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2、能将5个物体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5条泡沫纸做的鱼;纸做的大盘子。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

3、《操作册》第2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导入语。

教师:小朋友排好队,看看老师的脚和你们的脚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老师的脚大,我们的脚小。

幼儿:还有老师穿的是绿鞋子,我穿的不是绿鞋子。

教师:嗯,你看得很仔细,请你来说一说,我和你的鞋谁的大谁的小呢?

幼儿:你的大,我的小一些。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站到线上来,跟老师一起脚跟挨着脚尖走线吧。老师说“大脚大”,你们就说“小脚小”,然后我们一起说“小脚跟着大脚走。”

2、集体活动。

(1)学习3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

教师:猫妈妈今天要带领猫宝宝去河边钓鱼,看,猫妈妈真厉害,一会儿功夫就钓了这么多鱼。

部分幼儿开始跃跃欲试,教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试一试。

幼儿甲采用实验的方法,第一次把最大的放在了前面,可是最小的放在了中间,看看发现不对,又调整为将最小的放在了后面。

教师:甲排得对不对?

幼儿:排对了。

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一次就成功把它们排好队?

幼儿开始在下面小声议论,有几个小朋友开始举手。

幼儿乙:可以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把不大不小的放在中间。

教师:好,请你也到前面来试一试。

教师请幼儿乙到黑板前来用刚才说的方法排了一下,果然比刚才那位小朋友更快。

教师:按大小排队时,可以先找最大的和最小的,这样排起来更快些。

(2)学习5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

教师:这时,小花猫也钓到了2条鱼,它也想把鱼放在这个盘子里,要把鱼放进去,鱼儿还是要按从大到小排队,这次要怎么排呢?我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幼儿丙到黑板前,分别把这两条鱼和前面的三条鱼比大小,然后放在盘子里。可是发现总是有一条鱼她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好。

教师:谁能帮助她?

幼儿丁到黑板前,把所有的鱼全放在一起,然后找出最大的,再找出最小的,但很快,剩下的三条他又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教师:再请一位小朋友帮帮忙吧。

幼儿戊把剩下的三条又按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最后放中间的排好队。这时幼儿丁把5条中最大的放在了最前面,最小的放在了最后面。

教师:小小鱼儿终于排好队了呢!你们看,这些鱼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队的呢?

幼儿:从大到小。

教师:对,这5条鱼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前面的总比后面的大,后面的总比前面的鱼儿小。

(3)学习5以内物品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可这时候,那条最小的鱼儿不干了,它说它也要排在前面。

教师:现在我还是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帮最小的鱼排在最前面,我们来一起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排排队。

幼儿:好。

教师请幼儿到黑板前面来操作教具,这一次幼儿根据前面从大到小的经验,顺利地完成了排队的任务。

教师;按大小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再找出剩下中最大和最小的,这样就能按顺序把物品排好队了。

教师:小熊看到小朋友帮猫妈妈排物品,他拿来了自己的手套、袜子还有鞋子,它也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把这些物品按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分组活动。

第一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二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袜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三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的顺序排列。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猫妈妈夸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助她和猫宝宝做了这么多事。不过我们也很有收获,因为我们学会了两种排列顺序的方法:一种是从大到小,一种是从小到大。真棒!让我们伸出大拇指鼓励鼓励自己!小朋友回家后,也赶紧将家里的物品按大小排排队吧。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个生字的字音;认识笔画“横折折撇”,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描写汉字“了、蜓”。

2.借助拼音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按标点停顿。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4.展开想象,根据感受到的道理练习续说“小猫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

1.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主动识记“钓、带、河、边、蜻、蜓、了、空、条、意”等10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准备有关小猫钓鱼的图片,“小猫钓鱼”的游戏用具。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呈现一幅小猫钓鱼的图片说说谁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回答时把话说完整)。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个别读、齐读)生字带上拼音。

3.学习句中生字“带、河、边、钓”(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河”可以换部首,“边”可理解字义,“钓”和“钩”进行区分,另外可看图识记。

说明:

教学中可以分批学习生字,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第一句的出示中可学习四个生字。倘若直接揭课的老师也可在揭课时先学“钓”字,这个字的音节是三拼音,可以让学生拼读一下音节,再让学生看图(画一个细铁钩,够上钩着一条小虫)说说可以怎么记这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最后的一点就像是钓上来的鱼,千万不能漏。初读课文进行正音的时候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因为这两个字是后鼻音,学生容易读错,要求读准它们的读音,然后渗透“虫字旁”,结合生字教学又可学习笔画“横折折撇“以及描写“蜓”字。考虑到生字较多,在教学时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有的重点在于字音,有的则在于字形。而有些很简单的生字,如“了、空”等就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加以检测即可。

4.揭题读题。

5.说说看了这幅图他们还想知道什么?(小猫钓到鱼了吗?)。

6.听录音,思考小猫钓到鱼了吗?

过渡:师: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接龙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的小朋友奖励一条小鱼粘纸。

教师在正音时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渗透虫字旁,还可运用换部首的办法记忆)。

3、学习笔画“横折折撇”。(区别走之底)重点指导描写“蜓”。

三、学习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想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2.根据回答出示词语“三心二意”。(学习生字“意”)。

3.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的表现是怎样的?自由读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4.个别读句子,男女生读句子,齐读句子。

5.练习说话: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就去捉蜻蜓。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_,又去捉蝴蝶。

6.师总结:像小猫这样,在钓鱼的时候,一会去捉蜻蜓,一会去捉蝴蝶,这就叫做三心二意,正因为它三心二意才没能钓到鱼。

说明:

课文的教学应当以朗读为抓手,紧扣关键词句的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重点就在于“三心二意”。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非常规范标准的语句来解释词语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只要他能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在仔细读文、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用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三心二意”一词的意思那就可以了。在组织学生反复读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猫钓鱼时捉了蜻蜓,又去捉蝴蝶,这样做事就是“三心二意”,结果自然一条鱼也钓不到。

7.小花猫钓不到鱼,心情怎样?(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8.小花猫三心二意钓不到鱼,那猫妈妈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引导说出“一心一意”并板书)。

9.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吧!引读第五小节。

10.师生配合读文、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11.自主学习剩下生字“了、空、条”,老师抽卡检测。(让学生说说“一条”什么)。

四、复习巩固,拓展说话:

我们做事只有一心一意,才有可能成功,不知道小猫听了妈妈了的话会怎么做呢?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续说故事,小组合作,编编演演。

说明:

1.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从引入时的看图说话到中间有关小花猫三心二意的说话训练,再到问学生想对小花猫说些什么?看着图片续说故事,这些都是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想说、敢说,对于他们的“说话”老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

2.生字巩固——“小猫钓鱼”的游戏。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p8—9。

1、知识技能:在预习活动中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学会写“0”。在认识“0”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通过预习,让学生理解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直观形象的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而提升学生对0的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0的书写。

1、孩子跟家长玩“摘苹果的游戏”。家长说苹果数让孩子取,从而让孩子体验0的意义。

2、通过找资料,了解“0”的发展史。

3、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什么地方用到0,让孩子感受0不仅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不同的含义。

4、统计数量,让孩子自己尝试书写0。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初步感知“0”的含义。

师:昨天跟父母玩摘苹果游戏时,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生:(鼓励多种表示方法,各抒己见。)。

师:我请字体最漂亮的孩子展示你的统计图表,汇报你统计的结果。

生:

师: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2、丰富“0”的含义。

师: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你在生活中还找到哪些地方遇见过0。

生:温度计上遇到了0。

师: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

生:气温是0度。

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汇报?

生:尺子上看到0刻度。

师:0表示开始,是起点。(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

3、0的书写。

生:像鸡蛋......

师:《写0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4、“0”的发展史。

师:谁愿意分享你找的关于“0”的发展史?

生:

三、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名结果。

4、练习拓展。

做p9“练一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两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童话故事中小猫的经历懂得:做任何事都应该认认真真,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必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

理解猫妈妈批评教育小花猫的话。

教学难点:

学生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懂得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上的图片:一条鱼、一只猫。看图说话。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第五篇】

1.知道哪些是观赏鱼,哪些是食用鱼。

1.知道一些常见鱼的名称。

2.知道鱼是可以吃的。

3、小猫头饰若干,钓鱼竿若干,自制池塘一个,观赏鱼与食用鱼的图片若干,平面鱼缸一个,盘两个。

出示小猫头饰,问幼儿:“小猫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猫想到河边去钓鱼,我们看看它有没有钓到鱼。”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幼儿根据故事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4.教师:“小猫钓了这么多鱼,可是这些鱼儿,有些可以吃,有些是给人观赏的不可以吃,小猫不懂怎么分,你们帮小猫分一分,把观赏鱼放在鱼缸里,把食用鱼放在盘子里。”

5.教师让每个幼儿拿一张鱼儿的图片,轮流把鱼儿分别贴在鱼缸或盘子里,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条鱼儿放在鱼缸或盘子里。

6.小朋友全部贴好后,让幼儿说一说对不对,并问幼儿为什么。

有的观赏鱼不可以吃?

幼儿在“鱼儿水中游”的歌曲中回到大组活动区,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玩了什么游戏?感觉怎样?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鱼可以做成哪些食品,明天告诉老师。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坐在河边钓鱼。一只蝴蝶飞来了。花蝴蝶真美丽,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就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一步也没有走开。

不一会儿,嗨!钓鱼竿上的线往下沉,钓鱼竿也动起来啦!小猫使劲把钓鱼竿往上提,哎哟!一条大鱼钓上来啦!小猫高兴地喊起来:“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

猫妈妈和小猫一起抬着大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22 293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