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4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案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学校2024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1

二、活动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使我校师生及学生家长树立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溺水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进一步健全我校安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升我校安全工作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高防溺水管理水平,力争不发生溺水事故。

三、教育月活动时间和主题

1.活动时间:4月11日至5月20日

2.活动主题:“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四、教育月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由德安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集中时间、统一组织,注重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我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师生、家长广泛参与,通过各类学习与实践体验,切实增强“预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提升知危避险的能力。

(一)夯实防溺水工作责任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严格落实防溺水“十二项必须”的措施,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六不两会”,持续开展学生防溺水问题专项整治。

1.必须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15日前制定英德广附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每天放学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提醒教育。

由每天上最后一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包含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醒教育。

3.每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必须有包括预防学生溺水知识等在内的安全教育内容。

由德安处负责利用每周国旗下开展包含防溺水知识等安全教育,由各班主任负责在每周主题班会中开展包含防溺水知识等安全教育。

4.每周五必须对学生进行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专题安全教育。

由各年级长利用每周星期五的大课间集队时间进行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专题安全教育。

5.每周末(六、日)必须向学生家长至少发送一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示信息。

由德安处、各班主任负责每周末向学生家长至少发送一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示信息。

6.每周对可能存在私自下水游泳等行为的学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排查。

由各年级长组织班主任每周对可能存在私自下水游泳等行为的学生至少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的学生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跟踪教育管理,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监管。

7.每月必须组织学生签订一次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

由德安处负责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并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一组织各班学生签订承诺书。

8.每学期必须与学生家长签订一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责任书。

由德安处负责制定安全责任书,由各班主任安排负责组织家长签订。

9.必须建立学生互相提醒机制。

由各班主任负责选出本班安全副班长,并安排安全副班长利用放学时进行防溺水安全提醒;由各班主任负责将本班分成4-5个“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引导小组间相互交流防溺水知识,通过订立小组公约,形成相互提醒机制;对于同学私自违规下水玩耍和到危险水域冒险行为,小组成员要及时报告家长和老师,以便及时制止,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二)安全教育监督常态化,

全面开展“十个一”专题活动

1.进行一期专题报道。

由德安处组织各班于5月上旬出一期以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进行评比,德安处负责组织一次橱窗宣传活动,由团委广播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2.开展一次专题教育。

由德安处负责统筹组织进行一次以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天天讲安全,重点加强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教育,真正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1)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中旬,利用横幅、校园广播、宣传栏、LED电子屏幕、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防溺水宣传。

(2)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下旬组织各班观看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制作的广东省青少年防溺水警示片及其他防溺水宣传片。

(3)各年级长组织各班主任务必每周上一次含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

(4)各年级长于“五一”放假前开展一次防溺水为主题级会。

3.开展一次家校联系。

(1)德安处通过短信平台、班主任通过微信方式每周至少发送一条防溺水安全教育信息给学生监护人。

(2)德安处牵头,各班主任负责于4月下旬组织每一位监护人签订一份学生溺水安全监护承诺书,班主任负责收齐承诺书回执上交年级长,年级长收齐交到德安处2存档。

(3)由各年级长负责于“五一”放假前组织班主任对重点人群(主要是问题学生,外来务工、离异及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家庭子女等)进行一次上门家访或者电话家访,及时通报最近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等,同时建立家长联系台账,家访活动要有记录,家访记录表德安处提供。通过家校联系敦促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安全监管职责。

4.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由德安处于4月15日前组织开展一次学校及周边危险路段、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汇总上报所城南街道办事处和英德市教育局。

5.开展一场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

由德安处负责出试题,由各年级长负责组织各班于4月下旬开展一场防溺水知识竞赛。

6.布置1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

由各年级负责于5月10前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一次防溺水教育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并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于5月15日前将获奖名单及征文上交德安处,由德安处打印奖状交年级颁发。

7.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下旬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发放到全体师生及家长手中,进行必要的防溺水知识宣传,普及科学预防。

8.悬挂一幅谨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横幅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中旬在校门口、宿舍楼位置各悬挂一幅谨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横幅进行警示。

9.建立一个“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

由年级长组织各班主任于4月下旬通过微信群,将本班学生分成4-5个小组,并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合力规避一切安全危险隐患。

10.进行一次或反复多次游泳技能的学习

由德安处组织各班观看游泳教学视频,并通过短信平台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去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技能,掌握有效的自救办法。

(三)建立防溺水工作长效机制

1.成立英德广附防溺水安全工作专班,具体如下:

组 长:王群雄(校长)

副组长:陈聪(副书记)、刘灵云(副校长)、胡玉新(副校长)、谢少华(副校长)

成员:邓观朗、童国钦、杨漫花、钟运强、陈小乐、陈定爱、林仍标、杨水升、黄浩森、陆锦鹏、各年级级长、全体班主任

专班办公室设在英德广附德安处,由德安处杨漫花担任办公室主任,杨水升副主任、德安处干事为办公室成员。

2.建立重点人群安全教育分包责任制。

各年级级长负责组织班主任加强学生群体排查,对学校问题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表格德安处提供),建立“1+N”模式(即1个教师分包N个学生)安全教育分包责任制。分包教师每周向所负责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两周不少于一次与监护人沟通和联系,在询问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重点提醒学生监护人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安全教育,确保对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监管不出现漏洞。

3.建立完善防溺水教育惩戒制度。

德安处将学生防溺水教育惩戒列入学校日常管理,修订完善学生纪律处分条例。对于私自到非正规游泳场馆游泳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进一步做好后续教育、跟踪工作。

4.建立专题教育制度。

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制度,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及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制度,通过“天天讲安全”的方式把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内容。

5.建立家长、学生为主,其他相关各类人员参加的互相监督机制。

年级长负责组织班主任建立“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在建立“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的基础上,实施“假期学生分包制度”,把学生分包到每一名任课老师、把所有班级分包到每一名校级领导、让安全宣传教育向假期和家庭延伸。每一名任课老师、校级领导加入所在小组的微信群,加强指导监督工作。

6.建立信息报告和工作督查制度。

一旦发生学生溺亡事故,学校要迅速向属地政府和教育局报告。因不及时报告,延误抢救时机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希望全体教职工以“共防共治 安全同行 预防溺水”安全宣传为契机,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夏季即将来临之际,对学生进行防溺水专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远离危险,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掌握水中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常识,从而减少学生溺水死亡事件的发生。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乐园而共同努力。

学校2024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2

—、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我校学生中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落实各项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制度和措施,确保我校安全稳定,进一步夯实更高水平的“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

二、活动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使我校师生及学生家长树立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溺水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进一步健全我校安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升我校安全工作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高防溺水管理水平,力争不发生溺水事故。

三、教育月活动时间和主题

1.活动时间:4月11日至5月20日

2.活动主题:“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四、教育月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由德安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集中时间、统一组织,注重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我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师生、家长广泛参与,通过各类学习与实践体验,切实增强“预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提升知危避险的能力。

(一)夯实防溺水工作责任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严格落实防溺水“十二项必须”的措施,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六不两会”,持续开展学生防溺水问题专项整治。

1.必须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15日前制定XX学校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每天放学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提醒教育。

由每天上最后一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包含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醒教育。

3.每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必须有包括预防学生溺水知识等在内的安全教育内容。

由德安处负责利用每周国旗下开展包含防溺水知识等安全教育,由各班主任负责在每周主题班会中开展包含防溺水知识等安全教育。

4.每周五必须对学生进行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专题安全教育。

由各年级长利用每周星期五的大课间集队时间进行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专题安全教育。

5.每周末(六、日)必须向学生家长至少发送一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示信息。

由德安处、各班主任负责每周末向学生家长至少发送一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示信息。

6.每周对可能存在私自下水游泳等行为的学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排查。

由各年级长组织班主任每周对可能存在私自下水游泳等行为的学生至少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的学生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跟踪教育管理,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监管。

7.每月必须组织学生签订一次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

由德安处负责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并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一组织各班学生签订承诺书。

8.每学期必须与学生家长签订一次包括预防溺水在内的安全责任书。

由德安处负责制定安全责任书,由各班主任安排负责组织家长签订。

9.必须建立学生互相提醒机制。

由各班主任负责选出本班安全副班长,并安排安全副班长利用放学时进行防溺水安全提醒;由各班主任负责将本班分成4-5个“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引导小组间相互交流防溺水知识,通过订立小组公约,形成相互提醒机制;对于同学私自违规下水玩耍和到危险水域冒险行为,小组成员要及时报告家长和老师,以便及时制止,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二)安全教育监督常态化,

全面开展“十个一”专题活动

1.进行一期专题报道。

由德安处组织各班于5月上旬出一期以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进行评比,德安处负责组织一次橱窗宣传活动,由团委广播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2.开展一次专题教育。

由德安处负责统筹组织进行一次以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天天讲安全,重点加强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教育,真正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1)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中旬,利用横幅、校园广播、宣传栏、LED电子屏幕、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防溺水宣传。

(2)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下旬组织各班观看XX省教育厅与XX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制作的XX省青少年防溺水警示片及其他防溺水宣传片。

(3)各年级长组织各班主任务必每周上一次含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

(4)各年级长于“五一”放假前开展一次防溺水为主题级会。

3.开展一次家校联系。

(1)德安处通过短信平台、班主任通过微信方式每周至少发送一条防溺水安全教育信息给学生监护人。

(2)德安处牵头,各班主任负责于4月下旬组织每一位监护人签订一份学生溺水安全监护承诺书,班主任负责收齐承诺书回执上交年级长,年级长收齐交到德安处2存档。

(3)由各年级长负责于“五一”放假前组织班主任对重点人群(主要是问题学生,外来务工、离异及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家庭子女等)进行一次上门家访或者电话家访,及时通报最近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等,同时建立家长联系台账,家访活动要有记录,家访记录表德安处提供。通过家校联系敦促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安全监管职责。

4.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由德安处于4月15日前组织开展一次学校及周边危险路段、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汇总上报所城南街道办事处和英德市教育局。

5.开展一场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

由德安处负责出试题,由各年级长负责组织各班于4月下旬开展一场防溺水知识竞赛。

6.布置1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

由各年级负责于5月10前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一次防溺水教育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并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于5月15日前将获奖名单及征文上交德安处,由德安处打印奖状交年级颁发。

7.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下旬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发放到全体师生及家长手中,进行必要的防溺水知识宣传,普及科学预防。

8.悬挂一幅谨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横幅

由德安处负责于4月中旬在校门口、宿舍楼位置各悬挂一幅谨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横幅进行警示。

9.建立一个“合力同行”安全监督互助小组。

由年级长组织各班主任于4月下旬通过微信群,将本班学生分成4-5个小组,并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合力规避一切安全危险隐患。

10.进行一次或反复多次游泳技能的学习

由德安处组织各班观看游泳教学视频,并通过短信平台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去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技能,掌握有效的自救办法。

(三)建立防溺水工作长效机制

1.成立XX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专班,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专班办公室设在XX学校德安处,由德安处XXX担任办公室主任,XXX副主任、德安处干事为办公室成员。

2.建立重点人群安全教育分包责任制。

各年级级长负责组织班主任加强学生群体排查,对学校问题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表格德安处提供),建立“1+N”模式(即1个教师分包N个学生)安全教育分包责任制。分包教师每周向所负责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两周不少于一次与监护人沟通和联系,在询问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重点提醒学生监护人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安全教育,确保对学生离开学校后的监管不出现漏洞。

3.建立完善防溺水教育惩戒制度。

德安处将学生防溺水教育惩戒列入学校日常管理,修订完善学生纪律处分条例。对于私自到非正规游泳场馆游泳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进一步做好后续教育、跟踪工作。

4.建立专题教育制度。

德安处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制度,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及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制度,通过“天天讲安全”的方式把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内容。

5.建立家长、学生为主,其他相关各类人员参加的互相监督机制。

6.建立信息报告和工作督查制度。

学校2024年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3

进入2024春季,天气转热,气温波动异常,一些学生可能瞒着老师和家长下水游泳,这是极其危险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疏忽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给家庭带来难以弥合的伤痛。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严防因游泳、嬉水、恶劣天气带来恶性事故的发生,根据寿县教体局《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提醒》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0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措施,开展游泳安全及防溺水教育活动,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02工作目标

以不发生溺水事故为目标,以学校周边水域和校内沟渠为重点,全面清查、做好台账,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03组织领导

为确保学校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的开展,成立XX学校“预防溺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04主要措施

学校开展以围绕“杜绝溺水事故”为主题的预防溺水教育活动,以学校校内沟渠和周边的水域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学校及时召开防溺水专项工作会,各班主任迅速召开专题班会,传达会议精神到家长群,切实提高对做好防溺水事故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研究和分析本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对因老师不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

(二)突出重点,开展以“杜绝溺水事故”为主的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各班要认真开展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消除各种隐患,以防溺水、防火、防电等一系列事故为主题,同时要结合其它安全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消除班内或活动区域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三)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各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1.盯紧每一位学生,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节课的点名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及去向。不得随意停课和提前放学。

2、盯紧关键时段。开展好“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活动。拓展“一分钟安全警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做到“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周末放学前五分钟、节假日放假前半小时”安全警示教育。教育学生远离危险水域,杜绝溺水事故,强化学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理念。

3.盯紧当前安全工作重心。切实落实游泳安全及防溺水教育工作,教师(班主任、课任教师)进家庭,明确学校每位教师包干的区域、对象和责任,形成一个完善的宣传教育网络。(1)教育学生牢记“六不”等防溺水安全知识。⑵家校联系工作是否落实,学校印制的《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信》,是否发到每一个学生家长并做到封封有回执,把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家里;⑶各班做好每一位学生的防溺水承诺签名书。

广泛开展教师进学生家庭活动,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沟通工作。重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的家访工作。教师家访应加强了解学生暑期生活安排,督促家长加强孩子的监护工作,切实承担起监护人应尽的责任。家访工作情况要登记造册,并进行综合汇总。

4.学校与窑口街道、陈圩村、粮台村等村(居)、社区委会联系,在学校校内沟渠及学校周边的危险水域设置“水深危险禁止游泳”、“严禁学生擅自下水游泳”等标语、警示牌。

5.开好“三会”。即学校召开一次教师会,班级召开一次学生会、一次家长会。与每一位家长取得联系,力求一个不漏,让其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做好外来务工子女、离异、单亲、留守等特殊家庭子女的家校联系工作,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及教育管理档案。通过告学生家长书、承诺卡、家访等,进一步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意识,严格教育学生不准擅自到河沟、水库、池塘、湖泊玩耍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要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人人知晓,每份家校联系材料都要有学生家长的亲自签名,家访工作都要记录在册,切实消除家校监管“盲区”。

6.盯紧节假日以及突发升温天气等关键节点。认真做好节假日、学校放学期间安全的教育与管理。要通过家访、告家长书等渠道,让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要认真落实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

7.要加强对学生的避险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8.要严格信息报送制度,遇有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05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1、早教育。努力提升学生防范溺水事故的安全意识。要切实提高认识,建立健全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溺水事故教育活动,强调水域的潜在危险性,提高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意识。要通过升旗仪式、班会、集体活动、宣传栏、专题教育等形式,开展游泳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游泳安全教育;把游泳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行动中去;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要珍惜生命,进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充分利用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生安全须知》、《中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等有关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做到“六不一会”,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水边玩耍嬉戏,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并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预防溺水事关生命安全的严重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早行动。扎实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要结合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与家长和社区(村委会)的联系,完善家校社区联动机制,着手制定专门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三边”(校边、路边、家边)危险点排查预警机制,重点排查“三边”水域安全隐患,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库、河流等危险水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加强重点水域的安全巡查与监管,精心构筑学生校外安全防护网。

3、早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防溺水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要充分利用告家长书、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在节假日、周末和放学后等学生溺水事故主要发生时段一定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切实增强学生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长的防溺水意识和责任意识。

4、围绕主题,开展“十个一”活动。要紧紧围绕“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布置1篇游泳安全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防溺水安全册页;开展一次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召开一次家长会并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印发一封致学生家长信;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

38 2931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