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第一篇】

为了尽快规范我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确保矿井验收的顺利通过,机电管理部特制定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其内容如下:

一、全矿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机电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各项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三、检查工作分为动态和定期两种,动态检查的。问题以“三定表”的形式出现,不予考核,并按期进行复查,复查结果要做为考核依据,并将没有按期处理的问题予以通报,机电管理部相关人员进行随机检查。定期检查每半个月一次,具体时间由机电管理部调度会上另行通知,被检查单位要由相关人员参加,定期检查的问题要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并出机电通报。

四、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分数分为上半月考核分、下半月考核分、全月考核分;全月考核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半月考核分占40%,下半月考核分占40%,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占5%,机电事故率考核分占5%,日常动态检查考核分占10%。

五、各考核分按百分制计算,指令性任务每有一次(一项)未完成者,扣10分,扣完为止;机电事故率每超0。1%,扣10分,扣完为止;日常动态检查每有一项未按时处理扣5分,直至扣完为止。

六、全月考核分不得低于85分,每少0。5分扣50元,低于75分,扣1000元,株连机电负责人200元,单位正职100元,连续两个月以上低于75分,加倍考核。

七、定期检查被检查单位不派相关人员参加扣单位100元/次,迟到扣参加者50元,中途私自离开,扣参加者50元。

八、“三定表”上无故不签字,扣单位200元/次,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者扣单位1000元。如遇争议,以机电管理部裁决为准。

九、考核标准按机电管理部下发的相关标准和制度执行,没有明确的按比照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第二篇】

一、工作人员安全守则

(一)最后离开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自觉检查和关闭所有门窗、锁定防盗装置,应主动拒绝陌生人进出。

(二)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前,应保证工作区域内保存的重要文件、资料、设备、数据处于安全保护状态,如检查并锁上机柜、锁定工作电脑,并将桌面重要资料和数据妥善保存等等。

(三)未经馆长批准,禁止将钥匙、保安密码等物品和信息外借或透露给其他人员。对于遗失钥匙、泄露保安信息的情况要即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四)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有责任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五)禁止带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出工作区域。

(六)绝不允许与设备工作无关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操纵设备。

(七)出现盗窃、破门、火警、水浸、110报警等严重事件时,工作人员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处理相关事件。

(八)禁止在书库、机房等禁烟场所吸烟。

二、用电安全管理

(一)工作人员应学习常规的用电安全操作和知识,了解设备的供电、操作规程。

(二)工作人员应经常实习、掌握设备用电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三)应安排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用电设备、设施。

(四)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应选用安全、有保证的供电、用电器材。

(五)在真正接通设备电源之前必须先检查线路、接头是否安全连接以及设备是否已经就绪、人员是否已经具备安全保护。

(六)严禁随意断电、更改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

(七)如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须及时向馆长汇报情况。

(八)工作人员对个人用电安全负责。外来人员需要用电的,必须得到管理人员允许,并使用安全、对设备影响最小的供电方式。

(九)工作人员需要离开当前用电工作环境时,应检查并保证工作环境的用电安全。

(十)最后离开设备安放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所有用电设备,应关闭长时间带电运作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用电设备。

(十一)禁止在无人看管时使用高温、炽热、产生火花的用电设备。

(十二)在使用功率超过特定瓦数的用电设备前,必须得到馆长批准,并在保证线路保险的基础上使用。

(十三)在危险性高的位置应张贴相应的安全操作方法、警示以及指引,实际操作时应严格执行。

(十四)在外部供电系统停电时,工作人员应全力配合完成停电应急工作。

(十五)应注意节约用电。

三、消防安全管理

(一)工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安全操方法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通过馆长的批准。工作人员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

(三)应不定期进行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

(四)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馆长汇报情况。

(五)应严格遵守张贴于相应位置的操作和安全警示及指引。

(六)最后离开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关闭将会带来消防隐患的设备,采取措施保证无人状态下的消防安全。

四、信息安全管理

(一)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

(二)禁止任何人员将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他无关人员或向外随意传播。

(三)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必须妥善存放。外来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数据时,应由相关负责人代为查阅,并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

(四)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应保证其可还原性,防止遗失重要数据。

五、财产安全管理

(一)日常物品、设备、消耗品等必须有清晰的数量、型号登记记录,对于公共使用的物品和重要设备,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借取和归还制度进行管理。

(二)工作人员有义务安全和小心使用设备、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应将物品归还并存放于原处,不应随意摆放。

(三)对于使用过程中损坏、消耗、遗失的物品应汇报登记,并对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四)未经馆长同意,不允许向他人外借或提供设备和物品。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第三篇】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的管理,及时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评审和修订。

2、引用法规、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订

安全科组织有关的专业部门制订公司级的安全生产制度,并送达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会签,征求修改意见。

安全科根据会签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审批稿。

审批稿经分管经理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发布实施。

4、评审与修订

安全生产制度的评审

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时组织评审。

a)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b)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d)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时;

评审组织:安全生产制度评审,本着制订部门组织相评审的原则。

评审内容

a)与法律、法规符合性;

b)与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

c)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作为安全生产制度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

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

安全生产制度修订

修订频次:正常情况下,每两年组织修订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可随时组织修订。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现行安全规章制度与之出现冲突,或不能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b)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新装置、新产品投产,现行管理制度不能覆盖其安全管理;

d)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产职责;

e)各级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规章制度的要求已经充分转变员工的自觉行动;

修订组织:安全生产制度修订,本着制订部门组织修订的原则,当制订部门发生职能变化时,由该职能的后续承接部门组织。必要时,需了解该制度的制订的原始背景。

修订依据:

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

安全生产制度评审结果。

制度执行过程中,员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议。

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履行会签手续,最后由总经理审批后,修订版发布实施。

因特殊原因,终止执行的安全生产制度,按原审批程序申请批准终止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第四篇】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的管理,及时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评审和修订。

2、引用法规、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订

安全科组织有关的专业部门制订公司级的安全生产制度,并送达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会签,征求修改意见。

安全科根据会签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审批稿。

审批稿经分管经理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发布实施。

4、评审与修订

安全生产制度的'评审

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时组织评审。

a)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b)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d)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时;

评审组织:安全生产制度评审,本着制订部门组织相评审的原则。

评审内容

a)与法律、法规符合性;

b)与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

c)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4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作为安全生产制度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

、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

安全生产制度修订

修订频次:正常情况下,每两年组织修订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可随时组织修订。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现行安全规章制度与之出现冲突,或不能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b)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新装置、新产品投产,现行管理制度不能覆盖其安全管理;

d)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产职责;

e)各级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规章制度的要求已经充分转变员工的自觉行动;

修订组织:安全生产制度修订,本着制订部门组织修订的原则,当制订部门发生职能变化时,由该职能的后续承接部门组织。必要时,需了解该制度的制订的原始背景。

修订依据:

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

安全生产制度评审结果。

制度执行过程中,员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议。

、4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履行会签手续,最后由总经理审批后,修订版发布实施。

、4安全生产制度终止执行

因特殊原因,终止执行的安全生产制度,按原审批程序申请批准终止执行。

45 2226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