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2025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协同推进,提升市民素养,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目标实现,展示县域形象。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县2025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XX县2025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分析当前我县文明城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尽锐出战,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刚才,县创文办的同志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立足XX发展全局、顺应全县人民期盼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茬接着一茬拼,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秩序持续向好,市民素质稳步提升,社会风尚更加文明,为我们决胜冲刺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上下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一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
县委、县政府,向所有为我县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城市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更是一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当前,我们的建设工作已经到了最为关键、最为紧要的冲刺阶段。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能否最终摘得,考验着我们的决心、智慧和能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建设文明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明是现代化城市的鲜明底色和核心竞争力。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常说“环境就是生产力”,这个环境既包括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人文社会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资本落户。可以说,建设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实力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推动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通过城市“颜值”和“内涵”的双提升,为XX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建设文明城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它的标准,涵盖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从
—2—
道路是否平坦、路灯是否明亮,到市场是否卫生、秩序是否井然,再到邻里是否和睦、社会是否安宁。建设的成果,最终要由全县人民来检验和共享。群众的“表情包”就是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石上,让全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建设文明城市是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城市治理标准。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对照这套体系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城市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倒逼我们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手段、优化治理模式。从“运动式”突击整治到“常态化”长效管理,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多方协同共治”,从“政府大包大揽”到“社会全民参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把文明城市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全面提升XX的治理效能。
同志们,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测评体系的标准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硬件”设施仍有欠账。一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破损问题还比较突出,道路坑洼不平、管线杂乱无章、“飞线充电”等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农贸市场功能布局不合理,环境“脏乱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停车场、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升。二是“软件”管理仍需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城市顽疾”时有反弹。部分市民的文明习惯尚未养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不文明养犬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三是“常态”机制仍未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重突击、轻常态”的思想,工作热情和力度呈现“脉冲式”起伏,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一盘棋”思想树得还不够牢,存在推诿扯皮、合力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攻克的“娄山关”。全县上下务必立即警醒起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
二、聚焦重点,对标补短,以决战决胜之姿打好建设攻坚战
距离最终大考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拿出“绣花”功夫,下足“精微”之力,一项一项抓达标,一分一分“抠”到位,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4—
(一)聚力攻坚,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优美的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面子”,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里子”。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对城市环境进行一次“大扫除”“大整治”。
一要着力净化市容环境。要全面落实“路长制”“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分解到人、落实到岗。城管、环卫等部门要加大巡查和保洁力度,确保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全天候干净整洁。要开展专项行动,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建筑垃圾和“牛皮癣”小广告,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处罚一处。要加强对沿街商铺“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督导落实,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二要着力规范市场环境。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牵头负责,对照标准,对全县所有农贸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要重点解决活禽宰杀、垃圾清运、占道经营、车辆停放等突出问题,确保市场内干净卫生、划行归市、秩序井然。要加快推进智慧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三要着力优化小区环境。住建部门和各街道、社区要将老旧小区作为整治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小区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毁绿种菜、车辆乱停等问题。要加快完善小区内的垃圾分类设施、消防设施和健身器材,粉刷楼道墙面,修复破损路面。要积极引导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平,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要探索建立社区托管、居民自治等长效管理模式。
(二)精准发力,全面实施城市秩序常态化长效管控行动。良好的秩序是城市文明的筋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必须拿出铁的手腕,向一切不文明、不规范的秩序“开刀”。
一要铁腕整治交通秩序。公安交管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要严查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要科学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特别要加强学校、医院、商圈等重点区域周边的交通疏导。要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要重拳整治经营秩序。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贩等行为。要坚持疏堵结合,合理规划设置临时摊点疏导区,满足部分群众需求的同时,实现规范管理。要加强对户外广告、门店招牌的规范管理,做到整齐美观、安全可靠。
三要全力整治社会文化环境。宣传、文旅、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持续净化网络空间,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内外兼修,全面实施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化内涵双提升行动。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的素质决定了城市的文明高度。必须坚持“硬件”和“软件”两手抓、两手硬,让文明之花在XX大地处处绽放。
—6—
一要深化思想道德内涵。要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深入挖掘和宣传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XX好人、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二要培育文明行为习惯。要以《XX县市民文明手册》为蓝本,广泛开展“做文明有礼XX人”主题实践活动。要聚焦“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公筷公勺、垃圾分类、节约粮食、低碳出行。要持续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引导市民依法、文明、科学养犬。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让“红马甲”成为XX最美的风景线。
三要营造浓厚建设氛围。宣传部门要统筹协调全县各类媒体资源,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地宣传报道我县文明城市建设的动态、进展和成效。要精心设计制作一批有特色、接地气的公益广告,在城市主要路段、公共场所、建筑围挡等广泛刊播,让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理念抬头可见、驻足可观。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通过设立“曝光台”、开通举报热线、开展“随手拍”等方式,鼓励群众监督不文明行为,为文明城市建设建言献策,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局面。
三、强化担当,压实责任,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建设合力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必须打赢
的硬仗。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我们强化担当、压实责任,把全县上下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
第一,责任体系必须“链条化”,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破除本位主义和局部利益。县创建指挥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全县建设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各专项工作组要对照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各乡镇(街道)是建设的主战场,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把责任层层传导到每个社区、每个网格、每名干部。县直各职能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既要管好“自家门前雪”,又要管好“行业责任田”,积极主动地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督查考核必须“带电化”,做到从严从实、奖惩分明。严管才是厚爱,动真格才能见实效。要建立最严格的督查问责机制。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创文办要联合组成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对标对表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结果要每日通报、每周汇总、每月排名,并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将建设工作成效与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行动迟缓、推诿扯皮、整改不力的,要严肃约谈、
—8—
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全县大局的,要坚决启动问责程序,绝不姑息迁就。我们要用问责的“鞭子”抽掉“庸懒散”,用考核的“尺子”量出“真善美”,真正树立起“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第三,工作作风必须“实心化”,做到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文明城市建设的成败,关键在落实,核心在作风。全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深、实、细、准、效”的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带头走出办公室,走向街头巷尾,走进社区楼院,用脚步丈量责任区,用眼睛发现真问题。要敢于直面问题、正视矛盾,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我们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城市的“文明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志们,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冲刺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县人民寄予我们的殷切厚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必胜的信心,拿出决战的姿态,付诸决战的行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