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生字“江、南、可、采、莲、鱼” 和偏旁“三点水、草字头”,了解并运用一些识字方法。

2.会写生字“可”和笔画“竖钩”,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朗读课文,多种形式感受江南“莲叶”之美、“采莲”之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见“江南”,感受江南之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游玩,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读课题--江南)。读准字音。

(二)随课题学习生字“江”“南”

1.学习“江”字。

(出示地图)这就是长江。长江以南的地方就是--江南。

认识偏旁“三点水”。

2.学习“南”字。

(出示路牌)认路牌、公交车牌:江南大道 江燕南路 广州南站

小结:认路牌、公交车站牌、地铁站牌都可以识字。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识字。

3.看图片,感受江南之美。

板块二:结识“江南”,感受诗歌之美。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认读本课生字。生字宝宝们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读带拼音生字条,读准字音。同桌合作读、个别读。

2.读准音节词。齐读。男女生读。

3.学习生字“采”。

看“采”字的演变,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4.学习“莲”字。认识偏旁“草字头“。

小结:我们在识字时,把同一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认,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5.巩固生字词:采莲叶游戏。

6.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再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美,读出采莲之趣。

1.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到诗歌里,再来读一读。

2.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读正确、流利)

板块三:赏画读诗,感受“莲之美”、“鱼之乐”。

(一)读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感受江南“莲之美”。

1.(出示莲叶图)大家仔细看:这莲叶长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数量等方面来说。

说话练习:我看到了( )的莲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莲叶何田田”的景象。

3.指导朗读句子,理解、运用。

出示南沙、植物园等莲叶图,尝试运用。

(二)读后几行诗句,感受“鱼之乐”。

看鱼戏图,感受鱼儿的快乐。

表演读。

板块四:书写练习,感受汉字之美。

(一) 观察“可”字字形。学习新笔画竖钩。

(二) 范写。

(三) 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四) 点评,修改。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2、做、跳“荷花”

3、播种和收割。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绳子的广泛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与游戏结合使学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级凝聚力加强,培养灵敏,机智,勇敢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爱民的优良品质。

学习并初步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技能,方法;

学生甩绳动作和脚跳的节奏相呼应。

场地:排球场一个;

器材:绳子若干条;垒球若干个;

一、情节导入部分(6-8)。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检查学生服装情况,步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

要求:快、静、齐,精、神、气。

情景导入,导入语:小朋友们,平时我们用绳子都是跳的,对不对?今天老师偏偏不让小朋友把绳子都用来跳,绳子的作用可广泛了,看谁想的.法子最多最新颖,大家开动脑经,看谁最棒。

(2)绳操:

1、扩胸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踢腿运动。

6、跳跃运动。

7、全身运动。

8、整理运动。

教学方法:教师一节一节进行分解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模仿练习。

学习本领:

方法:两脚并拢进行双脚起跳,手臂外展,肘关节微屈,手腕进行有节奏地甩动,脚跟着甩绳的节奏进行练习跳跃,做到动作协调优美。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

(2)教师讲解示范双脚起跳的跳绳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观察练习情况,针对练习中的突发事故和不足做出住合理的措施。

(5)教师小结。

组织方法(如图)。

2、做、跳“荷花”

教学方法:

(1)导语;

(2)教师讲解具体的要求;

(3)组织学生开动脑经想象荷花的样子,要求创新;

(4)对学生的荷花进行评价;

(5)组织学生进行跳荷花练习比赛;

(6)针对不足进行纠正;

(7)赛后进行小结。

三、情节高潮部分8-10。

游戏:播种和收割。

方法:令下,排头学生依次将“庄稼”种入“荷花”内,绕过旗子返回时又将“庄稼”割起交给第二人,第二人继续进行“播种”与“收割”,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获胜。

规则:必须将“庄稼”种入“荷花”中,否则重做;必须将“庄稼”全部“播种下”和“收起”。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小青蛙很有想法,它在荷花上种庄稼,然后进行收割大丰收。

(2)教师先让学生开动脑经想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指点。

(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赛后小结。

组织:

四、尾声恢复部分3-4。

1、课后小结。

2、安排收回器材。

3、师生告别。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1601401080510152025303540。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教师小结)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内容:“元宵节”为主题,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笔顺指导、扩词、造句、积累偏旁及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

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

第一课时元宵节。

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听读法。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课文。(1)自己读。(2)同座互读。(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学习生字。

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

(1)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2)师指导认识方框儿。

(3)谁愿做小老师。

(4)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

教学回顾: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读课文,读的有感情,并能背诵。基本上都能掌握认识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元宵节》,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检查生字的读音并组词。

用多种形式读字音:指名读、开火车、集体读、学生a读字音,学生b组词。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学生b:“节”的偏旁是“草字头”??

学生c:正的笔顺是:??

学生d:我会给节组词:“节日”??

2.重点直到“欢、吃、团”三个字,请学生当小老师。

欢“又”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横钩,书写时左宽右窄。

吃“口”字旁要写的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注意区别“”

团写方框时注意距离天字格上下、左右距离要相等。

3.课件显示生字结构笔画。

元宵节。

欢吃团。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

()()()()。

()()。

本课掌握较好,“团”字书写还要加强练习。加强说话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都觉得比较容易学,基本上能掌握好,有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它背出来。“宵”字比较多的学生还没掌握好。)。

看花灯。

教学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知道“元宵节”也叫“灯节”

2.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规范书写。

3.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花灯的样子。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五篇】

1、积极读课文,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体会动手动脑的重要性。

2、认识15个生字,会用“把”字说一句话。在阅读中学习字词。

3、能从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并乐于与人交流。

自己寻找学习的方法,会读书、会思考,体会动脑筋想办法和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乌鸦头饰,小口瓶子,石子、水

同学们回忆一下:烈日当空,当你上完体育课后有什么感觉?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生各抒已见,畅谈亲身体会,想到喝水,师板书:喝水。)

师:老师今天给分享的“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精编8篇”,(课件:飞来一只乌鸦)你知道了它是谁吗?

生:乌鸦。师板书:乌鸦,生齐读课题。

这只乌鸦也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我们看看小乌鸦是怎样解决的。

1、师:想读课文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课文,告诉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老师,问同学、到查字表中查、联系上下文。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请大家开始读吧。

2、师:看到同学们能认真读书,老师真高兴,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生自主站起来读课文,读后主动站起来评价。)

生:xx同学,应该是“衔”应读“xian”,你读成了“xin”。你能跟我读一遍吗?(生生互教)

生:xx同学,我觉得你这次真勇敢,希望你下次也能这样。(谢谢!)

3、师:初读课文后,你都想说什么?

生:我知道了乌鸦真聪明。

生:我知道了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生上台边讲述乌鸦喝水过程,边演示,其他同学一下被吸收住了)

生:xx同学,你刚才做的不对,应用瓶口小一点的瓶子,如果瓶口大了,乌鸦很容易就喝到水了,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4、师:同学们的理解能力真高,现在告诉老师:想学点什么吗?

生:有的生字我认识不够熟练,我想多认识几个生字,并组词语。

生:我想多读课文,有感情读课文。

生:我想边读课文边提问题。

生:我想把乌鸦和瓶子画下来。

生:我想把这个故事表演下来。

师:那好,同学们就分头学习,到你喜欢的小组去。

5、同学们合作的很好,谁来当小老师,把你学习到的知识教教大家?

1)生字小组(课件出示生字娃娃)——

生:我们小组学习的生字,我想教大家读生字、组词语。

生:我想让大家说说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生:我想让大家用“到处”“怎么”“什么”分别说一句话?

2)读课文小组——

生:xx同学你第一句读得真好,我能跟你学一下吗?

生:可以,请跟我读。(谢谢你,我会了。)

生:我觉得你读书真有感情,你能领着大家读一读吗?

生:可以。(齐跟读)

3)提问题小组——

生:我是提问题小组,我想问问大家:乌鸦看到的瓶子是什么样的?这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其他学生、举手回答)

生:我想问大家:乌鸦为什么口渴了?

生:我想问大家: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让自己能喝到水了?

生:这只乌鸦是怎样一只乌鸦?

4)老师举手并出示“把”字:我想让大家用“把”字说一句话。

生积极发言。

5)生:我能把这个小故事表演下来,大家看好。(生乌鸦戴头饰表演)

6、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样起劲,老师也想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师范读一遍课文。

生评价:老师,您读得真有感情;

生:老师,您的“怎么办呢?”读得真好听,我能跟您学一学吗?

师:当然可以。(师生互学)

生:老师我想试一下。

师:好,你说我们比哪一部分?

生:第二自然段。

师:好。我们其他同学当评委,评委说谁先开始?

(师生互读,互学互评)

(出示课件:乌鸦喝完水后,快乐地边叫边向高空飞。)

2、师:(出示课件:乌鸦又飞回来了)同学们肯定有好多办法,快快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乌鸦。

生:乌鸦,你可以找来一个大口的小碗,把瓶子放倒,水流进碗里,就喝到水了。

生:乌鸦你还可以找来一根水管,一头放在瓶子里,一头放中觜里,飞到比瓶子低一点的位置,就能很容易吸到水了。

生:乌鸦你可以把瓶子口打破。

生:乌鸦你如果和小蜜蜂交朋友,让小蜜蜂到里飞到瓶子里装点水出来喝,也挺好的。

师:真好,听听乌鸦跟你说什么了?

(出示课件)乌鸦在说话:“谢谢你们小同学,我们交个朋友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与聪明的乌鸦交了朋友,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呢?。生:遇事认真动脑、动手,不怕困难。

真好,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六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总88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一)、我会认

1、谈话导入,出示木,小朋友认识它吗?

2、出示转盘,认读转盘上的字。

3、开火车认读。

4、小组交流: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中都有个木字那?

6、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学生边拍手边说。

7、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出示我会读。

2、小男孩在读什么?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

4、出示六幅图,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合作,从八个标牌中选择合适的贴在图上。

5、小组交流。

6、小组派代表上台领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识字比赛。

(1)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平时从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2)小组间交流。

(3)老师抽查、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小朋友会认这么多的字,能不能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一位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总89

1、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学生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学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腰电。

7、写字。

(1)强调关键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里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1)出示挂图,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请学生自由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与韵脚。

(3)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

(2)学生边动作边读。

(3)指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1、把词语分类组合。

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1 ( )

2 ( )

3 ( )

1、写量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 )猫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树 一( )苹果 一( )枣

2、出下边蔬菜的颜色。

豆角( ),萝卜( ),茄子( ),南瓜( )。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41-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七篇】

《升国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简洁易懂的儿童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以及升国旗时学生应该怎样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要求学生有热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以及学会本课生字、词,并且美观地书写。全篇课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第二句写国旗升起的情景;第三句写升国旗时我们怎样做。整篇课文句字简洁明了,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出处

观看国旗班升旗仪式的视频。

2课时。

第一课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旧知。

上周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哪位小朋友还记得,能给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再集体背。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新的课文——《升国旗》。

1.板书课题(要求: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先写拼音再写汉字)。

2.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要求:

看看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仔细大声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句轮读。(有几句话?你怎么知道的?)正音。

2.分组齐读,做到正确、流利。

四、学习课文。

1.考考你:课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还可以怎样说?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出示:学生做的红旗。

2.说一说:每次周一我们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想一想,国旗是怎样升起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联系课文插图,说一说。

3.指名读第二句和第三句。(课文的二、三两句就是写了升国旗的情景,谁来读一读?)。

4.指导感情朗读。

“您”指的是谁?(您,就是表示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这样幸福地看者自己国家的国旗高高飘扬在天空,有些国家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无家可归、忍饥挨饿、失去爸爸妈妈,更别提能在学校安定地读书学习了。我们是幸运的,在国旗下成长的孩子是快乐的,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就在告诉我们:和平、安定的一天又开始了!人们又可以在和谐安定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学习!也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都在蒸蒸日上!因此,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带着自豪与崇敬的心情去读。

(1)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4)齐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下节课请小朋友朗诵,老师欣赏。)。

五、指导写字。

“红”:第一笔和第二笔是什么?自己看笔顺图后回答。范写,描红,临写。

一年级教室的船的教学设计【第八篇】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4.说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分别与蝌蚪、水泡泡、水珠之间的关联。

5.能找出逗号和句号,在朗读中体现停顿。

重点:认识“写”等11个生字,以及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

难点:读出停顿。

多媒体课件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宽嘴巴,白肚皮,头顶两只鼓眼睛,身披一件绿花衣。

2.青蛙,你了解多少?(冬眠、捉害虫)

3.今天我请来的青蛙可不一般,它会写诗哦!

4.我们今天来学习课文《青蛙写诗》

5.识字

写:

(1)出示字卡“写”,指导读音第三声。

(2)它还带来一个新的偏旁——秃宝盖,谁有火眼金睛,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偏旁可像了。你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宝盖头、八人住进穴宝盖)

(3)开小火车,给它找找朋友。

诗:

(1)这里,青蛙写的是什么?——诗。翘舌音谁能读准确?

(2)你有什么妙招记住这个字?(加一加、换一换、偏旁归类……)言字旁:与语言有关

6.齐读课题,青蛙写诗。

(二)初读儿童诗,勇闯字词关

1.读诗歌,圈出你认为难读的生字多读2遍。

2.识字大闯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

4.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5.去掉拼音,你还会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6.标红的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换一换、加一加、偏旁归类

7.全班齐读词语。(拍手有节奏地来读)

(三)再读儿童诗,寻找“小帮手”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来读一读。

3.纠正字音(小蝌蚪读得真准确。水泡泡读得也不错。一串水珠也真热心)

4.分三组:读课文

5.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写字

一看二写三对照

1.下:压线笔画,点从竖中线上,横中线偏上一点起笔,斜向下

2.个:一撇一捺要舒展,压线笔画是竖。

3.们:左右结构,单人旁,左窄右宽。右边的门的点要略低于单人旁。

(五)营造写诗氛围

1. 出示雨天的动图,你看到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 出示第一小节第一句:

下雨了,

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 谁会读?

4. 出示“点”:四点底就好像火,上面一个人端着锅在煮东西。(想象识字)

5. 词卡:雨点儿,结合手势读儿化音。

6. 写字雨:雨天上落下来,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均匀地分布在两边。

7. 把它放回句子里,读得更好听。(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绵绵细雨。下雨了, 请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池子里的小动物们吧。)

8. (青蛙跳出来:“我要写诗啦”),瞧瞧!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从哪儿看出来?(得意、开心的)

9.把这种心情带到朗读里面去。自信的青蛙、开心的青蛙。

(六)青蛙的诗

1.我这有两首诗,我搞不清楚哪首是青蛙的诗,你们来帮帮我(去掉逗号、句号、省略号)

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青蛙有好多小帮手呢!)

3.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要给你当个小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5.小蝌蚪大脑瓜、黑身子、细尾巴,像逗号;水泡泡圆圆的,而且晶莹剔透,像句号;

6.一颗水珠行不行?那一串水珠是什么样的呢?

识字串:欣赏古汉字,你觉得像什么,一串糖葫芦。把多个东西连贯起来。出示图片: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串鞭炮。

7.原来青蛙的诗里面留下了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身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指导:小蝌蚪刚学会游泳,没那么快呀!水泡泡没有尾巴,哪能追的上小蝌蚪呢。六个小圆点儿是排着队来听你们念诗,慢一些他们才听得清楚。

结合动作:小蝌蚪游过来,水泡泡从水里探出小脑袋,一串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地说:

7.拓展:我是小小翻译官

有了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忙,青蛙的诗也写成了。可是,诗里到底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当当翻译官。先跟同桌说一说。

教学板书:

青蛙写诗

小蝌蚪 ,

水泡泡 。

小水珠 ……

22 2834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