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方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春耕备耕方案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春耕备耕简报1

阳春三月,走进李桥乡广袤的田野,翻地、铺膜、运送种子,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各类农业机械穿梭其中,形成了一幅如火如荼的`春耕生产画卷·····春耕备耕开展以来,该乡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技能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项目建设为重点,和干部群众一起算投入账、谋致富经,共同唱响李桥乡春耕生产的“进行曲”。

技能培训成春耕生产的“加油站”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掌握了制种豌豆的种植技能知识,今年春耕不用愁了,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巴寨村村民方保国说。

该乡紧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为春耕备耕做好准备。在集中培训活动中,乡技能培训办公室邀请市、县专家,积极组织乡农技、林业、畜牧,农机等站所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科技集中宣讲服务队,和“土专家”“田秀才”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小区等,广泛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同时,结合各村产业发展实际,下发培训需求调查表,准确了解农户急需技术,本着实际实用、易于接受的原则,通过农民按需“点菜”,专家因需“配菜”,丰富了培训内容,实现了理论宣讲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解答与农民互动相结合,面对面讲授和手把手示范相结合,做到了精准培训、按需指导。至目前,该乡已举办设施农业种植、肉牛(羊)养殖、畜禽疾病防止、农机维修、就业创业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5场(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

结构调整成增收致富的“保险箱”

今年,该乡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这一核心,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让农业结构调整真正成为增收致富的保险箱。至目前已落实订单制种豌豆1000亩、马铃薯8000亩、孜然亩、地膜油菜800亩、制种菠菜300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0%。

该乡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新经营方式,以土地、资金、空闲农房、劳务入股等形式,在高庙、周庄2个村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正向引导,全乡土地流转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经济作物面积突破万亩,重点打造单独坝灌区种植区、巴寨村千亩燕麦、吴宁村千亩孜然、高庙周庄2个百亩以上藜麦连片种植基地。同时,在高庙村率先开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试点,引导群众将土地入股,由经营团体进行开发经营,打造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基地,带动全乡三农工作转型发展。

项目建设成农业生产的“加速器”

年初,该乡抢抓水利设施建设的'机遇,全面完成覆盖单独坝灌区6个村的低压暗管供水管网铺设工程,节水效率达到70%左右,成为全县河灌区高效节水示范灌区,也为加快李桥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条件。

该乡牢固树立投资拉动、项目强乡的理念,上争下促、外引内培,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注入,为李桥发展添动力、增活力。认真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寨下寨河湾三个村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杨坝村高效节水等在建项目的推进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抢抓政策机遇,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粮食安全、高效节水、土地规模经营等重点,做好项目编报工作,积极储备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回报率高的项目,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春耕备耕简报2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农业也进入备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春耕备耕农机安全生产,减少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近日,麦积区农机服务中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农机大户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记者在甘泉镇、花牛镇、渭南镇的`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经销企业看到“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筑牢农机安全防线”的安全生产标语被张贴在厂房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大家树立农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各式各样的扳手、钳子、锤子、螺丝刀、保养油等放置在地面上,各农机合作社正在积极地进行生产工具的维修保养。

军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华明告诉记者:“在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对农业机械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维修,对农机驾驶员进行了培训,告诫操作人员机械进行作业期间不能载人,不能违规作业。”

为争取让农机安全排查和农机安全宣传覆盖到全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生产经营及销售单位,区农机服务中心将排摸保有的3484台拖拉机,4235套配套机械以及各镇村户的部分中小型机械农具。

“下一步,我们积极衔接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农业综合执法队等部门,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生产经营及销售单位开展农业安全隐患‘百日攻坚’专项检查工作,重点针对责任制落实、农机安全培训、消防器材配备、警示标识设置进行检查,对农机销售经营单位是否持证经营、技术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建立农机销售台账情况进行督查。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春耕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机工作有序开展。”麦积区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慧平说道。

春耕备耕简报3

“来年要承包一个大棚,给好日子再添把火。”60岁的郝树军将新年的愿望许给了他家乡的特产--食用菌。

郝树军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的农民,1月10日,在大棚里干活的他感叹,当地很多村民都通过食用菌种植过上了好日子。

资料显示,目前林西县官地镇已被官方打造成了食用菌产业园区,当地村民每年不仅在土地上能拿到租金,如果承包大棚还可以有另外的收入。

郝树军属于闲不下来的村民,他不甘心只拿土地上的租金,决定20xx年承包一个食用菌大棚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郝树军透露,当地农民以前不是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就是在家种地靠天吃饭,自从有了食用菌产业园区,临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来打工,年纪大的一天也能挣七八十元,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而当地村民刘国荣将自己的新年愿望寄托在了蔬菜种植上。

在官地镇两棵树村的产业园区内,刘国荣这几天还在忙碌着,10日上午,他们一家正在大棚里忙着栽西红柿秧苗。

他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说:“这些秧苗都是刚送来的,趁新鲜劲儿没过赶紧栽,栽完了就等着孩子们回家过年啦。”

刘国荣表示,作为返乡农民,这几年通过蔬菜种植,早已脱贫致富,住上了新房子,还买了一辆代步的。汽车。20xx年的目标就是一个棚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在大棚里许下新年愿望的还有当地村民刘福琴。

这是一名依靠种植芦笋发家致富的农民,受访时表示,“一开始村里号召大家种芦笋的时候,都怕亏本,谁也不敢轻易尝试,后来村两委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帐,大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参与。”

“谁能想到当初不看好的反季芦笋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成为了我们增收致富的好抓手。”刘福琴说,自己已种植芦笋3年,每年每个棚都能收入3万元左右,20xx年的愿望是种植的芦笋能与北京、浙江等地区客户签收购协议。”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种植大棚里许下新年愿望的这些村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农”墨重彩的幸福人生。

春耕备耕简报4

3月8日,由安徽省农机局纵风云副局长率领的安徽省农机考察团一行12人,专题来扬考察农机安全及农机保险工作。考察团分别调研了仪征市新集镇壮禾农机专业合作社、邗江区农机监理所和江都区邵伯镇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就相关重点工作与市、县农机部门进行了交流。

安徽省农机考察团认为,我市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以及加快“智慧农机”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相关工作经验和措施值得安徽农机部门学习和借鉴。双方一致认为,今后要多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春耕备耕简报5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到一年春耕时。近日,肃南县明花乡广袤的田野上农机轰鸣,农民朋友们正抢抓农时,全力投入春耕备耕生产,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繁忙景象。有的忙着平整土地、有的抓紧时间贷款、有的。忙着购买农资、有的已经开始铺设地膜……

信用贷款是春耕备耕的“护航舰”。在明花信用社大厅里,信贷员正忙着为群众发放春耕信用贷款,该信用社通过宣传贷款政策、减少贷款申请审批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全力满足老百姓春耕备耕资金信贷需求。截至目前,已发放春耕贷款9900多万元,惠及全乡14个村,1486户群众,有力保证了春耕备耕顺利进行。

农资储备是春耕备耕的“保险箱”。在许三湾小集镇绿禾农资经销部里,前来购买化肥、地膜、农药、种子的农户络绎不绝。为了满足春耕需要,该农资销售部提前备足化肥、地膜、种子、农药等农资供群众前来购买。

农田水利是春耕备耕的“保护伞”。近几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成果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滴灌成了科技备耕的着力点。全乡现已铺设低压输水管道790公里,滴灌2万亩,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38 1250579
");