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征文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读】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征文精编3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主题征文大学生1100字1

为了春回大雁归

仓皇而结的这两年,疫情像无尽的深渊,遥遥无期,迟迟未终。可我们还像期待春天一样期待新闻里的好消息,是因为我们相信那逆行而上的人们。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只为了那春回大雁归。

他们是不畏危险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帮助隔离疫情的公安干警,他们是运送物资的铁路工人,他们是各尽其责的志愿者,是他们主动放弃春节休假,义无反顾地投入防疫战斗,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信心和决心。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惧高龄,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线。他曾在新闻采访中严厉地提醒老百姓“千万不能去武汉,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的要去武汉。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坐票,就买站票。我们敬爱的钟爷爷心系疫区,他马不停蹄地在动车的餐车上办公,处理事务,及时掌握一线情况。虽然他年事已高再加上长途的奔波劳累,但他也只是短短的坐在餐椅上小憩一会儿,看着他憔悴的身影,让我们年少的心灵为之动容!

而更让我敬佩的还是我们的“白衣天使”。疫情就是命令,他们来不及吃年夜饭,甚至来不及跟家人告别,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疫区。出发前那气势恢宏的宣誓口号在空中久久回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那些不约而同在“请战书”上按下的红手印,义无反顾地在阻挡病毒的五指峰间“逆行”。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为了可以去救治更多的患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临行前有很多人都剪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医疗队里顿时多了许多“光头女战士”。他们将责任和使命付诸行动,引领了最潮流的发型。

他们在疫情一线,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他们有时每天休息仅两个小时,累了,困了,就躺在座椅上或躺在地上休息片刻,连身上的防护服都舍不得脱掉。有时连续12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生怕吃了喝了上厕所,一出病区就浪费掉一套防护服,只好憋着,扛着,熬着。

在一线他们身兼数职,除了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外,他们还是心理辅导员,开导着患者,鼓舞他们鼓足勇气战胜病毒;他们分析患者需求,在医院组织起让众多患者走下床位跳起了“广场舞”让他们通过运动放下恐惧,来鼓舞患者士气;他们是患者最亲近的人,当病床上的老人因害怕流泪时,他会紧紧拉住老人的手安慰她:“会治愈的,我们一直陪着你”让老人无比安心。

当他们脱下那厚重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头套时,看到那一双双被污水浸泡的皱巴巴泛着白光没有血色的双手时,无不让人动容;看到那一张张脸因长时间戴口罩和护目镜而留下的深深的压痕,他们却笑笑说这是“天使印记”,这是他们最美的战绩。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却知道你们为了谁,你们的汗水会换得车水马龙,人声沸鼎。而春天已至,大雁终究会归来。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3篇《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征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主题征文大学生1200字2

凝聚青春力量,共克新冠疫情

在2022年寒假,我参与了山西省委组织运城市盐湖区委承办的“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负责拍摄、采访并记录各个岗位上不同大学生的工作状态。这其中不乏有奋斗在抗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不乏有身居幕后统计疫情数据的工作人员,虽然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但是他们无一不在为疫情防控工作而坚守,为守护家园而奋斗,在他们的身影上,无一不闪烁着青春的力量。

在采访一线志愿者时,他们繁忙、高压的工作让我惊叹。志愿者们不仅要在抗疫的后线收集、录入、核对信息,他们也同样需要奔赴前线去协助医护人员的工作。其中,再次返乡参与活动的尉紫仙同学主要负责在机场大道高速口检查外省人员的核酸检测报告、组织人员下车登记、配合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与尉紫仙一样,闫佩奇同学按照疫情防控需求,在盐湖区农贸市场进行值守。盐湖区农贸市场是运城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基地,车辆、群众川流不息,工作强度很大。闫佩奇和其他志愿者们主要负责三码联查、防疫知识宣传,保证一方安全。在交流中,她们提到,其实“查三码”对于使用老年手机的爷爷奶奶来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她们要做的不仅是帮助老人操作,更重要的是教会老人使用软件。如果只是机械地去要求老人打开三码,那么疫情防控工作无疑是灰暗的、冰冷的。在这两位的同学身上,我看到了青年对于一方土地的热爱,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自己的家园。

不仅如此,身居幕后负责数据统计的李天怡同学表示,在每天的志愿者报名情况统计工作中,各个院校的学生占据总报名人数的“大头”。在志愿者线上培训会上,学生们经常能提出很多更加方便、高效的办法,大大缓解了一线防控工作的压力。在采访中过程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一线防疫人员的工作强度:我前往运城市火车站导入所有省外返运人员的信息和“三码”的查验。在火车站工作人员简短的培训后,我便迎来了第二批春运回家的反向人。面对二百多人,我还是有些紧张,生怕遗漏任何信息,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导入中,我逐渐熟练起来,导入效率也变得高了起来。在持续两个小时的奋斗中,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防疫工作者的不易,我只是工作了两个小时就觉得累,那么那些扎根于基层的工作者们的辛劳应当是我的数倍。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愿意做一个孤勇者,冲在防疫的最前线,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2022年2月20日,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太谷区,阻碍了学子返校的脚步。作为封闭在校的一员,我的感触颇深。在校封闭期间,学院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大批党员同志、青年学生纷纷主动请缨,自愿加入校园消杀工作。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这特殊的时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最美的身影、什么是青春的姿态。

不论是寒假坚守在一线、守护家园的学生,还是校内自愿请缨守卫校园的党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新时代青年”,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他们用行动接稳前辈们的接力棒,勇敢地担起时代的担子;他们用“逆行”诠释出青年担当,用“坚守”展现青年力量。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的征文3

“新型肺炎”,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这将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然而,就我看到的那一幕幕,远超过了新型肺炎给我带来的震撼……

我的姑姑,她也是防疫站场上的以为“白衣天使”。为了支援第二疫情重地——温州。她便从厦门,千里迢迢赶去那里支援,参与了一线的防护工作。身于一线的姑姑,在大年三十的夜晚与家人隔离,眼里那挥之不去的,是那晶莹泪珠中的不舍与坚强。白发老母隔门的叮嘱令人泪目;在与我们视频时,她跟我们分享了她在一线的经历:防护服全都是一次性,不可与病房以外的任何物品接触。她们不想浪费,就想了一个“金点子”——连续奋战八小时!奋战于一线的“防疫战士们”,连续八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上厕所,竟是不想浪费一套防护服!姑姑终于摘下口罩,深吸一口气,三言两语便叙述了她的劳累。但我们看到的,是她被口罩勒出的一条条印痕,还有她额头上,渗出的一层细汗。她那朴实的。笑容,却令人心疼万分。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一张张的请战书,新闻里笑容腼腆的女护士那朴素的言语;“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些穿上防护服的普通人罢了。

除夕夜,像姑姑一样的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疫情高发地,与家人们相拥面别。《爱是桥梁》——春晚动人的节目,为疫情改变……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一身白衣的天使,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戎装战士”们;想起姑姑因长时间戴口罩而勒出的印痕,我就充满虔诚。她视疫情为敌军,视一线为战场。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

医护人员冲到一线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于度外,与病魔作战,只为早日战胜病毒。毫不逊色的他们在记者面前却十分腼腆,但又朴实而大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新型病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危难时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亿万人民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型肺炎”的万里长城然而我的姑姑,她就是一块为保卫长城而打磨成的坚盾!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鬼魅无形的病毒,在她,更是她们的保护下,无论是多么可怕,也只能望而却步了。

我要感谢在春节里守岁生命的姑姑,对于我来说,她承载着我们的幸福与希望,守护者我们的平安与健康。我对您的敬佩雨爱不止今天,更在我未来生命。

65 203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