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故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教育教学故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教学故事【第一篇】

一、引言

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一种强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沿袭了古代中国的传统作法 ,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重视德目的教学,注入式地进行。小孩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只求背诵,不重视理解。聪 明绝顶的小孩也许会自然而然地贯通其中的道理,但大多数的学生对所读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这种注入式 的方式不符合学习规律,不为现代教育所接受。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再沿用这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

近二三十年来,欧美的教育工作者搞了许多颇具创新精神的道德教育实验,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主要有 下列几种。

一是隐蔽课程。学校不设独立的道德教育课,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而由各科老师兼负德育工作。因此,德 育可以说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工作。

二是价值观念澄清法。所谓价值观念澄清法,就是学生具备自己的“一袋子”道德观念,他们可以自由去 澄清和选择,教师并没有固定的指导方向,只是采取中立的态度,整理和综合学生所持的意见。这种方法一方 面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所谓的“自由教育”精神,另一方面反映出西方社会的教师似乎缺乏信心,不愿将自己 的意见加在学生身上;而青少年则越来越早成熟,年纪轻轻便具有独立作主的思想,宁可受同辈的意见左右, 也不愿受老师影响。

三是道德认知发展法。这种方法始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30年代开创的儿童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理论。 继承者有美国的柯尔柏格,他根据道德发展阶段进行研究,以道德两难情境及问题解决方法去探索并推进儿童 道德推理和判断力及道德观念的发展阶段。近年来这种方法在欧、美、非各国实验过,获得的研究成果一定程 度上证实了柯尔伯格的论点。

四是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本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英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中,是一种注重道德情感的道 德教育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主张道德教 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础上,注重“角色承担”“情境教学”。

以上所述无论是古代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是西方理性情感主义道德教育,对处于学龄初期的小学生来说 ,都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教材教法上不够生动活泼,未能主动适应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影响了教学效果 。有鉴于此,从1994年起,我们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利用漫画故事编写教材,组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开展实 验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简要说明这一实验教材的特点,分析漫画故事教学的长处及其对小学生道德发展所起 的作用。

二、实验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写体例

(一)教材目标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所提出的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学校、爱家乡、爱 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诚实勇敢、互相友爱、关心集体的品质,养成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勤 劳动、讲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小学低年级启蒙教育的特点,我们确定了“爱的教育”“礼貌教育”“ 勤奋教育”“诚实教育”“劳动教育”“公德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

1.爱的教育——学会爱父母、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初步具有合群乐 人的品质。

2.礼貌教育——学会尊重他人,言行举止文明谦让,待人接物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3.勤奋教育——懂得勤奋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成功的基本条件,形成勤奋、刻苦的品质,持之以恒的奋斗 精神,做一个勤奋上进的人。

4.诚实教育——懂得什么叫诚实,形成待人处事的诚实态度和行为习惯。

5.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别人的劳动,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6.公德教育——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花草等基 本的社会公德。

(二)教材内容

我们根据上述六大方面的德育目标,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为主,选取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1.历史典故: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富有教益的典故,这些典故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历代 人民的提炼,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它们往往在生动的情节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且得到广大群众的共 同认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历史典故生动形象,学生便于接受,它们无疑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如《 孔融让梨》等。

2.从《三字经》《小儿语》等中国古代蒙学书籍及诸子百家的一些基本思想中选取相应的内容,如《不打 扰别人》《做客的学问》《滴水穿石》等等。

3.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补充相应的内容,如《爱护小动物》《爱同学》《爱老师》《遵守公共秩序 》《自己的事自己做》等。

(三)教材体例

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漫画故事德育教材采用统合设计的体例,即将课文标题、漫画故事、问题与思 考、学生活动作业和家长反馈等课内外教学环节、要素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编排。

1.课文标题:实验教材通过不同种类的标题为学生提供道德观念,形式上不求划一。首先尽量突出道德要 求的民族传统特色,如《孔融让梨》《长幼有序》《悬梁刺股》等课文都以中华民族历史典故取名;同时也穿 插反映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如《讲信用》《遵守公共秩序》《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部分则直接结 合德目来标题,如《爱父母》《爱老师》《乐于助人》等。

2.漫画故事:实验教材利用漫画引出故事,重视运用视听手段来加强教学效果,包括提供漫画软片、故事 录音等,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与思考:教材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在通过看漫画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和讨 论道德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4.学生活动作业:作业不重文字作答,而是设计了一些辅助教学的道德实践活动,并力求生动有趣,形式 多样化,旨在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态度和行为,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5.家长反馈:结合课本要求,设计家长反馈的内容,要求家长观察子女在品德课学习之后相关方面的道德 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以便统一教育措施,优化品德教学,帮 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形成了这样一种漫画故事教学的基本组织方式,即教师至少用一半以上的课堂教学 时间,结合课题先向学生讲述漫画故事,然后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向学生提出和揭示需要回答的道德问题,点明 故事主题,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和练习。

(一)漫画故事引路

通过对漫画的观察思考,辅之以教师的讲解,提供给学生一种道德行为的典范(或反面素材),让学生了 解课文中传递的道德观。如《悬梁刺股》一课的教学,先出示课题和漫画,以“谁把什么挂在屋梁上?”和“ 谁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为引子,过渡到让学生自己看图,拼读课文,理解大意,接着针对插图引导:“图 中坐着的人是谁?”“什么时候了他还在干啥?”之后让他们来听故事……课始以漫画故事引路,引起学习动 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细心地拼读课文,思考寓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漫画 ,认真琢磨教师讲述的故事,使学生头脑中先有了故事和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其中人物的言行是否正确、是 否值得学习,为下一步的明理导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道德问题讨论

让学生对漫画、故事中的人和事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澄清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生心中已有 了初步的道德判断,迫切想得到证实和肯定,因此教师此时若能破解学生内心的道德困惑,有利于他们认识正 确的道德行为,辨明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这引导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努力了 解漫画、故事内容的大意,人物和言语、行为是正是误,并通过学生之间激烈的讨论,师生共同的分析,一起 做出恰当的评价,揭示一定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吸收。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课,听完故事录音 后,教师先请全班学生思考:“1.言子自己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2.别人遇到困难时言子又是怎样做的 ?”接着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踊跃地发表意见,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言子严于律己,宽以 待人的精神。讨论时教师应从多角度让他们想像、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总结。

(三)布置实践作业辅助教学

结合学生所取得的道德认识,教师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通过实例分析 巩固自己的道德认识,再进行道德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成效。如《乐于助人》一课实践作业是这样布置的 。

1.你以前帮助过身边的人吗?他们有什么表示?他们若没有表示感谢,你心里有何想法?(让学生充分发 言)

2.你帮助过陌生人吗?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当你面临下列情形,会如何做?

(1)有一天,同桌忘了带课本,上课急着用。

(2)有位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在地,她摔疼了, 站不起来且人又很胖。

(3)小芳艳得重病,家境十分困难,无钱医治, 眼看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你能通过自己能力去帮助小 芳艳吗?

(4)小弟弟玩迷路了,你会怎么做?

(四)鼓励课外练习,及时反馈矫正

通过学生作业及家长反馈等途径,矫正学生行为,这一环节的部分工作将延伸到课外。经过前面三大环节 的努力,已使学生能逐步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以此指导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 为。但因全班同学认识程度不一,付诸行动努力有异,加之儿童普遍缺乏耐性,做事无适当的压力便不能持久 等原因,每一节课的教学还应深入,还应向课外延续。我们就在每节课临近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与课堂教学目 标要求相应的道德练习,让学生课外完成,也请学生家长协助,将孩子在外的品行表现加以笔录,定时交给班 主任翻阅。班主任据此及时了解他们的各种反应,从而适时地鼓励或矫正学生的行为,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 果。如《勤做家务》一课的课外练习为:“请你坚持为家里做家务活。”坚持多久,每天做几件都没规定,为 的是考验学生有没有自觉的劳动意识。但要求学生若做了便在当天的家庭作业后面写明,请家长每周在反馈本 上记录一次。若课后头一二周情况良好,第三周有所下降,班主任应及时在班上表扬部分坚持做好的同学,并 提醒其他学生加强和巩固从教材中学到的劳动观念,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家务活。

四、结语

教育教学故事【第二篇】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用事例教育学生能使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故事”则不能乱用,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故事。下面作如下五点分析:

一、当学生不愿防治疾病时

当学生不愿防病时,就用“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扁鹊在前三次见蔡桓公时,都劝他治病,但桓公三次都不愿治疗。第四次见面时,桓公恳切地请扁鹊治病,扁鹊却远离他,因为桓公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了。

二、当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时

当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时,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有一位年轻男人,他天天都唉声叹气说:“我这一世注定是穷的。”另一位老名人知道后,问他:“如果你甘愿让我割断你一节手指,甘愿让我割一只手,甘愿让我把你变成80岁的老头,甘愿让我把你置于死地分别赔给你一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可以吗?”青年人对每一种都不甘愿。于是老名人便说:“据此,你本身隐藏着一千万元,怎能说你注定是穷的呢?”那青年终于对自己充满信心了。

三、当学生考试之前过于紧张时

当学生考试之前过于紧张时,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古时候,有两位秀才上京应考,都在路上恰好遇到别人扛棺材。其中一个大感晦气,心头闷闷不乐,结果名落孙山;另一个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所以考试之前要轻装上阵,不要从坏方面想,这样会考出水平,甚至发挥得好。

四、当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时

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有一位富翁,娶了两个没文化的媳妇,他瞧不起她们。有一次,特意叫她们上街买三件东西,分别是:“纸包火”、“纸裹风”、“下穿上”。她俩寻了大半天,全街都找遍,可是都没买着。回来半路歇凉时,恰巧遇到一位读中学的姑娘。姑娘解释说:“纸包火就是灯笼”,“纸裹风就是纸扇”,“下穿上就是帽子”。她们将此东西买回后,果然得到富翁的称赞。当富翁知道是聪明的姑娘想出的办法后,决定不惜一切地娶姑娘作为自己的三媳妇,三媳妇还替富翁排忧解难。有一次,富翁被县官难倒,县官要富翁完成下面三项任务:第一项是“取几个公鸡蛋”,第二项是“称出海水有多重”,第三项是“量出地球有多大”。富翁想了几天,都无法完成,其他家属也没有办法,那时,只有三媳妇自告奋勇地走进县府一一解决。答法分别是:1.家公在家生孩子了,叫我来代替,用此方法驳倒“取几个公鸡蛋”这一项。2.县官,我给你一个杯,请你先派人量一量整海的水,有多少杯,我再算出海水的总重量。3.县官,我请你先量一量地球的半径,我再给你算出地球的面积。此时县官哑口无言,不得不佩服她,免了其家公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读书能使人聪明。

五、当学生认为写作文无材料可写时

当学生写作无材料时,告诉他们作家老舍曾在路边招呼过路人吃粥、喝茶,再要求他们给他讲故事,讲典故,讲名句,然后才让他们离开。这使老舍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易如反掌。学生也可借鉴一下。

六、当学生懒学习,懒于干活时

当学生懒于学习、懒于上学、懒于干活时,便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一个成年男人,因为岳父去世,他妻子要离开家办丧事,她离开家之前做两个大饼挂在他的脖子上,前一个,后一个,让丈夫一饿就吃,他吃完前面那个后,就懒得挪后面那个来吃,只好活活饿死了。如果他稍微挪一挪,都不会饿死,正如孟子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育学生不能贪图安乐。

教育教学故事【第三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事故;界定;认定程序;处理办法

纵观教育历史,高等教育教学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准确界定教学事故、处理教学事故及恰当的处理办法成为教学事故管理的关键。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期望为进一步准确界定教学事故和恰当地正确处理教学事故提供教学管理的方法,强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稳定高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事故及其表现类型

教学事故是指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过失,违反高等教育教学规范而产生的,给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或行为。而教学事故的表现类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教学事故所涉及的范围,可划分为课堂教学事故、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事故、考试教学事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事故;二是依据其对教学活动带来不良后果的影响大小和严重程度,可划分为一般教学事故和严重教学事故。

二、教学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事故的等级界定模糊不清

对各类教学事故本身界定缺乏量化,尤其是在教学事故的一般和严重程度上不能准确界定,一般只给出一个定性的说明,其原因是教学管理者缺少量化意识。

(二)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程序断裂“,关系户”问题频出

对于教学事故认定上,很多检查人员和举报者或被举报者多多少少存在“常见面”现象,而“面子”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关系户”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建立起来的关系所致,比如,课题组的经常一起参加会议,举报人存在潜在打压和报复心理。处理程序上存在时间间隔,稍一迟疑就可能出现报还是不报的问题。

(三)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不完善

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缺乏严格、详尽的具体措施,存在一般教学事故不处理,严重教学事故按照一般事故处理的现象。主要原因还在于“人情”管理,或者依赖于发生教学事故责任人在学校中的“作用”,把教学事故与具体责任人对学校的声誉影响相联系。

(四)缺乏相应的规范或者制度

大部分高校都有相应的条例或者不能称为规范的“规范”,但是,并未形成一套严格完善的教学事故处理管理制度,原因在于教学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尚未重视这一问题。

三、教学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教学事故等级的量化界定

1.课堂教学事故的界定。

一般事故: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课并未经院(部)和教学主管部门同意,且未办理有关手续而影响教学正常秩序的一种教学事故。如教师擅自变动上课时间,或因个人原因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5分钟以上(含5分钟),或未按教学大纲要求,擅自提前结课4学时以内(含4学时)等。严重事故: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播违反宪法的内容或言论;或教师缺课,或未经院(部)和教学主管部门同意,且未办理有关手续的一种教学事故。如提前结课4学时以上;擅自停课;找不具备教师资格人员或非本校教师代课等。

2.实践教学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事故的量化界定。

一般事故:指教学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违反教学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的行为造成小范围影响的一种教学事故。如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擅自改变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实习期间,带队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三天以内;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期间,指导教师未经院(部)准假,擅自离校不履行岗位职责一周以内;指导教师、带队教师违反实践单位安全保密规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抄袭不予制止;院(部)或教师违反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评分标准,提高或压低学生成绩;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善,小范围影响实验教学进程;对学生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不予批改或遗失相关资料。严重事故:指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违反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的行为严重或造成大范围影响的教学事故。如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擅自缩短实践教学时间达一周以上(含一周);实习期间,带队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三天以上(含三天);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未经院(部)准假,擅自离校不履行岗位职责一周以上(含一周);或连续三周未对学生进行指导、检查;指导教师、带队教师严重违反实践单位安全保密规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出现大面积抄袭不予制止;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善,大范围影响实验教学进度。

3.考试教学事故的界定。

一般事故:指命题教师或监考教师或教务管理人员在有关考试过程中违反考试规范的行为或因其行为造成一定影响的教学事故。如教师命题或印卷过程中出现差错而未在考试前改正,影响学生正常考试;监考迟到,或在监考时间擅离考场,或擅自请人代替监考;监考不力,对学生作弊不予制止;考试结束后,漏收或丢失考生试卷;教师未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评阅或未按规定时间或规定格式报送成绩;管理人员考试组织工作(含考场、监考安排、试卷印刷等)发生失误,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等。严重事故:指命题教师或监考教师或教务管理人员在有关考试过程中严重违反考试规范的行为或造成重大影响的教学事故。比如,泄漏考试内容,或在试卷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密;监考教师未到考场;教师提交的试卷数量与考生人数不符,或试题严重出错致使考试混乱或无法进行;监考不力,学生大面积作弊或考场秩序混乱;未按评分标准,擅自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成绩;管理人员考试组织工作(含考场、主监考人员安排、试卷印刷等)发生严重错误,大面积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等。

4.教学管理工作教学事故的界定。

一般事故:指教学管理人员及相关值班人员和教师违反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的行为并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教学事故。比如,管理人员排课或教室调度安排发生失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值班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打开教室;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使用教室或其他教学设施而影响正常教学;教师已事前请假,而受理者未及时做相应安排,造成教学秩序混乱;院(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及时登录学生成绩或未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教学计划、任务及课表等未按规定时间上报、下发,小范围影响教学秩序;多媒体、机房教室因软硬件原因不能正常使用而影响教学秩序等。严重事故:指教学管理人员及相关教辅人员和教师违反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的行为严重或造成大范围影响的教学事故。如管理人员丢失在校生考试成绩、教学文件等而无法弥补;管理人员或教师填写、呈报学生学习成绩时弄虚作假;管理人员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等;不能及时准确完成学籍异动工作,影响关键教学管理环节;教学计划、任务及课表未按规定时间上报、下发,大范围影响教学秩序;教师、教辅或管理人员擅自向学生收取费用、推销器材或其他物品等。

(二)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1.教学事故的认定。

认定程序: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并接受对教学事故的举报,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事故;学校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认定组织:由学校成立教学事故认定委员会,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教务处长、人事处长和各院(部)主管教学副院长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2.教学事故的审定。

教学事故发生后,一般教学事故由责任人所在单位根据事故等级界定,组织对教学事故的界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写相应事故界定审批表,连同教学事故责任人关于教学事故原因和情况说明,报学校教务处审定;严重教学事故由教务处会同有关单位根据上述教学事故等级界定标准,组织对教学事故的界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其他处理程序同一般事故,但需报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委员会审定。

3.教学事故处理程序。

教学事故上报程序:各单位发生教学事故,应及时向教务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教学事故、包庇教学事故责任人。教学事故责任人申请复议处理:教学事故责任人如果对界定及处理结果有异议,可在两周内向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委员会申请复议,逾期视为无异议,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委员会在接到复议申请后,两周内给予答复。

(三)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1.一般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凡被界定为教学事故的责任人,一般教学事故在学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扣减本人教学质量分值20分。另外,按照年度累计次数情况处理办法,一年内发生一次一般教学事故的责任人,当年年终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一年内发生两次及以上一般教学事故的责任人,当年年终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参加当年各种与教学相关奖励及职称晋升的评审资格。

2.严重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凡被界定为教学事故的责任人,严重教学事故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扣减本人教学质量分值50分。一年内发生一次严重教学事故的责任人,当年年终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参加当年各种与教学相关奖励及职称晋升的评审资格;一年内发生两次及以上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取消教师资格,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调离待岗。

3.其他事故的相应处理办法。

对于教学事故责任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级)及扣减岗位津贴等问题,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四)健全教学事故管理规范和制度

由学校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结合教学督导组成员建议提出教学事故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设计规则,具体制定由教务处安排执行。通过该组织审定通过后,做好宣传工作,通告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及相关人员,严格执行,杜绝人情处理教学事故的错误做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高等教育教学事故问题研究目的在于降低教学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本文以长安大学教学改革为基础,对于教学事故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其他学校和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长大教[2010]97号。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事故处理办法[S].西安:长安大学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2010-09-01.

[2]梁敏。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155-156.

[3]白竹。教学管理流程再造研究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08.

教育教学故事【第四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意外伤害事故 预防工作

体育课程教学强调坚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是以走、跑、跳、滚翻、比赛对抗等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运动场地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问题,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对簿公堂。因此,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中采取消极预防办法,如取消了支撑跳跃、跨栏、单双杠、长跑等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效果较好的教学内容;或降低教材难度、减负减量;甚至干脆去掉稍有挑战的教材,让学生简单的跳跳绳、做做操;只要安全,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这样不仅对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贯彻造成一定的影响,打击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贯彻、实行和发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抗挫折能力影响也不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安全预防,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成为了社会、学校、家长、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造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成因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在体育课中要想尽可能地避免事故,那么首先得知道它是如何引发的。纵观诸多的体育活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体育事故的发生大致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原因引起的。

(一)客观因素

1.因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伤害

是指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场地不好,练习环境差,器材损坏或者不足都有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比如场地不平、沙坑里有玻璃片、室外的单双杠陈旧支架不稳等等都有可能引发课堂伤害事故。

2.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

是指因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强度等明显超过了学生的正常身体承受能力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比如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跳近一米高的障碍物练习,其强度和难度均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因而这项练习对学生有较大的危险性。

3.周边环境因素

不适当的温度、光线、空间大小和噪音等物理因素的长期刺激,是学生生理条件下所不能忍受的外来压力,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从而引发事故的发生。如:上课的场地气温过低或过高,容易使学生畏缩,学习缺乏动力;上课场地有噪音干扰,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烦躁不安的心理。

(二)主观因素的预防措施

1.教师方面

⑴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⑵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和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要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的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⑶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从复习中才能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2.学生方面

⑴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⑵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对于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⑶学生存在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特异体质,不要隐瞒病情,应当及时向学校反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结论

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未来栋梁,学生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兴旺的大事,因此,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尤其在伤害事故容易发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快乐的一代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主编。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4

71 1811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