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以五联一化打造民族团结新格局

天天 分享 时间:

经验交流:以“五联一化”打造民族团结新格局

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民族团结“五个”家园建设,以“五联一化”模式构建起区域化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格局,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一、“阵地联用”拓功能,“以学为基”打造精神家园

“微党校”平台聚共识,社区党委利用社区“微党校”平台开展“三会一课”、文明实践活动,每年宣讲民族团结政策10余场,加深各族党员群众对“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的理解。“数字阅读墙”促共融,在社区公告栏打造“石榴红数字阅读墙”,居民扫描二维码阅读民族特色读物,以线上“听”“读”等数字化方式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促进民族文化共融。“石榴籽书角”润人心,依托社区书屋打造“石榴籽书角”,定期举办同心圆情景剧、读书沙龙等活动20余场,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浸润人心,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宣讲长效机制。

二、“资源联动”促民生,“以业为重”建设幸福家园

整合青创平台促发展,社区党委依托柳北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资源,打造社区“青创平台”,为800余名各族居民开展烹调培训、月嫂培训、手工拼布培训等15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联动物业商户资源促就业,协调就业平台、物业和商户联合开展就业培训,推动170名各族人员、退役军人等实现就业,奠定共同富裕坚实基础。整合商圈资源暖人心,针对性推荐各族失业居民到辖区商圈138家店面,从事家政服务、超市、社工站等服务工作,以“家门口”再就业温暖民心。

三、“服务联享”育和谐,“以乐为媒”建设和谐家园

关爱“一老”,社区党委依托小区“暖心驿站”,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给211名空巢老人和少数民族老人、46名随迁老人提供义诊、家政等“家门口”关爱服务,营造守望相助的温馨氛围。呵护“一小”,以党团“红”、环保“绿”、安全“黄”、法制“蓝”、才艺“紫”的“五彩课堂”打造青少年学习驿站,每年开课10期培训300余人,推动各族青少年好学乐学。帮扶“一残”,将90名社区各族残疾人纳为“党员叨叨团”志愿服务关爱对象,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残疾人家中开展卫生清扫、送医就诊等“量体裁衣”式服务,增进民族和谐。

四、“环境联育”展新颜,“以居为要”建设宜居家园

推进小区“旧改”,社区党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调推动两面针公司宿舍等老旧小区的美化改造,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得到各族居民一致好评。弘扬人文“新风”,组织开展评选“社区好人”活动,举办“社区好人故事会”,以“身边人身边事”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增强各族居民凝聚力。提升健康“品质”,利用小区文化广场、健身房等资源,定期组织开展抛绣球、健步走、竹竿舞等民族特色文体比赛,以健康生活新理念促进交流共融。

五、“治理联抓”强实效,“以安为先”建设平安家园

建强“石榴籽”调解队伍,社区党委积极引进“三官一律一代表”壮大调解队伍,推行“311+N”工作法解决邻里纠纷120余起,夯实社区和谐安宁的共治基础。建强“石榴籽”党员队伍,将“四联双报到”党员、街道挂点党员、社区网格员等分成9个工作组,以“分片包管”下沉小区化解基层矛盾,深度推进各族居民共治共管。建强“石榴籽”志愿队伍,组建“党员叨叨团”“萤火虫巡逻队”等5支志愿者队伍,推动120名志愿者常态化深入社区采民情、解民忧,激发各族居民参与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党员叨叨团”荣获自治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68 2925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