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阿拉题库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的“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优质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求职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历史教育论文【第一篇】

1.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3.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国与国间也存在许多隔阂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隔阂和问题的原因是各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且这种历史和社会文化间存在差异。要想很好的解决国与国间因历史和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社会,还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树立起“和平的公民责任、民族间相互依存、国际理解以及人类友爱的意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正视别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理解合作。

二、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传递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后,我们就需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在学习中国古代文明时。我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史的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在学习“近代探索”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教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近代中国是古代史的延续和现代史的前奏。学习近代史将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本土化原则

本土化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教材采用的教学案例一般比较普遍。在讲解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穿插本地发生的历史,使案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尽量缩小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探究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历史教育论文【第二篇】

(一)只注重知识教育,忽略情感教育

由于历史本身具备文科性科目的主要特征,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导致对历史科目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教育,对一个历史人物、历史时代或者历史事件通常都是着重于分析和指导学生理解它们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他们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带过。情感是人的基本特征,而失去情感教育的教学,也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理念。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很多中学对历史的教学并不重视,所以历史教师很少是专业的人才,通常都是临时通过学校教师队伍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专业甚至兼职进行教学,以至于这些历史教师对于历史教育只是照本宣科,机械性地重复历史教材和课件中的固定内容,更不用说向学生表达教材中历史事件中的精神和情感了。

(三)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情感的注入,从而导致教学课堂过于枯燥,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出现走神甚至出现犯困、逃课等不良状况。这也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氛围的塑造,造成历史教学过于形式化的表现。

二、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情景教学,通过视听觉感悟情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表情,而教师在开展中学历史情感教学时,要注意增加情景教学,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情景教学的开展基本要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即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资料进行扩展。例如,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创造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资料向学生展示通过放大后的图示,从而让学生通过放大后图中的人物细微表情和动作进行感受作者创造作品时轻松的心情和忙碌的社会背景。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增加历史方面的讲座

为了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各大高校要完善现有教师队伍水平和能力的培训和考评工作,让历史教师通过教育的方式理解和学习情感教育的含义和方式,同时可以邀请当地历史专家来校开展历史讲座,讲述一些历史中未能在教材中出现的故事或者事件,从而通过情感传递,间接完成历史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学传递工作。

(三)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赛,构建历史学习气氛

为了保证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深刻性,历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赛活动,这也是由于学生之间没存在身份、地位、阅历以及年龄的差异,所以进行思想交流会更加随意和流畅,而辩论赛是学生通过对自身观念的表达、论述以及对他人观点的推翻过程,开展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学生思想个性化,也为历史课堂教学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开展课余参观活动,体会历史建筑中蕴含的精神

历史教育论文【第三篇】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例如关于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八股取士制度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规范了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突破权威,敢于质疑;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但有些学生怕会被同学认为爱出风头,答错了会被同学讥笑等等,从而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

二、改进日常的教学模式,寓创新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立场出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寓创新教育于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1.利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新课导入时都要精心设计,采取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方法。如音乐导入法,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利用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法,在学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时,我出一谜语“唐三彩”(打一明代人名)等,还有诗歌导入法、小品表演导入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方法。当前社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不断提高自己从网上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与资料,形成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怎做?”。

3.利用正反结合、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如讲述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体制曾在二三十年代推动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

4.采用“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开启创新的闸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今天已经久远,如何让学生提高兴趣,深入掌握呢?采用“心理换位”,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你如何巩固你的政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朱元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收到奇效。

5.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家乡的事,家乡的人,总是学生最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穿插我们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使学生认识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讲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结合课本的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他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成绩;生命历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128-07

一、研究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政府包揽毕业生分配到毕业生市场求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高等教育急速扩张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尚有争议,但教育行政部门以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发展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却是坚定不移的。因此,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去向的各种因素,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让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学界围绕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从非个人因素着手,致力于分析宏观制度、政策、阶层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有学者致力于分析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学习成绩、择业观念、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和高校层次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某一个横剖面进行分析,较少呈现纵贯性的过程观照,很少关注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转折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带有深深的历史和制度的烙印。而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正是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重影响和制约下个人能动性选择的体现。抛开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去谈毕业生就业问题都略显单薄。此外,以往的研究没有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一视角来挖掘其对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的影响。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来自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四年期间的平行数据的研究却很少。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拟在综述现有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纵贯性视角研究本科生毕业去向,利用生命历程理论研究范式,将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置于其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加以理解。以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问题有一个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具体而言,本文力图研究个体的能动性在历史背景、社会政策和个人人力资本的三重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形塑个体独特的人生轨迹。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

1.历史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1994年,我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国家包下来、毕业国家包分配的做法,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来分配毕业生而是以方针政策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指导和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转变。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即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为了避免传统的苏联高教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打破狭隘专业教育思想的束缚,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布劳和邓肯的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它也适用于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受再分配经济整合体制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呈现的是以社会成员的权力和声望差距为基础的单一化政治分层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生了变迁。单一的政治分层结构被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教育资源成为个人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工具变量,社会分层的依据由单一的政治资源向权力、收入、声望和教育资源等多维度转变,这反映出在地位获得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在减少,而获致性因素在增加。有研究发现,在高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美国社会,父亲的先赋因素对子代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依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也有研究验证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和阶层继承机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开放性的增强,大多数阶层与相邻阶层间的流动增加,特定阶层的代际继承优势逐渐下降,跨阶层的循环流动越来越困难。

2.社会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赖德胜从制度转型视角分析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另外,赖德胜等人还发现,决定大学生毕业起薪水平的是人力资本因素,而决定能否进入国有企业工作部门的是社会资本。张秋山等认为,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的出现。陈成文等的研究发现,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匹配促进政策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3.个体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个体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大多聚焦于人力资本理论。陈成文等发现,人力资本诸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得和就业质量存在有区别的影响,其中外貌条件和专业背景仅对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因素却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孟大虎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后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例如职业资格证书、兼职经历等并不一定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陈成文等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发现,毕业生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陈成文和孟大虎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了学习成绩对就业机会获得的显著负面影响。其中孟大虎的研究发现,“成绩好”比“成绩一般及以下”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性减少了倍。这可能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较高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相冲突时选择自愿性失业行为有关。而岳昌君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学习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要比其他学生高。

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无疑充分认识到了宏观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分析也给我们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更细致入微的视角。然而,这些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研究也存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局限性:或者是结构决定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制度和社会结构)或者是个人决定论(将就业难问题归为个人资质问题)。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解读都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历史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生命时间的综合体,而大学生毕业则是其学生生涯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代表着新的角色的建立和学生角色的丧失,是职业生涯轨迹的标志。作为一个转折点,毕业去向的选择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不仅受到社会结构和历史时间的约束。更受到个体能动性选择的影响。而生命历程理论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为我们解读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分析框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与个体的学习成绩、专业背景以及综合能力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转折的。

(二)理论框架

生命历程研究范式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生活史的研究。1965年,诺曼・雷德尔在《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一文中率先明确指出要使用“同龄群体”(cohort)这一概念来研究生命历程。20世纪60―70年代,埃尔德通过《大萧条的孩子们》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生命历程理论模式是一种社会界定的并按照年龄分级的事件和角色模式,这种模式受文化和社会结构历时性变迁的影响。该著以社会经济变迁为焦点,通过研究出生于1920―1921年的美国人及其父母在大萧条中的经历,力图探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对家庭变迁和代际关系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有四个相互关联的范式性主题:(1)历史的时间和空间(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个体的生命历程是嵌入在他所处的历史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之中的。与此同时,个体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2)时机(Timing)。时间决定着生命历程转变和生命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3)相互关联的生活(Linked lives)。相互依存、关联的社会网络是社会一历史的影响的载体。(4)个人主体性(Human agency)。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个体突破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利用个体能动性和时机的选择而建构起来的。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主要是通过轨迹、转变和持续三个概念来描绘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其中轨迹指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或社会状态;转变则关注各种状态的变化,这种转折点是轨迹方向改变的代表;持续是一种介于转变之间的时间段。转变和持续都是轨迹的元素。转变往往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它嵌套于一定的轨迹当中,以一种角色的建立和丧失为标志,往往被生命历程理论视为联结社会背景与人类主动性的节点。

生命历程理论在强调个人主动性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确定某个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因素。历史性力量塑造着学校、家庭和工作的发展轨迹,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途径。人们能够选择他们要走的路,但是他们的这些选择并不是在社会的真空(Social vacuum)中做出的。所有的生活选择都取决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以及历史的制约因素。社会历程理论所强调的是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

生命历程理论在人口学、社会政策和教育学研究领域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综述概括,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李强等人首先系统地向国内推介生命历程理论,阐述了生命历程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包蕾萍就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在实证研究方面,默怀霆和白威廉考察了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生活机会的影响@;周雪光等人以中国政治变迁为背景,分析了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郭于华等人研究了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状态下悖于常态的个体生命历程,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徐静等人通过对北京市贫困老人展开生命史访谈,探析了贫困老人的生命发展轨迹。在本科生就业领域,仅有李卫东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结构、阶层背景和人力资本对本科生就业的影响。本文试图用生命历程理论探析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成绩等因素对其毕业去向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及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W大学2010级本科生的综合信息,包括入学时的基本情况、成绩、外语水平和就业类别等信息。研究时选取2010年入学、2014年毕业的6782个本科生作为分析样本。选取的理由有两点:首先,大学毕业是个体生命时间中的一个重大转变,W大学2010级本科生群体入学时间处于中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期间的最后两年,将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重大转变与高校扩招、通识教育改革等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分析,运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第二,W大学作为全国的重点高校,其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更能体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选择其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实践上的合理性。

表1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在6782个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中,升学读研所占的比例高达%,远远高于其他四个去向:其次是出国、出境和进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二者不相上下,所占比例分别是%和%;进企业的比例为%;自由职业和待就业去向所占比例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理解微欢的行动者如何在宏观社会结构的影响下通过能动性选择来应对生命历程轨迹中的重大转变,我们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的?综合能力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选择有何影响?不同学科背景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何影响?

(二)变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去向,由“升学”、“出国、出境”、“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企业”、“待就业、自由职业”五种去向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企业组为参照组。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1)通识教育:包括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成绩和体育课成绩。本研究对成绩进行取对数处理。(2)专业教育:专业必修课成绩代表专业教育成果。(3)学科背景:由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和医学部六种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医学部为参照组。(4)综合能力: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英语水平和承担项目的情况。获得奖学金次数为连续性变量;此处用通过CET6与否来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承担项目情况分为承担过项目和没有承担过项目,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

3.控制变量。(1)性别:以女性为参照组,女性=0。(2)城乡:以农村为参照组,农村=0。(3)政治面貌:以非党员为参照组,非党员=0。

(三)统计模型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关于毕业去向的多分类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研究的惯例,本研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的方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的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通过6782名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检验个体毕业去向选择模式,表2记录了这一回归结果。

(一)升学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毕业生,成绩和外语水平对升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专业课成绩还是公共必修课成绩都对升学具有显著性影响。专业课成绩越好越容易升学,公共必修课成绩越好也越容易升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成绩好的学生却更不倾向于选择升学,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升学的优势比下降%(=-,p

(二)出国、出境

相对于进入企业,成绩对出国、出境具有显著影响。公共必修课成绩和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对出国、出境具有明显作用,成绩越好越容易出国、出境。相反,体育课成绩对出国、出境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出国、出境的优势比下降%(=-,p

(三)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

相对于进入企业,各类成绩对进人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均无显著影响。性别优势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十分突出,男性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女性高%(=,p

(四)待就业、自由职业

相对于进入企业,对待就业、自由职业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就下降%(=-,p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将本科生毕业问题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高校本科生培养政策变革的效用和学生个体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背景等社会和个体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生命轨迹的。本科生毕业既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就业”与“深造”等毕业去向的选择就不仅仅是单个生命体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成为既定制度设置下的精英社会分流。从而转变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发现成绩和综合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两个因素对于不同的毕业去向的影响却有所不同。

就成绩而言,我们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探讨成绩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在毕业去向为升学和出国、出境两个选择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毕业去向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显著。专业教育对升学和出国、出境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从成绩视角来说,成绩对于深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升学或者是出国、出境。作为个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门槛时所作出的理性的人生选择。升学和深造可以使毕业生与那些依据年龄等级和生命历程轨迹所确定的职业生涯的一般期望一刀两断。这是一个不用承担职业发展责任的暂时休整或延迟实现的时期。在一个强调和崇尚知识和文凭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升学或深造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摆脱就业、婚姻和家庭压力的暂时调整的机会。而人们不会去质疑其深造的动机,也不会批评其职业生涯毫无进展,相反,人们会对其职业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体育课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挂钩,体育课成绩越好的人越倾向于选择进企业。这与企业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活力的原因有关。从学校培养层面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理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去向上,对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却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对理论的学习促进了本科毕业生更深层次的求知欲望,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出国、出境,都是一种理智的升华。

就综合能力而言,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的选择显著地受到获得奖学金次数和外语水平(CET6)的影响。尽管科研能力(承担项目与否)并没有成为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承担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却不会倾向于选择待就业或者自由职业。

此外,社会性别和社会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个体的生命轨迹。性别对个体选择升学和进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有着显著的影响:来源地的城乡差别也是个体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也显著地受到政治面貌的影响,党员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非党员。

历史教育论文【第五篇】

1.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历史是“副课”,不如主课重要,所以在学习中根本不重视,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平时不需要付出劳动,只要在中考前背背就可以了,甚至在历史课堂上有的学生写所谓的“主课”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历史老师从正面引导,告诉学生,历史学科并不是副课,并不是不重要,首先从历史所占分值和课时安排上说明历史和主课是一样的;其次突出历史的重要性;再次联系生活实际,指出应用历史知识可以增强能力,创造财富。

2.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摆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应用多媒体、实地考察、编排历史剧、撰写小论文等等。

二、在形成学习方法中应用创新教育

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要背背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抱着书本,死记硬背,我教过一个学生,只要你笼统问他,他都能回答,如问西周的分封制,他能把争端都背下来,但当我问他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时,他就回答不上来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1.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历史。

我们经常会碰到朝代更替、历史事件,对于这些知识,我们不妨用公式记忆法来学习。如学习夏朝的建立,我给出公式:朝代=时间+人物+都城,然后要求学生从书中找出来,最后就得出: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学习秦末农民起义,列出公式: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经过+影响,通过读书,得出: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农民响应+第一次大规模起义、鼓舞人民反抗暴政。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每遇到可以用公式的地方,自己就总结出来了。

2.用歌诀学习法来学习历史。

初中历史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初步接触历史的同学很容易混淆知识点,所以在学习时我会利用歌诀来辅助学生记忆,如记中国古代史历史朝代,用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在情感价值观中应用创新教育

33 273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