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圆明园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哭泣的圆明园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哭泣的圆明园【第一篇】

做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圆明园集中了多少中国人的精力与智慧,从建筑的一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这也可以看得出我们的国民是追求和平与安逸的生活的。他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样也是这个政府灭亡的催命符。

当我看到西方以中式为时尚是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我以我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我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当我看到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我无比的气愤却也无助。要是我也可以上战场我想我一定会多杀几个敌人的。

哭泣的圆明园【第二篇】

这个不仅因为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建筑艺术,更因一段惨痛骇人的历史而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此刻,就默默地躺在我伫立的地方。我想,我该做点什么,亦或是说些什么,但,我已挪不动双足,也发不出任何声音。喉咙里像是哽着什么东西,微微抬头,远处有一片墨泼的乌云正疾速滚来,我的耳边响起了低声的哭泣。

这哭泣当真是呜呜然,如泣如诉,似在遭受啃噬时发出的惨叫。呜呼!我快听不下去了,但我还是静静地立着,不甘因冷漠或恐惧而后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的罪恶。

148年前,一个被刻进几代人骨髓的日子,硝烟弥漫,战火笼罩着圆明园。雕栏玉栋,盘龙绕凤,侵略者切之,割之;金石古玩,美轮美奂,侵略者争之,夺之;文化古籍,博大精深,侵略者抢之,烧之……最后,燃起一把冲天大火,火光灼灼,炙烤着中国人的尊严。一件件国宝,流落异乡;一阵阵哀号,让人心悸;一声声长叹,催人奋起!看着自己残破不堪的身体,四处弥散的浓烟熏红了眼睛,圆明园哭了。一个个外族侵略者,扛着刀枪,摇着胜利的旗帜,欢呼着,狂笑着,在这片叫作中华的土地上为非作歹,屠戮沉睡的巨龙。

圆明园的哭泣如此无奈,无助。

除了愚昧无知地把一件件国宝偷运出园,贱价卖掉换来鼓囊肚皮的大清子民,除了软弱恐惧地张大嘴巴流露茫然眼神的大清官员,除了恐惧麻木依然高踞龙椅的大清皇帝,还有一些陪圆明园一起流泪的人。在无比苍白黯然的历史的背景下,这眼泪凝结为触目惊心的血红,每一滴都承载着148年苦痛的记忆,直至今日今时。

今天,我感受圆明园的气息,由远及近,从上到下,像一只巨大的手掌扼住我的喉咙;抚摩着业已坍圮的古罗马式的线条勾勒的曾被刻刀雕琢的记忆――依旧华美;凝视着早就倾颓的围墙的断壁,这曾不只一次出现在圆明园的诗中的意象――依旧宏伟;脸贴着承载满目萧瑟与荒凉的土地,这曾繁衍奇迹的生命之基――依旧深厚。渐渐地,我融在每一滴圆明园的血泪中,融在巨大的国仇与国耻中。

但是,我又如此懦弱,我无可奈何。

圆明园以一副无奈的表情,面对着无数前脚来,后脚走的游客。这些麻木的看客,像在欣赏一卷田园山水画,只顾拿着手中名贵的相机,地复制自己不知由来的愉悦引发的笑脸,复制中华历史上一道深深的伤口!

终于,一场瓢泼大雨淋湿了我的思绪。雨点沉重,无情地打在圆明园早已千疮百孔的身上,激起一阵阵烟尘,伴着圆明园痛苦地低吼。

哭泣的圆明园【第三篇】

一、“活化”历史

1.以多种方式重现历史

历史具有一次性的特征,后人要认识历史,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它还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述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再现历史事件的发展概况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体会和分析历史。

案例1“圆明园在哭泣”(所用教材为浙教版,以下案例均出自此版本)

本课从北京古建筑的图片导入,引出“圆明园”这个话题。接着,在《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圆明园部分景点的三维动画和奇珍异宝的图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然后,在如泣如诉的陶埙声中,让学生观看圆明园残迹的图片,通过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让学生了解圆明园从“万园之园”变成一片废墟的历史。

这堂课分“辉煌的圆明园”、“残破的圆明园”和“泣血的圆明园”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在“辉煌的圆明园”板块中,教师抓住圆明园面积大、景点美、珍宝多三大特点,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曾经无与伦比的辉煌,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接着,教师转入“残破的圆明园”板块,通过圆明园废墟的课件,使“残破的圆明园”与“辉煌的圆明园”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地震撼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入“泣血的圆明园”板块。通过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侵略者在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有效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通过多媒体将久远的历史推到学生面前,不仅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2.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要还原历史,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直观地感受历史。

案例2“悲愤的吼声”

在学生充分感受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残忍后,教师补充日军在萧山区实施细菌战的资料:1936年6月4日,日军在萧山境内投下有毒食物,并在“小大英牌”香烟内散布毒菌针。难民吸食香烟时,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后,就会呼吸困难,不能言语。1939年6月7日,日军在南阳、靖江等地投掷白色絮状毒物,如果眼睛碰到这些毒物,就会眼球红肿,整个人在短时间内昏迷,最后死亡。这些毒物落水后,如果有人饮用,就会上吐下泻,四肢麻木,惨死在疫病中。随后,教师播放对本地一位细菌战受害者的采访录音:“1940年10月,经常有日本飞机在空中播撒白色絮状物。一天,我到田里劳动后,双脚就开始溃烂了,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康复。夏天特别痒,老出脓水。双脚常年又红又肿,根本穿不了一般的鞋。”最后,教师出示一张照片,上面显示的是老人像树皮一般粗糙的脚。学生们惊呆了。

日本对中国最为典型和血腥的侵略应该是“南京大屠杀”了。但“南京大屠杀”毕竟与本地的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距离,难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现时感受”。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老人叙事”的方式,为学生搭设了一块感受历史的跳板,使历史“沉重”地站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日寇的暴行并不是过去式,它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除了“老人叙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历史遗物、引导学生参观历史遗迹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让这些“活着”的历史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二、“细化”历史

1.寻找历史人物的心灵踪迹

历史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历史。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历史细节,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人物的心灵踪迹。

案例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离不开那些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在历数革命领袖后,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英雄人物,重点围绕“钢雄”杨靖宇展开。教师问学生:“杨靖宇的哪些细节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当学生回答“靠吃树皮和棉絮坚持抗战”后,教师又问道:“如果说野菜还可以吃的话,那么树皮和棉絮能吃吗?”学生自然明白这些不是人吃的东西。于是,教师又追问:“可杨靖宇却吃下去了,是什么力量让他吃下这两样东西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杨靖宇英勇殉国的照片,并告诉学生杨靖宇牺牲后,日寇将其遗体解剖,结果在将军的肠胃中只发现了树皮和棉絮。这时,学生们的表情又一次凝重了。教师再次发问:“孩子们,你们现在能告诉那些残忍的日本鬼子杨靖宇之谜的谜底吗?”学生们回答:“这个谜底就是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宁死不屈的精神。”最后,教师动情地说:“当我们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享受着幸福和平安茁壮成长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一位钢铁战士;当我们踩着坚实的土地,随着历史的车轮昂首向前时,我们更应该想到无数个像杨靖宇一样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永远耸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上的丰碑!”

历史细节是具体、形象、生动的,更是典型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拨动他们的心弦。本案例中,教师紧紧扣住杨靖宇“靠吃树皮、棉絮坚持抗战”这个细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接近、触摸和感知杨靖宇,激发他们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2.展示历史“物证”

历史虽然不能被直接感知,但文物和遗迹这些“物证”可以。当这些“物证”与感知者的思维相结合时,就可以再现历史。

案例4“春天的故事”

为了使学生对计划经济时代百姓生活的艰难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教师把那个时代的票证作为教学的支撑点。在交流票证的种类时,教师展示了一本《购物卡》,上面记录着火柴、铁钉、豆腐等物品的购买情况,通过对买一盒火柴、几枚钉子都要记录下来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在计划经济时代,如果不按计划进行分配,根本就无法保障百姓的生活。在交流票证额度时,教师通过1969年浙江省农村人均一年布票6尺3寸9分的数据,使学生明白那时百姓的生活很拮据,需要节衣缩食地过日子。然后,又通过《购物卡》上的“讫”字,告诉学生:“‘讫’就是完成、完结的意思。写上‘豆讫’、‘鱼讫’就是说今年的豆、鱼都买完了,不能再买了。”让学生再次感受那个时代物资的短缺。

这节课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史,重点讲述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走上繁荣富强的成果。对学生而言,他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缺乏认知。于是,教师选择了一个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点”――票证,让学生具体感知那个时代物资的极度匮乏,为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埋下伏笔。然后,通过“票证是命根”和“票证成为收藏品”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

3.恰当运用历史数据

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数据,一方面让历史知识更加直观,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升华道德情感。

案例5“圆明园在哭泣”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中列举的六个不平等条约,教师安排了一个“加一加,算一算”的环节:

首先,教师出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学生加一加。通过计算,学生了解到当时赔款金额约亿两白银。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1901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为1亿两白银”和“在当时一户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只需要20两白银”这两组数据,让学生算一算清政府需要几年才能赔清亿两白银,这亿白银可以为多少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需要。当“就算每年一分钱都不支出,也需要近12年才能赔清”和“可以为近6000万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需要”的结果出来后,学生们震惊了:他们没想到亿两白银竟有如此之多!

哭泣的圆明园【第四篇】

在我看来,圆明园是悲伤的代名词,它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惨痛,诉说着当时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诉说着列强对它的糟蹋和无情,也诉说着国民是如何让它失望。圆明园曾经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它不仅建筑宏伟,而且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如此巨大的文化宝藏,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我国时,圆明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侵略者掠走珍宝,在园内放火,使我国的这一园林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精华化成了灰烬。

关于圆明园被毁,从来都是从历史教科书上找原因,无论是老师还是身边的各种人士给出的答案都是固定且唯一的,于是我们就无比坚定的以为圆明园被毁:是因为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的侵略。而我们一直都是受害国,我们任何时候乃至现在都可以说“我们被外人欺负,并抢走、摧毁了我们以及世界都为之自豪的东西。”,我们是应该被同情并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我们身上没有过错。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自信、麻木的以为我们没有错,是列强挑起事端,我们只是无辜的受害者,那么被毁的圆明园除了深深的哀叹和无尽的悲伤便也不再具有其他意义了。我们应该从圆明园的悲剧后面看到更深层、更广阔的意义,我为圆明园哭泣便从以下两点来阐述。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是因为你承受了外来列强的肆意践踏和赶尽杀绝的毁灭型打击。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始建于明代而历经有清以来六代皇帝150多年营造,占地350公顷,拥有中外建筑师精心设计建造的二百多座各式建筑,汇聚了中西文化瑰宝。但在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十月六日占据了圆明园,开始了两天的洗劫运动;于十月十一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接着,十月十八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被烧成一片废墟,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这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世界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证实:“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一百多年后,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第一次重现了这场世界文明史上的灾难:《1860:圆明园大劫难》。他打破了西方100多年来没有人宣布对“火烧圆明园负责”的沉默 ;揭开了中国人沉痛的记忆,让法国人和英国人惊讶地发现了他们历史上不光彩的一幕。也为我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强盗自述:“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我为我看到的东西而震惊、瞠目、惊呆!现在《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于是抢劫便开始了。接着“军营变成了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但内格尼罗中尉居然有办法用军舰带回500件之多的中国瓷器。而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些列强不断地挖空圆明园的身体,毁了它汉白玉的脸、宝石般的眼睛、雪松般的头发,抽干了“大水法”中喷涌的血液……最终“不负众望”的榨干了它的血液,使它变得断臂残肢。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是因为当时的你“举目无亲”,不仅被列强欺辱,还要遭受家贼的袭击。令人震惊的是,在洗劫圆明园的队伍中,居然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从天津开始,法军行军队伍后面就跟着一批强盗,法国人甚至用武力把他们赶走。可快到北京时,人数越来越多,法国人描述说“那些食客从北塘开始,我们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他们掠夺、偷盗,甚至破坏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损坏的东西……”很多中国犯罪团伙流入圆明园,能抢的就抢,带不走的就毁掉。事实上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尚有少数宫殿和楼台残留下来,另有某些花园、石桥、雕像和装饰柱,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坏。可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某些不争气的中国人自己也干起了破坏的勾当。当地的有些歹徒,甚至包括监守自盗的看守人员,不停地从园中取材用以烧火,盖房子,拿来换钱,有些尚能修复的建筑就这样彻底被毁了。

据汪康年记载,联军刚进入圆明园时,先期是有秩序而又“温文尔雅”地行抢劫之事。“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麇集园墙外渐近吾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逐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终于演化成了联军和国民共同参与的大规模劫掠行动。最令人气愤的是,当侵略者最后传令纵火的时候,“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侵略者为缺少纵火之物而着急之际,又是“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竟然如此“雪中送炭”,希望侵略者能够尽快纵火。接着,这些人更是“到处引火延烧”,推波助澜,让人内心一阵寒凉袭来。

英法联军罪恶固然是滔天一般,但我们对那些尾随在洋人屁股后面,参与了整个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国人又该如何评定?实在是令人蒙羞,令人感到悲哀。国人毁坏圆明园的意念和力量才是最为疯狂最为持久最为恐怖的。圆明园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亲人竟也会如此没有人性,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看到自己的悲惨遭遇,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成了帮凶,或者可以说因为当时麻木的中国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导致了圆明园毁得如此彻底。古往今来,我们宣扬的“礼”文化是要求每个人克制自己的贪婪私欲,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当时的国人心存“礼”念,再结合仁义思想,我想,我们的圆明园、我们的国家不会沦落到被人任意宰割的地步。

为什么在列强肆意掠夺我们的财富和毁坏名物时,没有国人站出来,究其根本,就是其国民劣根性,用一句俗语来表述当时大多数国人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都担心引火烧身,自古以来的看客心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想到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那个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 的镜头。鲁迅和同代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怪其愚昧。因为国人对其文化的不重视,对国家的不关心;因为当时的朝廷与子民脱离了密切的联系并遵循“天子高于一切”的为君理念,便造成了“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仇敌”的局面,这就是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结果。这让我们我们又一次看到一个贫穷、落后、羸弱的国家,只能处于被压迫、剥削、凌辱、掠夺、挨打的地位。

为什么我们在列强摧毁圆明园的人群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影子,这才是圆明园被毁事件中最让人痛心的地方。从列强“忠心的跟随者”身上,能让我们想起一个成语“趁火打劫”,为什么有人发明了这个成语,大抵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吧:秦末项羽大烧咸阳,放火的是楚兵,抢劫者中 却一定夹有大量当地细民,不然为什么大火“三月不灭”;明末“闯王”李自成进京,很想守住纪律不展开抢夺,也是因为北京城里的当地人先抢了起来,而一发而不可收。如果要从我们的字词以及成语中看中国的文化,“乘火打劫”体现了国人怎样的文化素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反思的。

65 769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