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度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
全市2025务虚会强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民生福祉,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2025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全市2025年度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镇党委,就2025年工作情况和2026年工作思路作简要汇报。作为全市的工业重镇,*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面对新一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决心以“二次创业”的闯劲、“争先进位”的干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争创一流乡镇。
一、聚焦“链式思维”,全力壮大主导产业链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明年,我们将摒弃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推动玉米淀粉深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从“一粒米”到“一粒药”的蝶变。
(一)向下游延伸,拓展产品高端化。当前,我镇玉米淀粉产业规模虽大,但仍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明年,我们将引导和支持*集团等龙头企业,投入不少于2亿元的技改资金,重点攻关改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到2026年底,高端淀粉产品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5%提升至40%以上。
(二)向尖端迈进,布局医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是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皇冠明珠”。我们将成立产业发展专班,主动对接*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探索建立“产业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集中攻克利用淀粉发酵技术生产高端氨基酸、有机酸等医药中间体的关键技术。力争在明年内,至少启动一个医药中间体中试项目,为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抢占新赛道。
(三)向上游整合,保障原料稳定供给。我们将利用本镇及周边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建设10万亩以上的优质专用玉米种植基地,通过价格保护、技术服务等方式,既保障企业原料的质与量,又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形成工农互促的良性循环。
二、聚焦“项目为王”,全力攻坚发展生命线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以“你急我更急”的服务状态和“事不过夜”的执行效率,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一)优化服务保障,破解要素制约。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粮草”。我们将固化“重点项目现场办”机制,将办公室设在项目工地上,实现问题一线解决、工作一线落实。针对企业反映最强烈的土地和用电问题,我们已提前谋划。土地方面,通过盘活存量、清理闲置等方式,已储备工业用地300亩,可保障明年至少5个重大项目的落地需求。用电方面,我们正积极与市供电公司协调,争取启动*变电站的增容扩建工程,预计明年底可新增用电负荷5万千瓦时,彻底解决用电瓶颈。我们的承诺是,让“地等项目、电等企业”成为常态。对已开工的*新能源材料等6个重点项目,我们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明年上半年全部投产达效。
(二)突出精准招引,提升项目质效。招商引资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我们将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聚焦主导产业链的上下游,开展精准的“链上招引”。明年,我们的招商目标十分明确:(一)瞄准延链,重点引进能够利用我镇淀粉原料生产功能性食品、可降解材料的企业。(二)瞄准补链,积极寻找能够为我镇企业提供酶制剂、专用化学品的配套企业。(三)瞄准强链,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项目。我们设定了项目准入门槛,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亩均税收必须达到50万元。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为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三)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建设进度。项目建设周期长、环节多,必须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我们将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对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班,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对滞后项目亮黄牌、发督办单,确保问题不过夜、进度不拖延。特别是对投资超1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旗舰项目,将采取"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组建由第三方机构参与的质量监督小组,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实行全程录像留痕,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标杆项目。通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
三、聚焦“共同富裕”,全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石
工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富民惠民。我们将积极探索“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路径,让发展的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百姓,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深化“以工代农”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将鼓励和引导各村以土地、闲置厂房等资源入股工业项目,通过“保底分红+收益分成”的方式,变“资源”为“资产”。明年,我们计划在全镇“强村公司”模式,由镇属平台公司牵头,整合各村资源,统一承接企业的绿化养护、物业管理、部分非核心生产外包等业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信心在2026年实现全镇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80万元,较2025年平均增长15%以上。
(二)推动产城融合,优化公共服务。随着工业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明年,我们将启动*镇中心小学的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600个;同时,加快建设“产业工人社区”,配建食堂、超市、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为企业员工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让他们不仅愿意来工作,更愿意留下来生活。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生福祉。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确保更多居民享受到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针对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措施,通过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摆脱贫困。同时,加强与慈善机构的合作,拓宽救助渠道,为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让共同富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四、聚焦“实干担当”,全力锻造争先创优铁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着力锻造一支“制度管着干部干、干部追着项目转”的*铁军,为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以实绩论英雄,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我们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力度。谁能引来大项目、好项目,谁能破解发展难题,谁就优先提拔重用。坚决对“躺平”干部、“佛系”干部亮剑,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强作风提效能,弘扬一线工作法。我们将继续深化“干部进百企破百题”活动,要求所有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每周至少有两天时间沉在企业和项目现场,把企业家的“问题清单”变成我们的“履职清单”。大力弘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闻风而动、马上就办。
(三)抓换届固根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明年是村社组织换届之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拓宽选人视野,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懂经济、善治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头雁”岗位上来。同时,严明换届纪律,确保选举过程风清气正、平稳有序,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选好当家人、配强战斗队。
各位领导,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奋力谱写*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