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例(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例(精选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手足口病;暴发;控制效果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之一,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1]。2008年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地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并通过国家疾病监测管理直报系统及时上报疫情信息[3]。自2006年4月18日至2010年12月30日深圳市宝安区先后暴发手足口病疫情21起。1起疑似暴发疫情,1起重症病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收集2006――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各街道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过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流行环节与传播方式、暴发影响因素和疫情控制措施及效果。人口资料来源于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

暴发定义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1周内出现临床诊断或和实验室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大于等于3例。

暴发判断疫情持续不断,病例发病有明显的聚集性,所有患儿都有典型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且有首发病例。

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Excel2003与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基本情况宝安区是深圳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区(2010年底人口数667万),而且2006――2010年宝安区手足口病暴发数占总的各病种暴发数的%。无死亡病例。中国也是手足口病多发国家,自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后,手足口病已波及北京、河北、天津、广东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9年6月报告178680例,死亡45例[2]。说明手足口病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传染性疾病,为了更好地防治手足口病,分析报告如下:

时间分布2006年有2起手足口病突发疫情报告,分别在4月份与12月份。报告疫情占全年报告总数的%。2007年有2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分别在4月份与6月份。报告疫情占全年报告总数的%。2008年有4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分别在4月份与5月份。报告疫情占全年报告总数的%。2009年有12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分别在4、6、8、11月份,其中7起集中在6月份。报告疫情占全年报告总数的%。2010年有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分别在3月份与4月份。报告疫情占全年报告总数的%。暴发高峰集中在4月至6月,详见表1。

地区分布2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的7个街道,报告最多的是新安街道,共9起,占总发生数的39%,其中新安兴华幼儿园发生2起确诊暴发疫情,1起疑似暴发疫情。新安街道五年平均人口数为138731人,占宝安总人口的%。辖区总面积24km2,人口密度大。松岗、民治、龙华自2006年至2010年间没有暴发手足口病疫情,详见表2。

表2宝安区各街道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数Table2 The street,Bao'an District,2006――2010 HFMD outbreak occurred cases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将2006――2010年间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年龄分组,详见表3。暴发的23起疫情中21起发生在幼儿园。2起发生在家中。总发病人数为156人,总波及人数为2242人。按年龄分3-岁组的发病人数最多。报告病例按职业分,托幼儿童最多,占%,其余3人为务工人员,也均为被幼儿传染。

表3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年龄分布Table3Baoan District,2006――2010 Age Distribution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性别分布156例病例中,男性发病人数为96人,女性发病人数为60人,男女性别比约为:1。

临床特点见表4。

流行环节23起暴发疫情中,2009年大浪和石岩街道、2010年石岩街道分别有一起的暴发疫情传染源尚不清楚,大浪街道另有一起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其余19起的传染源均为首发病例(占%)。2008年沙井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2009年大浪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其余均为日常的接触性传播(占%),其中有6起为同源日常接触性传播。23起暴发中对11起进行采样,由于回家隔离治疗的患者未采样,所以只能对部分现患病例进行采样。人群对CoxA1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到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易感性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但以隐性感染为主,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23起暴发疫情采样结果有10起阳性,1起阴性。阳性中有6起为EV71阳性(占%),4起为CoxA16阳性(占%),有19名患者被检验出EV71阳性,11名患者被检验出CoxA16阳性。流行持续时间最少1天,最多20天,超过最长潜伏期的有6起。3起原因为家长怕患儿在家隔离时间太久影响学习,在患儿未痊愈的情况下提前返园,2起为传染源没有及时隔离,参加公共活动造成传播,1起原因为居住环境通风不良造成。

危险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在我国已经流行了较长时间,但危险因素研究却相对较少,我国台湾对其做过一定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手足口病与小年龄(OR:)、上托幼机构(OR=)、与病例接触(OR=)、家里孩子数量较多(OR=)[3]。以上数据从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线索。

控制措施及效果2006――2010年手足口病回家隔离治疗的有104人(占%),在医院隔离治疗的有52人(占%)。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现场调查的具体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部门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来控制疫情的蔓延。控制传染源:对有症状病人采取隔离治疗,隔离至痊愈后才能返园,阻止其进入公共场所或参加社交活动,同时对同园未患病的幼儿采取密切观察。切断传播途径:用1000ml/L含氯消毒剂对全园的餐具、玩具、水龙头、门把手、课桌面等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一日两次,持续一周;保持教室良好的通风环境;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手足口病现已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实行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疾控部门可据此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完善的HFMD流行监测系统,开展疫情分析,掌握流行规律,进而预测手足口病流行发<>展趋势。医疗单位在疾病流行期间要实行预分诊,规范诊疗流程,建立独立感染性疾病科,强化全员培训教育,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风险,防止医源性传播[7]。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加强晨检制度,密切留意幼儿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嘱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23起暴发疫情最终都得到了控制,未发现续发病例,说明控制措施有效。

3讨论

中国也是手足口病多发国家。从历年疫情资料看,我国手足口病多发于4-9月,6-8月份达到高峰,婴幼儿最为易感[2]。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逐渐增多,这与2008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地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有关。发病时间高峰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手足口病春夏高发,与邹城市报道的2005――2007两年病例均集中在5-9月份,山东省报道的疫情主要发生于5-7月,上海浦东报道的6月份为发病高峰,7月份下降的情况有差异[4-5],这可能与深圳市地处亚热带,进入夏季较早有关。新安街道为发病例数最多的区域,由于新安街道地处宝安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大,感染机会比其他街道大。其中兴华幼儿园由于对首发病例隔离治疗不彻底导致五年间发生3起暴发疫情。2006――2010年3岁组托幼儿童发病相对集中,与该年龄段儿童学习生活集中在托幼机构有关。男女发病比例为:1,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7]。根据资料分析暴发的影响因素为首先首发病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毒隔离工作没有做好,其次该年龄段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同伴幼儿一起就餐、玩耍、生活密切接触多。还有部分家长怕小孩在家影响学习,在小孩未痊愈的情况下要求提前返园,导致传染源隔离不彻底。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迄今尚无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方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另外,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使其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搞好环境卫生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展望

本论文还应探讨手足口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用数据说明哪些措施对防治更有效。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展开病例对照。但通过冯银彩等报道的幼儿园开展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可知,家长知晓情况和幼师知晓情况干预后幼儿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正确率明显提高,12项目知识指标中分别有9项和7项(P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4―30).

[2]王利花,李军,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6:419-421.

[3]刘益民,李红,李苑,等。手足口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8:66-75.

[4]庄严,赵亚双。哈尔滨市2008年――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0,3:9-10.

[5]李苑,詹志强,余光清,郭永乐。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2010,11:25-26.

[6]庄振荣。天津市开发区手足口病三起小型爆发的调查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06,12(1):36-37.

[7]马汉武,张仁利。旅行常见热带病防治[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48-51.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二篇】

方法:市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通过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结果:经过各种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和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和保持高接种率水平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水痘爆发免疫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76-01

2012年4月18日以来,我市燕郊一幼儿园不断有水痘病例报告,截止6月15日,该幼儿园共报告水痘发病43例。市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通过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三河市燕郊一幼儿园水痘爆发的患儿,患儿发病前2周左右与水痘患者有接触史,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确诊为水痘。

资料来源:市疾控中心防疫寄消科在处理爆发疫情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该起疫情的爆发主要集中在贝贝班,首发病例为贝贝班儿童,次发病例与首发病例为同班关系,且有密切接触史;爆发时间为2012年4月18日-6月15日。

流动、本地儿童数统计。该幼儿园408名幼儿,本地儿童276人,流动儿童132人,占总数的%和%。

接种率统计。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幼儿以本地为主,本地儿童276人,有接种史的223人,无接种史的53人,接种率%;流动儿童132人,有接种史的54人,无接种史的78人,接种率为%。

3分析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虽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但每年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水痘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是我国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水痘爆发疫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由于该幼儿园的教师防病意识淡薄,在儿童发病初使阶段没有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视,未及时将病例上报疾控部门及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等相关防治措施。4月18日,出现第一个病例,4月30日上午幼儿园的校医才开始将病例上报疾控中心,疾控人员下午到该幼儿园对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督促幼儿园校医及时报告疫情,采取免疫预防、隔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对教室进行通风消毒、患儿停课从而使疫情得到控制。

水痘累计发病43例,其中有水痘接种史的3例,占病例总数%。儿童在接种完水痘疫苗后仍可能感染水痘病毒,发生突破病例,显然接种水痘的效果和持久性等值得研究。接种完水痘疫苗3年以后,有必要进行再复种,以保证疫苗在体内的抗体滴度。

从性别、年龄分布看,水痘高发年龄是3-5岁,3岁以内发病率低。3岁以上儿童户外活动增多,水痘病毒感染率机率增加,从而发病率高。

从接种率统计来看,由于燕郊地区距离北京比较近,外来人口多,部分群众对疫苗认识程度差,很多适龄儿童未接种水痘疫苗,虽然本地儿童接种率能达到%,但流动儿童接种率%,由于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从而易感人群增加。燕郊地区从2005年4月建立防保站,开始推广应用水痘疫苗,对≥12月龄儿童实施有计划地预约接种,覆盖率逐年增高,但大于6岁儿童水痘接种率较低,儿童正好处于接种率和感染率的交叉低谷,使得水痘的易感人群增多。水痘在托幼机构的传播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学生因病缺课,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学习。这提示应保持儿童中的高接种率(85%-95%),以便有效切断传播。

防疫工作宣传不到位,我们防疫工作者要加强卫生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对防疫知识的了解,在群众存在麻痹大意心理的时候,应该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群众对传染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其自觉防护意识。面对近年来用疫苗来预防针对的传染病逐渐增多,很多群众思想仍局限于传统计划免疫的五种疫苗,对二类疫苗认识上存在偏见,宣传重点就应该是引导广大群众相信科学,认识到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让群众树立起“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意识,所有能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都用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手段。

本次调查,%的儿童家长不知道水痘和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的儿童家长知道有水痘疫苗,但由于多年生活习惯及自身对水痘疫苗的认识,%的儿童家长对认为接种后不能有效预防水痘,或觉得身体好、不需要接种;认为接种有不良反应的家长在15%左右,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家长对水痘疫苗认识不足,这些原因影响了疫苗的接种。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宣传疫苗的相关知识,强调预防接种,应更多地利用电视、医生、报纸等儿童家长喜闻乐见的宣传途径,提高儿童家长对水痘预防意识和对水痘疫苗的认识度和接受度,不仅要认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更要变成行动,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从而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结合本次调查和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水痘具有每3-4年左右一个发病高峰的特点,上次我市发病高峰期是2007年,因此,依据去年我市幼儿园发病状况及2012年发病数据看,2012年我市水痘又处于发病高峰期,故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和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和保持高接种率水平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苏婧,顾小琛。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甲型H1N1流感专题综述[J].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01期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三篇】

(一)目标

为切实做好全县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序地开展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对学生健康和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安全稳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开展的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全县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在教育局统一领导下,成立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学校及幼儿园的病毒肺炎防控工作。

全县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实行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全县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成立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开展本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的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教育局职责

(1)教育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本县内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系统病毒肺炎防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本县内学校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病毒肺炎应急培训和演练,配合专家组排查疑似病例,开展本县内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动员及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病毒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

(2)教育局和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要加强与本县卫生行政部门的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固定联络员制度,形成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2.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职责

(1)要坚持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的学生,要了解掌握病因、及时追踪。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对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发现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应当在2小时内及时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卫生保健科室)。教育局接到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疫情报告后,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卫生防疫部门,重大疫情报当地政府。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逐级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密切关注与疫区回归人员有密切交往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和师生。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要及时掌握师生情况,做好登记调查。

三、应急处理措施

1.教育局成立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有疑似病例,指导小组人员应立即到达现场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2.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疫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等有关内容。

3.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

4.在上级各部门未达到前,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病患人员隔离。

5.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要对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校医及保健教师进行病毒肺炎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监控与报告等方面的培训。

2.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幼儿)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等学生(幼儿)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充足有效。

3.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按照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食堂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坚持采购索证制度。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要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清洁,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四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幼儿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要保证幼儿体检质量,要确保幼儿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体检工作结束后半月内将体检统计分析上报市妇保所。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除开宣传栏等,我们还将在各种育儿报刊中看到最新育儿知识复印发给各班张贴,与家长共同成长。

(六)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活动

45 103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