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导游词(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武当山导游词(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武当山导游词1

大家好,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xx,就好人们常说的那样,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开心。

今天我将带大家起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传说武当山金顶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四十华里,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据说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

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想喜欢武侠的朋友可能通过小说了解了一些。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怎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冈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石梁悬空深出2。9米,宽只有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象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

武当山导游词2

关键词:产业链;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56-02

一、引言

武陵山片区是部级连片贫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切入点。虽然国家已实施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来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发展,但旅游扶贫却出现了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本地化不足等问题,导致旅游扶贫效果不佳。因此,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旅游扶贫的概念、效应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的本质就是扶贫,通过旅游开发为贫困人口增加发展机会和获取收益。丁焕峰(2004)认为旅游扶贫是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唐建兵(2007)提出旅扶贫虽然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正效应,但同时也给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带来了污染和破坏,造成当地民风商品化、社会道德退化。李永文(2004)提出在制定旅游扶贫开发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王明霞(2007)对秦皇岛青龙县旅游扶贫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青龙县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邓小海(2014)在产业链视阈下,对我国旅游扶贫问题进行了诊断,并给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上学者对旅游扶贫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少有学者基于产业链视角,对连片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进行研究。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

(一)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基本采用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尽早脱离贫困,往往忽略了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及生态功能,导致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严重制约了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链不完整。如乡村旅游作为片区旅游扶贫的主要形式,大部分都停留在民俗、建筑及农作物的观光上,产业链短,产业的关联度不高,没有对三大产业进行有效整合。

(二)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不协调,缺少有力合作

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旅游扶贫需要跨产业和跨区域间的合作交流。目前,武陵山片区大部分景区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区域间旅游扶贫项目的合作较少,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度较低,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没能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与辐射功能,导致资源共享未能实现。同时,发展水平较高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旅游扶贫的投入产出差距较大,旅游扶贫区域结构不协调。投入较多景区建设较好,并拥有一系列高星级配套消费场所。投入较少景区住宿消费环境较差,服务质量评价不高,游客数量较少。

(三)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不足,民族特色不突出

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指以旅游扶贫为龙头,利用本地资源,在生产和销售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旅游收益尽量留在本地,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达到扶贫效果。然而,武陵山片区旅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构建过多依靠外部资源,包括原材料及旅游从业人员,导致旅游收益利益分配不均,旅游扶贫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民族文化就无法真实传播,民族特色就无法突现。且大部分居民较少参与旅游扶贫项目,从而无法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

(四)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力不足,缺乏知名品牌

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对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较为落后,地处山区,旅游发展条件有限,所以大部分地区旅游扶贫尚未形成核心企业,目前企业实力较弱,市场规模不大,旅游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旅游扶贫开发进度较慢。同时,旅游扶贫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及旅游管理人才,制约了旅游扶贫的深度开发,使得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旅游扶贫产业带动力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扶贫产业链整合,完善旅游产业功能

旅游扶贫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贫困地区想要通过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发展、脱离贫困等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整合。因此,要打破旅游边界的束缚,拓宽旅游扶贫范围,延伸旅游扶贫产业链,促进资源与产业的融合,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产业融合的效果。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实现旅游扶贫产业链的侧向延伸和扩展。其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及生B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旅游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横跨许多区域与行业,需要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因此,武陵山片区要建立跨区域旅游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自身及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区域内外旅游热点地区的联系,采用“统一包装、联合推广”模式,推动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对发展较慢旅游目的地的帮扶,缩小片区内旅游扶贫差距,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不断促进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三)加快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旅游扶贫的重要对象是当地贫困居民,因此,要以农村、“贫民”为扶贫重点,必须立足于产业链的本地化。要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注入到旅游观赏的任一环节,打造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比如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旅游各要素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分配,形成旅游供给本地化模式,以旅游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四)积极培育核心旅游扶贫企业,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武陵山片区要积极培育旅游扶贫企业,逐步形成以核心旅游扶贫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格局,用品牌效应来带动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旅游扶贫企业要加强与其他相关企业间的合作,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借助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旅游扶贫企业间也要处理好各自的利益分配问题,促进旅游扶贫产业链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发展。

武当山导游词3

关键词:体验旅游产品设计;道教文化;武当山

一、武当山道教文化相关旅游资源分析

1.文学与艺术

著名教授于丹曾在武当山太极二胡盛典上现场品评《庄子》“自然人格,乘物以游心”。承道家而来的武当道教,其中有众多的道经为了便于朗诵、记忆、传播,全部或部分采用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不仅如此,道教还创造了游仙诗、步虚词和青词等新的文学形式。

2.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渊源于武当道教,道士在修炼学道时,常常伴以练习武功。武当道士张三丰创立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武当武术,源远流长,玄妙飘灵,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武当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气功、武当剑等拳法和器械术[1]。

3.武当道教古建筑群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其道教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有号称“万古之奇观”的八宫二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外加一条长达七十余公里的登山神道,历代皇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武当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整个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4.道教民俗

武当道教民俗主要包括旧时朝山进香习俗、道教斋蘸活动、敬神礼仪等方面,重要的还有庙会,这些庙会往往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道教仪式和道教中神话传说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5.武当道教养生医药及养生特色饮食

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武当道教医药单、验方154 首,分门类归纳为养生保健方、内科杂病方、妇科杂病方、骨伤科方等 6大类,其中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名贵中药材闻名遐迩[2]。药膳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内容。道教倡导清心寡欲,返璞归真,其饮食往往利用当地天然食材精致而成,讲究营养和清淡,不求肥甘,同时,武当非常著名的道教茶饮为武当茶,深受一些教外人士的喜爱。

二、武当山道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现状

武当山是部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重点宗教活动开放场所和中国武林之乡。武当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韵和情趣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至今香火不断。近年来,武山依傍武当山经济旅游特区,其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武当山太极湖旅游新区项目打造了由水上游乐组团、文化体验组团、休闲养生组团组成,重点建设太极古镇、文化主题公园、山地体育公园、生态湿地公园以及武当国际会议中心、超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老子学院、太极剧场、武当山旅游码头、游艇俱乐部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三、武当山道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一)突出分类主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1.选择“问道”、“养生”为主要分类体验主题

“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主要包括两大核心景区,即武当山、太极湖,同时,其中已经体现出两种核心旅游体验方式,问道与养生。但是,这并不说明“问道”只问武当山,“养生”只在太极湖。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以“问道”和“养生”为主线,将这两种体验方式贯穿于整个武当山太极湖及各个景区内,并且将道文化充分融入主线,“问道”、“养生”即为大主题下两种分类主题形象。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即让游客从“问道”、“养生”中深度体验武当山道文化,让景区传统精品文化深入游客内心,深化及突出景区特有主题形象,形成景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

2.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

“问道”与“养生”这两类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主要在于将武当山各大景区内符合分类主题形象的体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组合打包,形成“问道”、“养生”专项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组合打包并不是简单的归类,而是组合后的深化设计,时刻以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发展为参照,更新产品设计观念,注重文化创意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二) 提高参与性,优化体验产品组合

针一个对每体验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找出更多的体验形式,让游客体验的“角色”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加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针对好茶的游客,我们可以提供从武当茶文化展厅开始采茶、制茶、品茶一条龙活动产品,满足游客深入体验心理,让他们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

体验旅游产品优化组合体现在实处具体就是指优化景区体验线路,这条体验线路实质上是串联景区内各个体验点的纽带,在将各个体验点做精致的同时也需要用一条或多条科学合理的线路将它们整合起来,“问道”、“养生”各需要设计多条优化组合线路,一条线上要设置不同的体验项目或游览节目,避免体验点同质化,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在心灵深处真正的互动,我们要的是一整条线路带给旅游者的整体感受,将每个细小的不同质的产品组合起来,这能最终形成一个能给予旅游者全新体验感知的新产品。

(三) 基础设施整合创新

景区内基础设施基本上包括酒店宾馆、餐厅、景区服务中心、便利商店、交通工具、公厕、垃圾箱等等。完善且美观实用的景区基础设施,不仅仅在于数量上达到标准,更重要的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并且风格外型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映衬。

针对商业化现代化气息过浓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在设计出高质量整体性体验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实现一项或多项整体产品所有体验项目一次性包价,可以由游客自行组合选择,节假日或其它必要时间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有利于避免游客出现反感情绪,避免过分商业化,保证良好的体验氛围;其次,景区内各个体验场馆一定要减少过多的现代化设计,保证原有的文化特色,演艺厅内景可以利用高科技来营造武当山道文化氛围,但要避免纯现代化布置而跌入大众化境地,减轻游客对景区的期望满意度。

参考文献

武当山导游词4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论文百事通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4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超级秘书网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

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64 728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