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组织委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材料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乡镇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发展与治理能力提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镇组织委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材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乡镇组织委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我结合组织委员的本职工作,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交流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治国理政系列著作,特别是第五卷,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学深悟透,深刻感悟贯穿其中的人民立场与使命担当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最深的感触是,全书虽然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展开,但其思想脉络与前几卷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人民至上"。从第一卷开篇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第五卷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种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未变。书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郑重宣示,更是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至深至诚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乡镇组织委员,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的体会尤为具体。组织工作的本质,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下去,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第五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与我们〔...〕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实践,就是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乡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组织工作必须聚焦于人、服务于人。我们选拔任用的干部,是不是真正心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我们发展的党员,是不是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中能带头、肯奉献的先锋模范?我们建设的基层党组织,是不是群众遇到困难时最想找、最信赖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些问题,是第五卷带给我的深刻思考,也是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人民是力量的源泉,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通过建强组织、育好干部、聚拢人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发展、服务〔...〕乡人民的强大力量。
二、对标反思,清醒检视组织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镜,对照我乡组织工作的现状和自身的履职情况,我感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这并非是对过往工作的否定,而是基于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自我审视。
首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的结合上存在"温差"。近年来,我们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实现了学习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但我反思,学习的成果是否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转化率还不够高。少数党员干部学习存在"为了学而学"的现象,满足于读了文件、做了笔记,但在如何运用新思想指导乡村振兴、化解基层矛盾、服务市场主体等方面,思考不深、办法不多,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理论武装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其次,在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精准性上存在"偏差"。过去几年,我们的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战中经受了考验,展现了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例如,如何发展壮大我乡的精品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需要懂市场、善经营的专业能力;如何运用数字化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要懂技术、会分析的数据素养;如何化解项目建设、土地流转中的复杂矛盾,需要懂法律、善调解的群众工作本领。对照这些要求,我感到我们干部队伍的能力结构还存在短板,在"赋能充电"方面,培训内容有时还不够精准、系统,对干部成长规律的把握和针对性培养还有待加强。
最后,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均衡性上存在"落差"。我乡通过抓党建促脱贫、促治理,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村级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从全乡范围看,各村党组织的发展还不平衡。有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思路活,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搞得有声有色;但也有少数村党组织还存在软弱涣散的迹象,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上办法不多、作为不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彰显。如何让每一个基层党支部都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笃行实干,明确今后履职尽责的思路与方向
查找差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作为乡党委组织委员,我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乡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一,在"铸魂"上持续用力,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将把学习贯彻第五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创新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多采取案例式、研讨式、现场式教学,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乡发展的指导意义""如何在新征程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主题开展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实际谈认识、找方法。另一方面,强化成果转化,建立"学习-调研-实践"闭环机制,要求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带头领题调研,把学习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工作举措,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第二,在"赋能"上精准发力,锻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我将紧紧围绕〔...〕乡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中心工作,实施干部能力素质精准提升行动。一是优化培训内容,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市场营销能手、法律顾问等来乡授课,补齐干部队伍的能力短板。二是搭建实践平台,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锻炼,在火热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三是严管厚爱结合,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既要从严管理,也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第三,在"固本"上靶向聚力,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le垒。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实施"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程,对全乡所有村党支部进行全面"体检",对标先进、找出差距,"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提升方案,着力消除"后进村""薄弱村"。二是深化"党建+"模式,引导各村党支部围绕我乡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积极创办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高高飘扬。三是激活"党员细胞",深化党员积分管理、设岗定责等做法,引导广大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倡导等具体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乡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的发言完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