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精编教学设计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荷叶母亲精编教学设计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第一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生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

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 叶―――――― ―――>母 亲

(无畏 遮蔽)联想(无私 爱护)

红 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美好的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冰心的作品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荷叶母亲》一文虽然内容简短,却也不失细腻温婉。在教学中,重点是分析雨中荷叶护莲的细节,品析精妙的语言,领悟文章的构思。难点是联系生活,体会母爱,用自己诗情画意般的语句来描绘母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语。

课文简析

这是一首关于母爱的颂歌。纯洁的母爱,总是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无畏的母爱,将保卫我们一生,伴随我们一世。本文触景生情,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整篇文章似乎并没有太曲折的情节,但在作者朴实的描绘中,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母爱的真挚、永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冰心的小诗:“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些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之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1篇冰心的与莲有关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2.出示冰心的资料,学生朗读

冰心(1900—1999年),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23年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散文有《笑》《往事》,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

2.学生读标题,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荷叶与母亲构成了一组比喻的关系。

有这样比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物和人吗?

明确:红莲与我。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

3.出示红莲的图片,一个学生读4~7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并回答自己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白莲谢了,雨打红莲,荷叶护着红莲。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他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繁星》

哪段话体现了荷叶对红莲的作用?

明确:第六段,学生齐读。

我们看到了怎样的荷叶?

明确:勇敢慈怜。

4.积累语言精华:以雨中红莲为主,积累句子;适当删减,使句子联系更加紧密,尊重原文,使文句优美,文意连贯。

然后用温婉的语调、似水的柔情轻柔地朗读。

例:窗外的雨声作了,愈下愈大,那朵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方法——结合文中的美句进行摘录。

5.在这美妙画面的背后,有什么在伴奏?

明确: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徘徊、不宁的心绪。

在这情感的伴奏中,情绪的高潮在哪里?

明确:最后两段,学生齐读。

多么美妙的文字啊,谁来揣摩一下妙处?

明确:“除了你,谁是……”用反问的句式,语气更加肯定。

独立成段,强化感受。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出示材料:冰心的“风风雨雨”指的是,“五四”高潮过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之爱’”。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出现了人称词,抒情格式,面对面直接抒情,更亲切、更强烈。

三、美读文章

1~3段女生齐读,4~7段男生齐读,8~9段全体学生齐读,再次领悟诗歌的情感。

四、创意表达,升华情感

如此的美文,在《繁星》里比比皆是。出示诗歌“母亲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下。——《繁星》”用同样的话语来修改这三句诗,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首小诗。

五、小结

母爱无处不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私伟大,让我们记住她的爱,记住她的好,带着满满的母爱,在人生之路上且歌且行,快乐幸福!

六、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并摘录优美片段。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第三篇】

《荷叶母亲》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好。不好意思同学们,今天老师端了杯热水,因为老师今天感冒了,嗓子疼的厉害,可能有点发烧,来上课的路上,觉得好冷好冷。同学们,你们冷吗? 不冷啊,也是,看你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夹克,哦,这位已经把羽绒坎肩都穿上了。真不错。天冷了,都知道把自己穿的暖暖的。

哦,是妈妈让你穿的。你也是妈妈督促你穿的。哦,你妈妈还把过冬的棉衣都给你找出来了。有妈妈真好!好羡慕你们,可惜,老师没有妈妈了,老师的妈妈去世了,老师没有人督促着天凉加衣,所以,爱美的老师就冻病了。

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就是母亲了。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温暖。说到这,老师的鼻子有些酸酸的。好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份暖暖的感动共同学习1篇歌颂母亲的散文诗

《荷叶母亲》

作者:冰心 出示课件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在这里老师再补充一下: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有人说,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很美很美。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1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一般来说,散文诗都是短短的美文,学习美文呢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下这篇课文的深情朗读。本来,老师是应该自己朗读的,因为老师朗读的也非常好听哦,可是,因为今天老师感冒了,就从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了别的老师的示范朗读录音。同学们,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了解一下每一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播放课件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哦,你们已经都找出来了,太棒了。来,看看老师找的是否和你们一样: 点击课件: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呢,其实都是些优美的用于描写的词语。学会了它们,并且能活用在我们的作文上都是会加分的。希望同学们好好掌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踢掉了朗读中的拦路虎,刚才又听到了别人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读完了全文,我想大家都看得出来,作者通篇描写的都是莲花,可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荷叶母亲”,那么,在描写莲花时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触动了作者,让作者把荷叶比喻成母亲呢?

点击:风雨之中,荷叶护红莲

对了,非常好!那么,文章重点写什么事也就出来了。写什么啊?风雨之中看 荷叶护红莲。(板书)

那,有的同学说了,文章出现风雨是在第四自然段,那前面几段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 文章的第一段是写? 莲是怎么来的,即“送莲”,(以下随讲解播放课件)2—3段是回忆故乡的园院以及九年前园子里开三蒂莲的回忆,也就是“忆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段,作者已经把院子里开的三蒂莲比喻成他们姐妹三个,也就为后来作者把自己比成红莲埋下了伏笔。那么,写风雨中荷叶护红莲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写的呢?我们来看,第 4自然段写半夜听到繁杂的雨声,这时,看到什么,白莲在雨中已经凋谢了,而红莲才由菡萏刚刚开满。可在第5段里却是“雨俞下俞大,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哦,写雨打莲。那么接下来,关键的时候来了,作者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这是写什么,“荷叶护莲”。非常好,也正是由于荷叶的呵护,虽然“雨势并不减退,可红莲却不摇动了”而雨点呢,“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多么到位的描写啊!

作者用“勇敢慈怜”来描写荷叶,勇敢慈怜就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的意思。那么这个词一般是描写谁的?人!是的,所以,看到荷叶这样的情形,作者被深深地感动了,并由此引发了一句激荡我们心灵的感悟(点击课件:悟莲)——是什么?

(出示课件最后一段)

好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四、品文入理。

同学们读的非常有感情。之所以有感情,同学们一定是弄懂了这句话中所包涵的意义。在这句话中,作者把

点击课件:

荷叶—比母亲

我---红莲

心中的风雨---指人生的风雨,到这里,整个文章主旨也就出来了,课件:点明主旨

点明主旨,什么主旨啊————板书:母亲爱子女

同学们,这样一种写作方式也就叫做:以物喻人,借物抒情。这种借物抒情,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爱抒写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我们再来大声朗读最后一段好吗?(老师带着读)

读的太好了!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那么,同学们,带着这种浓烈的感情,你们能仿照这样的句子吗?来,自己充分发挥一下想象,一定要用 “借物抒情”(板书)的方法!

好,你来说。

母亲啊,你是春天,我是小草,除了你,还有谁能让我这样翠绿?

母亲啊,你是长线,我是风筝,除了你,还有谁是可以牵我回家的人?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的好,老师也写了两句,看看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点击课件:仿写例句

同学们,老师建议啊,把你们写的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整理一下,一定是一首非常不错的小诗,你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我非常确信这一点,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有一位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和你们的妈妈一样,我也非常爱我的女儿,天凉了,哪怕自己忘了加衣,我会赶快为她寄去棉衣,叮嘱她穿的暖暖的。

六、生华主旨: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平时,在你的眼里,母亲也许是平凡的,可是,关键时刻,母亲却又是伟大的。我想,也许孩子们都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画面上的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他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听他叫一声妈妈,就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孩子。那天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5月12号,母亲节才过去一天。倒塌的房屋砸的这位母亲鲜血淋漓,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用身体紧紧护着身下的孩子。而孩子在母亲身体的庇护下,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在甜甜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在孩子的小花被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们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是她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叫“妈妈”。宝贝不怕,妈妈在,天塌下来,有妈妈。在灾难面前,母爱创造了许多不可能的奇迹。音画同步)!

同学们,从荷叶身上我们都看到了母爱,那么,当你的母亲守候在学校的大门外等着接你回家时你想到了什么? 你可知道,不管外边风多大,而看到你的微笑,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你可知道,妈妈每天都抚摸着你的额头盼着你长大,而你长大后,你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母亲的爱吧。现在正是表达心意的时候,让我们祝妈妈健康快乐!,同学们,回去之后能做到吗?好的,那么你做了之后,或者看到妈妈为你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我们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就是1篇很好的作文。

点击课外作业

好,下课。

板书: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护 红莲

母亲 爱 子女(托物抒情 借物喻人)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第四篇】

《荷叶•母亲》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体会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一、整体感知

(一)感悟母爱

1、吟读入诗,初读悟爱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学生范读诗歌,学生点评。

(3)教师指导朗读,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范读。(要注重朗读的停顿和节奏,把握重音,并且要读出感情。)

思考: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4)学生齐读诗篇。(背景音乐)

2、研读入思,整体感悟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三看红莲。

3、品读入境,探究思考

台湾女诗人张秀亚在《诗与我》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诗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几行字迹,而是记录着弥漫于天地间的一种情绪。”我们来品读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

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让学生找出渲染情绪的文字,加以品读

明确: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红莲:不动摇。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5、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三、拓展训练:

(一)感恩母爱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都积极发言了,说出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母爱,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母爱呢?(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四、课堂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烦闷

雨打红莲 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22 2932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