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群众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议,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前一阶段我区农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成果,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就如何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时值金秋,硕果满枝。放眼我区广袤的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更展现出党建引领下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分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系列部署,以打造农区基层党建示范点为核心抓手,在引领产业发展、筑强治理堡垒、培育文明乡风、破解发展难题等关键领域集中发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党旗在乡村振兴的一线高高飘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的胜势。
下面,我将结合前期的调研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回顾实践成效,坚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过去一段时间,我区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聚焦产业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党建引领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富民。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与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镇的经验尤为突出。他们创新探索的"党支部+合作社+集体公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功盘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与生产要素。以〔*〕村为例,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产品开发公司,将一个原本普通的加工车间,升级打造为具备现代化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通过注册"〔*〕面粉""〔*〕农品"等自主品牌,不仅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更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O22O新零售模式,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其生产的优质面粉等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成功进入了国内一线城市的商超和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突破340万元。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发展思路上的飞跃。它雄辩地证明,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完全有能力带领群众深度参与市场竞争,将本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一模式,为如何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二)创新治理模式,筑牢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前哨"和"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活力。
在这方面,一些村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村构建的"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就是一项精准有效的治理创新。全村33名党员下沉到网格,每人固定联系10到15户群众,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变被动等待群众上访为主动上门服务。政策宣讲在田间地头,民情收集在农家院落,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还推出了"码上办"民意收集线上平台,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后台由专人负责分流转办,形成受理、处理、反馈的闭环管理,极大提升了响应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和监督制度,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从一句口号,真正变为了基层治理的生动现实。
(三)深化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的时代新貌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精神风貌。我区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宣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村党组织积极作为,将移风易俗的要求细化为可操作、能遵守的村规民约。比如,〔*〕村等地倡导白事简办、不设宴席;〔*〕村等村庄革除了部分不合时宜的旧俗;〔*〕村对彩礼设定"限高"标准,有效遏制了攀比之风,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彩礼"洼地",其经验做法得到了省级媒体的专题报道。特别是〔*〕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提出了婚事"1+5"新办模式、白事"三统一"简办流程和旨在弘扬孝道的敬老"评分制",这些接地气的"土规定",用柔性的引导和正向的激励,撬动了乡风文明的"大转型"。此外,通过将主题党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全年新表彰乡风文明模范69人,成功打造了"水墨〔*〕""孝善〔*〕"等一批市级文明实践品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正在我区蔚然成形。
(四)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内生发展的强劲动力
"空心村"治理是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针对部分村庄青壮年外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我区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抱团发展的新路径。
以典型的"空心村"〔*〕村为例,该村在镇党委的统筹协调下,与〔*〕片区的七个村建立了党建联建机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谋、产品共销,有效解决了单个村庄势单力薄的问题。今年,〔*〕村联合种植的小麦良繁、油菜、胡麻、万寿菊等特色作物,取得了良好收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同时,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行动,增设了便民驿站、爱心托管站、公共晾晒场等实用设施,常态化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96项,让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这些举措,不仅盘活了"空心村"的沉睡资源,更重要的是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让群众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向所有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视问题短板,保持清醒认识与高度警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更高要求,我区农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一点带一片"的示范效应有待进一步扩大,部分村庄的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做与不做"的层面,对如何深度融入中心工作思考不深、办法不多,"盆景"不少但"风景"不多。
二是产业支撑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村庄的产业项目规模偏小、链条偏短、抗风险能力较弱,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如何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如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仍是需要持续破解的课题。
三是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少数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治理能力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等新模式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还不够,化解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锤炼。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破局。农村"引才、育才、留才"机制尚不健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力量,仍然是稀缺资源。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后续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任务,奋力开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下一步,全区上下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推动农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此,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筑牢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
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农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村级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推动工作,确保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破浪前行。
(二)坚持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从"相加"迈向"相融"。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党支部+"的成功模式,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电商平台等主体与党组织深度绑定的发展路径。要引导党支部在市场调研、项目选择、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关键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升级。不能满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要着眼于全产业链开发,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利用现代物流和数字技术,让更多"〔*〕优品"走向全国主要消费市场。
(三)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全面推广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实现对群众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要持续优化"码上办"等数字化治理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治理的智慧化水平。要健全和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扩大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有序参与,保障其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其作为乡村主人的翁意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法治乡村。
(四)坚持固本培元,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人才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一要"育好"本土人才。要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培养工程和党员能力提升计划,把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要建好用好"名家工作室"等平台,让"土专家""田秀才"有舞台、受尊重。二要"引回"外部人才。要优化政策环境,以乡情、亲情、商情为纽带,积极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投资兴业。要探索实施科技特派员、乡村规划师、法律顾问等制度,柔性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三要"用活"现有人才。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让他们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生活上有盼头。
同志们,抓好农区基层党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区农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