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界定与对联体系的划分【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楹联的界定与对联体系的划分【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楹联【第一篇】

有芝兰气;闻丝竹声。

春光很暖;花气更香。

琴瑟和谐;芝兰清香。

云拥妆台晓;花明绣户香。

开槛随蜂入;卷帘引燕归。

天香生桂子;国瑞发兰英。

日暖兰芽秀;风清桂子香。

对镜青鸾舞;当窗紫燕飞。

玉案琴声润;纱窗燕语娇。

纤手沾花露;粉面上胭脂。

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

画阁和风暖;深闺化日长。

奇花分户映;新燕向窗飞。

明月当窗照;南风入槛凉。

卷帘投燕子;添水插芙蓉。

春风来绣阁;和气满香闺。

春满芙蓉帐;香浓翡翠床。

秋露滋丹桂;春风醉碧桃。

室中春霭霭;窗外日迟迟。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结欢谐凤卜;相警懔鸡鸣。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绣户祥光满;纱窗曙色新。

梅帐甘同梦;兰房送异香。

梳妆开菱镜;游玩整罗衣。

银瓶花解语;金枕玉生香。

绮窗延皓月;绣幕引熏风。

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暖风来燕子;淑气媚兰香。

漏残珠阁晓;香暖玉炉春。

移石栽花种竹;烹茶酌酒围棋。

瑞气生那绣阁;清光入这绮帘。

一心若不风尘蔽;半榻常如天地宽。

人间锦绣藏金屋;天上笙歌送玉麟。

三分姿色夸香国;九十春光满绣帏。

楹联【第二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但一味地对教法进行探究,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作用有限。本文以《学做楹联》一课为例,简单谈一下自己对小学信息技术好课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一、充分预设

1.读懂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前准备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本课之前,他们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能灵活使用鼠标,能够运用键盘输入英文及汉字,掌握了一定的上网技巧,学会了WORD的大部分操作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WORD,学会综合运用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2.读懂教材。本课在《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属于“信息加工与表达”第二阶段内容,明确要求学生通过综合运用,集成文字、图形等素材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同时也是教材外针对本校学生实际设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合理整合各种素材,制作美观的楹联作品,为学生学会利用WORD制作邮票、海报、贺卡等电子作品打下基础。

二、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

教学片段:(出示手写楹联,内容为本班学生“纪念健雄”的原创楹联)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老师早就听说楹联是我们新区三小的特色文化,每个同学都还要进行对联考级,对吗?

师:那你们写过楹联吗?

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才能写楹联,但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WORD,制作出美观的楹联作品,再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大家想试试吗?

(板书课题:学做楹联)

一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自然、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本课设计以楹联文化切入主题,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写楹联作为一项需要书法功底才能完成的事情,而通过本学期学过的WORD就能做出美观的楹联作品来,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来。

三、有效引导思考和创新

教学片段:

师:你知道平时我们写楹联时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吗?

师:我们想想用什么工具能画出纸张呢?(板书:文本框)

师:老师教大家一个新的工具——文本框,它能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排版,老师来演示一下操作。(插入——文本框)

师:这边我是选择“横排”还是“竖排”呢?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呢?怎样保证上下联两张纸一样大呢?(边演示边提问边解决)

师:请同学们打开WORD去试着将写楹联的两张纸利用文本框去做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用文本框做的对联纸真漂亮,接着我们就可以干嘛啦?

师:在写楹联之前我们可以先安装几个书法字体,让我们的楹联更逼真美观。(师演示字体安装方法)

师:看懂了吗?自己去试试吧!(教师巡视指导。)

无论是充分的课前预设和准备,还是自然和谐学习环境的创设,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发展。在制作楹联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用文本框拉出来的上下联纸张大小不一;字与文本框的协调配合很难等等。抓住这些细小的问题,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小组讨论,利用问题碰撞的形式,让学生提出问题,由会的学生上台演示解决的方法,将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不会的学生将一个个问题抛出,再学习别人的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后选择使用,会的学生通过演示交流,将已有知识再次巩固,还会得到其他更好的方法来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整个过程兴趣盎然,创意非凡。

四、关注成果,巩固知识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点击打印预览,每排评选出一个优秀作品进行打印,在班级中进行最终评选。(协助学生评选及打印作品)

师:请这几位同学拿着你的作品到台上,让全班同学评出“五佳楹联”。(引导学生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师采访“五佳楹联”作者。

以上这些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价,让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了反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再次回顾了本课的知识要点,让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总之,一节真正的好课不能单单看课堂上教师的表演有多么出色,也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表现有多么热闹,而是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态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出发点,从课前预设、课上学习活动、学习成果等方面综合来评价。

楹联知识【第三篇】

关键词徽州文化;徽州楹联;教育教学

一、引 言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有一个地方屹立在安徽南部,它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它就是徽州。在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中,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自兴起未曾衰退,它就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美食、雕刻、建筑、戏剧、商业、服饰等,任一方面铺展开来,惟洋洋洒洒的的长篇方能道尽。而徽州楹联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载体,它就像是徽州文化的“活化石”。在或遒劲或端庄或飘逸的方块字间,山水之美,经济之盛,生活之辛,内容无所不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此文仅从徽州楹联入手,一探其中之究竟。

二、徽州楹联的定义、分类及深刻内涵

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根据划分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楹联所在的建筑物,可以分为居民联、祠堂联、山水联、庙宇联等。根据楹联题材,可以分为言志联、晓理联、罹傲、叙事联等。因楹联主要在屋内厅堂中作为家训格言,这种分法最为广泛的是言志联和晓理联。字数上可分为长联和短联,一般上下联各十一字为长联。

徽州楹联体现了徽州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和憧憬,是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和对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据有关统计,在黟县西递民间现存的楹联有上千幅。徽州民间古楹联内容积极健康,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几大类。有倡导刻苦读书、经商做官、传家守业的;有教育后代勤俭持家、耕种劳作的;有劝导世人孝顺父母、和睦相处的;有宣扬为善积德,修身处世的;还有描绘美好家园、崇尚自然风光、书法雅兴逸致的。它们既是徽州先人的座右铭,又是教育后代的教科书。

明清时徽州的达官显贵、商贾富户在徽州楹联文化的熏陶下:官,大多是儒官;商,大多是儒商。一幅好的楹联,犹如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和社会的面貌,以及人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情感。

所以面对这样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财富,如果不能及时地整合到教育教学上来,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我校几位语文老师在徐晓君老师的带领下,尝试着将徽州文化的几个方面以活动来融入教学、促进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三点作用。

1.有效补充常规教学,开展地方特色课程

根据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013年,我在七年级4班上了一节关于徽州楹联的公开课。这一课共有七个部分,分别是:一、掀起你的盖头来,介绍楹联常识;二、牛刀小试对楹联,连对楹联;三、观看与徽州楹联有关的视频;四、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五、纸上得来终觉浅,学写楹联;七、小结。坦白说,比平时单纯地上课,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学生非常感兴趣。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有着强烈的知识渴求,愿意接受和吸收这些文化。

学生有需求,教学就有动力。尤其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地方特色课程是大势所趋。

2.陶冶高尚情操,丰富课余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政治书上指出,“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正当的兴趣爱好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物质上虽然很富足,但是精神生活很贫乏。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主要是依赖电子产品,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2014年,我在班上开展了一个主题为“徽州楹联知多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因为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学生参与得更多,收获得也更多。不仅更为深刻地了解了徽州文化及徽州楹联,最重要的是,徽州思想精髓渗透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一次极好地洗礼。

在收集并摘抄身边楹联时,很多同学热情高涨,通过这个活动,他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被忽视的美景,了解到许多楹联背后故事,以至于到最后,有些同学能够随口吟诵著名的徽州楹联,对于其中的故事也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在让学生自制楹联并挑选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两侧这一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积极也丝毫不亚于运动会和元旦晚会。他们相互比较,不断完善,在一次次地书写中,不少同学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就有助于他们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文化素质。

3.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开展这些十分有特色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同时,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大有裨益。因为楹联是一种非常凝练的语言,它迫使我们必须学会言简意赅,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概括课文内容,提炼核心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

就我本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活动。从开始到现在,我对徽州楹联文化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浅薄到深刻,教学方面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业务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同时,因为活动时常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地沟通和交流,所以也无形中增进了与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可谓是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三、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新安学子,我们不能让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就此停滞,不仅要发扬光大,更要推陈出新,用我们饱满的热情去书写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山市黟县金星民间博物馆。徽州楹联大观。黄山书社,2012.

楹联【第四篇】

1.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2.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3.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4.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5.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6.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横批:人勤物阜

7. 村幽鸟任歌 春逐鸟声来 横批:地暖花长发

8.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横批: 笛弄梅花曲

9.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横批: 风移兰气入

10. 佳气满山川 国秦民安 横批:春光遍草木

11.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12. 寒尽桃花嫩 日影泛槐烟 春归柳叶新 横批: 春情寄柳色

13.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横批:黄莺鸣翠柳

14. 腊梅吐幽香 紫燕剪春风 横批: 爆竹传笑语

15. 水绿织克光 梅传喜庆年 横批:桃红映人面

16. 花发锦城春 莺啼杨柳风 横批:莺迁金谷晓

17.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横批:雪映丰收果

18.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横批:春暖风和日丽

19. 莺歌绿柳楼前 第丰物阜民欢 横批:春到碧桃树上

20.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横批:冬去山明水秀

21.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22.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23.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24.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65 295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