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历类 > 高中语文 > 2019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题型:综合题                标签:《水浒》 《三国》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重《水浒》轻《三国》的传统 
  □刘勃 
  明代文人里愿意谈几句小说的,往往捧《水浒》而贬《三国》,而且认为《水浒》不是略胜一筹,是高着几个档次。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鲁迅、胡适一辈。 
  何以如此,可能和三国故事的两个传统有关。 
  一是史传。这个传统里的故事讲述人,一般有点文化,但也不会太高。大体上,把《三国演义》改成现在最常见样子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代表这个群体的较高水平,而下限大概就是鲁迅《风波》里赵四爷的样子,“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这类人把宣传“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当作小说很重要的功能和义务。他们特别信服正史的记录,会尽量往上靠,不大喜欢胡乱发挥。但说他们更关注历史倒也不见得。只是他们既然有且仅有一点读写能力,便很以这种本事为自豪,所以能够接近正史,乃是有文化的证明,至于正史本身也可能会错,他们就不关心了。 
  另一个是民间传统,《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许多元杂剧都属于这个传统。这些作品主要面对不能阅读,通过听书看戏来获取信息的受众,价值观和趣味自然也和他们更加接近。所以它更看重的道德是“忠义”:忠不是儒家的忠,而是一种更具体的人身依附关系;义也不是儒家的义,而是通常所说的“江湖义气”。另外就是,他们有火辣辣赤裸裸的富贵欲望。如元杂剧《桃园结义》写关张见刘备“实为贵相”,就请他喝酒,刘备大醉后出现异象: 
  关羽:兄弟,你见么?他侧卧着,面目口中钻出条赤练蛇儿,望他鼻中去了。呀呀呀,眼内钻出来,入他耳中去了。兄弟也,你不知道,这是蛇钻七窍,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也。等他睡醒时,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你意下如何? 
  這个传统的另一个兴奋点,是武力崇拜,所以喜欢写智商硬伤而神勇无比的人物,《说唐》里有李元霸,《残唐五代》里有李存孝,平话《三国》里的张飞也属这一类,曾几乎以一人之力平定黄巾之乱,至于单挑打得吕布、赵云落荒而逃也不在话下。 
  《三国演义》与其说是两个传统的集大成之作,不如说是史传排挤民间的产物。有人喜欢拿据说更接近罗贯中作品原貌的“嘉靖本”和毛家父子的批评本比较,强调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大,其实若把更早的各种三国故事也拿过来一起看,就可以发现嘉靖本已经删除了不知多少怪力乱神和急功近利。两个版本是在往同一个方向上努力,毛批本只是走得更远,进一步巩固了史传传统的胜利果实而已。 
  所以历来的著名文人,鄙视《三国演义》也就很好理解了。大文豪有的“三观不正”,对正史也没什么敬畏心理,《演义》引以为豪的忠于正史,在他们看来反而是小家子气。文豪们的语言修为自然是极高的,对不文不白的半吊子文风更加瞧不上。《演义》努力追求的东西,刚好都落在他们的鄙视链上,而《水浒》是白话,写江湖,用新文体讲述新故事,对文豪们反而有陌生化效果,印象自然好很多。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扬传统价值观不是小说的功能和义务,历史演义小说也应对历史做些“胡乱发挥”。 
  B.历来三国故事的讲述人对正史记录缺少辨别的自觉,他们忠于正史是为证明自己有文化。 
  C.在从民间三国故事到《三国演义》的演变过程中,民间色彩被参与其中的文人逐步删削。 
  D.相比《三国演义》,《水浒》用白话来写江湖是“用新文体讲述新故事”,所以备受肯定。 
  16.本文所谈论的“传统”涉及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17.文章第五段中“价值观和趣味”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KUN阿拉题库(alatiku.com)|我的题库|免费题库

答案及解析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
打赏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精品推荐
相关题目
最新题目
热门题目
Copyright(C)2017-2021 Alati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阿拉题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789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