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篇】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原因、经过和最终结果)

2、思考探究革命的原因,《权利法案》文件的影响。

3、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

教学要点

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复杂性。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关键词语解析: 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区别)

资本主义:一种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经济特征是商品生产和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政治特征是自由、平等、民主、议会制度;文化特征是,自由主义。

资产阶级:一个靠剥削无产阶级,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阶级。

填空:

1、17世纪初,斯图亚特的国王宣扬“             ”,实行专制统治,擅自强征新税,随意解散议会。1640年11月,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被迫重开议会,并在议会召开期间挑起内战。

2、英国议会军在            的指挥下,取得了内战的胜利。________被处死,英国成立了__________.

3、1688年英国发生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          ”,专制统治被推翻。

4、《权利法案》

时间:

通过机构:

目的:

内容:

意义与影响:

二、合作探究:

1、讨论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思路: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建立了君主立宪制。3、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4、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2、学生自由讨论:评价克伦威尔

(提示: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一分为二和人民历史的观点)

(参考答案: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功绩:第一,他坚持武装反抗斯图亚特王朝的斗争,领导“新模范军”打败了王军,取得了内战的胜利。第二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推翻了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局限:独揽大权,实行军事独裁,镇压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运动;自称“护国主”,是共和国名存实亡,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铺平了道路。)

三、结构梳理:

四、习题巩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比其它国家发达

c、詹姆士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人文思想的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c、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d、处死查理一世

3、《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谁的权利( )

a、国王 b、议会  c、资产阶级 d、新贵族

4、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确立的事件是( )

a、处死国王    b、1688年宫廷政变

c、《权利法案》公布  d、克伦威尔掌权

5、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

a、保证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b、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c、使议会获得自由选举的权利d、正式宣告英国君主制的废除

6、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重要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

7、《权力法案》规定国王的权力与革命前相比( )

a、基本一致   b、权力受到肯定   c、权力受到限制  d、权力加强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请回答:(1)材料中的文件是由哪个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还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例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篇】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以下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活动加强,推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了。在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牧场和农场。经济领域内的变化,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了,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在未来的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在16世纪时,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为了加强王权,都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实行的是专制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宗教上都触犯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以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苏格兰人民起义为导火线,以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标志,建立了共和国阶段、护国主统治时期、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再经“光荣革命”结束,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为革命的结果。英国议会在1689年时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资产阶级进行专制统治的一种重要形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是为革命的影响。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的克伦威尔等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表现的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此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生活发展规律的教育。

2.通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失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教学重点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及其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和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最终通过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的妥协(“光荣革命”)而宣告结束。这当中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最后战胜封建主义,于是采取了妥协的方式。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却利用了自己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有利条件,使议会通过了限制国王权力的《权利法案》,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方式,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 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宗教问题。16世纪时,英国都铎王朝为了加强王权,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但是,英国国教还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残余,它成为国王统治的精神支柱。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清教徒运动兴起,他们要求用加尔文教来改造英国国教,清除天主教的残余,反对专制王权,要求废除主教、简化教会仪式,建立适应资产阶级的教会。清教徒遭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残酷压迫,他们中大部分人逃到了国外,一些人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

学法指导

1.通过引导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社会状况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所引材料进行分析,使他们学会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1.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回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他们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由此导入  新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社会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就此指出它们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发展,表现为手工工场建立并发展,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

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是后来革命的领导者。(但当时他们的力量还很下,需要封建王朝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统治:都铎王朝为了加强王权,加强专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厉行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领域:宗教改革后建立了英国国教,但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残余,它成为国王统治的精神支柱。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清教徒运动兴起。他们遭到了迫害,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此处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16-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的变化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必然的联系: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清教徒运动为革命进行了舆论准备等是革命的具体原因。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和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理出革命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并思考: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会出现如此的曲折复杂?

基本线索:

(1640年)      (1642年)         (1649年)

新议会召开      内  战             共和国成立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克伦威尔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曲折原因:被打倒的封建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取得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新贵族是从没落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对封建势力有妥协性,决定了革命的曲折复杂性);议会和军队的斗争等削弱了革命力量;资本主义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究其根本,是由于当时资产阶级还处在童年阶段,还不能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课后p24材料,思考、分析后回答: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在英国形成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政治体制?

过程:略

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利,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在。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国内、国际方面来理解。着重分析其“广泛的影响”。

广泛的影响:政治方面,英国革命期间和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国家政治制度,如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两党制、内阁制等不仅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还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效法的对象;经济方面,通过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而英国工业革命又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农业的发展,并使亚洲各国的自然经济在其廉价的商品和炮舰的攻击下趋于解体;思想方面,革命期间产生的一些先进的思想主张,如洛克第一次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先导,而且成为后来其他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赌东道的思想武器。

6.课后作业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克伦威尔进行客观评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三篇】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

①时间:1689年;

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四篇】

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the puritan revolution in england

课标要求: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一、革命的背景

1、历史传统 —— 有限的王权

时间:13c——17c初(包括都铎王朝)

文献: 《大宪章》13c

三大宪政原则: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国王必须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2、革命动力 ——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促进因素:工场手工业、圈地运动、海外贸易和掠夺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

4.革命的阻碍——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具体表现?)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表现有哪些?(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2)国王与议会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什么问题上?  (税收问题)

(3)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过程如何?其实质是什么?(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

(4)《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内容见课本20页)

(法治、保护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意义: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权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革命的经过

1、开始标志:1640年  新议会的召开

a理由: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体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

b形式:利用议会合法斗争

c文献:《大抗议书》 1641

内容: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任免权评价: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

想一想:

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大抗议书》的内容有哪些?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何异同点?

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同:都强调议会掌握征税的决定权。

异:《大抗议书》还历数了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2、内战时期:1642——1649年(结果)

3、共和国时期:1649——1653年

4、“护国主”统治时期:1653——1658年

(1)护国主:克伦威尔(p21问题)

(2)统治措施:p21-22

政治:以武力维持统治,镇压了许多持不同意见的势力;

经济:发展工商业;宗教:厉行清教法规。

(p21)克伦威尔为什么当上护国主?

客观:

1、共和国成立后英国局势动荡,需要强有力的人物来稳定政局

2、共和制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封建君主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批判,旧势力没有被铲除

主观:

3、他掌握大权,且在作战中赢得地位和支持

4、他本人逐渐擅权专断,好大喜功

(3)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①积极性: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在内战中打败了王军,成立了共和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后期的独裁统治也引起他死后英国政局的混乱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的反动统治)

所出现的倒退的原因: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

讨论: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曾经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然而,xx年后,同样是他们,却迎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他们的做法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尽快结束混乱局面,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推动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6、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7、尾声:1689年《权利法案》  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实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你有什么启示?

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是复杂曲折的,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回忆必修1英国的制度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从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资产阶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出现的复辟、甚至倒退。因为这正是两种势力长期、复杂较量的表现。

英国资产阶级就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通过本身的努力,经过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的形式,使资本主义在本国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从整个欧洲看,并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整体格局。所以,在百年之后才出现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创设情景

12xx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

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签署《大宪章》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上院)、平民院(下院)组成。

《大宪章》规定: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同意。

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金融家、银行家、商业资本家和工场主,都拥有大量的资本并投资于手工工场,他们在社会中有着同其他阶级不同的利益,从而形成了新的集团,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了。在农村中,出现了一批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他们中有的人还经营工业和商业。他们也拥有资本,同资产阶级有着相同的利益,为了将这些人同封建贵族加以区别,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从1485年到16xx年,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又比较弱小,他们还需要依靠封建王朝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都铎王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一方面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发动宗教改革,包括设置惩治不顺从的贵族的法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宣布英国国王为教会首脑等,这些措施都起了削弱和限制旧的封建势力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在这一时期,人文主义也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t•莫尔、英国唯物主义的早期代表f•培根、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等。

斯图亚特王室虽然统治着苏格兰和英国两部分,但两国并未合并,苏格兰保持着独立性。英国的宗教改革使苏格兰宗教也受到影响,苏格兰也出现了“清教徒”,并在教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637年,查理一世命令苏格兰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祈祷书,这对于要保持苏格兰独立性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而对于清教徒来说更是一种强行污辱。苏格兰人为了保护本国的独立性和保护自己的信仰,举行了起义。起义军一直打过边境,占领了英格兰北部的一些地区和纽卡斯卡城,这种局势严重地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1688年,议会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英国议会发展线索:

内阁制形成------17xx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出生于德国,不懂英语,对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国王也就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 • 沃尔波特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18 172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