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阅读及答案【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伟大的悲剧阅读及答案【范例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经典著作;素养;承传文明

读书之所以变得越来越重要,是由书籍在构成世界和解释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人类所创获的经验和知识,以书籍的形式记载着;人类所经历的坎坷与进步,以书籍的形式记述着;人类所向往的追求和理想,以书籍的形式寄寓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书籍,这个世界就不可成其为现在的世界。因此,无论是要了解历史还是要认识现实,读书都是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人生重在读书,人生必须读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追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化成长,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乎”,把自己看作文化的代言者。实际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扮演的就是文化代言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缺少了文化底蕴,又如何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呢?教师不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也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那我们自然也会提升自己的素养。

于漪老师执教《孔乙己》这课,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课文,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之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得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位位大师。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拥有文化,饱读经典,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生存必须之一。

我们要饱读诗书,要让经典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积淀的精华。可眼下很多教师自己都并不读书,总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读书的环境,更没有读书心思。

社会的浮躁导致教育的浮躁,教师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外界诱惑,无法静下心来领略经典的美好。学生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也没有读书的心情。当然这些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真正理由,只不过是人的惰性罢了。孰不知哪位文学巨匠是在校园里形成的?也不曾听过哪位学者从不涉及世俗而一门心思的潜心创作?难道他们就没有生活琐事,就没有烦恼吗?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任何情况、任何方式下都可以读书。

我们是为人师者,是教育人的人。教育家魏书生曾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但是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书,每年至少写两本专著出版。他每天下班,谢绝宴请,匆忙回家,伏案读书。他苦读书的经历与宋代的赵普何其相似。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晚年读书,立见成效。“次日临政,处决如流。”魏书生、赵普的读书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教师不读书的危害极大,不读书的教师会教出不读书的学生。我们要时刻想想,教师究竟是什么?韩愈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训导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朱永新教授也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对经典研究的不够深入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身上的浮躁,而经典的阅读恰恰是要不得这种浮躁的。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大力提倡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与名家对话、与高尚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动力。

不可否认,教师都是读“过”书的,读“过”还不能算读“博”,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不断地“充电”。今天,各学科知识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整合,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否无可挑剔而不须更新。因为读“过”而不再读,你站在讲台上便少了几分机智与灵气,与同行交流也失去了几分敏锐与自信。工作性质和时间的原因,或许在我们的视野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快餐文化和习题集之类的应时文化(严格地说那算不得文化),于是很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我们的读书意识和志趣。

1985年,笔者踏上了神圣的教坛,当他在课堂上不能左右逢源而额头涔汗时,他又捧起了自考的课本,又走进大学的殿堂。笔者听教授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美学……他真正认识了鲁迅,了解了郭沫若,感受了孔子、老子、庄子,亲近了但丁、托尔斯泰、高尔基。当笔者再登上讲坛时,他仿佛增加了底气,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更加和谐了。最近两年,有机会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赵谦祥等名家的报告,见高山知矮小,临大海知浅薄,使笔者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人的成功与博览群书分不开。

“君子博学于文”,这是孔老夫子对文化人的教诲。于是,“读书破万卷”,便成了自古以来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条规律。古人云:“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足见读书是何等重要。历史上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读书,使他们享受了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使他们走向了成功。

余蕾老师讲过,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课堂上的讲课是在给学生以教育,我们自身的行为,比课堂上的讲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而且这一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年后,学生们或许早已记不住是哪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公式概念,段落中心,但他们总会记忆犹新地谈论某教师的博学多识,说不定这样的教师正是他们终生效仿的榜样。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当第一次走进“板仓杨”的书斋,看到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异样地凝望着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那是崇拜的目光,敬仰的目光。青年的潜台词也许就是:有这样的老师该是何等幸福和自豪啊。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作为瀚如烟海的书籍的统帅和精华——名著,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终身读书。

开卷有益,读书多多益善,这在道理上是对的。但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的众多并不可取。现存的书,瀚如烟海,一个人终生埋头书堆,也不过读其中的万分之几而已,临了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没有目的、没有选择地多读书,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一事无成,多读等于白读。鲁迅先生讲过一句话:“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如果读书的结果是使自己变成“书橱”,那真是一种悲哀。

书的世界也同其它世界一样,在其发展演进之中,收获着真知与灼见,也积存着偏见与谎言。因此,它博大,博大中不无浮泛;它繁荣,繁荣中不无芜杂。书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的复杂情形,以及它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个人阅读能力的浩瀚无垠,都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问题,读书必须选择。这样,如何学会善于读书,就自然大有学问了。

现代阅读理论表明,对于各种各样的读物,人们必须有选择地阅读。选择的标准不同,决定了人们接受内容的不同,造成人们知识结构的差异,这是能否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愈老先生认为对于阅读的内容要有严格的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贤之志不敢存”。“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不入于其心”。韩老先生的成功也就在此。

经典、名著,作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是我们读书的首选。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施耐庵的《水浒传》体现着封建时代被剥削被压迫人们英勇的反抗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以神话小说揭露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强烈叛逆精神。鲁迅的《朝花夕拾》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冰心的《繁星春水》诉说着母爱和亲情的伟大;高尔基的《童年》展示了少年时代的艰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诗歌的家园,让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读经典、读名著更多的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得到升华,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生,让您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

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教师;一位智慧的教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要让经典滋润学生的成长,将文明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二篇】

根据自己多年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经验,按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找准文章的突破口,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问题,不管多长的文章,也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思维、直奔学习重点。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长文短教的一点看法。

一。长文短教常见的几种教法

1.明主题,选好切入口

主题是1篇文章的灵魂,明确了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分析课文内容,就等于拿着一把正确的钥匙去开门,不必费力就能让学生走进门里的世界。

鲁迅小说《故乡》共5045字,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较长的文章了。漫无边际地分析,学生也许只能感到茫茫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切入,如何让学生透过眼前的一滴水去看到文字表面背后的整个太阳呢?我想从主题入手选好切入口,会是很好的办法。小说中的“我”回到故乡,眼里人、事、景、物不再如以前,已然“物非人非”。这不就是“变”吗?学生掌握一个“变”字,再由文中内容补充“变”的原因,如何“变”等)阿拉文库●(,把空白的地方补充,主题“求变”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一滴水――“变”,折射出整个社会生活。这样的“水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感悟的。提取一个“变”字,犹如渔夫手里的网绳,提着这根“网绳”就收获了所有的“鱼虾”,这就是长文短教的一把钥匙。

2.抓重点,找准突破口

1篇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有其重点句。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找到了突破口,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社戏》,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的课堂结构: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找出具体表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语句;接着设计四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1)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吃豆、看戏的有哪些人,是怎样的人?(4)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最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读通读懂课文,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本文虽以“社戏”为题,以“看社戏”为线索,但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对平桥村这一自由天地的向往,平桥村人淳朴的感情,以及小伙伴们的热情纯真、聪明能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因此“我”所难忘并且衷心赞美的就是平桥村留给“我”的宝贵记忆,文中的“戏”和“豆”不过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寄托。

3.审题目,构建教学骨架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有些文章,看题目便知作者思路,抓住了思路,就抓住了文章的纲,由此教师就可以熟练地驾驭教材,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我曾听过一堂《孤独之旅》的公开课。该教师对教材有着独具匠心的理解,抓住了题目中的“孤独”,由此建构起“教学骨架”,纵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对全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长文短教,长文巧教,让听课教师豁然开朗,收益匪浅。又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路去读书,长文内容也就变得清晰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高涨起来了。再如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也可以直接从题目发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悲剧?何以称为“伟大的悲剧”?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文本,作者就会告诉你:斯科特探险队的悲剧在于失败,而伟大在于冒险精神;悲剧在于作为失败者要为胜利者的胜利作证,而伟大在于诚信的绅士风度;悲剧在于生命的毁灭,而伟大在于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

4.析结构,构思课堂步骤

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文章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重点也就能一目了然,在这个基础上去设计问题、构思课堂步骤,上起课来就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这样学生就对文章的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就从结构入手,设计出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前半部分写了百草园生活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2)文章后半部分写了三味书屋生活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的三个问题就把鲁迅先生的长篇散文的重点拎了出来,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老师教得绰绰有余,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这样的长文有什么可怕的呢?

5.扣练习,设计上课思路

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是紧扣课文主题和课文内容的,合理运用课后练习的题目作为自己上课的思路,也是长文短教的一种方法。

《范进中举》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练习题目:“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认真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较深的理解,这样对本文作者的思路也就基本清楚了。这时要求学生各自说说读后的看法,并展开热烈地讨论,答案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经过讨论最后明确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这是一场喜剧,理由是: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第二种观点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理由是: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继续思考、讨论课后练习第二个问题:“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这样打破了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局面,虽然课文很长,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相互讨论,谈自己的看法。对整篇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长文短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为更好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学生的课前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基础

长文短教实际上综合运用了问题式和整合式的教学艺术,要想更好地展现这种教学艺术,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对话,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让学生拥有自己对文本的原始体验,才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试想学生没有预习过课文,老师说到哪里他都不知道,何谈配合、参与?何谈主动积极?

2.教师的深入阅读是长文短教的前提

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有效的前提之一。自己有思想,就容易理解别人的思想。自己有感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悟。例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提前一个星期就翻看莫泊桑的各类作品,了解莫泊桑的思想和生活背景以及他的艺术造诣,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很好地调动教学气氛,这堂课上起来感觉就特别好。所以说,我们教师要想提炼出课堂最精确的切入点,对学生作出最有效的引导,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文本,获得自己的切身体会,有自己的心得,才能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便能够对文章和课堂教学生成大胆取舍、善于取舍,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3.重视文章的语言教学是长文短教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们的“长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往往从“文章”的角度展开,如果这中间缺少了对文章语言的强化和落实意识,最终肯定是顾此失彼,长文短教的效果就得不到保障。我们必须关注“文”,切记所有的探讨要以文章语言为基础,相信我们课堂的语文味会更浓一些。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我们就会发现,在学生找到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后,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和思考作者是如何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地表达自己的忠心的,那么学生就能更强烈地感悟到这篇文言文谨严的章法之美和语言之美。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知道“长文短教”应该还有很多种方法和角度,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文短教”并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唯一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短教”,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时间而忽视了教学的深度广度的教学是很危险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学着眼于学生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那么,“长教”“短教”皆是相宜的。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三篇】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质疑是教法,更是学法。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质疑后的生成,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就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主旨,其实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深入质疑得以解决。初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瀑布”二字进行质疑:为什么把“紫藤萝”说成“瀑布”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密。这时候,教师就得关注学生质疑后的生成,并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处进行质疑。如“瀑布”有怎样的特点呢?流动。作者正是看到花儿由衰到盛的流动过程,引发了生命的感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影响,花儿凋零甚至被毁灭;但是,一旦有了合m的时机,花儿又盛开得美如瀑布。这样,面对现实中的“生死谜,手足情”,作者才能如此达观: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努力面对新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教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关注质疑后的生成,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促进学生的有效质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价值问题;学习兴趣;善于发现;质疑问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变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习过程的转变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指出“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提出“学则必疑”,从中可见“质疑”的重要,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它能驱使个体积极思考、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思维的发展,获得新的知识,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一)问题能推动思维的发展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为打破语文教学“满堂灌”、“一家言”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做了不懈的探索。对于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但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提问方式,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的还是不多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没有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其实,青少年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在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由“问题”到“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伴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享受到因解决原有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之后,学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迎接新问题的挑战。这样学生就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中得到很大进步。问题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提问题,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进不了知识的大门。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时处处见疑,进而努力解疑,从而发展思维,成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人。

(二)问题是学习兴趣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个好帮手。学生感到迷惑、产生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他感兴趣的地方。如果能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就会激励起他的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如我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围绕着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时的说法是,花与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生提出疑问:“‘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言论?”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我在表扬他们敢于发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去了解十年的社会背景。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大,各合作小组在课后通过咨询老师、家人,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十年国家、社会的大致情况,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课文主旨——历经劫难的紫藤箩和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感受。学生对知识具有好奇感,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在这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问题是学习情况的反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出他们理解的难点、困惑的内容。教师备课,毕竟是从成人角度来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有时候,与学生学习时感到的难点未必一致。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是《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课文对紫藤萝作了很细致的描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学生的提问时间里,还是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紫藤萝到底长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个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恰巧学校花廊顶上长着一片紫藤萝,时值春天,藤萝花盛开。我安排学生课后去观赏这一片紫藤萝,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不断地把眼前实景与课文描写花的句子联系起来,既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勃勃生机,还学习到了不少描法。看来,问题确能使教师更及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惑、所需,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质疑、解疑来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文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创设质疑的情景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情景,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领导观念、教材的权威地位。我在教学中,是以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支持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

我还注意营造一种无拘束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们能把自己的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过早评价,而是注意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多采用这种“问题教学法”。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不懂解释的字词,可以在自读过程中发问,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在文言文字词析疑的学习中,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阅读,不懂的问题大胆提出,而已经弄懂问题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为不懂的同学解答,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提高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学习心理安全感,对学生活跃良好思维极为有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问。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此外,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从正面予以积极的评价,允许“百家争鸣”鼓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对正确、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及时表扬鼓励,而对一些错误的观点看法,也给予了精神上的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其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用一种良好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唤醒质疑意识

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教育学生“转变观念”,要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有问题是正常的,都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道理。接着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一旦学生有质疑表现时就马上给予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就课文内容要充分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进行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正是学生思考有深度的表现。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课文的知识点。我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对课文应该思考的哪几个问题,如从人物活动、人物精神特点、历史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由浅入深有效质疑,学生很快就能提出好几个问题,如文中的唐雎是如何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什么共同特点?唐雎真的能阻挡秦王吞灭安陵的决心吗?

我还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只有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解答、探索、反思,不断进步。

(三)激发质疑兴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

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属学生熟悉的、难易适中的、并能自行研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如在《五柳先生传》教学时,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求甚解’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用在五柳先生身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纷纷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该词用得恰当,有人认为用得不当,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频频“发难”:“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要求深入理解,那如何能理解书的精髓呢?、如此读书,读了也是白读,于我们青少年有何益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反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也提出了看法。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应该与下文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联系起来理解,这是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由于老师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自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三、引导提有价值的问题

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他们创设了质疑的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呢?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题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提问的方式方法,提问的切入点选择不当而导致所提问题价值不大,有个别学生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而随便提个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故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

(一)加强自身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不强,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性也就缺乏深切的体验,问题教学往往浅尝辄止。如果在备课时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教学参考书,在问题的设计上更是毫无思考,毫无新意,在上课教学时提不出好问题,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这样就更难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也更谈不上学生创新地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相关理论,端正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另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本人在进行《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教学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题目“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悲”体现在什么地方?“伟大”又体现在何处?由于能够深入思考,循文发问,对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伟大之处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发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果然提出一系列问题:“斯科特一行不为阿蒙森作证,可以吗?”、“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豪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其实学生在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回答了我在前面提的问题了。

(二)传授质疑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才能解决引人深思的有价值的问题。常见的设疑方法有:

(1)围绕课题发问,学生如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能否换为“物候现象”?为什么?

(2)抓住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字、词、句发问,课文中有的字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突破,如《散步》中的一句“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其中“世界”应该怎样理解呢?

(3)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取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笔墨写杨志的智押,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4)理论联系实际发问,如学习了道理、事例论据,请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5)对比质疑发问,如李清照《武陵春》的教学,在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背诵了词人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本意只是简单地引入课文。但有学生提出问题:李清照的两首词风格为何迥然不同?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让我意想不到,它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和作品思想风格。我让学生课后查阅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反映词人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来解疑,学生都很认真去完成这个任务,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

当然,除上述外还可以从写作方法、背景资料等方面去设疑、思考、解疑。学生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抓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表扬,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提得好在何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真正使语文教学走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年4—6期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第五篇】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可以通过对故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得以发现。诸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故事性的处理以及人物的行为的描写与人物行为的动机,即这些人物为何这样做,主宰这些人物行为的动机为何,以及作者眼中的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表述,进而得到故事中人物的价值和故事推而广之的价值。

(一)从文风中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每一位外国文学家都有其特有的迥异于其他文学家的文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文风其实就是构成文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最终形成了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文风。不同的外国文学家会以不同的文风表述其源于内心深处的感知经验与情感的宣泄,文风孕育在作者行文的修辞、语法以及图形图像之中。外国文学中同样重视修辞的运用,而且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词义的广泛性,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将作品主题价值的外延意义向读者传递出来。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内涵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其外延同样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点与荣格的本我的意义以及心灵之间的关系理论不谋而合。外国文学在其作品之中所运用的全景技术更加突出,通过强调与事件关联的某些要素以达到强化与渲染的效果,与长篇大论的叙述及解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样的全景技法所表现的意象更易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也更加节省笔墨,同时,更加具象与生动。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多条线索对主题价值进行衬托,作者通过在行文之中的时间感一步步逼近,将读者带入作品深处,与此同时,通过在行文中的空间感一点点地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直到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通过行文的抽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包括意识、思维、想象、心理、生理在内的一切可资调动的“读者资源”共同涌向一个作者的终极目标———主题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才在其诗作之中这样说:“书能将你的心带向任何一片热土,而我则从不曾离开。”外国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因地域而不同的文风,为读者提供一种近乎美妙的方式阅读、学习,并使读者享受作品所带心灵的按摩。作者以文风所达成的主题价值是作品的制高点,作品中的主题价值也常常会因此占据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某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永恒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价值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二)从心灵层面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心灵层面是人类作为客体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建立关联的最高阶的通道,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要远比国内的文学作品更为出色,国内新时期的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以低俗悦人,要么是以玄幻骇人,少有能够自然而然地真正地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的优秀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视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从主体到客体,再从客体到主体的心灵协调与象征的能力,更关注个人层面之中的心灵统合能力。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亨利•瑞德•哈格德在其名著《她》中即以心灵层面的映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造梦空间”,以至于瑞士的伟大心理学家荣格也会经常在其作品之中对亨利•瑞德•哈格德杰出的描写加以引用。这就如同读过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中足以震撼人类心灵的描写一样,透过文学的张力直达读者内心深处,并以此触及读者灵魂棱镜之中的心灵层面的主题价值的显现。再如法国伟大的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场以涅槃为开始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正是他们崭新的爱情的开始,这场以毁灭开始的爱情对于读者心灵的撞击是不言而喻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是一种既可以被低估又可以被高估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主要工作并非仅仅为了主题价值,主题价值仅仅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看法的一种表象。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学,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神学,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坚不可摧的悲剧性的命运主题往往会让人真的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外国文学作品会以探索人类的命运作为其主题价值,并且,每部作品中的主题价值都会在作品中不断地闪现出来。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应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参照那些足以影响作者文字的信仰与宗教因素,并加以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允、更加客观地对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予以正确的评估。比如,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四十八卷的《荷马史诗》中关于希腊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阿喀琉斯的命运的描写就能够佐证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神学性质的主题价值,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非常凑巧也非常不幸的是敌人的箭又偏偏射中了他的致命弱点,读到这里所有读者都会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叹息,同时也会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所弘扬的荣誉、尊严、命运的同一律感到犹如神谕般的不可抗拒。

德国伟大的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其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中,再次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在其中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那道著名的“浮士德难题”,即自然欲求与道德渴求之间孰轻孰重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浮士德》中囊括了人生之中可能经历的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这五大悲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悲剧命运的象征。道德渴求固然是崇高的,但是自然欲求亦是神圣的,面对这种两难境地,人类究竟要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因此,浮士德选择了追随魔鬼继续探求,这就像从不曾休息的西西弗斯,明知道巨石必然会从山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得选择。

三、结语

罗素曾经说过,回避某一事物,尤其是自然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其减弱,反而会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这一切皆缘于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期望的力量,在这两种力量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回避的力量愈强则期望的力量愈旺。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与回避的力量是成正比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中所流露出来的主题价值在作者的笔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源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期望,另一种力量则源于作者的主题价值思想。这两种力量之中,任何一种力量愈强,则另一种力量会随之愈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愈具有正能量,则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思想也就愈具有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与作者在作品之中所传递的主题价值为人类文学宝库共同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绝唱,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也在不断地为读者释放着灵感、智慧与情感之微光。

65 2939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