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本文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园子。

一、导入新课

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1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

(课件出示:萧红及《呼兰河传》的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出示8个生字)

(2)范写"帽"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

3、这是个怎么样的园子?

4、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

5、这个小女孩太淘气了,课文中有五处地方都写出了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里,就读哪里。

(1)学生练读。

(2)指名逐段读。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写本课生字。

四、作业布置

摘抄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段落。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篇】

师:请问你们是五年级几班?

生:八班的。

师:现在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好,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问个好 还搞这么复杂?说“老师好”就可以了。说话越简洁越好,哪怕就一个字,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边写课题,便讲解这个“我”和“和”的注意笔画,“和”的“口”要上宽下窄。(舞台上的黑板颤巍巍的,于老师说:“这个黑板对我是严峻的挑战”,72岁高龄的他,依然蹲着马步写板书。)

2.齐读课题,谈预习

师:你们预习过了,生词肯定不用检查了。你们老师一定会要求你们把课文读好,把生字读准确,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四遍

师:真自觉,一定要预习,至少可以自学生字,自学课文。

二、朗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引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朗读课文。看看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看谁看得清、看得全、记得住。

(生自由读书。读书过程中,师表扬两名同学边读书边做记号。)

2. 反馈,说说在祖父园子里看到了什么

师: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呀?

生:我在园子里看到了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重复的不说。

生:还有小白菜、黄瓜……

师:他又有新发现。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还有韭菜、谷子……

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还有什么?

生:除了植物,还有花、鸟。

生:还有倭瓜

师:什么是倭瓜?

生:就是瓜,弯弯曲曲的瓜。

生:就是南瓜。

师:对,倭瓜就是南瓜,记住了吗?你还记住了什么?

生:倭瓜还开谎花

师:什么叫谎花?

生:南瓜上的花

师:南瓜的花很多都是谎花吗?

生:只开花不结果的花。

师:是的,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叫谎花。花有雄花、雌花,雄花不结果,人们便叫它谎花。

师:我把你们说的概括一下,无非是两种:植物、动物,还有别的吗?

生:还有祖父、萧红。

师:有人还有事?什么事?

生:吃黄瓜,追蜻蜓

生:玩累了,找个阴凉的地方睡大觉

生:还写了祖父和萧红铲地、浇水、种菜。

师:说得不错,我们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很多植物、动物,还看到了人——祖父和作者,还看到了他们二人做得很多事。同学们再一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很多物和人

(板书“物”“人”“事”)

三、默读——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1.默读,写感受

师:同学们,让我们读了作者笔下的物和事,你又读出了什么?用心去默读课文。

一生举手,师走过去让学生把手放下,告诉她:“这可不是一眼就看到的,必须用心读书。”

师:把你用心读书之后的感受写到第106页下面,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如果没有读懂,就再读几遍。

(师巡视)

2.交流感受

师:于老师读完之后,读出了两个字,不知你们读出了什么?

(指生回答并让学生上台板书:幸福,快乐,天真,活泼,童真,随心所欲,调皮,有趣,好玩,瞎闹 ……)

师:你们很会读书,当我们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又读出这么多感受!

师:这么多的词,你认为哪个词最重要?

生:有趣。

师:还有哪个词最重要?

生:童真。

师:对!我们从萧红写的物和事中,读出了童真、童趣四个字!这四个字书上没有,是我们读出来的!于老师读来读去,也读出了这四个字:童真、童趣!

四、指导朗读——读出童真童趣。

师:你认为哪一段写得天真、有趣,你就去读哪一段,看谁能读出童真童趣。

(生自由练读,刚开始就有一生举手。)

师:准备好了?手放下,再练习,朗读出感情来可不那么容易。

(指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效果不好,生流利但没有情感。)

师:锄草这件事真有趣,他没读好,可惜没读完,谁再来读读锄草这件事。

师:一生读,但说实话你读得也没趣。咱们班谁读得最好?还有谁画了这段?(学生大部分起立)你们从中推荐一位。(大家一直推荐一名女生)

(女生读书,比较动情。)

师:果然很不错,可惜你的表情我不满意,大家听老师读,看我的表情。虽然于老师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但是表情丰富。(笑声)

(于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很有感染力,博得一片掌声。)

师:同学们一起练读,看谁练得好,看谁练得投入。

(生练读, 再指刚才读过的女生读。)

再指刚才读过的女生读。

师:友情提示,看见于老师的表情了吗?你也要笑,要有表情。

(女生笑眯眯地读,比刚才有很大的进步。)

师:还有哪些写得有意思的事情?

(生读,“浇水”部分。该生音色很好,但语速较快。一位同学又读,很有味道,于老师让他再读。该生扬着手洒水的样子,欢呼着“下雨了,下雨了。”很到位。)

师:有趣,作者写的植物、动物有趣吗?

生:有。

师:哪一段?

(指生读“黄瓜愿意……”一大段,但不理想。师范读。)

师:大家再练读,(指刚才的男生),好好练,等一会儿我还找你。

(指该生读,该生读得很有趣味。)

师:同学们,有趣的事情多的是,连睡觉都有趣呢!——谁读读?

(指生读)

师:我还是不太满意,听我读。好吗?

(师范读)

(生练习,指读,再领读,读得很有味道。)

好,同学们学习课文,最重要的是读——朗读,默读;还有,要思考。

(下课休息十分钟。)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简说【第三篇】

▲有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多媒体)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这本书的第三章。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课文能读通顺了吗?真好!熟读课文是我们阅读的基础。那有谁是带着问题去读的?都带着什么问题?

▲带着问题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园子。打开课文,轻声读读,一边读,一边想想刚才我们提到的问题。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有的可能还有疑惑。让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思考,一边分享智慧吧!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多媒体)谁来读读这一小节的。

▲你发现,在萧红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就是这么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园子中,会和这些小昆虫有怎样的故事呢?

▲多么有趣啊,你仿佛见到这个满园笑着、跑着的是个怎样的女孩?

▲是啊,她的内心充满了天真、快乐,这个园子就是她的乐园。

▲在作者的眼中,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再出声读读这个段落。(多媒体)

▲读着读着,文中哪个词扑面而来啊?

▲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谁来读读这句话:(多媒体)

▲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多媒体)一齐来读一读。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段话的特别之处,对,三个“愿意…就…”让人感觉这份自由分明就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

▲怎么才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这三句话,比比谁的自由更自由。

▲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花市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就请同学们去读读其他的段落,用上“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就…”说说我怎么自由?(多媒体)

▲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咱们,好好地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味,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

▲哪个镜头最吸引你?就请你读一读第3小节。

▲帮祖父干活,把菜种踢飞了,祖父会怎样?

▲祖父真的会生气吗?那是佯装生气呢。再读读这段话,哪个画面也很有趣。

▲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多媒体)

▲他从十二小节读出了一个顽皮的我,谁来把这种感觉放进朗读中呢?

▲此时,站在身后的祖父又是什么表情呢?

▲祖父自己也笑了。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创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正因为祖父的宽容和爱给了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萧红眼中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小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1篇文章中,她曾经这样写(多媒体):“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们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事隔二十多年,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________的园子。(板书:爱、温暖)

▲所以,我们再来读课题,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了。”祖父的园子成了萧红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进入这个园子,她就感到——————,是啊,心仿佛也要跟着一起飞扬。

▲这个园子,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在《呼兰和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爱和温暖)

▲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要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

▲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象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快乐的童年!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四篇】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齐读课题

2、出示词串,指名分行读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谎花)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

3、倭瓜是什么?(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4、齐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排都是动物,昆虫类。第二排都是植物,第三排都是劳动。都是农活。(你们发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再读读课题,还能发现它们和园子,有什么关系——一二两排都写的是园子里有什么?第三排写的是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其实这就是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有什么?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打开课文,看看课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是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的是哪一自然段到哪一自然段?

二、感受我之快乐

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园子。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喜欢她的什么?(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淘气),请迅速默读课文,拿出笔,找出哪些地方看出那个小姑娘调皮?在书上表上序号。

2、交流:大概有四五处,请读课文告诉我们,

①第3小节种菜: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从哪感受到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反而被我踢飞了。”那里是种菜啊,简直是在帮倒忙啊!菜种被我踢飞了,调皮不调皮?谁也想来读一读,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通过男女生分读体会。

②第四小节: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写我干什么的?(铲地)我是怎样铲地的?“爬在”“乱勾”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这哪里是铲地啊,真是淘气。

指名读,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干着傻事的小姑娘。

③第8小节;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浇菜都把水浇到天上去了

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我浇菜的动作,

“一把抢过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顿时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的水冲下来,园子里的你好像刚刚从淋浴房里走出来一样,像只落汤鸡,但是你的心里呢?

把你内心的率性自由快乐给读出来。练读,个别读。不敢洒吗?胆子大一点再指名读,全班做着动作齐读“下雨了!下雨了!”

是啊,你们的发梢还滴着水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瞎闹,这哪是在干农活啊,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也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童年那段自由快乐的时间。

④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仔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边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你看,我在这院子里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

读着这段话,你们想到了什么通话故事?联系“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体会有趣。“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3、小姑娘在园子里这么调皮,如果在家里你也这么调皮会怎样?但是祖父

当我把水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当我玩累了,随便找个地方睡找了,他管不管?

当我铲地时,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草留着,他管不管?(管)

怎么管?用心读读5——11,看看祖父是怎么教育小孙女的?静下心来读读,用心体会?

交流:很有方法,不打不骂,用事实说话。

慢慢地,圈出来,为什么慢慢地?(不着急,很有耐心。)

笑够了,大笑,还是笑,三个笑,看出了什么?慈祥,即使是批评也……只有怎样的祖父才能这样?只有心中充满爱的祖父才能这样,真是什么样的祖父?体会笑中的慈爱、包容、呵护(板书:慈爱)

在慈爱的祖父的园子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祖父给了我一个怎样的园子?(快乐自由)

4、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齐读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1、不仅我在园子里是快乐、自由的,就连园子里的花草、动物,一切都是快乐、自由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园子的段落,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2、交流:

重点句子:(园子的)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

——色彩斑斓(找出描写颜色的词白、黄、大红、金、绿。作者抓住了颜色写出了园子的美)

——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同学们看着屏幕自由的轻声地再来读读。争取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

4、都进园子了。在园子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13自然段,自由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5、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齐读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院子里的谁活了?谁也是自由的?

a、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b、出示图片:

引读:我就是倭瓜,我愿意------就-----;我就是玉米我愿意-----就-----;我就是黄瓜,我愿意------就-------;

这里面活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说明这些东西都长的──(生答茂盛)。用一个词说植物疯长了是吧?祖父把它们伺弄的多好呀多旺盛呀。活了

出示组图:

我就是---,我愿意-----就-------

练说:我也是自由的,我要----就------(愿意-----就------)

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还有什么活了。蝴蝶也活了吧?蝴蝶怎么活的?你来读读?你来读。(生读)。随意的飞可以看出蝴蝶很自由。这个活了还有自由的意思。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一切都活了。那么的充满生机那么的旺盛,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惬意。读出活劲儿出来。

现在你就是园子里的花朵、小鸟等,说说你的自由。

“我就是园子里的,我可以,”来说说。

6、她写自己的自由,为什么要写花草等的自由?(用花草、小动物的自由来突出我的自由,是的,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把她的情感寄托在花草身上,把她的自由寄托在小动物等身上,真是一种很重要的写法,理解了这种写法,再读课文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句子“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里仅仅写天空吗?仅仅写天空的蓝悠悠吗?仅仅写天空的又高又远吗?天空那么开阔,白云小鸟那么自由,正如有句话叫,天高任鸟飞,透过这景物的描写,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的心境。

指名朗读,齐读。

作者笔下天空、太阳、花鸟一切都有情感,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课后再去好好品读。

萧红快乐着温暖着,想到这个园子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如飞舞的蝴蝶。因为她快乐温暖,园子也快乐自由。我们也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板书:乐园)

四、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象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读着这句话,有什么东西深深地触动了你吗?

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板书: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课后请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和传》。

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1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16 1669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