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国有企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提升,确保经济稳健增长,服务社会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XX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全力推动全区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刚才,区国资部门汇报了全区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情况,几家区属国有企业的负责同志也结合自身实际,谈了很好的想法和打算,听后很受启发。

当前,我区国有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努力,发展方向日益明确,改革路径愈发明晰,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可以说,基础已经夯实,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大有可为。全区上下,特别是各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以更高的站位审视未来,以更宽的视野拓展市场,以更实的举措提升能级,奋力推动我区国有企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益提升,实现从“百亿级”资产体量到“一流化”核心竞争力的新跨越,为XX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动能。

下面,我围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一核心目标,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在精准识变中把握高质量发展主

动权

近年来,全区国资国企战线的同志们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底,以XX国资集团为代表的区属骨干国企,合并资产总额已达到863.53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545.9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69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骨干力量。

二是改革攻坚取得新突破。我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如市级层面要求设立董事会的34户企业已全部完成“应建尽建”,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加速形成,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得到有效落实,薪酬分配体系更趋科学合理。这些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为企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我区国有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深层次问题。首先,盈利能力与资产规模不相匹配。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重点国企出现了阶段性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如XX国资集团利润总额为-0.03亿元。这警示我们,企业的“造血”功能依然偏弱,营业收入的增长并未完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

 

 

—2—

效益,资产的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产业布局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当前,我区部分国有企业的业务仍较多集中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开发等领域。虽然这些业务在过去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受政策影响较大,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缺乏核心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布局仍然不足。再次,风险防控与发展速度未能完全同步。随着资产规模和融资体量的快速扩张,企业的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也在累积。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融资结构有待优化。如何建立健全系统性、穿透式的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保障企业行稳致远的紧迫课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前进中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市场化为根本动力重塑核心竞争力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的根本出路。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向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刀,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要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础。要持续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重点是做实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的规范运作是关键,要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保障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真

正实现“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要全面深化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打破“铁饭碗”,建立刚性约束,将经营业绩与个人薪酬、职务任免强挂钩,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常态化机制。

第二,要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资产结构。要树立“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一方面,要坚决“退”。对那些长期亏损、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要下决心通过兼并重组、股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多种方式进行清理处置。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资产,不仅是提升运营效益的直接手段,更是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前提。另一方面,要精准“进”。要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并购优质企业等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要着力健全市场化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活力源于动力,动力来自激励。必须深化薪酬考核改革,构建真正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分配体系。要健全完善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核心是推行差异化薪酬。在管理层,要严格兑现契约,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在员工层,要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将收入与岗位价值、实际贡献紧密结合,彻底告别“大锅饭”,充分调动每

 

 

—4—

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稳妥探索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让核心骨干人才与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三、强化担当,服务大局,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核心使命彰显时代价值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融入和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是在重大战略投资上要勇当“主力军”。国有企业手握雄厚的资本和资源,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工程承包商和城市运营商,更要努力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投资者。要紧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发挥资本优势,主动出击,精准招引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要改变过去“等项目”的思维,主动谋划、生成和培育项目,通过“资本+产业”的模式,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本和高端人才向XX区集聚,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二是在创新融资模式上要争做“先行者”。资金是发展的血脉。当前,传统依赖银行贷款和发行城投债的融资模式,成本日益趋高,空间逐渐收窄。国有企业必须主动适应融资环境的变化,在融资赋能上下更大力气,积极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融资新路径。要加强与头部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专业机

构的合作,积极运用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AB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盘活存量资产、引入增量资金。要深入研究并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通过专业化运作和市场化手段,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资本”撬动“大项目”。

三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要甘为“实干家”。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检验国企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国有企业承担着全区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产业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必须发扬工匠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将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廉洁工程。要通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早日达效,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宏伟的政策蓝图,实实在在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面貌和民生福祉的新改善。

四、筑牢屏障,行稳致远,以全周期风险防控为保障护航健康发展

企业走得快不快,取决于动力;走得稳不稳、远不远,则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各类风险隐患也在交织叠加。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加快构建科学有效、全面覆盖的“大监管”格局,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第一,要严密防控债务风险。这是当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中

 

 

—6—

之重。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杠杆运行模式难以为继。要建立健全覆盖政府债务、隐性债务、经营性债务的全口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监控和压力测试。要下大力气优化债务结构,坚决压降高成本、短期限的融资,通过市场化方式拉长债务周期、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要严格执行融资计划管理,所有融资行为必须纳入统一监管,坚决遏制脱离实际的盲目举债和无序扩张。要设定并严守资产负债率警戒线,确保企业债务规模始终处于合理、可控的区间内。

第二,要精准管控投资风险。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要建立健全科学审慎的投资决策机制,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强化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对于跨行业、跨区域的重大投资,必须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坚决防止“拍脑袋”决策。要加强投后管理,对已投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估和监督,一旦发现偏离预期或风险暴露,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损或调整。要明确投资负面清单,严禁进入产能严重过剩、高污染高耗能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领域。

第三,要深化经营和廉政风险防控。经营风险无处不在,必须防微杜渐。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堵塞管理漏洞。要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卫士”作用,实现对重大经济活动的全覆盖审计。廉政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要把廉政风险防控贯穿于企业决策、投资、

融资、采购、招投标等所有关键环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五、建强队伍,固本培元,以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支撑锻造中坚力量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

一要以党的建设强筋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要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的成效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要以专业人才强队伍。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用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广开渠道引进人才。要聚焦金融、法律、资本运作、产业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等紧缺领域,通过市场化选聘、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突出业绩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时,要加强内部培养,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和轮岗交流机制,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加快打造一支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8—

三要以内生动力强担当。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要为那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撑腰鼓劲,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程序,为敢闯敢试者“兜底”,让广大干部职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

同志们,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以此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开创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谱写XX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47 5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