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推动单位发展行稳致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学思践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推动单位发展行稳致远”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学思践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推动单位发展行稳致远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时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发行,这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作为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单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下面,结合单位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聚焦改革创新,激活单位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能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实践路径。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构建“人才活力—现代治理—创新驱动”完整闭环。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畅通人才流动“破立”通道。坚决打破传统用人壁垒,摒弃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传统的用人模式往往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要大力推行多样化选聘、竞争上岗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边界。在选拔过程中,注重能力、素质和担当,真正把有能力、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例如,通过公开招聘、内部竞聘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创新骨干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单位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骨干人才。可以通过
跨界挂职,让干部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挂职锻炼,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开展项目制锻炼,让干部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送学深造,选派干部到高校、科研机构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全面建立动态流动机制,深入推行“全员岗位价值评估”与“员工能力画像”,定期开展跨部门、跨地域轮岗交流,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以有序流动持续焕发组织活力。
(二)深化制度体系改革,把握治理效能“纲目”关键。全面优化权责决策体系,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在单位治理中,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力,避免职责不清、权力交叉的问题。系统完善单位决策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效激发各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考核是评价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要使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成长进步紧密挂钩,打破“大锅饭”现象。通过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风险内控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的风控体系。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和防范,为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三)深化创新机制变革,统筹内外协同“一体”联动。积极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主动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构建创新联合体。在当今时代,创新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方协
同合作。我们要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避免“闭门造车”。通过与上下游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探索设立容错试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拓展容错尺度。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我们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引导员工愿闯愿试、敢闯敢试。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将数字化作为业务改革的重要引擎。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性推动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数字驱动”全面提升发展驱动力。
二、锚定高质量发展,绘就单位发展新蓝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为单位加强建设、长远规划和长效发展开出了“药方”。我们要按照“目标引领—路径支撑”双轨并进的逻辑,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科技创新,打好技术升级“组合拳”。聚焦主业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核心业务布局与未来增长关键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某某工作。例如,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积极推动某某,推动技术优势向发展竞争优势有效转化。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注重优化结构,下好业务布局“一盘棋”。着力优化业务结构,坚决淘汰清退低效、无效业务与资产。一些低效、
无效的业务和资产不仅占用了单位的资源,还影响了整体的发展效率。我们要推动资源要素向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兴业务领域集聚,实现高质量发展。例如,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注重提高质量,把牢安全发展“基本盘”。深化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在日常运营中,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推动单位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三、秉持人民中心理念,彰显单位发展新担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走实群众路线,抓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方式方法。我们要从服务优化、内部建设、社会责任三个维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注重服务优化,走实“为民服务”康庄大道。聚焦服务群众中“堵点”“难点”,解决问题难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打通堵点。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发挥好“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彰显使命担当。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注重内部建设,走稳“人才发展”坚实之路。保障员工权益,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员工是单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内部关系。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座谈会等方式,让员工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快乐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三)注重社会责任,走出“担当奉献”广阔天地。结合单位业务发展,在乡村振兴、公益慈善、重要活动等方面主动作为。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融构建行业产业体系。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聚焦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单位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