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 化妆品公司管理制度【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 化妆品公司管理制度【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口红效应;大额消费;彩妆品牌;化妆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52 -02

一、行业现状

2008年底金融危机处于最严重的时期,彩妆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而且在专营店渠道销售的国产彩妆数量仍在增加。这些市场现象,再度印证了“口红效应”理论,这一经济理论于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尽管经济不景气,人们仍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难以承受大额消费,所以转而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面对经济萧条,女性越来越依赖口红点亮妆容,争取以一张容光焕发的脸展现自信。

① 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市场信心恢复期,彩妆给终端零售网点带来了全新的利润点和提升形象的筹码,彩妆品牌也因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两年来,国内的彩妆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涌现了很多新兴的品牌和企业。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培育了市场、教育了一代消费者,另一方面本土的日化公司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而大批的本土品牌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崛起。行业的大容量、高增速、高毛利率、且穿越周期能力相对较强,一直以来吸引着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二、彩妆技术发展趋势

(一)彩妆功效化

作为一个产品,当市场处于极度饱和的时候,开发出附加价值必定是产品进行市场突破的手段。近几年,在彩妆中加入护肤成份已成为国内彩妆的主旋律,像嘉魅儿把产品定位为“彩妆+护肤”模式的实践者,让它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产品的丰富,使得市场竞争的细分成为必然,那么,未来的日子里,彩妆企业要更好地拓展市场,我相信彩妆肯定会赋予更多的功能,又或者,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多重保养功能的产品来。

(二)上妆简单化

生活已进入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在追求美好的同时,也一直追求着简约。为消费者创造便利,是每一件产品未来必须承担的义务,彩妆也一样。目前虽然很多消费者喜欢用彩妆,但是,用彩妆做一次妆容,至少需要花去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比较完美的体现出妆容的特点,试想想,现在有哪些女孩子能够具有这样的空闲时间。以前,那些阔太太的胭脂水粉,在家涂抹半天,是因为他们确实没事做,需要消费磨时间;而现代,一个女孩出门,如果想弄一个较好的妆容,其实也是挺费时的,为此,这大大的阻止了彩妆的使用和发展。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彩妆产品,肯定要向简约化转变,让消费者化妆成为一种随时随地的便利。

(三)产品个性化

彩妆和香水一样,不同的消费者也需要不同的个性,香水以味道来区分,越独的香味,越是高贵。那么彩妆的个性,也是相当重要的,相信未来的彩妆的需求,将会在个性方面显出特色。即使产品的使用显示不出特色,那么产品的包装也应该显出自己的特性,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觉得这是身份的象征。

三、国外彩妆生产商在中国的问题分析

② 代表现时彩妆产品生产顶尖的国外生产商如:INTERCOS(意大利), KOLMAR(日本)COSMAX(韩国),产品研发技术先进,对于产品深层次研究,掌握产品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严格有效,是现时国际上彩妆市场生产佼佼者。但面对中国市场的无常变化,本土彩妆品牌及生产商的白炽化竞争,无论在价格还是品类上都面临很大压力,变得力不从心。对深入市场,难成为日后市场急速变化及需求的支撑着,主要表现为:

(一)产品研发中心身处海外

研发中心设于境外,大多数研发人员对中国本土市场文化背景不熟悉。在研发过程中文化差异、生理差异使得欧亚人种皮肤需求不同,语言沟通障碍以及对中国市场法律法规不了解,令研发过程缺乏应有竞争力。 彩妆本就是对应时尚潮流而产生的脸部妆容产品,变化及时间性十分快速及敏感。 以上举例公司无法在中国境内形成有效的配方研发支援(产品一系列相关测试成为问题)而给很多品牌带来时间上的无效性,容易形成产品与市场脱节。

(二)研发方向及成本与本地脱钩

由于研发工作无法本土化,除了时间上抢不到先机之外,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的高企使产品本身的自有成本大大提高,局限了市场进入门槛,失去了产品本身该有的品牌竞争力。虽然产品拥有高品质的生产能力,但牺牲了消费群体对产品本身的接受能力。

(三)研发生产时间有效性

由于研发时间上先天不足,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本质问题,固定成本高企令产品竞争力下降或局限于某小群体,相对本土品牌的产品失去时间和价格优势,产品难以进入拥有绝大多数顾客份额市场的二、三线城市。相对于国际大品牌而言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产品,更加失去国际大品牌的品牌、时间和产品价格这个优势。在缝隙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局面,而且该局面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主要体现:上述公司为了控制好配方的保密性,资源的保存及优势,在国内重建研发团队较不实际,团队培养和协调需时,远水救不了近火。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凸显出这些公司劣势:在产品中慢慢失去时间、占领市场先机,只剩下品质完美的狭小空间,不利于现时变化多端、杂乱无章的市场发展势态,自身竞争力失于一城。

反之,拥有市场第一手资料,洞悉市场变化先机,对国内市场需求(无论配方还是包材)的研发有着十分卓越的时间控制机制,懂得中国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协调时间、品质、关系、服务方面,经营的协调性等都是成功经营彩妆类化妆品必备的条件。合理协调各环节的传递将是营运成功要诀,备受品牌商(屈臣氏/无极限 等国际品牌)的青睐而存在着极大的生存空间。

(四)综合服务支撑

由于彩妆在中国市场属初期阶段,需提供必要的产品使用及销售技巧培训指导给品牌商。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及仓储也成为经营的另一难题,所以在给品牌商着手产品本身和销售技巧的培训时,市场营销计划以至仓存、物流等问题也是考验生产商本身后台支撑综合能力的另一个表现。

(五)生产和服务的角色分配

生产商本身角色就是按时完成质量合格的每批产品的生产,生产过程中不时有预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而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当中缺少技术监控、生产工艺、质量保证体系,

内部人员管理等综合管理问题,要圆满完成每批次的生产任务确实给生产商不少的压力和考验。在服务品牌商的角色上,一系列的专业工作包括:市场策划,产品定位磨合,产品投放市场时间,专业培训,物流,备货控制,生产反应措施等等工作让生产商突然变成了品牌商的双重角色。的确, 今天的中国彩妆市场的成功案例就是要求你既是生产商也是品牌商。

四、后记

彩妆类预计在2013年和2016年之间将保持8%左右的复合年增长率。随着城市化及国际化步伐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改善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将每天化妆,而非局限在某些特殊场合,这将为化妆产品消费提供一个强劲动力。

在预测期内,其结果是,具有加长加厚作用的新睫毛将受到消费者的极大青睐。

①预测期间,面部化妆品预测增长率位列第二,复合年增长率为1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将得益于BB霜的持久增长,BB霜的预测复合增长率超过13%。同时,随着BB霜在国内的流行及普及,生产厂商有可能据此生产更多的类似产品或延伸产品。

2013年至2016年,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更高的制造成本和产品附加值,彩妆产品的单位价格将会有一个稳步提升的过程。 然而,商家将努力尽量减少价格上涨,并通过更加频繁的降价促销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生产厂商可根据市场出现的不同需求,尽早介入,抢占先机。未来的中国市场,商机无限啊!

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第二篇】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化妆品公司管理制度(二)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化妆品原材料的测试、开发以及测试方法的建立,并建立化妆品原材料质量标准,对化妆品原料的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根据新化妆品开发计划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开发和研制工作,进行新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估,配方稳定性、包材相容性测试,微生物竞争测试;

3、总结新化妆品的开发经验,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持续改进化妆品性能;

4、负责化妆品配制工艺的制定;

5、组织新化妆品试产并制订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化妆品检验规范,转移至化妆品生产部门和品保部门,并能根据实际进行修订;

6、负责指定化妆品内控以及化妆品原料的检验指标;

7、协助处理相关化妆品的技术问题,保证化妆品生产正常进行;

8、沟通化妆品的市场部和生产部之间的信息,将市场部要求准确传达到生产中。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要求:

1、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分析、生物学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化妆品配方师的资格证书者更佳;

3、了解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动态,熟悉化妆品新原料信息、性质和原材料供应商;

4、熟悉化妆品工艺和配方,能够独立研发产品、确定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

5、具有良好的技术研发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研究工具、仪器;

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第三篇】

在首尔飞往上海的航班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徐庆培要求机组人员准备了一道特别料理――蔬菜豆腐卷。这是他二十多年前刚来到中国走访东北小城市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作为韩国最大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 Group)创始人徐成焕的儿子,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徐庆培很早就开始了海外探险。1992年,他首次造访中国的城市便是与韩国邻近的沈阳。随后十年,他去沈阳的次数多达50次,走遍了东北各地。上世纪90年代,一些东北偏僻之地并没有正规的餐厅,徐庆培常靠方便面和茶叶蛋果腹,而他最喜欢的蔬菜豆腐卷则要在专门为司机准备饭菜的小店里才能吃到。

二十年后,徐庆培再次吃到蔬菜豆腐卷的滋味已然不同。最近一次,他出现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这次,他是为爱茉莉上海美丽妆园的建成投产而来。作为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迄今为止在韩国以外最大的生产研发物流基地,上海美丽妆园总投资75亿人民币,相当于12个足球场的面积那么大。它的年均生产能力将达13万吨,是原有上海工厂产能的10倍。

徐庆培扩产的底气十足。近10年来,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区销售业绩年平均增长率达47%。2014年财报显示,其韩国和全球海外市场的销售总额达47119亿韩元(约合27329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额达4673亿韩元(约合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4%。

这令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股价在2014年翻了一番。在2014年9月的2014年韩国富豪榜中,徐庆培由第六升至第五,而同年11月,徐庆培以66亿美元(约合40889亿人民币)的身家登上全球200位富豪排名榜单。韩国仅两位企业家入选,另一位登上榜单的则是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

爱茉莉太平洋诞生于1945年。它最早的雏形是上世纪30年代位于朝鲜开城的一间小作坊。徐成焕的母亲尹独亭研制了用以护发的山茶油,随之创立了昌城商店,开始制造销售化妆品,以售卖山茶花发油为主打,生意日渐兴隆。徐成焕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对化妆品的经商之道逐渐深谙于心。他于1945年正式成立太平洋工业社,后因一款名为爱茉莉(Amore)的产品闻名,最终将企业更名为爱茉莉太平洋。

随后几十年,爱茉莉太平洋主导了韩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它先后推出众多热卖产品,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ABC人参霜,还是80年代的美露都曾风靡一时。

上世纪80年代,爱茉莉太平洋开始迎来LG集团的冲击,后者也开始涉足化妆品产业。不过,两家公司各有所长,LG生活健康的优势在于牙膏等日化类生活用品,而爱茉莉太平洋在化妆品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40%,高居韩国市场首位。欧睿信息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爱茉莉太平洋在韩国日化市场的份额为251%,紧随其后的是LG生活健康,占到23 8%,两者垄断韩国日化市场。

波折

随后,爱茉莉太平洋开始拓展业务范围。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旗下业务不仅包含化妆品,还覆盖金融、时装、体育等多个领域。“当时我们由二十个不同领域的公司组成,在能为自己创造利润的地方都投了钱,不过发展了十五年却并不顺利。”徐庆培说。

韩国日化市场也发生了巨变。大批欧美及日本化妆品企业纷纷涌向韩国,成为韩国消费者追捧的品牌,爱茉莉太平洋面临的挑战空前。“在这样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里,我们亟需一个转折点。当时公司提出了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真正想要开展的事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能够做好的事业是什么。”徐庆培回忆说。最终,他决定卖掉那些非核心产业,重返原点,把全部精力于核心业务化妆品行业。

公司提出“选择与集中”的重组战略。徐庆培开始优化结构,拆分诸多业务以提升全球竞争力。“现在回头去看,那段日子真的非常难熬。但另一方面危中有机。面对改变,谁考虑充足并做了最多准备,谁才有机会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崛起。”徐庆培说。

2006年6月,徐庆培成立了“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控股公司,然后再将公司拆分为控股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运营公司爱茉莉太平洋公司。这一治理结构的转变标志着爱茉莉太平洋低效管理时代的结束。“我们把它拆分,让支配的部分更加透明化,让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经济状况、运营状况有一个更加透明的认识,这是全球化步骤当中的一个,这样能保证海外消费者放心地对公司进行投资。”徐庆培说。

事实上,爱茉莉太平洋很早便寻求海外扩张。早在1959年,它就尝试与法国科蒂集团进行技术合作,以此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1988年,公司以Soon品牌正式进军法国市场。徐成焕甚至在有着“化妆品之谷”之称的法国夏特尔(Chartres)建立了工厂,并将护肤品作为销售重点。

不过,此行却并不顺利。法国是非常成熟的化妆品市场,不仅是全球第一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大本营,还拥有大量药妆及娇韵诗、迪奥、香奈儿等顶级品牌。“我们在最初的全球化战略中,把重点放到了法国市场,但是生意并不理想。欧洲的护肤品市场早已被那些技术更先进、市场营销经验更丰富的法国品牌占据。”徐庆培说。

尽管以失败告终,徐庆培却收获了宝贵的一课――品牌力以及洞悉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都至关重要。“当时生产成本很高,但利润率非常之低。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继续推进在法国的生意。”徐庆培说。对法国化妆品市场深入研究之后,徐庆培决定撤退所有陷于苦战的品牌,将精力只集中于香水市场。

1997年,爱茉莉太平洋在法国推出洛丽塔(Lolita Lempicka盾水。它的气味独特,瓶身被设计成苹果造型。上市仅1年8个月,市场份额就占到法国整个香水市场的1%。如今,洛丽塔香水已成为法国排名前五的畅销香水,行销至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在香水市场大获成功之后,集团又不断尝试扩大在该领域的投资。爱茉莉太平洋于201 1年8月收购了另一个高端香水品牌Annick Goutal。

在北美市场,爱茉莉太平洋重点布局高端化妆品市场。它着力扩大旗舰品牌爱茉莉太平洋及高端护肤品牌雪花秀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爱茉莉太平洋品牌自2003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品牌认知度稳定上涨,在全美超过50家奢侈品百货商场中拥有门店。以人参和亚洲药用植物成分为主打的雪花秀则具有十分明显的韩国标签,它于2010年6月进驻纽约最顶级的奢侈品商店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rnan)。爱茉莉太平洋还通过Target和加拿大丝芙兰渠道销售兰芝,以实现北美销售渠道和区域产品组合的多样化。

中国

徐庆培也将目光投向中国。不过,整个过程也同样不顺利――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中国及中国台湾地区总裁高祥钦于2012年加入公司,当时有一件事情令其至今记忆犹新。当他去韩国总部与徐庆培聊天时,他自己不太习惯韩国同事的称呼。“好几个韩国同事都姓金,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中间好像缺少了一个沟通的桥梁。”高祥钦回忆说。此前,他曾担任宝洁、雅诗兰黛中国区高管,在美国企业工作时,同事之间会直呼对方英文名。而在韩国却并不是这样。

徐庆培静静地听完这一切,并没有做出任何回答,他只是一直用手机默默地记录。这似乎是他特有的交流方式,每次听完问题后,他总会陷入漫长的沉默,只有认真地在纸上做记录之后才会一一作答。

随后,徐庆培给人力资源部门发了一封邮件,要求中国区员工必须取一个英文名。“他当时没有给我答案,就直接做决定。他很了解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招募各个国家的人才,这样他才能走得远。他很注重沟通,这是他给我很深的印象。”高祥钦说。

徐庆培意识到中国乃必争之地。因为韩国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分别仅为中国的1%、4%,市场容量有限。而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欧睿信息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化妆品行业2013年销售额为4544亿美元,2009至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996,而中国化妆品行业这一数字却高达13 2%,市场规模达到2690亿元,未来五年仍能保持%的复合增速。但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支出仅为258美元,相比韩国的美元、日本的2164美元以及美国的3505美元,仍有数倍差距。

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等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爱茉莉太平洋亦对此寄予厚望,徐庆培希望2020年中国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能够达到41%,实现33万亿韩元的销售收入,并贡献全球总销售额的28%。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徐庆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踏足中国。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副总经理兼工厂厂长郑京洙是其早期追随者之一。郑于1983年加入爱茉莉太平洋技术研究院,1994年出任沈阳太平洋宝岩化妆品有限公司厂长。“我从1985年开始学习中文,当时学中文就是为将来做准备。我学中文的时候还不知道拼音,都是用台湾的注音符号以及繁体字学习。”郑京洙说。为了拓展中国市场,爱茉莉太平洋招募了大批中文流利的韩国员工,现在韩国总部甚至仍为员工开设中文课,员工可以通过电话课程学习中文。

在上世纪90年代,去中国投资并非易事。在中韩正式建交前,徐庆培就开始寻找中国机会。那时中国在韩国还未设立使馆,去中国必须绕道香港入境。郑京洙当时还在学习中文,有一天公司突然问有没有人会中文,于是机会就来了。公司给郑京洙安排了20个星期的中文课程,周一到周五每天7小时密集学习中文。1992年,徐庆培决定去沈阳投资建厂,郑京洙主动请缨担任厂长。

初涉中国市场,公司发展举步维艰。爱茉莉太平洋在沈阳投资200万美元设立沈阳太平洋宝岩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司属于中外合资企业,中方出资20%,爱茉莉太平洋出资80%。为了尽快投入生产,徐庆培决定直接利用现成的厂房。“当时中国的情况也不太好,所有的设备、原材料以及包装材料几乎都是从韩国运来。”郑京洙回忆说。1994年12月24日,工厂第一次投入生产,首批产品是美露。

渠道的建立也很艰难。当时,所有百货商店的商品一律采用统一的玻璃柜陈列,即使在沈阳人气最旺的中兴百货商场里也没有化妆品专柜。1995年,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兴百货设立了首个化妆品专柜。“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只过两年,我们便产生了利润,开始有了一些信心,觉得中国是未来市场。不仅牌子的知名度上去了,公司认知度也提升了。”郑京洙说。

但沈阳并非化妆品发展的重地。很快,爱茉莉太平洋将重心转移至上海。2002年,它在上海设立了工厂,中高端品牌兰芝也通过上海淮海路百盛百货正式进驻中国。为了一炮而红,爱茉莉太平洋曾委托尼尔森做市场分析,报告的结论却是兰芝进入中国市场将会失败。但徐庆培不为所动,他认为要提高品牌知名度,兰芝必须进入中国市场。而当时,兰芝只通过百货渠道销售,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却已在百货公司开设专柜,因此并没有竞争优势。

到2003年,兰芝在中国市场依然只有一个柜台。为了扭转困局,当时的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向徐庆培建议兰芝进口销售,后者默许了这个建议。此时,中国市场大量国际品牌进驻并快速扩张,将兰芝调整为进口品销售的策略有利于其市场地位的提升――消费者更接受韩国生产的兰芝。“虽然上海和韩国生产的兰芝是一样的,但人们就是更喜欢韩国生产的。百货商场经理也更喜欢进口的产品。化妆品的特性就是这样,它是文化性格很强的产品。”郑京洙说。

谋势

经此一役,兰芝品牌迅速在中国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中崛起。除了产品自身较高的性价比,兰芝的成功还得益于强势的韩国流行文化。早在2004年,爱茉莉太平洋就邀请了因《我的野蛮女友》而走红亚洲的韩国影星全智贤担任品牌代言人,兰芝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之后,公司的植入式营销更是立竿见影。

另一部风靡一时的《来自星星的你》更令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热卖。很多中国粉丝更是将剧中全智贤使用过的口红、气垫BB霜、护发油列入购物清单。类似的情况在韩国也时有发生――那些拥有超高人气,能够使备类赞助商品迅速脱销的女艺人甚至还拥有一个专属代名词――“全销女”。全智贤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全销女”典型。

赴韩旅游购物的人数亦急剧增加。2014年韩国超过其他国家,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出境游目的地。而中国游客最主要的消费类别集中在化妆品。韩国旅游组织2013年的调查显示赴韩旅游的外国游客当中,超过50%的人曾购买过韩国化妆品。

首尔明洞因此成为中国游客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许多店铺都配备会说中文的导购员,街道中央还曾出现巨幅的中文横幅欢迎中国游客。在明洞商圈,化妆品店铺鳞次栉比,不同于香港、日本化妆品多以药妆店等集合店形式出现,韩国最为常见的化妆品渠道是品牌专卖店。每个品牌单独成店,从护肤品到彩妆产品一应俱全,每家店铺均包含数百个SKU,整条街道宛如一座巨大的化妆品仓库。

徐庆培捕捉到这一趋势。在明洞主街道共有127家化妆品专卖店,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的悦诗风吟和伊蒂之屋的店铺数就分别达到八家和七家。受韩流推动,早在2012年,爱茉莉太平洋就成为中国市场增速最快的化妆品公司,增速高达34%,远远高于排名第一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当年13%的增速。

韩国一些小型化妆品公司也因此受益。2014年,拥有畅销面膜品牌丽得姿的韩国山星生活科学株式会社股价涨了七倍。因销售火爆,山星生活科学株式会社的销售额在2014年上半年增加了13996,达到287亿韩元,而其中80%的产品卖给了中国顾客。

其中,在中国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品牌是悦诗风吟。自2012年4月在上海吴江路开出第一家店后,截至2014年底,悦诗风吟在中国开店总数达到108家,相当于每月以不低于3家店铺的速度发展。单是2014年就开了60多家店铺。相较于集团旗下另外两个较早登陆中国的品牌兰芝和梦妆,悦诗风吟还创造了最短的盈利周期。在2014年年度财报中,悦诗风吟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被特别提及。财报称,凭借新开店铺和新颖的网络营销活动,悦诗风吟受到了大批年轻顾客的青睐。2014年,其销售总额达4567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营业利润增长79%。

但事实上,大获成功的悦诗风吟却是第二次进军中国市场。早在2004年底,悦诗风吟曾以百货专柜的形式第一次进入中国,但经营不到两年时间就全面退出。当时,它主打纯天然护肤概念,不过当时消费者对于这类品牌的认知并不强,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香奈儿、迪奥、兰蔻、雅诗兰黛等欧美一线品牌。“那时中国的消费者,连欧美的一线牌子接触都不是特别多,怎么能演变到接受草本和自然的国外化妆品呢?”高祥钦回忆说。

高祥钦在这一行业浸淫多年。他曾于1997年将SK-Ⅱ带入中国市场,并于2004年加入雅诗兰黛,并参与悦木之源进入中国市场的筹备工作。由于悦木之源定位为高端植物护肤品牌,高祥钦当时曾对中国市场的草本植物概念的护肤品牌做过一番市场研究。当时中国市面主打纯天然的国外品牌只有几个,除了悦诗风吟,还有欧舒丹和伊芙洛雪。

“其实那时候悦诗风吟在这几个牌子里做得还不是很差,月单产能达到15万至20万,不过,当时的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天然植物护肤品的意识,品牌本身也还处在摸索阶段,所以进中国之后发现和期望不太一样。”高祥钦说。

在2012年重返中国市场的悦诗风吟选择的渠道也发生了变化。此前,悦诗风吟进驻中高端百货的化妆品专柜,价格也相对偏高,受到佰草集和欧舒丹等类似品牌的挤压。如今的悦诗风吟则以街边的单品牌专卖店渠道为主,价格也变得更加亲民。虽然悦诗风吟曾经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但其在韩国本土却不断升级改造产品线,它将源自于济州岛的品牌概念和小清新风格演绎到极致,如今已经成为韩国本土的领军品牌。

高祥钦发现当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韩国的单品牌专卖店发展模式已经可以在中国被迅速复制。丰富的产品线也要求悦诗风吟采用单品牌专卖店模式。一般的品牌顶多只有300个SKU,而悦诗风吟却拥有800多个SKU,百货公司几十平方米的化妆品专柜无法满足产品的陈列需求。于是,街边上百平方米的品牌专卖店成为了最理想的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悦诗风吟的主要顾客群也呼应了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悦诗风吟的目标客户群体相对年轻,集中在20至30岁,而繁华商圈里的那些街边店铺正是年轻人的聚集地。“他们的购买习性通常是希望摸得到、看得到和闻得到,而不是传统的百货柜台一对一咨询的模式。”高祥钦说。

悦诗风吟被比作化妆品界的“快时尚”。它有些像服装品牌ZARA和H&M,它品项繁多、新品更新速度快、性价比高、店铺面积大、扩张速度快、轻松自主的购物环境。当下中国化妆品市场两极分化已较为严重,以本土品牌几十元价位为代表的国货攻占了低端市场,而另一边国际大牌则定位高端,价格通常在200元以上。韩妆品牌则刚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价格区间在100至200元,虽然价格不高,却拥有较高产品品质和包装。

在韩国本土,爱茉莉太平洋还开设了名为“ARITAUM”类似于丝芙兰的化妆品多品牌店。“ARITAUM”意为美丽的客人所汇聚的美丽之所”,其销售业绩和总人流量高居全韩国所有品牌门店榜首。自2008年开出首家店铺以来,这一品牌已扩张至1300家。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购买爱茉莉集团旗下的诸多品牌,包括IOPE、兰芝、梦妆、吕、韩律、Happy Bath、illi,、Miseen scene等。

定位较为高端的雪花秀、HERA和AMORE PACIFIC则通过百货及免税渠道售卖。除此之外,爱茉莉太平洋还开拓了“访销”的销售模式。不同于直销,访销没有下游,销售人员会固定拜访指定的区域进行销售。上世纪80年代,访销曾是爱茉莉最主要的模式,它也像那些以直销见长的化妆品公司那样,不做过多的品牌营销,而是以选美等形式扩大公司影响力。“当时,我们是Miss Korea(韩国小姐)最大的赞助商。顾客对品牌不太了解,但是对我们公司很认可。”郑京洙说。

访销和直销在韩国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全职太太比重较高。日本和韩国很像,家庭主妇普遍平均学历不高,习惯在家购买化妆品,所以电视购物和访销很发达。”《正见品牌评论》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高学历(本科以上)女性就业率仅为60%,而15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仅为%,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量的全职太太为直销和访销提供了基础,因为上述销售模式能大大节省了她们的时间。

研发

韩国化妆品在全球迅猛增长的势头有赖于强大的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韩国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加快了研发的新陈代谢。“韩国消费者的反馈非常快,这使得韩国护肤品周期特别快。产品上市一旦卖得不好,全部会被淘汰。我们说创新,韩国消费者觉得不够创新,那我们只有再创新,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爱茉莉太平洋中国研究所所长兼总监延在昊说。

2008年,爱茉莉太平洋研发中心就诞生了一件革命性的跨界产品――气垫式化妆品。它的设计灵感来自韩国停车券上的印章。研究人员观察到韩国停车券上的印章都非常清晰,墨水丝毫不会晕染出去,于是从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油态水”的防晒霜。这种气垫BB霜具有低粘度的特性,可以通过网状海绵,将其封装在特制的海绵里,一款业内最早的图章式防晒霜就此诞生。

它不仅补妆和携带都十分便捷,在功效上也能满足消费者的更高要求。“膏霜类保湿效果较好,却很厚重,乳液类产品比较细薄,但不够保湿且遮盖效果不好。”延在昊说。经过潜心研究,爱茉莉太平洋研发中心发现拥有800000个细孔的海绵是最有效、最稳定的液态产品载体。海绵被设计成真空的气垫,如此可以有效解决液体的流动性,避免用户用手涂抹液态粉底时的麻烦。

气垫类产品的开发始于2007年。2008年3月IOPE AIRCUSHION(艾诺碧水滢多效气垫粉凝霜)推出,这款产品首年就热销了38亿韩元,并在2014年取得超过2000亿韩元的销售成绩,成为韩国化妆品市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气垫类产品甚至改变了韩国女性使用化妆的方式,亦被公认为是带动韩妆潮流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全球调查公司TNS Korea所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800位韩国女性消费者中,有75%的韩国女性使用过或正在使用气垫类产品,超过80%的人选择了爱茉莉太平洋。

因为它携带方便,可大大减少用户化妆的步骤和时间,而且容易塑造自然无瑕的皮肤,在全球市场,气垫类产品的表现也是一枝独秀。截至2015年2月,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气垫类产品全球累积已销售超过5000万件。较之于2013年,气垫类产品2014年的销量同比增长105%达到2600万件,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爱茉莉太平洋的气垫类产品售出。特别在韩国以外地区,包括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行政特区,气垫类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40%。

为了精耕细作,爱茉莉旗下的兰芝气垫BB霜还曾为区域市场而制定本地化战略,仅在2014年,该产品就在中国售出接近120万件。截至2015年1月,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13个品牌已向亚洲、北美地区的十多个国家,提供19种气垫类产品。

野心

长久以来,支撑起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庞大业务的三大核心原料是绿茶、人参、大豆。在韩国济州岛,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拥有西广、道顺、汉南三个独立茶园。那里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都十分适宜种植绿茶。三个茶园总面积高达330万平方米,占韩国绿茶产量的25%,爱茉莉太平洋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运营大规模茶园的化妆品企业。它是星巴克韩国的绿茶供应商,还建立了自己的绿茶品牌哦雪绿(OSULLOC),并在韩国境内开设了多间哦雪绿茶馆(OSULLOC TeaHouse)。这些业务也同样取得了成功,其绿茶冰激凌已达到十秒卖出一杯的惊人速度。

这迥异于爱茉莉太平洋早期的业务延展模式,如今它找到的业务核心是“美丽与健康”,在此基础上涉猎保健品等相关领域。在韩国,口服化妆品市场增长迅速,保健饮品市场的增速已达到两位数,约占健康功能食品市场的20%。2002年,爱茉莉太平洋曾推出韩国首个口服化妆品品牌VB (Vital Beauty),其超级胶原蛋白2011年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韩元,2012年这一数字超过3000亿韩元。

化妆品公司规章制度【第四篇】

如今,化妆品的功能不再是遮盖衰老的痕迹。体内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抗氧化体系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下降等将导致面色萎黄、头发失去光泽、变硬以及指甲失去光泽等现象。口服美容品和外用药物化妆品配合使用才是解决皮肤、头发和指甲损害的根本方法。

口服美容品(nutraceutical)的定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药物化妆品、功能化妆品(performance cosmetics,functionalcosmetics)以及活性化妆品(active cosmetics)等名称困扰着产业,这些词汇的发展是化妆品技术进步的结果。

药物化妆品(Cosmeceutical)一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宾夕凡尼亚医学院Albert M. Kligman教授首次提出的。药物化妆品是指其成分具有药物特性并证明具有局部治疗作用以及防止皮肤退行性改变。通常是指将一定量的药物原料(化学合成品、天然原料及提取物)加入化妆品的基质中,为一种兼有化妆与保健双重作用的化妆品。也就是说 药物化妆品除了具有普通化妆品的功能外,尚能防治皮肤或其它人体局部的缺欠或疾病,或起到某种特定的修饰和营养作用。其内涵包括含有治疗和预防性质活性成分的化妆品,用作个人护理品和药品之间的桥梁。

口服美容品(nutraceuticals)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出现,是化妆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口服美容品一词是由营养(nutrition)和药物(pharmaceutical)两个英文单词组合成的一个新单词,由医学博士Stephen DeFelice于1989年首创。根据DeFelice博士的定义,口服美容品是指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食品或食品的一部分,具有治疗和保健功效,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这类产品包括单独的营养成分、食品补充剂、转基因食品、药草制品以及谷类食物、汤类和饮料等加工食品等多种形式。美国市场营销中使用的口服美容品一词并无法规方面的具体规定。

由于口服美容品一词是由美国人首创,后来,加拿大人将该词定义修改为一种从食品中分离或提纯的一种物质,通常以药物形式出售,并经证明具有生理功效或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Merriam-Webster 字典的定义如下:一种提供保健功效的食品(作为强化食品或食品补充剂)。

药物化妆品一词同口服美容品一样并未被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认可。化妆品和药物化妆品仅通过安全性测试即可上市,有效性测试也并不是强制性的。牛奶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食谱中的活性成分、油脂、植物提取物等药草中的植物营养成份等都可用于配制药物化妆品。

口服美容品已经成为美容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把化妆品和盥洗品视为一个孤立的市场,而是把它纳入一个内涵更加宽泛的大美容产业,其中还包括食品、食品补充剂以及各种外用皮肤制剂等。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深入调查了近年在传统美容市场新出现的食品补充剂类美容产品,包括美容食品和美容补充剂等,人们统称为口服美容品。此外,还预测了这个特殊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布的调查数字,2006年全球美容补充剂类产品市场至少达到21亿美元的规模,占全部食品补充剂销售额增长部分的8%。这一结果对于近五年才引起消费者和媒体关注的一类产品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定位为增强美容效果的食品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较新的概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高价格功能性食品的上市,这类产品已经顺理成章成为各家公司争相研发的目标。口服美容品最终已经成为大家认可的新的一类重要产品,并首次出现在2007年瑞士国际生物食品展览会(Vitafoods International 2007)上。

消费者对口服美容品需求强烈,可以预见,那些认为营养对美容发挥重要作用的消费者和不断扩大的肥胖人群将来对营养美容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多。电视节目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英国播出的 “食物影响容颜”电视节目就强调不良饮食习惯不仅会使腰围变粗,还会使肌肤长斑、头发失去光泽以及指甲晦暗等。追求美的压力总是迫使消费者不断寻找美容利器,为了获得额外的美容效果,她们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购买化妆品。现在,自然妆容的趋势更加明朗化。以内养外美容方法符合这种思想,而不是只靠使用外用皮肤制剂获得短暂的美丽效果。

竞争压力还迫使化妆品和盥洗品、非处方药、保健品、食品和饮料业等制造商创制更多的高价产品,这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缝隙市场。欧盟新近出台的各种保健宣称的法规同样刺激了市场的发展,对美容食品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大。

亚太地区引领口服美容品发展

尽管从整体上来说亚太地区是口服美容品的重要市场,但是,日本至今依然是最发达的口服美容品市场。日本消费者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即食品、饮品和食品补充剂(特别是营养滋补剂)具有强壮身体和美容养颜的功效。消费者广泛认可这种观念,于是,在充斥着各种新概念、人们却为辨别真伪而苦恼的市场中,具有创新性的口服美容品开辟出了自己的新天地。口服美容品新品不胜枚举,如日清食品公司(Nissin Food Products)生产的富含胶原汤面虽然号称不会引起食欲,但却在人们普遍认为喝鸡汤能营养肌肤的市场中深受欢迎。此外,还有资生堂生产的pureWhite牌美白饮料以及Fuwarinka牌可食用香水,即一种通过汗腺释放香荚兰香气的糖果等。

2006年,日本糖果制造商Eiwa公司在英国上市药用蜀葵蜜饯失败。但是,他们的确受到了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的口服美容品开始稳步进入西方市场。Ferrosan公司的Imedeen口服美肤片、L'Oréal和Nestlé两家公司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Innéov生产的美容胶丸以及Olay Vitamins维他命美容胶丸等都是美容补充剂市场中的佼佼者。由于以内养外美容观念受到广泛认可,因此私人标签制造商也已行动起来挑战品牌美容补充剂的市场地位。

美容产品专业生产商Sephora 公司生产的美肤平衡水(Borba Skin Balance waters)常备库存,Lumaé护肤茶饮料则是通过Saks Fifth Avenue 百货公司等高端化妆品零售市场销售。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也试探性上市美容补充剂新品抢占市场,如法国公司Laboratoires Noreva上市了Norelift抗衰老果酱等。其他宣称具有美容功效的食品还包括功能性瓶装水和茶饮料等。例如,Coca-Cola 公司同L'Oréal 公司合作生产了Lumaé护肤茶饮料,计划2008年上市。美容食品刚刚在西方市场崭露头角就不断扩大地盘,特别是已经侵入非常重要的乳品市场。2007年2月,乳品业巨头Danone分别在法国和部分西欧市场上市了Essensis美容酸奶。巧克力富含抗氧化剂,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美容食品。食品工业现已做了大量工作,以对这种给人们带来无限快乐却又饱受争议的食品重新定位为健康食品。

西班牙是西欧市场中美容食品消费大国之一。西班牙对强化食品需求旺盛,而且还是全球人均消费第三大国。有越来越多的美容()功能宣称出现,这部分是由于当地消费者更加重视外表的缘故。根据西班牙整形外科协会(Sociedad Espa?ola de Cirugía Plástica, Reparadora y Estética)公布的统计资料,西班牙女性做整形手术的人数比任何其它欧洲国家的女性都多。此外, UHT牛奶占据西班牙大部分乳品市场,相反,鲜奶消费较低。货架期长的乳品更容易加入强化添加剂,加入了具有减肥功效的共轭亚油酸成分更是深受消费者欢迎,这些都是刺激西班牙美容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同样原因,美国美容食品市场也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用科学回答沉默与怀疑

护肤品从口服美容品大行其道的市场中获益匪浅。护肤品已为全球消费者广泛接受,仅在2006年其销售额达到601亿美元,占全球化妆品和盥洗品最大市场份额。然而,头发和指甲护理同样也是口服美容品的重要目标市场。有越来越多的防晒和美黑产品如Inneov Solaire美容胶丸等开始流行。这种美容胶丸定位为一种口服防晒剂,内含各种益生菌,能够促进肌肤天然防御机制抵御紫外线的伤害。消费者了解更多的富含抗氧化剂食品以及这些抗氧化剂能够“抵御”衰老等方面的知识,对石榴和蓝莓等所谓的超级水果青睐有加。所有这些预示着美容食品、补充剂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护肤功效的宣称。

40岁以上的女性是口服美容产品核心市场的目标人群。这一人群最关心身体和精神健康了,她们认为美丽容颜反映了内在健康状况。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把更年轻的女性纳入美容食品的目标人群。现在,延缓肌肤衰老的观念已经成功地吸引了30岁左右的女性购买美容食品。口服美容品还能吸引男性消费者,但是,年轻的男性消费者更容易被高蛋白质以及增强肌肉的美容食品所吸引。

制造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阐述口服美容品作用机制以及证明其功效。西方消费者对商品的功效宣称总是有点儿不放心,特别是对美容食品的功效宣称持怀疑态度,一律视为制造商的营销噱头。所以,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只能用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的科学数据说话。NV Perricone MD就是成功将消费者带入口服美容品市场的品牌之一,它是将营养、食品补充剂与皮肤制剂结合产生护肤功效作为其卖点。致力于新产品研发的营养学家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制定美容食品和补充剂的功效宣称。美容食品和补充剂的价格相对较高,比如80美元单价成为扩大营销的障碍,特别会对年轻人群购买构成很大影响。某些消费者还会有安全的担忧。

更大的零售平台对于取得长远成功至关重要

消费者对传统的化妆品和盥洗品的需求旺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预测全球化妆品和盥洗品市场将从2006年的429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3125亿美元。而且,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化妆品工业之外寻找美容方法,其中就包括美容食品和补充剂,还有Spa、美容院以及诊所等。预计2008年会出现几种新的美容食品,如谷类食物、果汁甚至糖果等。2006年,Nestlé公司拿菲律宾市场做试验,上市了富含抗氧化剂的咖啡饮品Nescafé Protect。如果取得成功,这种看似不大可能的饮品会推向全球市场。

口服美容品还有望进一步细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开发此类产品。除了根据年龄和性别划分市场外,针对不同种族人群以及各种族不同肤质和发质的特点研发新产品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法规依然会限制生产商提出的美容功效的宣称,就像保健功效宣称同样受到政府法规控制一样。目前,美容食品主要通过Holland & Barratt等保健食品店和专卖店销售,但正在想方设法进入主流超市渠道。美容补充剂的主营渠道还是药店。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活方式疾病流行提高了对口服美容品的需求

Frost & Sullivan市场研究公司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口服美容品市场战略分析报告》(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Nutraceuticals Markets)对口服美容品市场规模和年营业收入进行了深入分析。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活方式疾病流行提高了对口服美容品的需求,消费者希望借助口服美容品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澳大利亚肥胖症患者在过去20年中数量翻了一番。加之老化人口随年龄增加还会患慢性病,需要服用口服美容品治疗疾病以及增强体能。目前,大约有25%的澳大利亚儿童体重超重或患肥胖症。在新西兰,有一半以上的妇女以及近三分之一60岁以上的男性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

专家忠告消费者要充分认识预防性保健作用的重要性。工业化组织和协会都在提倡食用健康食品提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消费者健康的观念。电视、电台、报纸和互联网等主流媒体为健康食品运动搭建了巨大平台。

产品差异有可能成为占有不同市场地位的关键

尽管口服美容品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口服美容品供应商依然面临着包括消费者对口服美容品及其保健功效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地制造出产品间的差异、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克服加工工艺和配方的挑战以及持续性的积极进取的市场推广策略等挑战。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消费者认识到口服美容品具有的保健作用,但整体认识程度尚低。

此外,媒体报道的片面性、内容不真实、非结论性的新发现甚至对新发现报道不充分等不但没能使消费者更加方便地挑选产品,相反加重了消费者对口服美容品选择的难度。构建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并保持住已经取得的市场份额需要制造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功效确切以及加大促销力度等。随着市场愈加成熟,口服美容品制造商有必要不断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新包装,将自己的产品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

(以下为美化版面可选择使用)

成功口服美容品的范例

Forever Young的神奇美容片据说服用3个月后能够减轻面部细纹和皱纹,尤其对眼周细纹的效果奇佳。同时,服用该美容片还能增强化妆品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该美容片含有各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营养性食品补充成分,如各种海洋生物提取物、构筑胶原的各种氨基酸以及硅酮等。这些成分均有助于护肤、增强肌肤弹性以及保持达到健康肌肤的胶原浓度等。

有助于减轻细纹和皱纹

这种神奇的美容片能够修正环境特别是紫外光中的有害光谱引发的肌肤损伤,抑制体内自由基的活性。自由基是机体组织损伤的罪魁祸首,它能引发肌肤色素缺失、皱纹以及衰老。肌肤过早老化主要是过度暴露在日光的结果,这也是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肌肤过早老化的特征有肌肤变薄、产生皱纹和色斑以及干燥等,很容易导致各种皮肤癌。光损伤肌肤实际上改变了肌肤结构,与此同时,胶原丢失,弹性降低,其结果就是肌肤早衰。

为了证明Forever Young美容片的神奇疗效,还专门使用该美容片中的专有海洋提取物做了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包括芬兰、荷兰和美国曾经有过严重暴露日光史的中年女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比较,服用该美容片8周后的参试者,无论是肌肤弹性、色泽还是质感,经主观观察和客观测定均有改善。

养发护发口服美容品

如何护发以及防止脱发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市售的所有产品无不宣称可提供各种功效,归纳起来无外呼就是两点,即护发和生发。它们提供各种手段达到此目的,包括重新激活头发毛囊延长其寿命,从而更有效的掩盖脱发现象。

法国Arlor Labs公司创制出名为Alpharegul的生发口服美容品,该产品在美国出售时使用Alphactif商标。这是一种营养化妆品,它能组织由于毛囊中激素缺失引发的过度脱发。Arlor Labs公司的美国合作伙伴Alphactif LLC同时还销售另一种食品补充剂,在美国和法国分别以Alphactif Nutritif和Aliment de Vie du Cheveu的名称出售。该公司宣称这种口服美容品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是一种功效显著的养发食品。该产品将会掀起新一轮消费口服美容品的浪潮,口服口服美容品配合外用药用化妆品将会带给使用者更大的功效。

丹麦Arcon Scandinavia Aps公司销售一种名为Folligro的生发产品,它由两种产品组成,一种是胶丸,另一种含有锯叶棕和胡芦巴的舌下喷雾剂。据称,该产品能产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非那司提(finasteride)相似的治疗效果,即抑制二氢酮的生成。体内二氢酮的含量低预示着容易脱发。

小贴士

药物化妆品

――药物化妆品一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出现,是口服美容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化妆品与药物结合--利用能够提供保健功效的活性成分增添美丽

――外用

口服美容品: 自内而外美丽

――靓丽容颜反映了身心健康

――从根本上解决皮肤、头发和指甲损害的方法:内服口服美容品,外用药物化妆品

――口服

药物化妆品的种类

――药用护肤品

――防晒剂

――润湿剂

――漂白剂

――药用护发品

――其它药物化妆品:护眼霜,口腔护理

皮肤衰老与口服美容品

――抗氧化剂:类胡萝卜,原花青素, 姜黄和维生素E等能减少会引发肌肤老化和诱发皮肤癌的紫外辐射所致DNA 损伤

――会引发结缔组织退化的酶的抑制剂:大豆异黄酮和茶多酚

――炎症性过程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速了皮肤衰老的进程

――皮肤炎症产生了细小疤痕会逐渐演变为皮肤瑕疵和皱纹

――各种炎症介质会影响黑色素的合成

――抗肌肤老化配方中的天然消炎成分具有镇静肌肤、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保护肌肤的功效

药物化妆品的作用机制

――抗氧化

――消炎

――防止皮肤丢失水分

――防晒

――美白

――杀菌

天然抗氧化剂:

――清除自由基,是肌肤抗衰老配方中的必需成分

45 2992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