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坚强堡垒育先锋队伍抓四强建设促融合发展在2025年县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化堡垒意识,培养先锋队伍,推动四强建设,促进融合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助力县直机关全面进步。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筑坚强堡垒育先锋队伍抓四强建设促融合发展在2025年县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演讲稿”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筑坚强堡垒育先锋队伍,抓四强建设促融合发展——在2025年县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有些许诚惶诚恐。今天与其说是“经验介绍”,不如说是一次向各位兄弟单位“汇报思想、请求指导”的学习机会。借此平台,我就将我们支部在创建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简要汇报,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单位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改革”与“服务”两个核心。如何让党建工作不成为“两张皮”,真正成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是我们党支部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自“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紧锚定“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结合”与“融入”上做文章,初步形成了一套“固本-强基-激活-赋能”的创建思路。

一、固本铸魂,在理论武装中夯实政治根基,让“政治功能”强起来。政治属性是党支部的第一属性。我们深刻认识到,编委办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每一项机构改革、每一次编制调整,都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因此,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是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理论学习“严”起来、“活”起来。我们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的首要议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贯彻(市市场监管局)。截至2025年9月,我们支部已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8次,组织专题研讨4次,确保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我们改变过去“一人读、大家听”的枯燥模式,探索推行“书记领学+党员讲学+专家导学”的立体学习法。支部书记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每名党员每季度至少分享一次学习心得,还邀请县委党校的老师、业务领域的专家为我们作专题辅导。通过这种方式,理论学习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变成了双向互动、互促共进的生动实践。去年,我们支部一名年轻党员在分享学习“新质生产力”的心得时,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提出了优化相关科研单位机构设置的建议,被我们采纳并向上级提出了专题报告,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理论学习学深了、悟透了,是能够直接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的。

二、强基固垒,在优化结构中锻造战斗核心,让“支部班子”强起来。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班子就是党支部的“火车头”,班子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支部的战斗力。在建强支部班子方面,我们重点抓了“选”和“育”两个环节。在“选”上,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换届选举(市市场监管局)。我们特别注重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青年党员,选拔到支部委员会中来(市市场监管局)。目前,我们新一届支委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到了38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00%,班子结构更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整个班子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在“育”上,我们着力提升支委班子的履职能力。一方面,我们建立了支委学习日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让大家真正成为党务工作的“明白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走出去”,先后选派支委委员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新任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和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市市场监管局)。同时,我们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制定了《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了议事范围和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事项均由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在2024年底的党员大会测评中,党员对支部委员会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好”和“较好”的评价占比为100%,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三、激活细胞,在精细管理中激发队伍活力,让“党员队伍”强起来。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细胞有活力,肌体才能健康。我们编委办总共21名党员,人数不多,但每一名都是机构编制战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如何让每一颗“螺丝钉”都闪闪发光,是我们激发党员队伍活力的出发点。我们首先从规范组织生活入手,让党员的身份意识“亮”出来。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我们坚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扎实。比如,我们把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红色教育基地、改革实践一线。今年七一,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八月份,我们又组织党员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实地调研“一窗通办”改革成效,现场听取办事群众和窗口人员的意见。这种沉浸式的组织生活,远比坐在会议室里开会更能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目前,我们支部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参与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次,我们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让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特点,我们在业务股室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市市场监管局),激励党员在深化改革、盘活编制、服务群众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例如,在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这项硬任务中,我们的“党员先锋岗”同志主动请缨,连续一个月深入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开展调研,白天走访座谈,晚上加班梳理材料,最终形成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还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共建、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我支部党员人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超过20小时,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了编办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年底的民主评议中,我支部党员“优秀”等次占比为28%,无“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了有效保持。

四、赋能增效,在深度融合中打造党建品牌,让“作用发挥”强起来。创建“四强”党支部,落脚点在于“作用发挥强”。如何避免“就党建抓党建”,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是我们工作的重头戏。我们的探索是,打造一个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以品牌建设引领融合发展。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我们确立了“先锋编办,赋能发展”的党建品牌。这个品牌的内涵是:在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当改革的“先行者”,通过科学配置执政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这个品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党建+”融合实践活动:一是“党建+攻坚克难”。我们把党小组建在项目上、建在改革一线。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能划转和人员转隶,矛盾多、阻力大。我们成立了由党员骨干组成的改革攻坚临时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逐一与涉改单位沟通、与转隶人员谈心,最终平稳有序地完成了改革任务。二是“党建+效能提升”。我们开展了“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活动,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围绕如何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服务保障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提出金点子。今年,我们采纳了党员提出的“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的建议,有效缓解了我县部分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了基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在党建引领下,我们主动服务,成功推动*领域“放管服”改革,相关审批事项精简了15%,办理时限平均压缩了25%,切实用机构编制工作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加法”和群众满意度的“乘法”。三是“党建+队伍建设”。我们将党建品牌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引导全体党员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我们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为全县各单位提供“保姆式”的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这种作风上的转变,直接体现在服务对象的评价上。根据我们每半年开展一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2025年上半年,对我办服务态度和效率的“满意”和“非常满意”评价占比达到了99%。

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顾创建“四强”党支部的历程,我们最大的体会是,党支部建设绝非虚功,只要用心去做、用情去融、用力去抓,就一定能抓出凝聚力、抓出战斗力、抓出生产力。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党员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党建品牌的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等。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交流会为新的起点,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在“四强”党支部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把*县编委办党支部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奋力谱写*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汇报完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69 5178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