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学飞三年级专业(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一篇】

今天,我和爸爸到莲池公园抓知了。

没过一会儿,爸爸说:“你看,这里有一个。”我看了看,它全身金黄色的,翅膀还没变出来,我说:“爸爸,快把它拿下来。”然后,爸爸就一蹦就拿着了。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我和爸爸已经抓了十二只了,最后在回家的时候,爸爸又捉到了一个已经变出来的知了,我们回了家。

妈妈说:“你们光抓这已经变出来的,还不如抓没变出来的知了,那样可以炸着吃,这玩意可好吃了,小时候我光吃这玩意!”我反抗到:“我坚决不吃!”然后,我就把他放到我们家里的一棵很矮的书上,谁知,又两只已经变出来的蝉不领情,立刻飞了起来,幸亏我手足舞蹈把那两只蝉重新抓住了,谁知,它大“叫”:“知了,知了!”原来,我掐住了它的翅膀。我不管这么多了,立刻把它放在了树上,我看见满树都是知了在爬,就给这棵树起了个名字,叫“知了树”。过了一会儿,我就睡觉了。

等到了明天,我看见全部的蝉都变成了黑色的了,都能飞了,他们光叫:“知了,知了。”声音非常好听。

我喜欢蝉,我更喜欢金色的蝉和蝉的叫声。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二篇】

夏天最热的时候,当然是知了猴最多的时候。今天难得大家都有空,我们一起去捉知了吧。

我们到了目的地,那里长了许多茂盛的大树。天已经黑透了,我感到有些害怕,就连忙打开了强光手电筒,周围立刻亮了起来。我们开始捉知了猴,我从上到下认真的观察着每一棵树的树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只,兴奋的大叫起来,妈妈把知了猴放进瓶子里,我们就继续找了起来。不一会,竟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在一棵树干上就看到3只正在爬的知了猴,真是太开心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一会儿,就捉了好多知了猴。

天色晚了,我们要回家了,我看着满满一瓶的知了猴,开心地笑了。

我五岁时的那年夏天,哥哥从树林里捉来了一些“怪物”---知了。

这些“怪物”长得又丑又凶,胸前长着一对锋利的“钳子”,圆圆的眼睛怒视着我,不停地爬来爬去,还挥舞着自己的“钳子”,显得很是凶猛。

后来,妈妈把这些知了炒了一下。我尝了尝,香香的,麻麻的,很是好吃。便决定晚上去多捉一些回来。

这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一个树林,树上的知了“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不停地寻找知了的踪影。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知了正在树上散步,我便急忙叫起来:“知了知了----”迫不及待的跑过去,知了也拼命地往上爬,跑过去之后,知了便爬到了高处,我生气地离开了。我又在不远处看到了几只“知了”,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自言自语:“原来这就是知了的窝呀!”这几只知了比常见的要小一点呢?总结了上次的经验,便轻轻地走过去,快速的用手去抓,谁知这知‘知了“用屁股上的针,蛰了我一下,我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这时也走过来了。原来,我捉来的并不是知了,而是一只黑色的马蜂。妈妈跟我讲了马蜂与知了的区别,并嘱咐我:“天黑,要看清楚了再捉。”

这件事令我至今难忘,现在想起来还会笑个不停。

一天,我和弟弟,张兆星一起去捉知了。我们准备了手电筒(夜晚观察或找到知了)、木剑(当知了太高时用来把知了打下来,令用来防身)、装满水的小桶(捉住知了后放进水里,把知了泡晕,防止它逃跑)。

我们到了目的地,那时已是黄昏。我们分工:弟弟看着知了(以防万一)我和张兆星(小名:胖娃)去捉(我们可是高手)。我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木剑,我在第一棵树上找了找,发现了一只,大喊:“我找到了,胖娃,来啊!他迅速到了,捉住知了往水里放。接着,我们检查了后面的几棵,发现了5只。嘿嘿!收获可真不小啊!我们到旁边的空地上,空地也有几棵树,我们发现了许多知了洞和知了壳,在树上我发现了2只会飞的知了。回来时,在那里我又看见一只知了正要上树,被我们捉住了。

哈哈,今天我真愉快!

一个晚上,月朗星稀,风吹在身上,非常惬意。我和姐姐手拉手到村口玩耍。

忽然,看到小树林里灯光闪闪,并且伴随着阵阵笑声。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很多人在树林里捉知了。我一看,一位大哥哥的塑料袋里已经有十几只了。我和姐姐就也随着人们找了起来。我一下子看到一棵树根下,一个知了正要往树上爬,一下子被我捉住了,我把它放在手心里用手电筒照着仔细的观察起来:知了全身呈土褐色,前面的两条腿像是两把刀,不停的挥动着,要是让它抓一下,还怪疼的呢。姐姐说,知了的幼虫在地里生长好多年才长大,从土里钻出后,到树上把它的外壳脱掉,就能飞行。

我想:老师多次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我还是把这只知了放生吧。想到这里,我把知了轻轻放到树上,让它回到大自然中去吧!

晚上,我和妈妈去月牙湖去散步,看见有人手中拿着手电筒和塑料袋在树丛里四处张望,一发现有东西就一手捉住放进袋子里。我很好奇,跑过去问了一下,阿姨很神秘地回答:“捉知了蛹。”

第二天晚上,我们也拿着手电筒和一个塑料杯照着他们的样子在柳树下的矮树丛里四处照,不放过任何一处。

突然,看到树丛里有动静,我立刻放慢脚步,用手电筒在周围照。只见一只小知了蛹在用它锋利的前爪钩住树枝缓缓向前爬动。我趁它不备,用手轻轻捻住它的背部,迅速地扔进杯子里。“哈哈哈,想不到这么快就抓到一只,真是天助我也!”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了抓第一只的经验,很快第二只也成了我们的阶下囚。我们继续向前走,惊奇的发现有一只知了蛹在脱壳。妈妈叫我不要惊动它,轻轻地把它放在手心,让我慢慢观察它是怎么脱壳的。

虽然今天只收获了四只知了蛹,但我觉得我的收获很大,让我知道了知了小时候的样子,还让我知道了知了蛹是怎样脱壳的,最后怎样成为知了的,真是有好玩又长见识。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三篇】

早晨,我听到许多知了的叫声,我心想:知了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去捉知了的想法。

我们用一个捕鱼的`小网来捉知了,由于柄太短了,所以我们拿衣棍绑住柄的最下方。可是知了放在哪儿呢?我又拿了一个带把手的小塑料瓶,上面扎几个洞,做知了的小屋。妈妈拿着一个塑料袋子,就出发了。

我们来到小区前面的第一棵树,围着树转来转去,结果一只也没找到,我们又找了几棵,可惜太高了,爸爸抱着我,也捉不到,我们专心致志地观察着每一棵树,时不时路人也会帮我们看呢!

我们又在爱榕园前面一条路绕了一圈去寻找知了,可是知了都跑到榕树的最高处了,怎么也抓不到。妈妈在半路捡了许多铁丝,拿出塑料袋子,用铁丝绑在鱼网上面,这样网深一点,就比较好抓,我们跑到四海公园里面去,只听到好大一阵知了的叫声,但没有捉到一只知了。

最后爸爸发现一只低一点的知了,就用网扑过去,结果刚刚网住它就长鸣一声,一不留神就飞走了。唉,一点收获也没有,正当我和妈妈垂头丧气准备回家的时候,没想到爸爸居然捉到了一只知了。它的背上是黑色的,肚皮有点黄,爪子有点绿,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一双透明的小翅膀,可爱极了。我高兴得欢呼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回到家个个满头大汗,从早上捉到下午才捉到一只知了,真是不容易呀。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四篇】

晚饭过后,妈妈提议去捉知了龟,我和妹妹双手赞成,于是妈妈叫声姥姥和琪琪妹妹,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出门了。

“知了知了”,妈妈开着车,刚到有树的地方,就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妈妈停好车,大家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拿着手电筒就找起来。

刚下过雨,地面上湿湿的,用鼻子一闻,还有一股浓浓的土壤的清香,虽然地面又湿又滑,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捉知了龟儿的迫切心情。我们低着头,猫着腰,一棵树一棵树的找。

不一会儿,妈妈对我们大喊:“快看,这里有一只!”我和妹妹一起跑过去,围着它,左看看,右瞧瞧。知了龟儿长的小小的,十分可爱,它的壳通体透明,六只脚用力的“抓”着树干,样子十分滑稽。胆小的我把瓶子扣住,轻轻一挑,知了龟儿便乖乖的进了我的瓶子。

知了龟儿不仅长的可爱,还有一种可爱的行为。它总是爱装“死”,总是趁人不注意,偷偷的爬,等到发现它了,它就会停止不前。

慢慢的大家找到了更多只知了龟儿,最后一数,有23只呢,真是战绩辉煌!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五篇】

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夏,小小音乐家知了从地下专出来为人们演奏令人讨厌的歌曲。

就在我们家的小区,每到中午时分,烦人的知了就开始演奏的歌曲。大家知道他在做什么吗?比较乐观的人会觉得她在唱歌,一歇知识丰富的人知道他这样做事“找对象”。当然为什么要找对象呢!因为他们为了生孩子,家族传承下去。有的人知道咱的寿命很长,有的人觉得蝉的寿命很短。其实长的寿命是很长的。雄蝉和雌蝉生孩子后就会死去,他们的卵变成幼虫,有虫爬到地底下挖个洞。在地底下呆上三到十七年。然后再出来。有些人会问,长在地理下难道不吃东西吗?长在挖路的时候努力寻找树的根。在地底下他靠吃树的汁液生活。从这一点他是,可以看出它是害虫。

一些小小美食家会知道蝉可以炸着吃。知了吃树的汁液生活,身体中有大量的蛋白质。炸着吃非常好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尝。

最近办查了查对知了,对知了了解知识收获的还挺大的。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六篇】

夏天到了,你们最多的感受肯定就是——热!热的时候你们一定都喜欢吃棒冰、开空调吧?可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在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捉知了,它可是我的拿手绝活。

知了是一种很特别的昆虫,雄的知了会叫,雌的知了却不会叫。更神奇的是,它长着一根针管般又细又硬的嘴,让知了可以用它穿破又硬又厚的树皮,吸取树干里面的汁液。

如果运气好,你还会在捉知了的时候,偶尔会看到几个金色的小东西“爬”在树干上。不用怕,那只是几个知了生长过程中褪去的壳,正是“金蝉脱壳”中的“壳”。你可以把它拿下来观察一下,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金黄色半透明的壳上面有一层又短又细的绒毛,整个虫体的头、腿、躯干都很完整,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这个壳脆脆的,一捏就碎,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听爷爷说,知了的这个壳还可以做中药呢!

捉知了的网是一件很特殊的工具,一般我们是用丝巾和铁丝做的,用铁丝拗成一个圈,把丝巾围成一个长长的兜,这样知了一旦掉进去,就很难出来了。然后在铁丝和丝巾做成的网兜下面,还要配上一根长长的竹竿,因为知了一般都停在很高很高的树干上,它也知道下面很危险嘞!

每次我都是和爷爷一起去公园捉知了,往往我们都是空手而去,直到抓到装不下了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公园回家。爷爷是个捉知了的高手,他的动作很敏捷,一般知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落入了爷爷的网兜里了,所以每次爷爷都能捉很多。爷爷还把捉知了的诀窍告诉了我,知了的眼睛看不见后面,所以要从后面偷袭,他示范给我看:爷爷慢慢地从知了身后伸出网兜,然后等到距离差不多的时候,猛地一下罩住知了,知了本能地会飞起来,然后它就落入了“圈套”——掉进了我们的网兜里了。我看到这招还真管用,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因为我也学会了爷爷的“高招”!从此以后,我也成了一个捉知了的小能手啦!

所以同学们,天气热也不要天天躲在家里,出来玩一玩也是很有意思的呢!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七篇】

这是晴空万里的一天,我在衢州乡下捉知了。这里树林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甜润,天空湛蓝深远,上面还漂浮着几朵棉花般的白云呢!如果你也在乡下你一定能看到昆虫们在开“演唱会”。知了成了主唱歌手,听,那响亮的歌声多么悦耳。.。.。.

知了唱得如此投入,我真想捉几只知了来玩玩。于是,我便找来竹竿和粘力球,把粘力球插入竹竿,这样,武器就制作完成了。我把武器往知了背上一粘,知了便无处可逃。

我仔细观察它,发现它是一只黑甲歌手,头上的“四官”极小,眼睛却好)(比两颗豆子,这差别是多么的大啊!它有两对翅膀,一对大一对小,呈半透明状。乌黑光亮的身体上长着六条腿,非常可爱!一个下午,我抓了近三十只知了,累得汗流浃背。

可是到了晚上,它们都成了餐桌上的一盘菜,虽然有点不舍,但味道还是蛮不错的。唉,心里蛮纠结的。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八篇】

最近的上海暴雨连连,然而雨水并不能带走这夏日的酷热。

傍晚时分,和妈妈带着小侄女下楼去小区里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绿意。“知了——知了——”茂盛的绿化树林里,一阵接一阵的夏天使者的声音传来,将我的思绪牵扯进了遥远的记忆里。

孩提时,调皮的一群小伙伴总是相约在那酷暑炎炎的午后,一同拿着竹竿绑着的网子,穿梭在乡间的树林里。三五成群的在树林里,循着知了的声音定位其所在的位置。知了往往听见声音后都会安静下来,我们只能仰起头在那一棵棵高高的树木上苦寻。倘若遇到自己的手可以触及的地方,我们就会将手掌弯曲,形成拱形,扑向知了的位置。一旦知了高高在上,我们就会动用工具,即竹竿绑着的网子,网口对着高出的知了,快而准的靠上去,用这样的方法,在我的童年捉到过太多的知了。有的人为了捉了知了油炸着吃,而我并没有打算吃它们的念头,只是有那么想参与的热情,每每成功的抓到一只,都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之情。想想当初的童真,当初冒着烈烈骄阳穿梭在小树林的激情,才发现原来的我们是那么幸福,那么自由自在过。

看着一岁多的小侄女,我在想,现在的这一群新生代,是否还会有那样的童趣呢?

48 2245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