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聚力三型党支部建设推动农村党建提质升级

天天 分享 时间: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聚力“三型”党支部建设推动农村党建提质升级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向将x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交流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x镇凤停村党支部围绕“一年打基础,一年争优先”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以打造“模范型”“服务型”“实干型”党支部为抓手,不断推动党建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有效推动支部“星级”称号从无到“四星”,再到“五星”的提质升级。

一、抓制度,夯基础,打造“模范型”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支部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拓展实践锤炼,持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党内制度落实。严格按照“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要求开展组织生活,让支部操之有标准、行之有规范。2023年以来,召开党员大会9次,支部书记上党课5次,组织集中学习1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7次。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实行“四类人员”分类教育管理,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利用党员微信群、凤停村美篇号转载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党员观看远程教育、参加集中培训等,分批分次对“四类人员”进行普遍轮训。2023年以来,举办主题培训班5期,教育培训200余人次。三是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反复“过筛”,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将实践锻炼作为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结合“我为自贸港建新功”“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

二、重服务,优治理,打造“服务型”党支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将阵地建设与推动支部工作向下延伸相结合,让组织阵地成为为民服务、基层善治的服务区。一是推动阵地建设标准化。多方争取资金9万余元用于党群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设置党建活动室、矛盾调解室、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完成宣传栏、标识牌、制度墙等升级改造20余处。二是推行“凉亭议事”模式。利用一座凉亭、一张长桌、几张长凳,将议事场所从室内会议室转到了室外议事亭,召集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围绕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主题,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截至目前,依托“凉亭议事”模式,转化议事协商成果9项。三是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以积分制贯穿乡村治理全环节,把红白喜事简办、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考核,对村民的日常行为和参与村级事务进行量化评比,并通过张贴红黑榜、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激发村民积极性。截止目前,已举办兑换活动5场次。

三、破难题,促发展,打造“实干型”党支部。紧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目标,以农旅融合为方向,利用环岛旅游公路途经的230亩闲置土地资源发展集体产业,力求破解集体产业空白的难题。一是发展“香椰产业”。将产业谋划建设与环岛旅游公路景观提升工作深度融合,组织村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到文昌、琼海等市县学习借鉴产业发展经验。在充分调研闲置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壤构成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后,因地制宜打造香水椰子种植基地,种植香椰4000余株,并带动脱贫户、监测户等务工400余人次,多渠道增加村民务工收入。二是发展“林下经济”。创新发展“林+粮”产业模式,解决椰子产生效益周期长的问题,把红薯作为椰子的补充产业,采用套种方式在香椰基地种植约150亩的高系红薯。今年3月。红薯上市,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1万元。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林+药”的发展模式,计划套种长春花等草本植物,持续提升香椰基地的整体效益。

67 2932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