强化纪律,深入整治违规吃喝行为,确保风清气正,推动村社区党支部建设向前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坚守底线,正风肃纪——在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专题党课”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坚守底线,正风肃纪--在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专题党课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违规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它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的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召开此次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彻底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为基层高效能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下面,我围绕"坚守底线,正风肃纪"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违规吃喝问题看似事小,实则影响恶劣,它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治理中,村(社区)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规吃喝行为不仅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更破坏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群众对党的信任大打折扣。
(一)严重违反党的纪律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违规吃喝问题,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问题入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然而,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违规吃喝。这种行为是对党的纪律的公然漠视,严重破坏了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党员干部一旦触碰这条红线,必将受到党纪的严惩。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的纪律要求,心存敬畏,不越雷池一步。
(二)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问题的"前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常常以吃喝为"敲门砖",拉拢腐蚀党员干部,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觥筹交错之间,原则底线被逐渐侵蚀,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违规吃喝开始,一步一步陷入腐败的泥潭。违规吃喝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党员干部一旦陷入这种不良风气,就容易被"围猎",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与腐败问题的内在联系,坚决抵制这种不良风气,防止被腐败"拉下水"。
(三)破坏党内政治生态。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违规吃喝问题容易滋生"圈子文化""酒桌文化",破坏党内正常的同志关系,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以吃喝为纽带,形成各种小圈子。在这些小圈子里,只讲关系不讲原则,只讲私利不讲公义,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健康。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将极大地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党内政治环境。
(四)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村(社区)党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对群众,其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违规吃喝行为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会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切实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全面排查违规吃喝问题的具体表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充分认识违规吃喝问题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排查其在基层的具体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现、严肃查处'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对隐形变异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违规吃喝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一)"吃公函"问题。一是无公函接待。按照规定,公务接待必须有公函作为依据,明确接待对象、事由、时间等信息。然而,一些村(社区)在接待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公函制度,存在无公函接待的情况。这种行为使得公务接待缺乏有效监管,容易滋生违规吃喝问题。二是一函多餐。个别地方为了规避监督,通过一份公函多次安排接待用餐的方式,进行超标准、超范围接待。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公务接待的相关规定,是对制度的公然践踏。三是虚假公函。有的单位甚至通过开具虚假公函的方式,来掩盖违规吃喝行为。虚假公函上的信息与实际接待情况不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违规吃喝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这些"吃公函"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吃食堂"问题。一是超标准就餐。一些村(社区)食堂在接待公务人员或内部聚餐时,存在超标准提供菜品、酒水等问题。食堂本应是为干部职工提供工作餐的场所,但却被一些人当作了享受美食、挥霍公款的地方。这种超标准就餐的行为,违背了勤俭节约的原则,也容易引发群众的不满。二是违规接待非公务人员。按照规定,村(社区)食堂只能用于公务接待或干部职工就餐。然而,有些地方却违规用食堂接待非公务人员,甚至将食堂作为私人宴请的场所。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三是食堂账目混乱。部分村(社区)食堂账目管理不规范,存在账目不清、票据不全等问题。这使得违规吃喝行为有了可乘之机,难以通过账目审查发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村(社区)食堂的管理,规范账目核算,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吃老板"问题。一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村(社区)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一些企业、商户等管理服务对象存在业务往来。个别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在餐桌上谈工作、谋私利。这种行为极易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二是让管理服务对象支付餐饮费用。一些干部不仅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还让其支付餐饮费用,甚至存在长期拖欠、"打白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廉洁自律的要求,是对群众利益的侵害。三是与管理服务对象搞利益交换。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的过程中,一些干部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关照。这种利益交换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吃下级"问题。一是向下级单位转嫁接待费用。一些上级部门在到村(社区)开展工作时,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接待费用,却通过各种方式向下级单位转嫁。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下级单位的负担,也容易引发下级单位的不满,破坏了上下级之间的正常关系。二是要求下级单位超标准接待。个别上级领导干部在检查工作、调研考察等活动中,不顾实际情况,要求下级单位超标准接待,讲排场、比阔气。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基层的奢靡之风。三是借工作之名到下级单位吃喝。一些干部以指导工作、检查考核等为由,频繁到下级单位吃喝,甚至将此作为一种"福利"。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
(五)其他违规吃喝问题。一是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或高消费场所。私人会所和高消费场所往往是违规吃喝的高发地。一些党员干部为了逃避监督,选择在这些场所进行吃喝活动。这些场所消费高昂,且环境封闭,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二是组织或参加"一桌餐"。"一桌餐"是指在私人住宅等隐蔽场所,违规组织或参加的只有一桌饭菜的宴请活动。这种宴请形式看似简单,实则是违规吃喝的新变种,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三是违规接受或提供礼品礼金。在一些吃喝活动中,往往伴随着礼品礼金的赠送和收受。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廉洁纪律,也容易形成利益输送链条,滋生腐败问题。我们要对这些违规吃喝问题保持高度警惕,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深入剖析违规吃喝问题产生的根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全面排查违规吃喝问题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加以防范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违规吃喝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根源和监督根源。
(一)思想认识偏差。一是理想信念动摇。部分党员干部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缺乏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追求个人享乐,将党的纪律和群众利益抛诸脑后,容易陷入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之中。二是纪律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规定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心存侥幸,认为违规吃喝是小事,不会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重处理。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导致他们在面对诱惑时,难以坚守纪律底线。三是价值观扭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党员干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干部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追求物质享受,将吃喝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这种错误价值观的驱使下,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吃喝活动,甚至主动组织违规吃喝。
(二)制度执行不力。一是制度不完善。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制度漏洞。例如,部分制度对违规吃喝行为的界定不够清晰,处罚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二是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执行制度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对违规吃喝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这种行为使得制度的权威性受到严重损害,也让违规者有恃无恐。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违规吃喝问题的监督,存在监督主体单一、监督方式落后等问题。主要依靠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而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在监督手段上,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难以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实时、精准的监督。
(三)人情关系干扰。一是"圈子文化"盛行。在一些地方,"圈子文化"根深蒂固,部分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形成各种小圈子。在这些圈子里,人情关系超越了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为了维护圈子内的关系,一些干部不惜违反规定,参与违规吃喝活动。二是亲情友情绑架。一些党员干部在面对亲朋好友的邀请时,碍于情面,难以拒绝,从而陷入违规吃喝的陷阱。他们错误地认为,拒绝亲朋好友的邀请会影响感情,却忽视了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身份和职责。三是地方风俗影响。在一些地区,存在一些不良的地方风俗,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场合,大吃大喝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党员干部受这种风俗影响,认为参与这些吃喝活动是正常的社交行为,没有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违规问题。
(四)监督管理缺位。一是内部监督乏力。一些村(社区)党支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不到位。党支部书记对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对普通党员干部的监督缺乏力度,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敢较真碰硬。二是外部监督不足。上级部门对村(社区)的监督检查往往侧重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对违规吃喝等作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不够深入细致。同时,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外部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发现问题后难以有效反映。三是责任追究不严。对违规吃喝问题的责任追究,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一些地方对违规者的处理,往往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代替党纪处分,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力。这使得一些干部对违规行为不以为然,屡教不改。
四、坚决落实违规吃喝问题的整治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全面排查其具体表现、深入剖析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坚决落实违规吃喝问题的整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廉洁防线。一是强化党性教育。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学习,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二是加强纪律教育。将党的纪律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知识测试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让党员干部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违规违纪的,违反这些规定将受到怎样的处罚,从而增强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三是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学习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使他们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后果,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一是健全公务接待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明确接待标准、接待范围、审批程序等内容。严格执行公函制度,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规范接待清单管理,做到一事一结、清单明细,确保公务接待全程留痕、可追溯。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销流程,对餐饮发票等报销凭证进行严格审核,杜绝虚假发票入账。加强对食堂账目、公务卡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三是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建立健全违规吃喝问题监督举报制度,畅通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鼓励群众对身边的违规吃喝问题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同时保护好举报人权益。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社区)党支部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通过不定期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公务接待、食堂就餐、干部社交活动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吃喝问题。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对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也要严肃问责。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通报,形成有力震慑。
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此次党课为新的起点,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纪律底线,自觉抵制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的侵蚀,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谢谢大家!
上一篇:坚守纪律红线,共筑廉洁防线——检察院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专题党课讲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