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看菊花课文教案样例(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实用看菊花课文教案样例(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一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刚学完了《秋姑娘的信》,谁能说说秋天有什么特点?

生答(略)。

2、大家掌握得真不少!秋天天气凉了,很多花花草草都凋谢了,可是有一种花,到了秋天开得最多、最美,这就是(板书——菊花)。今天,我们就随着小作者,一起到公园里——(板书:看)。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进公园看菊花可是要有门票的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门票,谁能把门票上的生字词都读准了,就能到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了!

读生词。(略)。

2、大家一起来读,都读对了,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了!

三、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棒!让我们一起和小作者去看菊花吧!

2、打开课文,请大家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并且边读边写上自然段序号。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出示句子: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说话练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好看极了。

问:什么叫“好看极了”?还可以怎么说?

感情朗读。

2)指名朗读第二句。

a、思考:这里具体写了菊花的什么美?

b、比较词语:一朵一丛一片。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c、“深秋”是什么时候?深秋的天气是怎样的?

菊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是怎样开放的?(迎着)。

“迎”是什么意思?

d、谁能读好这句话?

e、读到这里,你喜欢菊花吗?谁来夸夸菊花?

3)引读:正是由于菊花又好看,又勇敢,人们才会。

4)指导感情朗读第二段,师范读,生练读。

5)读了这么多,我们试试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练习背诵。

五、写字练习。

1、出示生字“放、许、听”

菊花姐姐想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思考:菊花姐姐为什么要拿这三个字来考验小朋友呢?(都是左右结构)。

3、范写,认识“横折提”

4、描红。

六、布置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菊花的诗歌、句子、文章。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二篇】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菊——菊花。

秋丛——秋天的菊花丛。

舍——房屋。(组词:宿舍、校舍)。

陶——本诗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渊明家。(陶渊明是晋朝著名诗人,最喜爱菊花)。

偏——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此——此花,这个花。

2---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4----。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看菊花的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它好看,还因为它具有不怕冷的品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四线生字格。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课。

1.你们喜欢花儿吗?喜欢什么花?

2.你知道吗,有一种花喜欢在秋天开放,它就是——菊花。

3.板书:菊花(带拼音)。

识字:“菊”

方法:菊花的花瓣真多呀,“菊”字的笔画也很多,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记住这个字。

4.过渡:秋天是赏菊的最好的季节,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去“看菊花”。

板书:看。

方法:“看”字下面有一个“目”,我们用手势一起记住这个字。

5.小结:做动作、数笔画都是认识生字的好办法。

6.读课题。

(1)谁来读课题?(真不了不起,借助拼音能读的准确。)。

(2)能得更响亮些!(老师真喜欢你的声音,希望多听到你的发言。)。

(3)我们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圈划生字。

1.这么一会儿就跟2个生字交上了朋友,想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它们都藏在课文当中,拿出铅笔,打开书——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读完了放下笔就坐好。

2.你们读得真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了,小手指,伸出来,指着书,认真听。

3.老师范读课文。

三、认字识字。

生字朋友跳到大屏幕上了,还认识它们了吗?

1.单个出示,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单个出示)认识它,就大声的读出来。

指名拼读——他读的对吗?跟着他来读。

3.(全屏出示)生字朋友亲密的聚在一起啦,能读对吗?

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4.(摘掉拼音)我们来开火车读——理解:开放(用手势帮助理解词语)。

4.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字“不”,它藏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5.生字朋友很开心的回到课文中。谁能读一读课文?

(请同学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理解课文。

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看菊花,你高兴吗?

你能高兴的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名2人)。

过渡:看你们都美滋滋的,我们快进入公园看看吧。

2.看菊花录像(激情)。

3.菊花开得怎样呢?

(好看、漂亮、美丽)相机板书:美,多,好看。

第一层:美。

(1)指导朗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好看极了——拓展)。

(2)看到这么漂亮的菊花,我拿起相机拍了好多张照片。

图片好多种颜色呀,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菊花?

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指名读——谁再来说说菊花的颜色?

(3)拓展练习:公园的菊花颜色可真多呀,你还看到了哪些颜色?

(4)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层:多。

(1)菊花被你们夸得真开心,。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菊花好吗?一朵,两朵,三朵……。

(板书:多)。

(3)真激动啊,见到这么多菊花,我们再来数一数(出示: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4)同位一起来数一数——指名同位合作——哪一组同学愿意来数一数——愿意数的一起来数一数。

第三层:不怕冷。

(1)引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

(2)哎呀,天冷了,深秋的寒风吹起来了,菊花你们怕吗?

(3)有的同学像菊花一样小腰板挺直了,有的同学像菊花一样把头昂起来了。

(4)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快告诉人们,我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你也来告诉人们——你也来——我们一起告诉人们。

(5)菊花真勇敢呀!它不怕冷板书。

(6)小结:老师希望你像菊花一样不怕冷,做勇敢的孩子,好吗?

第四层:舍不得。

(3)这么美的菊花,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番吧。——齐读。

3.真是舍不得离开呀,人们一边看,一边会说什么呢?

爸爸怎么说呢……。

4.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板书。

五、指导书写。

1.菊花仙子听到同学们这么喜欢她,她开心地带着生字朋友来了,我们一起读读他们吧。

2.有朵菊花特别开心,想考考大家。它问:我是谁呀?

“公”,怎么记住它的?(交流)。

3.用写的方法记得更牢。

4.认真观察“公”。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一个“公”。

5.老师想把它写到黑板上,哪位同学来提醒老师怎样写好它?

6.老师示范——请学生评价——请学生先描红再写一个字。

7.展示评价。

8.菊花仙子非常高兴,同位互相看看,写得好,就画朵小花奖励他。

六、布置作业。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四篇】

1、谜语导入:瓣儿弯弯像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中秋时节到万家。(板书:菊花)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跟花草有关。

2、瞧,老师今天就把菊花带来了?你觉得这菊花怎样?

3、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 补充板书:看   指名读课题 齐读。

二、初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93页,先听老师来读课文,要求听准每个字的字音。

2、小朋友们想自己来读一读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了,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些词你会读了吗?(带拼音)。

早晨  深秋  迎着  更。

紫红  离去  喜爱  好看 (正音)。

4、把这些词送入课文中,相信你也会读了。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出示第一节)。

师评:你读准了这三个词中的的轻声,真不错。 (显示早晨爸爸妈妈)。

谁再来读一读?  师评:爸爸妈妈后面还注意了停顿。 。

齐读,边读边思考:谁去什么地方看菊花?(出示句式,评:你真会读书。)。

(二)学习第二节。

1、瞧,公园到了。(出示词卡:公园)你会读吗?(评价:你读准了后鼻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多开心呀!)。

2、你去过哪些公园?欣赏过哪些美景?(评价:你还能联系我们学过的内容来说一说呢,真了不起)。

过渡:公园里景色很美,而且又很好玩,所以小朋友都喜欢到公园玩,秋天到了,公园里最美的景色要数菊花了,真是好看极了。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指名读,齐读。

小朋友你们瞧,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慢慢地开放了,能加上你的动作再来读一读这个词吗?(评:瞧,一朵朵花儿开得多美丽呀)。

4、把这个词送进句子中读一读吧。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真不错,注意了轻声 显示4个的。

师评:你读得真不错,你还注意了这个字的不同读音呢 显示一。

5、引读: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这个句子中有个词有点难读,(出示:舍不得)跟老师读一读。(领读)。

齐读句子。(评价:我听出来了,小朋友们都舍不得离去,那让我们再回头看一看,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再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菊花。)。

(三)学习第三节。

1、看到这些美丽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自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2、谁来读一读第3小节?这里有个词有点难读“一点儿”儿是轻声,要读得短一些。(指名读、齐读)点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什么结构?里面有个新偏旁四点底 我们早晨吃的点心叫早点,早点后面加个儿字,就成了早点儿,小朋友要早点儿起床,这样上学就不会迟到了。看,老师在点头,我们去唱歌时要先点歌,去饭店吃饭要先点菜。

你铅笔盒里有许多什么?出示句式______有许多________。(可以看着图片来说一说,也可以说说你知道的。)(关注“很多”) 秋天,公园里有许多菊花开放了。

4、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

(四)学习第四节。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 引读:菊花更好看了。

你觉得怎么样呢? 齐读第四小节  老师觉得你们读得越来越好了。

你们看,这些词语你一定记住了吧,谁来读一读?

读准了这些词,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的。齐读全文。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公园,欣赏了美丽的菊花。不过,我们也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写漂亮呢!先写左边再写右边,许还得写得左窄右宽,伸出手来跟老师写一写。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刚学完了《秋姑娘的信》,谁能说说秋天有什么特点?

生答(略)。

2、大家掌握得真不少!秋天天气凉了,很多花花草草都凋谢了,可是有一种花,到了秋天开得最多、最美,这就是(板书——菊花)。今天,我们就随着小作者,一起到公园里——(板书:看)。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进公园看菊花可是要有门票的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门票,谁能把门票上的生字词都读准了,就能到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了!

读生词。(略)。

2、大家一起来读,都读对了,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了!

三、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棒!让我们一起和小作者去看菊花吧!

2、打开课文,请大家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并且边读边写上自然段序号。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出示句子: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说话练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好看极了。

问:什么叫“好看极了”?还可以怎么说?

感情朗读。

2)指名朗读第二句。

a、思考:这里具体写了菊花的什么美?

b、比较词语:一朵一丛一片。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c、“深秋”是什么时候?深秋的天气是怎样的?

菊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是怎样开放的?(迎着)。

“迎”是什么意思?

d、谁能读好这句话?

e、读到这里,你喜欢菊花吗?谁来夸夸菊花?

3)引读:正是由于菊花又好看,又勇敢,人们才会。

4)指导感情朗读第二段,师范读,生练读。

5)读了这么多,我们试试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练习背诵。

五、写字练习。

1、出示生字“放、许、听”

菊花姐姐想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思考:菊花姐姐为什么要拿这三个字来考验小朋友呢?(都是左右结构)。

3、范写,认识“横折提”

4、描红。

六、布置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菊花的诗歌、句子、文章。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六篇】

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学生练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点名朗读。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6、自读,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交流。

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复习。

1、读生字。

2、分段读课文。

精读训练。

1、分段读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

2)这段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有谁?

3)指导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

2)“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这句话讲了什么?齐读。

3)看图。菊花怎样好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4)课文中哪句话是具体写菊花好看的?

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分析。

练习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找出人们舍不得离去的另一个原因。

2)课文是怎样写菊花不怕冷的呢?

3)指导读。用亲切的语气,速度慢些,齐读。

4、背诵二、三自然段。

看图连起来背诵,不记得的可以看书。

配乐,指名背。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名读。

2)“更好看”是什么意思?

3)“我”为什么会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总结课文。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七篇】

《看菊花》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1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把文中一个个抽象的方块字化成学生脑海里生动而又可以感知的图象,让其感受菊花的美、多,并感悟菊花的勇敢品质,是我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前,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总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

情境性原则。教学流程从获得门票——进园赏菊——交流感受——走进课文语言文字细读品味,领悟课文主旨——教学生字——课后延伸(赠诗),这其中始终着力为学生营造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强调让学生“披文入境”,深入地感受到课文所展示的情境,使学生领略到课文的美。

2.

体验性原则。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深化自己的感悟。

课中,我这样安排教学: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屏幕展示菊展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秋天的公园内,营造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绚丽而缤纷无限的公园里,尽管学习在课堂里,但是学生的思绪已飞翔于菊花丛中;然后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菊花的颜色,来加深学生对菊花颜色美的体验,继而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在读中表达对各色菊花的喜爱。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文字描述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数菊花的过程中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等重点词语,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菊花的多;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回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从而感悟菊花不怕冷的品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真正地理解文末的那句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3、在学生对美的感受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又进一步感悟,体会课文内涵:人们喜欢这深秋的菊花,不仅是因为它的五颜六色,姿态动人,更因为它的勇敢。

4、本课结束之际我安排了课外延伸——诗的拓展,来丰富我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的视野,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我的教后反思:

1、

课中基本能够按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当然也出现了教学遗漏——忽略了对“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这句的理解,学生根本没来得及体会人们对菊花留恋的心情,读好都成问题,我就急着出示全文内容来读,然后马上进行背诵课文的训练。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原先设计的是通过引读一带而过,但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处理还是太粗糙了些,其实我可以让学生联系这句话中的词语理解人们舍不得的心情的,设问:你从哪儿体会到人们舍不得离去?让学生自己再品味一下这句话,他们一定能从“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的表现中感受到人们想多看几眼菊花的心情,然后再进行朗读训练可能稍显合理。

2、

从今天课堂上有些学生读课文的表现来看(发现有个别学生读不带拼音的课文有点找不着北),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的训练形式还可更多,更有效。

3、

4、  在写字教学中,我也试图创设了和菊花交朋友的情境来引入教学,原先。

是想在学生认真写完字之后展示几盆较为罕见的菊花,以便使这个情境更显完整,但未能找到,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教写字时,虽然时间较充裕,但我的分析过多,对学生自己的观察领悟有所忽略。自己的基本功还有待增强,在黑板上的范写得美观些。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看菊花课文教案【第八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1、熟读古诗并背诵。

2、初步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菊花》这首诗是唐朝元稹写的,他是河南人。

二、范读古诗。

你听懂了什么?

师介绍:这是一首咏物诗,抒写了对菊花傲霜斗雪的勇气的赞赏。

三、

朗读理解。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4、理解:

秋丛:丛生的秋菊。

舍:家院。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篱:用竹子或数枝等编成的围墙。

5、理解诗意:丛丛怒放的秋菊围绕着家院,争奇斗艳;使人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园中。我细细的观赏着篱笆下遍植的菊花,不知不觉中已是日影西斜了。不是我独独偏爱这菊花,只因为在这百花凋谢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秋天,唯有菊花迎着早降的秋霜,傲然挺立。待到此花开过之后,这一年中便再也不能欣赏到别的鲜花了。

6、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四、出示课题。

《马》简介作者:李贺----字长吉,河南人。

五、读诗,理解。

1、师示范读,你听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

络脑:罩在马首上的笼头。这里指鞍具。

清秋:清爽的凉秋。

3、老师介绍诗意:

4、自由读。指名读。

5、试背,找同学背。

6、全班齐读,背出的同学站起来背。

六、

总结。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马的赞叹,表现了壮士的昂扬斗志和豪放气概。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 2947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