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学飞三年级【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一篇】

在三年级上学期我学过《知了学飞》这篇文章,现在仍记忆犹新,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读后感吧!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只知了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艰苦,所以学的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说:“知了,知了”。当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知了只试飞了几次,又叫道:“知了,知了”。很快,便到了秋天,当大雁要飞往南方的时候,知了也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拍打着翅膀,可是还是飞不高,这时候的知了,头丧气地望着大雁飞去的方向,十分后悔地说:“迟了,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本领,一定要认真,虚心,不怕吃苦,学习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要用自己本领的时候,后悔也就再也来不及了。

对这种体会,我可是深有感触。有一次,我跟着奶奶学包饺子,奶奶详细地给我讲解并做示范。我一看,噢,很简单嘛,就直接动手包了起来。可是由于没掌握要领,我所包的饺子不是肉馅放的太多,饺边捏不拢,就是馅太少,干瘪瘪的很难看,成了家人的笑料。后来,饺子煮熟后,我特意挑了自己包的饺子吃,并在第二次认真学会了包饺子。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学,不能象知了那样怕艰苦,更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将一事无成,等到用自己的本领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二篇】

今天,天气很热。我和爸爸,叔叔,弟弟,去粘知了。我们去了河边,河边有很多树,上面有很多知了。知了的叫声很吵,吵的我耳朵都快聋了。啊,忘了告诉你。爸爸事先准备了好多面筋,然后我们在钓鱼竿的头上抹了很多面筋。因为面筋被风一吹特别粘我们就是用它来粘的。正在这时候,叔叔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个知了。我爸爸就轻轻的走过去慢慢的举起鱼竿,轻轻一戳面筋粘住了知了的翅膀,我们的第一个猎物捕捉成功了。我们顺着河边继续往前走,很快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知了。这回是我粘的,我很紧张我的手一直在发抖,爸爸在旁边指挥着我,我按照爸爸的要求慢慢的走到树下举起鱼竿小心翼翼的一戳一下子粘到了那只知了。我们高兴的喊着:“粘到了粘到了”。叔叔很快的跑过去把知了从竿上摘下来。后来我又碰到一只但没有粘到,我有些泄气,这时爸爸告诉:粘知了手上一定要稳,要沉住气。我又试着粘了几只果然又粘到了不少。

天更热了弟弟想回家了,我们就收拾了一下一起回家了。回到家一数,我们一共粘了26只。我可高兴了。回到家奶奶把26只知了炸了,爸爸说这叫“香酥知了”。吃起来真香。我很想再去粘一次。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三篇】

早晨,我听到许多知了的叫声,我心想:知了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去捉知了的想法。

我们用一个捕鱼的`小网来捉知了,由于柄太短了,所以我们拿衣棍绑住柄的最下方。可是知了放在哪儿呢?我又拿了一个带把手的小塑料瓶,上面扎几个洞,做知了的小屋。妈妈拿着一个塑料袋子,就出发了。

我们来到小区前面的第一棵树,围着树转来转去,结果一只也没找到,我们又找了几棵,可惜太高了,爸爸抱着我,也捉不到,我们专心致志地观察着每一棵树,时不时路人也会帮我们看呢!

我们又在爱榕园前面一条路绕了一圈去寻找知了,可是知了都跑到榕树的最高处了,怎么也抓不到。妈妈在半路捡了许多铁丝,拿出塑料袋子,用铁丝绑在鱼网上面,这样网深一点,就比较好抓,我们跑到四海公园里面去,只听到好大一阵知了的叫声,但没有捉到一只知了。

最后爸爸发现一只低一点的知了,就用网扑过去,结果刚刚网住它就长鸣一声,一不留神就飞走了。唉,一点收获也没有,正当我和妈妈垂头丧气准备回家的时候,没想到爸爸居然捉到了一只知了。它的背上是黑色的,肚皮有点黄,爪子有点绿,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一双透明的小翅膀,可爱极了。我高兴得欢呼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回到家个个满头大汗,从早上捉到下午才捉到一只知了,真是不容易呀。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四篇】

生: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师:是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龟兔赛跑》是个寓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寓意。

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收到教育……。

师:(板书)故事、道理。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生:齐读课题。

师:谁对知了有所理解呀?

生:知了即蝉,鸣叫声音像“知了”……。

师:出示课件——知了的介绍。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知了为什么要学飞?怎样学飞的?结果怎样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并标出自然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刚才学习情况。同学们都非常认真,老师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字词,看谁读的准。(课件出示字词)。

指名读(对自学的反馈)。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现在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思考:这则寓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知了原本不会飞,后来和大雁学飞,本来刻苦一点就可以像大雁一样翱翔蓝天,却因怕苦和不耐烦而半途而废的故事。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这则寓意,现在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

四、再读课文,分析理解。

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知了为什么要学飞?

生:知了十分羡慕大雁……。

生:谈体会。

师:小结。

师:大雁答应教知了学飞,但知了是如何学飞的呢?结果又如何呢?现在读第2—4自然段,小组进行交流合作,然后来汇报你们交流的结果。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师适时提问:

小组一汇报:知了是如何学飞的?指出关键词同时师板书——怕艰苦、东张西望、爬来爬去、不认真、不耐烦、自满、嚷……并引导学生理解自满等一些词语,同时谈出自己的体会。

小组二汇报:知了学飞的结果如何呢?生谈体会。

师:小结。知了仍想展翅高飞,愿望依然美好,无奈它不肯辛勤地训练,没有付出当然就不会有收获,它的懒惰、怕吃苦、浮躁、自满等一系列不良的个性品质决定了它的美好愿望最终是一个幻影,它只能成为一个好高骛远之徒。

师:看着大雁搏击长空的英姿,知了又有何表现呢?(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来呢?(懊悔)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谈感受。

师:知了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师提醒有感情朗读的技巧)(出示课件)。

1、知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的神态何动作要重读。

2、文中两次互相的“知了!知了!”在读时可适当夸张,以突出知了的自满何不耐烦。最后的“迟了!迟了!”可拖长声音,以表现知了的无限懊悔。

生:练习朗读。

师:指名读,师读。

六、复述故事、现场表演、明白道理。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那么谁能来复述这则寓意故事呢?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故事情节,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给同学们一点时间)。

生: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师巡视,指名台上复述、表演。

师:(板书)讲故事。

师:小组交流: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板书)说道理。

生:谈感受。

师:小结:徒有美好的愿望和远大的志向,而没有脚踏实地克服困难辛勤耕耘的精神,将永远一事无成。

七、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师:学习这个故事,你对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你想对知了说些什么?(生谈看法,发挥想象)。

生:结合自己实际谈。

1、我能讲出(复述)这个故事吗?

2、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我能说出来吗?

3、我能举出一个相关的例子吗?

生:展开联想。

八、播放歌曲,升华主题。

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也只能是一事无成。同学们,自满是失败的祸根,谦虚才是成功的法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就开始努力吧!(播放歌曲《飞的更高》)相信你们会飞的更高。

板书:

讲故事羡慕。

说道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自满不耐烦。

举例子懊悔。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五篇】

每当夏天的时候,知了每天都会不辞疲惫,用嘹亮的嗓音在那里唱歌,有的时候,它会趴伏在纱窗上,那叫声,有的时候简直是太刺耳了吧。

我对它产生了一些好奇,它为什么只在夏季出现?为什么叫声都是一个声调一个频率?我也问过我妈妈,她告诉我的只是一点点。妈妈说:“知了只在夏天出现是因为它会在这个季节里蜕变,夏季也是它们繁衍的季节。”我带着好奇心决定在网络上查一下,输入:为什么知了会不停的叫?但是并没有太多详细的解释,可是我发现了一些其它重要的信息:雄知了会叫,雌知了是不会叫的,还有它的翅膀只有0。12毫米厚,看起来有点镭射炫彩的感觉,这让我也想像到了鱼的鳞片。

趁它趴伏在纱窗上的时候,我拍下了它的照片,原来它还是6肢昆虫,它属于害虫,它会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就藏在土里吸取树根液汁,对大树来说是绝对有害的,但是,它褪下的壳也就是“蝉蜕”却又是可以做药材的。蝉对于人类来说真是有利有弊啊。

今天我还了解到,可怜的知了,它的生命是很短暂的,在夏季初出现,一只知了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的生存时间,它们是一批一批更换出现的。我觉得夏天伴着知了的叫声,才是真正入夏的感觉,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它就会一点点不见踪影,那个时候我也只能和它说:“明年再见了。”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六篇】

老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去野外找食吃,一只小黑鸡很贪玩,它悄悄地离开大家,自个儿去玩了。小黑鸡玩累了,也饿极了,它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一条小青虫在小草上爬来爬去,就张开嘴巴,一口把小青虫吃掉了。

小黑鸡突然听见了一阵阵的熊叫声,吓得直哆嗦,心想:这只熊会不会把我吃掉啊?这时,一只熊蹿了出来,小黑鸡被吓得尖叫:“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的肉不好吃!”熊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不吃你,你的家人呢?”小黑鸡把离开家人的事告诉了熊,熊说:“刚才我看见一群小鸡和一只鸡妈妈问我看没看见一只黑色的小鸡。”小黑鸡流下了眼泪,对熊说:“熊叔叔,你能带我找她们去吗?”熊说:“可以呀!”小黑鸡感动了,连声说:“谢谢,谢谢!”

说完,熊和小黑鸡一起走向老母鸡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最终,赶上了老母鸡她们。老母鸡感激地对熊说:“谢谢你熊先生,要不是你,我就找不到小黑鸡了。”,熊害羞地说:“没什么,我先走了。”熊说完飞快地跑回家了。

从此以后,小黑鸡再也不离开自己的家人了。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七篇】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窗外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那动听的叫声吸引着我,于是,爸爸带我去捉知了。

大家可能会问:你捉知了干什么呀?玩儿吗?不是,我捉知了是为了吃它那香喷喷的肉,于是,爸爸立即做了一个精致的小网兜,插在长长的竹竿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捉到知了了。

我一路上非常高兴,爸爸把我带到一个知了非常多的地方,只见,一颗小矮树上面都有十几只,爸爸和我分头行动,爸爸捉大树上的我捉小树上的,我呀!拿着我的小网,再矮树上发现了好多只知了,我都将他们一网打尽。而爸爸呢,他悄悄的走到了一棵大树下,用网轻轻地扒开树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打了下去,一下子捉到了好几只。

不一会,接近中午了。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把热量尽情地洒向大地,我们又热又饿,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回到了家,我和爸爸看着自己胜利品笑了,我数了数,大约有一百多只,今天,我们有大餐可吃了!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八篇】

小鹰和小鸡刚出蛋壳时,它们都站不稳,小鸡的羽毛嫩黄嫩黄的,小鹰的羽毛嫩灰嫩灰的。它们几乎没什么两样,都是嫩嫩的身架,软软的翅膀。小鹰一出生是吃妈妈捕来的动物,但是等小鹰长大后妈妈就对它说:“孩子,和我出去学飞翔和狩猎吧!”小鹰点了点头和妈妈离开窝,小鹰刚在空中扑腾几下就掉了下来,于是,小鹰撒起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太危险了。”妈妈说:“孩子,不吃苦怎么能学会呢?每个人本领都是刻苦努力、百折不挠练就的呀!”小鹰经过不断的努力它终于学会了飞翔。妈妈告诉它:“你光会飞翔可不行,你还要和我去把爪子磨锋利,才能学捕食。”说完,它们就到岩石上去磨爪子了。两年过去了,小鹰学会了一身好本领。

小鸡出生后也和小鹰一样吃妈妈带来的食物,小鸡长大后整天晒太阳,只顾吃东西。一次,妈妈对小鸡说:“你长大了,去学飞翔吧!”“不去,不去”小鸡说。鸡妈妈听了这坚决的回答,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开了。以后小鸡只有躲在鸡妈妈的翅膀下,才能不被动物当成美餐。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九篇】

天一黑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妈妈在树丛中找柳树、桃树和桂花树,因为这些树上的知了比较多。很快,我们找到了一棵柳树。妈妈拿着手电筒,一直从树根找找到树梢,寻找知了的踪迹。我眼睛亮,借助微弱的灯光看见了一只知了,于是大叫起来。爸爸伸手,勇敢地捉住了它。我心里一阵激动。可等爸爸拿下来后,我才发现原来只是一个知了壳而已。我好失望啊!妈妈安慰我说:“前面肯定还会有的。”

可是从那以后,大概是因为手电筒的亮度不够吧,我们就再也没有找到知了了!下次一定要带个强光手电筒了,我想。哎!看来捉知了也真是个技术活啊!

知了学飞三年级【第十篇】

晚饭过后,妈妈提议去捉知了龟,我和妹妹双手赞成,于是妈妈叫声姥姥和琪琪妹妹,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出门了。

“知了知了”,妈妈开着车,刚到有树的地方,就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妈妈停好车,大家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拿着手电筒就找起来。

刚下过雨,地面上湿湿的,用鼻子一闻,还有一股浓浓的土壤的清香,虽然地面又湿又滑,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捉知了龟儿的迫切心情。我们低着头,猫着腰,一棵树一棵树的找。

不一会儿,妈妈对我们大喊:“快看,这里有一只!”我和妹妹一起跑过去,围着它,左看看,右瞧瞧。知了龟儿长的小小的,十分可爱,它的壳通体透明,六只脚用力的“抓”着树干,样子十分滑稽。胆小的我把瓶子扣住,轻轻一挑,知了龟儿便乖乖的进了我的瓶子。

知了龟儿不仅长的可爱,还有一种可爱的行为。它总是爱装“死”,总是趁人不注意,偷偷的爬,等到发现它了,它就会停止不前。

慢慢的大家找到了更多只知了龟儿,最后一数,有23只呢,真是战绩辉煌!

48 2245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