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导游词【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龙门石窟导游词【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龙门石窟导游词【第一篇】

各位游客,我是你们的导游,很荣幸今天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龙门石窟了,它可是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可谓来头不小啊!

说起“龙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伊阙”。这名字从何而来呢?整个龙门是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一山为西山,两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故称“伊阙”,那为什么又叫“龙门”呢?因为伊阙刚好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称,凡是与皇帝挂上钩的都要带一个龙字,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身体称龙体,皇帝住的地方叫龙亭,那么,位于皇宫龙亭南边的门呢自然就被称为龙门了。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碑刻2800多块。造像以北魏、隋、唐为主。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 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高浮雕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且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这寺里有我们龙门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宝贵的佛像,不过见这个国宝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得爬几十级的台阶,大家慢行。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共十一尊。主佛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全像通高米,其中头部高4米,就连耳朵都米高。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卢舍那大佛却女性化,这是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当时武则天曾以皇后的名义捐助了两万贯的脂粉钱用来修建洞窟,可谓是最大的股东了,设计师则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按照“佛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说法,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它无论从相貌或神情都与武则天很是相像,可以这么说,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化身。您看她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使你感觉佛好像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这样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卢舍那大佛艺术魅力所在。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俨然一个“佛国朝廷”。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第二篇】

请大家跟我一起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请大家跟我继续前行,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这是因为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米,深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

朋友们,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其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

龙门石窟导游词【第三篇】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我想,您也许游览过风景秀丽的颐和园,观赏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可今天游览的龙门石窟,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请各位在遵守规则、保持清洁的前提下细细观赏。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龙门石窟有佛像十万余尊,佛洞两千多个,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再回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观吧,是否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龙门石窟导游词【第四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叫XX。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举世文明的龙门石窟,和有着《龙门二十品》的古阳洞。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公里处,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迄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这里有一条伊水河,河两岸是香山(东山)和龙门山(西山)。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延至清代,历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群。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000余米,两山现存石窟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

约2870多块。龙门石窟最大的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石窟长宽各30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古阳洞,古阳洞很出名。这里有丰富的造像题记,为人们称道的《龙门二十品》就

集中在这里。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这次旅游结束了,谢谢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

64 1867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