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老师的回信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家长给老师的回信精编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长给老师的回信1

家长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尊敬的曾老师,张老师,刘老师,

明日就要开园,在准备送xxx上学的时候,我们念叨起了xx上学期在幼儿园的点滴趣事,回忆起大夫山公园之旅,白云山攀爬竞赛,更想起xx的三位老师在幼儿园中对xx耐心、细致的关怀与照顾,不由得要代表xx对三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曾老师,无论何时都能够对孩子报以灿烂的笑容,对孩子永远不急不躁――身为家长,仅仅面对一两个孩子,我们都有耐性全无忍不住呼呼喝喝的时候,何况领着十几个孩子的老师呢?曾老师对孩子的爱和耐心,不仅让孩子们喜欢,也成为我们的榜样!

感谢张老师,对孩子持之以恒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深知,尚未能完全自理的孩子对老师和家长的挑战有多大,家长给幼儿园教师的感谢信,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张老师在幼师的工作岗位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越来越高,xx总是嚷着张老师是好朋友!

感谢刘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我们记得,xx午睡时画地图后,刘老师总是帮忙收拾清洗脏裤;我们更记得,在孩子放学离校时,刘老师仍不忘摸摸xx是否汗湿衣服,并为xx更换湿衣

WiseMedia这种体贴爱护,真是胜过家长!

点点爱心,滴滴温情,怎不让我们感激?还是让我们代表xx,由衷的说一声:感谢你们,敬爱的老师!

家长对幼儿园的感谢信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我是幼小衔接-班上的**-*的妈妈。

在此我感谢所有的国清幼儿园的老师,是你们亲切的问候。阳光般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位宝贝和家长,使孩子在充满关爱而又朝气蓬勃的环境开始一天的生活。作为家长,我们的心里也暖暖的,你们给予孩子的有时我们也做不到。特别是王园长几乎每天都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的孩子和家长,并送上亲切得问候。还给孩子口腔消毒,鞠躬和孩子问好。这在其它幼儿园是不曾有过的。我在此向王园长表示深深地感谢,感谢您带出了这么多阳光的有爱心的老师,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干净整洁的环境。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们的付出孩子会记在心里,家长也看在眼里,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我相信缘分,每次孩子在商场、路上或饭店都会碰上老师,孩子都会和老师说好长时间,并高兴半天,这让我也非常的高兴。

最后,我要感谢陈老师和马老师等所有幼小班的老师,感谢你们无私的爱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像做石膏模型和做汤圆等实践活动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忘记的,感谢你们给了孩子这样动手的机会。在此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家长对幼儿园的感谢信范文

尊敬的园长及大二班于妈妈、小李老师、大李老师和何老师:

我是小小的家长,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全家感谢各位老师及园领导的悉心呵护和孜孜不倦的教诲。在你们两年耐心的引导教育下,小小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顺利地升入了大二班,并从入园前一个懵懵懂懂的爱哭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名懂规矩、懂礼貌、并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淑女。作为家长,小小能在如此安定的幼儿园环境下生活,能在这么优秀的老师团队的教导下学习成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放心。在此对园领导的领导和大二班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地感谢!

由于平时怕给老师们添麻烦,我和家人很少与老师见面沟通,但是于老师及其他三位老师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每周五放学都会在家长联系册详细的讲述一周孩子的生活和授课情况以及家长需要跟孩子一起完成的亲子活动,及时地把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告诉家长,让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在园里的学习生活。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于妈妈都会开家长会,把学期详细的教学计划以及家长需要了解的情况和配合的工作详细的告知我们,使我们能够详细的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育情况,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调整自己,每次家长会影响最深的是于妈妈清脆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阳光般的温暖和欢乐。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小小在老师的陪伴下长大懂事了好多,会唱好多儿歌,会自演自导舞蹈剧,带回来很多自己创作的画和手工,带回来很多在幼儿园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情。

老师们除了育人之外,更让我们感谢的是在平时生活上点点滴滴悉心的呵护,对孩子们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每当天气变化的时候,老师每周都会不厌其烦的提醒家长为孩子增加衣物,避免感冒。孩子身体出现任何不适,都会通知家长并及时处理;孩子生病的时候会按照家长要求按时给孩子服药。让我深受感动地是虽然班里有40多个孩子需要照顾,老师很是忙碌和辛苦,而且班上的女孩基本上都梳小辫,为了减轻老师负担,我基本都会给小小梳马尾,但是每天午睡后,老师们都会耐心地换着花样地给每位女孩梳上漂亮的辫子,小小每天放学漂亮得小公主模样让我们做家长的都自叹不如!

在两年的幼儿园生活里,老师们帮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学习,观察季节变化,观察大自然的植物,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教会孩子各种常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老师们还教会了孩子们友好相处,礼貌待人,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了处理矛盾;阳光教育让孩子学到了体育知识,增强了体质。

四位老师不仅富有爱心,而且多才多艺。每次走进大二班的教室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室窗明几净,窗边春意盎然的绿植,可爱的小动物,墙上各种可爱的手工和画作,教室中挂着各种富有童趣的装饰设计,如此童话般的乐园都是出自老师之手,我相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是开心和惬意的。

家长给老师的回信2

《家庭》2009年2月下半月版刊登的《老师节送礼太薄?家长和老师斗法毁了两个孩子》一文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强烈反响。很多中小学生家长一边阅读本文,一边谴责心态扭曲的女老师李爽,读罢感叹恶有恶报的同时,又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他们会不会也曾遭受或者正遭受类似压力?逢年过节,究竟要不要给孩子的老师送礼?家长如何更好地跟老师沟通?

我们引用一位山东威海读者给本栏目的电子邮件中的部分观点,作为对这类问题的回应。

我从教15年,从乡镇中学到县城普通中学,再到现在任教的重点中学,带过20多个班级,跟成百上千名家长打过交道。我也是《家庭》的忠实读者,看完这篇报道后,我为这名同行的行为深感羞耻的同时,更想为绝大多数正气、质朴的老师鸣不平,不能“一竹篙打倒一船人”,更不应该将学生和老师间正常的礼仪妖魔化。

中国素来就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生给老师送礼的传统也因而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大意是,学生们只要给他拿几块腊肉,他就不分对方贫贱,一视同仁。

学生给老师准备礼物表达敬意和谢意,原本名正言顺,为何到了今天却变了味,甚至引发冲突呢?

我想,送礼异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们给老师送礼单纯表示敬意的动机淡了。少数家长受各种社会潜规则所惑,对老师有额外的期待,希望通过“厚礼”打动老师,让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开点小灶、提拔孩子当班干部,或者在其他方面予以“特殊”关照;大部分家长则屈从于群体压力,担心别人都送了,你不送或者礼薄了,孩子在学校会受到不公正对待;还有一些家长,由于忙碌,平时基本上不会主动跟老师沟通,过年过节却毫不含糊地给老师送礼,他们认为这就是重视孩子的教育!

我想要澄清的是,家长给老师送礼,弊远大于利,容易给孩子、家长、老师三方增添压力。首先,家长多7经济负担。其次,家长将送礼的信息透露给孩子后,有些孩子会有优越感,因而认为老师会“关照”自己而放弃努力,甚至会觉得有了“特权”而违规违纪。最后,收受了家长的礼物后,老师实际上并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家长们期待的“增值服务”。

其实,像李爽那样的老师非常少见。万一遇到这类缺乏师德的老师,家长更不该投其所好,因为这样的老师根本不会将心思放在教书育人上,家长费力馈赠只能扩大她的贪欲。

家长跟老师应该遵循君子之交,即便要表达敬意,最好的方式是鼓励孩子动手,如给老师做一件手工作品,画一幅画,或者写封感谢信――只要用心并传达了敬意,那就行了。作为家长,逢年过节时给老师打个电话,发条问候短信,举手之劳,得体而有效。

反馈

《家庭》2008年4月下刊登了四川德阳女护士刘杰撰写的《慈父小病被治死,女护士把白大褂同行告上法庭》。该文详细再现了刘杰的父亲被医院误诊误治,最后惨死在医院的经过,以及刘杰七年多不屈不挠的维权历程。2008年下半年,德阳当地法院重新审理此案并判肇事医院赔刘杰近10万元。2009年初,刘杰被《德阳晚报》评选为“2008年感动德阳十大人物”之一。近日,她给本刊发来了感谢信:

……事发后,我一时不知所措。怆然回顾中,我像一名马拉松选手,自2002年那个惨烈的夏天启程,含泪举着燃烧的火把,然后就独自跑啊跑――没有跑道、没有标识,我不停地在森林丛中寻找、在涧水里跋涉,不知道前路有多远。当我从最后一片森林穿出,才发现前方有灯光――是那个赛场!它并没落幕,仍然有观众,他们看见了跑回赛场的我,于是,掌声四起,有人手捧奖牌微笑着向我走来……

我还没回过神来,我的故事一点都不精彩:没有遇到电影、电视里的英雄救美人,也没有美人救英雄,我只是坚持了七年,只是手里仍然举着的那最初的火把还没熄灭……感谢一年前关注我的《家庭》杂志及挂念我的读者!作为地震灾区人民,感谢家庭期刊集团对我们的大力支援和深情厚意!

快讯

家长给老师的回信3

黄国西听了不敢怠慢,马上去了一些学校,和那里的负责人谈起聘用外籍教师的事情。令她感动的是,她每去一所学校,都能得到当地师生的极大欢迎与尊重。他们很认真地听她谈话,去或者不去,都仔细说出原因,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用黄国西的话来说,他们并不因为她是移民、家庭妇女,手里没有正规的邀请函,就怀疑她的诚信度。

很快,黄国西就为家乡的学校物色到了两个外籍老师。令她意外的是,当她电话告知家乡学校时,家乡学校的老校长却说他们现在暂时不需要外籍老师了,希望黄国西委婉地处理这件事情。

“这怎么可以呢?连续一个月来,我都在为这件事而奔忙!你怎么就反悔了呢?”

黄国西给家乡学校打了很多电话,强烈说明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要”还是“不要”的问题,是侵害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她请求老校长不要失言。最终,老校长对她电话的狂轰滥炸不厌其烦,只要一看是美国来的电话,就干脆不接了。

为此,黄国西决定亲自回国一次。她找到老校长,希望老校长能收回成命。没想到老校长却直接问道:你究竟想要多少赔偿以弥补你联系外籍教师的辛苦?

黄国西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她说:“这绝对不是赔偿的问题,母校的出尔反尔使我不知道该如何给对方解释,关键是,以后还有谁会相信我?”

“那我怎么办?”老校长问。

“我认为,既然说好要外籍老师,就不应该中途变卦,如果实在有原因不需要外籍教师了,必须由当地教育局给美国加州方面发一个公开道歉函,证实你们有过此事,而且要邮寄礼物以表歉意。”

老校长觉得不可思议,他说:“既然你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就把责任推给我方就是了。”

“责任推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毁坏别人对我的信任!”

老校长认为黄国西小题大作,他搪塞说一定给对方一个说法。可是,等黄国西回美国后,中方学校依然没有为这件事情作出任何解释。

于是,黄国西再次回国。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终于,中方当地教育局给加州发了一份公开道歉函,同时,给两位决定来中国的外籍老师邮寄了礼物,以示感谢。

登上回美国的飞机,黄国西似乎轻松了许多。当有人说她太较真,这样来来回回地折腾,为芝麻绿豆大一点儿事,一点都不值的时候,她回答说:

“我在乎的是我的信誉,在美国,即便一个普通的外来老年妇女都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并以这种信任为荣,我想我不能轻易破坏这份诚信与和谐。”

23 130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