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大讲堂观后感【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家庭教育大讲堂观后感【第一篇】

做学习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世界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的希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聆听了刘教授、杜校长的讲座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到沙发上,还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显然不会奏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更管用。

二、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刘教授说,孩子就像一个空瓶子,你往里放什么,他就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替代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杜校长鼓励我们:人人学做智慧型家长,我觉得做智慧型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坚守自己的读书成长之路。孩子长期的耳濡目染,也能感觉到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总之,非常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家长大讲堂,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自己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庭教育大讲堂观后感【第二篇】

9月24日上午,我参加了____小学举办的20__级“家校共育,筑梦未来”家长大讲堂宣讲会。学校特别邀请了山教美好家庭教育中心讲师刘洁教授给大家主题分享。这次家长会,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毕业班学生的重视,感受到了学校对家长和孩子的高度负责,更能感受到学校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次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把学校和家长的心拉得更近了。从这次家长会,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家长要学说话。以前孩子做作业或者做家务什么的稍微有点拖沓或者顺序有误,我就会噼里啪啦说上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不听或者和我吵架,影响了我们俩的情绪。刘洁教授对“家长应该如何说”给出了易学易操作的实用方法,在现场和家长的互动让我们知道要“理解孩子”,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一个孩子的行为。孩子做事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正确鼓励,从日常点滴当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内在信心,不要一看见孩子做得不好就吵架、打击。二、做表率。“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刘教授通过一个短片告诉大家,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独自进入社会前,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学习和模仿的原件,他以后多多少少会继承父母身上的东西,作为家长,要树作 文 吧立榜样,改掉自身不良习惯,给孩子做好表率。

三、高质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董卿在《朗读者》中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行走世界最大的底气,陪伴可以培养出孩子好的习惯,培养出孩子好的性格,培养出孩子的幸福感,培养出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无底线、无原则、无标准的赞美。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逐渐形成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五、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和变化,引领孩子身心双健。听完刘教授演讲,接着进入班级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点评。三位老师全面介绍了每个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介绍了部分同学的表现,并对大家的表现提出了期望,从讲话中听出老师对孩子很熟悉,对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期待,有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应该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并通过行动表现出对知识的关注和渴望,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养成孩子独立做事的习惯。

我相信在____小学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后盾,加上我们家长的通力合作,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值得骄傲的人。

家庭教育大讲堂观后感【第三篇】

最无价却“昂贵”的是父母的语言

金秋十月,细雨蒙蒙,在翘首以盼中终于迎来了____小学首期家长大讲堂。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的学习机会,聆听刘洁教授的精彩授课,受益良多。

在两个小时的授课中,刘教授用互动式、体验式、实践式对话的方式,引导我们从学说话开始。会说话是一门学问,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有效的沟通,可以使我们家庭成员更融洽的相处。“空瓶子”及实践式对话方式,让我感触颇深,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在情绪不好时,会对孩子说一些比较苛责的话,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这时就凸现出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信任孩子,建立沟通氛围。亲子之间的彼此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在父母的眼中,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家长认为孩子既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也无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甚至对孩子无端猜疑。在这种氛围下,亲子关系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父母要学着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看到、听到、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理解,沟通就能很顺畅。

二、少说多听,用心真诚沟通。卢梭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作为家长在沟通中常常陷入“讲道理”的误区,总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不断地用讲道理来否定孩子的想法,从而导致亲子沟通陷入僵局。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他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渴望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能有人认真倾听。父母如果能够成为最好的听众,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多以积极的肯定回应,亲子关系肯定会更加融洽。

三、制定规则,用行动促进沟通。虽然我们常说,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但是自由是相对的,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亲子沟通中,通过制定规则,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因此,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在商量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后再制定规则。同时规则不应该只是针对孩子,父母应该主动遵守,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建立真正的规则意识,维系亲子间的和谐关系。

四、积极鼓励,用高语商加强沟通。在我们吐槽孩子不听话、不配合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说话不得要领,孩子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模糊等。其实说话是个技术活,我们常说智商、情商,其实能用简短的语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达到目的,是一种高语商的表现。因此家长们在与孩子说话的时候要直接描述问题,并给孩子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下达具体指令,这都将有利于亲子间的顺利沟通,在积极鼓励的“良言”中唤醒孩子的正能量。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睦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作为父母要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说好话,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家庭教育大讲堂观后感【第四篇】

家校共育,筑梦未来

9月24日上午,我参加了____小学举办的20__级“家校共育,筑梦未来”家长大讲堂宣讲会。孩子步入六年级,小学阶段的最关键时刻,此时孩子也正处在青春叛逆时期,作为父母正在焦虑为怎样教育孩子发愁着急的时候,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教授前来授课,真是解决了我们家长的燃眉之急。课堂互动性强,教育意义深刻,让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掌握了与孩子语言沟通的技巧,定能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感谢学校的精心安排,感谢学校老师的辛勤付出。

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不以“爱”为名,行“害”之实。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不是“我妈以为我冷”式的对孩子行为上的无微不至,不是动辄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式的情感和道德上的捆绑压制。我们要在孩子还是很小的时候认识到,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人,要有平等对话、不以强凌弱的觉悟来和孩子互动交流。不盲目干涉孩子的正常成长,对于孩子尝试了解世界的行为要正确引导,对孩子在生活中的努力和失误要有包容之心。不总是把“你真是笨死了”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当孩子努力做一件事情,结果却不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给出建议,而不是奚落或者包办。我们凭借年龄和阅历积累可以让孩子崇拜我们,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无能,更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我们努力做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引,而不是作为孩子离不开的扶手存在。孩子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发育成长有共性的规律,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共性的东西,也要承认个体的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寄希望于孩子可以轻松办到。管理好个人的行为,给孩子做积极正面的榜样。尽早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言必信,行必果。孩子是家长人生路上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好与不好,也是家长行为修养的反馈。

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我特别赞同刘教授说的一句话,家长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争做智慧家长,双向奔赴,达到家校共育,与孩子共同绘出美好的蓝图。

61 2588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